《大戴礼记》相传伪西汉戴德编选,实际约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研究上古社会状况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书。原书85篇,现存39篇。自北周以来,该书不断有注本问世,清人王聘珍撰写、王文锦点校的这部《大戴礼记解诂》是其中较好的,特点是注重保留旧本原貌,依《尔雅》、《说文》及两汉经师训诂,无杜撰之言。
本书检目
大戴礼记解诂叙录
大戴礼记解诂目录
卷一
主言
哀公问五义
哀公问于孔子
礼三本
卷二
礼察
夏小正
卷三
保傅
卷四
曾子立事
曾子本孝
曾子立孝
曾子大孝
曾子事父母
卷五
曾子制言上
曾子制言中
曾子制言下
曾子疾病
曾子天圆
卷六
武王践阼
卫将军文子
卷七
五帝德
帝系
劝学
卷八
子张闻人官
盛德
明堂
卷九
千乘
四代
虞戴德
诰志
卷十
文王官人
诸侯迁庙
诸侯衅庙
卷十一
小辨
用兵
少闻
卷十二
朝事
投壶
卷十三
公符
本命
易本命
我最近刚入手一本《大戴礼记解诂》,刚翻了没几页,就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初步感受。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这个对《礼记》一直兴趣浓厚但又常常望而却步的读者量身定做的。以往读《礼记》,总是觉得文字典雅,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像是隔了一层薄纱,难以窥探。这本书的“解诂”二字,正是我所需要的,它承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释义,更是对字词、语句的深入剖析,甚至是对背后思想观念的梳理。我特别想看到它如何解释那些在现代语境下已经不太常用的词汇,以及如何还原那些古代社会特有的礼仪和制度的含义。光是读到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一些研究方法,就觉得十分扎实。它不像那种泛泛而谈的解读,而是有理有据,能够引导读者一步步去理解古人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礼记》学习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这部经典的核心思想,并将其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进行一些有趣的对照。阅读体验上,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大小也非常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点对于我这样喜欢在书海中遨游的读者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在学术研究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学子来说,一本高质量的《十三经》注疏版本,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过去的几年里,我曾接触过不少版本的《十三经》,有的版本虽然篇幅浩大,但注解却显得驳杂不清,有的则过于简略,难以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这套《十三经清人注疏》,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其“清人注疏”的特色。清代学者在经学研究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继承并发扬了前代的学术成就,并在考据、辨析、义理阐释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贡献。这套书能够汇集清代诸家的精华,无疑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解读视角。我尤其期待它能够收录那些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清代学者,如皇疏、毛传、王注等,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排。在学术价值之外,对于一本注疏本而言,其版本考据的严谨性也至关重要。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有详细的版本说明,对底本的选用、校勘的过程有清晰的交代,从而保证其学术的可靠性。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深感着迷,而《十三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基石,更是我研究的重点。然而,市面上许多版本的《十三经》在注释方面,要么过于简略,要么就是过于专业化,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想要从中领略到古人智慧的精髓,总感觉隔靴搔痒。这次看到的《十三经清人注疏》版本,让我眼前一亮。清代的学者,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识功底,对经典的注解,往往能够兼顾训诂、义理和考据,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我期待这套书能够汇集那些历来被认为最为权威、最为精到的清代注疏,而且能够有系统性的梳理。比如,在解释一个概念时,能够列举不同学派的观点,并分析其优劣;在涉及史实和制度时,能够有清晰的考证和引证,而不是简单地陈述。当然,对于版本问题,我同样非常关注。一套优秀的古籍整理本,应该对不同的版本进行辨析,明确以哪个版本为底本,并对校勘的情况有所说明,这样才能保证其学术价值和可靠性。
评分我近期购入的《大戴礼记解诂》,着实让我感到惊喜。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仪制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解读《大戴礼记》的著作。《大戴礼记》作为研究先秦时期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重要文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中的许多内容,对于现代人来说,确实显得有些陌生和晦涩。这本书的“解诂”二字,正是我所期待的,它暗示着一种细致入微的解读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解释,更包含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大戴礼记》中涉及的各种礼仪的由来、意义以及在古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地名、事件等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古人“以礼为教”的思想内涵,以及这些礼仪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从我已经阅读的部分来看,作者的语言风格清晰流畅,逻辑性强,并且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佐证其观点,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套《十三经清人注疏》的出版,简直是学术界的一场及时雨,尤其让我这种一直埋首于古籍但又苦于注解繁杂的读者来说,简直如获至宝。过去翻阅《十三经》,常常被晦涩的文言和纷繁的注疏弄得头晕眼花,即使是市面上一些常见的版本,也往往是注解寥寥,或是注解得不够深入,难以满足对原文深层理解的需求。而这套书,光是“清人注疏”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期待不已。清代学者治学严谨,考据精博,他们对经典的解读,往往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义理和历史背景。能够汇集历代清代名家对十三经的精辟注解和疏证,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我尤其看重的是,这套书是否能够梳理清楚不同学派、不同时期学者之间的观点差异,以及他们的论证过程。很多时候,仅仅是看到一个结论,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是难以真正信服和吸收的。希望这套书能提供详尽的源流考证和版本辨析,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在装帧印刷方面,也希望能够精益求精,毕竟阅读体验对古籍的接受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清晰的排版、舒适的纸张,才能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经典之中。
评分想看那句水至清则无鱼
评分是一部研究上古社会状况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书。
评分包装虽然简陋,书竟然没大损坏。
评分商品质量好,非常满意,发货速度快,快递配送员送花态度极好,商品还是男友用的,真的是很满意,有机会还会再来买的,总体性价比合适。
评分好书到手,心里高兴。
评分一本好书,价格便宜时购入…
评分正版图书,活动时价格不错。
评分正版,好书。
评分品相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