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字迴傢:細說簡化字失據

正體字迴傢:細說簡化字失據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流沙河 著
圖書標籤:
  • 簡體字
  • 繁體字
  • 漢字
  • 語言文字
  • 文化
  • 曆史
  • 字體
  • 正字
  • 簡化字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新星齣版社
ISBN:978751332042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0012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6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流沙河先生「說文解字」係列收官之作影印手稿珍藏本原汁原味見字如晤
  從音、形、意諸方麵剖析簡化字的無理、荒誕與霸道。
  對四百五十多個常用簡化字失據的解析,準確有力、妙趣橫生。
  識正體字,知傳統文化,做溫柔敦厚中國人

內容簡介

  《正體字迴傢——細說簡化字失據》是流沙河先生晚年說文解字係列的收官之作,從音、形、意諸方麵剖析簡化字的無理、荒誕與霸道,對四百五十多個常用簡化字失據的解析,準確有力、妙趣橫生。如果說《白魚解字》意在解釋漢字造字之妙及蘊含的人文特質;那麼,《正體字迴傢》則直擊簡化字不成立的命門,闡述恢復正體字的深厚文化理由。此書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流沙河先生,詩人,編輯,學者。原名餘勛坦,四川金堂人,生於一九三一年,幼習古文,做文言文,十七歲發錶新文學作品。畢業於四川大學農業化學係,在一九五七年的“反右”運動中,因《草木篇》被毛澤東點名而落草,“勞動改造”二十年。一九七九年調迴四川省文聯,任《星星》詩刊編輯。一九八五年起專職寫作,齣版有《文字偵探》《流沙河詩話》《白魚解字》《晚窗偷得讀書燈》等著作多種。

目錄

001·請來醜字考教授/001
002·半邊街上砍一刀/003
003·要修什麼怎樣整/005
004·土羊觸牆僚屌/007
005·女頭淋水齡無齒/009
006·踐踏國各一枝花/011
007·黨國二字要認清/013
008·所謂鬥爭你不懂/015
009·車無輪子戰失單/017
010·衛是英文産不生/019
011·廠中空瞭傢中頭/021
012·愛已無心如何戀/023
013·一點一劃少不得/025
014·麻稈高粱樹人/027
015·聖心為怪又拉伕/029
016·歲星緩步夢眨眼/031
017·一日嫌舊踩高蹺/033
018·貓豬狗龍鼬/035
019·兒被砍頭孫失繫/037
020·兇屍消失火災存/039
021·縣區鄉字有道理/041
022·農有海蜃有刀/043
023·饞蟲吐絲日下看/045
024·臉麵可食天降麥/047
025·類而無犬肩入顱/049
026·鄉願有福鳥顧人/051
027·腦凶髮長請理發/053
028·鬍須有毛腫則重/055
029·見被籠頭貝砸殼/057
030·開關無門門口鬧/059
031·餘非多餘喂非餵/061
032·一山南北分陰陽/063
033·寸日尺旦怎樣講/065
034·歷曆藉力剷二星/067
035·風失神話鳥失爪/069
036·是人是馬都去歡/071
037·隹遭罕網鳥投羅/073
038·奮翅脫逃沒有鳥/075
039·鳥瞿人懼準準分/077
040·單翼難飛學算術/079
041·遊遊周週各有用/081
042·不走為還寸走過/083
043· 舌有彆達對瞭/085
044·從從叢叢鑿成鑿/087
045·徵戰徵婚大不同/089
046·復複成復衝沖衝/091
047·皇後在後彿非佛/093
048·坙本經線禦非禦/095
049·蹤跡古蹟踐踩之/097
050·一勺二斤鼠逃躥/099
051·蹺躍畢倉有象形/101
052·萬本歿字兵入室/103
053·躔不開刀纏開刀/105
054· 韱被滅耕長壽/107
055·絲木為樂鄭與關/109
056·婿成女性礙成得/111
057·指甲非叉隻乃咫/113
058·筆筆書書畫劃界/115
059·刀劃槳劃隸非隸/117
060·洗碗為盡醜不醜/119
061·對設業版尋量蓆/121
062·陀螺紡專導正道/123
063·采採樹葉爲馴象/125
064·爯魚草裙三隻手/127
065·異異棄棄糞供田/129
066·釁祭廚竈興打夯/131
067·輿是闆車與與舉/133
068·轊手擊執銬腕/135
069·亂乃治絲隱非急/137
070·啓啟數數敵厘釐/139
071·僉是集閤黴黴分/141
072·殺非割木穀非榖/143
073·僕僕報審審獸跡/145
074·獵獸犧牛儀態美/147
075· 龜蛙黽竈大腹/149
076·盧非蔔屍瘧癢醫/151
077·藥薑蘋蘭樹有葉/153
078·簡掉聲符失讀音(一)/155
079·簡掉聲符失讀音(二)/157
080·簡掉聲符失讀音(之三)/159
081·簡掉聲符失讀音(之四)/161
082·簡殘聲符讀音難(之一)/163
083·簡殘聲符讀音難(之二)/165
084·簡殘聲符讀音難(之三)/167
085·簡殘聲符讀音難(之四)/169
086·簡錯聲符音讀訛(之一)/171
087·簡錯聲符音讀訛(之二)/173
088·崖岸作廁豈澀潔/175
089·運動醞釀會會餐/177
090·這聲誇讚競可厭/179
091·艷麗構講製畫圖/181
092·望竊禼靈棗有刺/183
093·塗脣節婦歸掃臺/185
094·嚴辭極備淵肅範/187
095·東鄰戲劇虧壺蓋/189
096·幾幾饑飢繼斷蝨/191
097·崑崙郵遞點電燈/193
098·兩隊蟎蟲蠱害人/195
099·獸號驚蝦偉傑慄/197
100·猶猷尤親熱弔喪/199
101· 煉鋼鐵築鞏礎/201
102·擁護憲法慶麒麟/203
103·識職幹乾乾審錄/205
104·寧寜薴苧閻與閆/207
105·恒憶讒衊鬱以斃/209
106·墾嶺揹芻勝據寶/211
107·鐘轟錶聶綵繭踴/213
108·殲滅癰腫無積團/215
109·膠帶補網捨滬吳/217
110·聯盜羨氣竅裏/219
111·監鑑覽艦鹽鑰遲/221

前言/序言

 
正體字迴傢:細說簡化字失據 引言:字裏乾坤,文化根脈的傳承與斷裂 文字,是文明的載體,是思想的火花,更是民族精神的血脈。每一個漢字,都凝聚著古人的智慧,承載著悠久的曆史,勾勒齣中華文明的獨特輪廓。然而,在曆史的洪流中,漢字的演變與變革,也牽扯著文化傳承的脈絡,引發著世代的思考。當曆史的巨輪碾過,當時代的浪潮拍打,一種新的書寫方式——簡化字,以其簡潔高效的姿態,深刻地改變瞭漢字的麵貌,也帶來瞭關於文化認同、曆史記憶和語言根基的深刻反思。 《正體字迴傢:細說簡化字失據》一書,並非簡單地停留在字形上的辨析,而是試圖揭示簡化字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失落與價值真空。它邀請讀者一同踏上一次文字的尋根之旅,探究正體字作為中華文化基因的獨特魅力,審視簡化過程中所可能付齣的文化代價,並最終呼喚對漢字文化遺産的迴歸與珍視。本書旨在引發一場關於漢字未來的深度對話,讓我們在追逐時代進步的同時,不忘初心,守護好那份屬於我們共同的文化根脈。 第一章:正體字的“骨骼”與“靈魂”——漢字之美,韻味無窮 本章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正體字(繁體字)所蘊含的博大精深。我們將從漢字的起源談起,追溯其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的精妙之處。正體字並非僅僅是簡單的筆畫堆砌,而是承載著豐富信息和文化內涵的“骨骼”。每一筆畫、每一個偏旁部首,都可能蘊藏著曆史故事、哲學思想,或是自然萬物的縮影。 象形之源,形神兼備: 我們將詳細解析一些經典的象形字,例如“日”、“月”、“山”、“水”等,展示它們如何直觀地描繪事物形態,如何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從簡單的符號到復雜的結構,正體字展現瞭古人對世界最初的觀察與認知,其形體本身就充滿詩意與美感。 會意之巧,寓意深遠: 許多正體字是通過組閤不同偏旁部首來錶達更深層意義的,這便是會意字的魅力。例如,“休”字,由“人”和“木”組成,意指人在樹下休息,形象生動地傳達瞭“休息”的含義。“好”字,由“女”和“子”組成,象徵著美好,寄托瞭人類對傢庭幸福的願景。這類字的組閤,體現瞭古人豐富的聯想能力與深刻的洞察力。 形聲之律,音義相依: 形聲字是漢字數量最多的構字方式,它既保留瞭字的意義綫索(形旁),又標示瞭字的讀音(聲旁)。例如,“江”、“河”二字,其形旁“氵”都錶示與水有關,而聲旁則分彆指示瞭不同的讀音。這種結構使得漢字既有錶意性,又不失語音上的規律性,便於學習和記憶。 書法之韻,藝術之巔: 正體字在書寫中更是展現齣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我們將會欣賞不同書法名傢的正體字作品,探討其筆力、結構、墨韻等要素,說明正體字在書法藝術中能夠揮灑齣更豐富的層次感和錶現力。顔體、柳體、歐體、趙體等大傢的作品,無不展現瞭正體字的雄渾、秀麗、嚴謹與灑脫。 文化符號,身份認同: 正體字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在海外華人社區,正體字的書寫和使用,維係著與祖國文化的聯係,成為一種身份認同的標誌。它承載著曆史記憶,連接著海峽兩岸的文化血脈,其存在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 第二章:簡化之殤,失落的“語感”與“智識”——字形流變中的文化斷層 本章將聚焦於漢字簡化運動,深入剖析其在曆史背景下的動因,以及在推行過程中所帶來的文化影響。我們並非否定簡化字在一定程度上的便利性,而是著重探討其在“簡化”的過程中,可能犧牲瞭哪些寶貴的文化元素,以及這些犧牲對我們理解漢字、傳承文化可能造成的長遠影響。 曆史動因,時代洪流: 迴顧簡化字推行的曆史背景,分析其在當時社會條件下的必要性與閤理性,例如提高識字率,方便群眾學習等。然而,我們也將審視其中是否存在過度或急躁的成分,以及是否充分考慮瞭長期文化傳承的因素。 “簡化”的代價,失去的“意”: 許多被簡化的字,其原有的字形中蘊含的豐富信息被抹去。例如,“愛”簡化為“愛”,原本“心”在上,意指用心去愛,被簡化後,“心”的元素消失,字形結構變得扁平,似乎丟失瞭那種深沉的情感聯係。又如“龍”簡化為“龍”,原字的復雜結構蘊含著中華民族崇尚的圖騰形象,簡化後,其神韻與象徵意義大打摺扣。 “失據”的邏輯,混淆的“義”: 簡化過程中,部分字的簡化邏輯並不清晰,甚至存在混淆。例如,“後”簡化為“後”,本義是指“後麵”、“之後”,而“後”的原字(後妃之“後”)則被取消,導緻詞義的混亂。又如“憂”簡化為“憂”,原字左邊的“頁”(頭)和右邊的“心”,象徵著內心愁苦,簡化後,這種視覺上的聯想消失。 “語感”的削弱,閱讀的障礙: 長期習慣於閱讀簡化字的讀者,在接觸正體字時,可能會遇到閱讀上的睏難,反之亦然。這種隔閡不僅是認字的障礙,更是文化理解上的障礙。正體字所蘊含的豐富的聯想和曆史典故,在簡化字中往往難以體現,從而削弱瞭讀者與漢字之間深厚的“語感”連接。 “智識”的流失,文化傳承的斷裂: 漢字是知識傳播的載體。當大量正體字被簡化,其中蘊含的古代文獻、詩詞歌賦、哲學思想等,其原有的形態與意境可能被淡化或遺忘。這不僅僅是文字形態的改變,更是文化知識傳播和繼承過程中可能齣現的“斷裂”。例如,理解古籍中的典故,往往需要對字的本義和演變過程有深入的瞭解,簡化字在這方麵造成的“失據”效應尤為明顯。 第三章:正體字迴歸之路——重塑文化認同,連接曆史未來 本章將探討正體字在當代社會中重新獲得重視的可能性與意義。我們相信,在時代的進步與文化的復興中,正體字可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曆史的遺跡,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重塑文化認同的橋梁。 教育的維度,文化的啓濛: 呼籲在教育體係中,適度引入正體字的教學,讓年輕一代有機會瞭解漢字的演變,認識正體字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這並非要取代簡化字,而是增加一種認識漢字更深層次的途徑,培養對中華文化更全麵的理解。 藝術與設計的再發現,審美的新高度: 關注正體字在當代藝術、設計、品牌建設等領域的應用。許多設計師和藝術傢正積極地從正體字中汲取靈感,將其獨特的筆畫和結構融入到現代創作中,賦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視覺美感。 數字化時代的挑戰與機遇,技術的助力: 探討如何利用現代科技,例如字體設計軟件、OCR技術等,更好地支持正體字的推廣與應用。在數字化時代,讓正體字能夠更便捷地在各種媒介上呈現,剋服技術上的障礙。 文化交流的橋梁,連接海內外: 正體字是海外華人社區的重要文化紐帶。鼓勵和支持正體字在海內外的傳播,有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促進不同地區華人之間的文化認同與交流。 文化自信的體現,根植於心的傳承: 最終,正體字迴歸之路,是實現文化自信的體現。當我們能夠正視漢字的價值,珍視其曆史演變,並積極地對其進行傳承與發揚,我們就是在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注入新的活力,連接曆史的厚重與未來的希望。 結論:字歸其位,文化歸宗 《正體字迴傢:細說簡化字失據》一書,希望通過對正體字獨特價值的深入挖掘,以及對簡化字可能帶來的文化“失據”現象的細緻探討,引發讀者對於漢字文化遺産的深刻反思。我們並非要復古,而是希望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為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找到一個更加恰當的位置,讓每一個漢字都能夠承載其應有的曆史信息與文化意義,讓“正體字迴傢”,不僅僅是字形上的迴歸,更是文化認同的迴歸,是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有力守護與傳承。這本書,是一次對漢字的熱愛與忠誠,是對中華文明的深情迴望與堅定守護。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排版和裝幀的角度來看,一本討論“正體”和“簡化”的對照之書,其自身的視覺呈現也應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在設計上能夠體現齣其內容的主旨——即對細節的尊重和對清晰度的追求。比如,在處理那些關鍵的字形對比時,是否采用瞭高清晰度的插圖,或者是否在版式設計上就巧妙地引導讀者的視綫,使其能直觀地感受到字體的細微差異所帶來的整體觀感變化。如果這本書的排版本身就充滿匠心,能夠讓閱讀過程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審美訓練,那就更值稱贊瞭。這不僅僅是工具書的範疇,更像是對我們如何看待和對待信息載體的一種美學宣言。

評分

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其探討的深度和廣度。文字的簡化無疑是現代社會信息傳播效率提升的産物,但任何快速的變革都必然伴隨著某種程度的“取捨”。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在分析“失據”時,是如何平衡這種效率與傳承之間的矛盾的。是批判效率的代價,還是探討如何在新舊之間找到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平衡點?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考,比如,對於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我們應該以何種姿態去麵對和學習這些文字?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工具或視角,讓我們在享受現代便利的同時,不至於完全迷失在符號的簡化之中,從而依然能夠準確地閱讀和理解那些經過數韆年沉澱下來的經典文本的韻味和力量。這需要極其審慎的洞察力。

評分

閱讀體驗上,我更偏愛那些敘事流暢、文筆優美的作品。如果這本書的行文能夠保持一種溫潤如玉的質感,那就太棒瞭。我希望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論文集,而是更像一篇娓娓道來的長篇散文,帶著強烈的個人關懷與思考深度。想象一下,如果作者能夠巧妙地將一些曆史典故、書法大傢的墨跡或者具體的文本實例穿插其中,那樣的話,抽象的文字演變史就會立刻變得生動起來。我渴望的閱讀過程,是與作者一同探尋漢字背後的匠心與智慧,去體會每一個筆畫的起承轉閤中蘊含的古人對世界的觀察和理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這本書就不再僅僅是一本關於文字的書,而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探索之旅。

評分

這本封麵設計得沉穩又不失現代感,那種深邃的靛藍色背景,配上醒目的白色和紅色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光是看著這個標題,我就開始在腦海中勾勒齣作者是如何梳理和探討漢字演變脈絡的。我印象中,很多關於文字改革的書籍,要麼是過於學術化,充斥著艱澀的術語和晦澀的理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情緒化,缺乏嚴謹的考證和平衡的視角。這本書的氣質似乎介於兩者之間,它既有對曆史文化深厚的敬意,又透露齣一種對當代語境下文字使用的敏銳洞察力。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帶著我沿著時間的長河迴溯,去觸摸那些被時間衝刷過的、帶著溫度的筆畫和結構,而不是簡單地對立、批判。那種對“形、音、義”之間微妙平衡的探討,纔是真正引人入勝的地方,我希望能從書中讀齣作者對於文字生命力的理解,以及對我們共同文化基因的珍視與關懷。

評分

坦白講,我一開始被吸引,更多是因為對“失據”這個詞語的共鳴。在日常閱讀中,總會不經意間遇到一些讓我略感不適的字形,它們似乎在某個瞬間斷裂瞭與傳統美學的連接,或者在語義上傳遞齣一種微妙的偏差。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精準描述,但它確實存在。因此,我非常好奇作者如何以一種細緻入微的“細說”方式,將這些看似零散的感受係統化、條理化。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可靠的分析框架,幫助我理解為何某些字形的變化會帶來這種“失衡”感,是否僅僅是個人的審美偏好,還是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符號學或認知規律在起作用。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在曆史的縱深處找到參照係,用清晰的邏輯去構建起對這些文字變遷的論證鏈條,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現象的羅列上。這對於培養我們對文字的敬畏心和審美品位,都是大有裨益的。

評分

一直非常喜歡這類産品,繼續支持

評分

有意思,兒子喜歡

評分

大傢的作品,解字,可以這麼精采。好。

評分

618活動,趕上400-300,比較實惠的瞭!!

評分

文字是文化的基礎,近幾年來喜歡研究文字,發現它們也有很多故事。正體字和簡化字誰是誰非逐漸被更多的人關注。再三比較之後,入手瞭這本流沙河的收官之作。

評分

京東的服務非常好,第二天就到瞭,速度快,包裝也很仔細

評分

經典極瞭,瞭解中國漢字文化

評分

京東自營物流速度就是快,産品質量服務有保證

評分

挺有意思的一本書,買來送給小學三年級的兒子,讓他瞭解中國的文字來源和演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