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集释(中华国学文库)

吕氏春秋集释(中华国学文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 著
图书标签:
  • 先秦典籍
  • 吕氏春秋
  • 国学经典
  • 中华国学文库
  • 历史
  • 哲学
  • 文化
  • 古籍
  • 注释本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52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6342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华国学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42
字数:56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大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是研究先秦思想史重要的参考资料。许维遹先生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学养深厚。他的这部《集释》,汇集了民国初年以前历代学者研治《吕氏春秋》的成果,资料丰富,体例严谨,繁简适中,在当时即获得学界的好评。现在我们用新式标点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目录

冯序
刘序
孙序
自序
引用诸书姓氏
高序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一
孟春纪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
仲春纪
贵生
情欲
当染
功名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三
季春纪
尽数
先己
论人
圜道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四
孟夏纪
劝学
尊师
诬徒
用众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五
仲夏纪
大乐
侈乐
适音
古乐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六
季夏纪
音律
音初
……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七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八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九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一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二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三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四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五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六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七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八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九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一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二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三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四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五
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十六
吕氏春秋旧跋
吕氏春秋附考

前言/序言


《古今洞鉴》 卷一 夫天地者,万物之所始,神明之所基。万象在焉,四时具焉。故圣人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兄弟,而能知天道,通神明。故《易》曰:“乾,天也;坤,地也;乾坤定矣,万物育矣。”故人者,天地之灵秀,而万物之最灵者也。故圣人以人之善性为本,以人之恶性为戒,而能立仁义,明道德,而治天下。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不臣服。”此言王者之道也。王者之道,在于体天道,顺人道,而行仁义。体天道者,以天地为法,以四时为度,而行赏罚。顺人道者,以百姓为心,以民情为意,而行教化。行仁义者,以爱民为本,以利民为先,而使天下太平。 故《书》曰:“皇皇者,帝。炓炓者,皇。皇皇乎,大矣。民受其化。”此言帝王之功也。帝王之功,在于立德,在于建功,在于利民。立德者,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而使民心归附。建功者,扫除暴乱,廓清宇内,而使天下安宁。利民者,兴利除弊,富国强兵,而使民生乐业。 故《春秋》曰:“诸侯之治,在于政,在于礼,在于乐。政者,所以定分职,使百官各司其事也。礼者,所以别尊卑,序上下,使民知所循也。乐者,所以合人和,使民心悦也。”此言治国之道也。治国之道,在于政,在于礼,在于乐。政者,定分职,使百官各司其事。礼者,别尊卑,序上下,使民知所循。乐者,合人和,使民心悦。 卷二 夫治国之道,在于得人。得人者,所以治国也。失人者,所以亡国也。故圣人以得人为重,以失人为戒,而能知治国之道。 《周书》曰:“任贤使能,不偏不党,则可与有功。”此言得贤之重要也。得贤者,举贤任能,不偏不党,而与有功。失贤者,任不肖,用奸邪,而致败亡。 《左传》曰:“君失其臣,则社稷危;臣失其君,则身危。”此言君臣之道也。君臣之道,在于忠,在于信。君者,以身率下,以德服人。臣者,以忠事君,以信待人。 《国语》曰:“善于用人者,必能致其才;不善用人者,必不能致其才。”此言用人之道也。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在于量才,在于用人。知人者,知其德,知其才。量才者,量其器,量其量。用人者,量其才,而用之。 故圣人以得人为重,以失人为戒,而能知治国之道。故《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言周文王之德也。周文王之德,在于得人,在于用人,而使周朝兴盛。 卷三 夫战争之道,在于谋,在于勇,在于德。谋者,所以制敌也。勇者,所以决胜也。德者,所以安民也。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言战争之重要也。战争之重要,在于审慎,在于谋略,在于决断。审慎者,不轻举妄动,而审时度势。谋略者,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决断者,当机立断,而一往无前。 《吴子兵法》曰:“夫善战者,不以胜为功,而以不战为功。”此言战争之最高境界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圣人以不战为上,以战为下,而能使天下太平。 《尉缭子》曰:“夫兵者,凶器也,非万不得已,不可以用之。”此言战争之危害也。战争之危害,在于伤财,在于害命,在于乱世。故圣人以民为本,以安为先,而能使天下太平。 卷四 夫人生之道,在于修身,在于齐家,在于治国,在于平天下。修身者,所以立德也。齐家者,所以睦亲也。治国者,所以安民也。平天下者,所以利天下也。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言人生之次第也。人生之次第,在于修身,在于齐家,在于治国,在于平天下。修身者,所以明德。齐家者,所以睦亲。治国者,所以安民。平天下者,所以利天下。 《论语》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言人生之境界也。人生之境界,在于学,在于立,在于不惑,在于知命,在于耳顺,在于从心所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卷五 夫治世之道,在于法,在于德。法者,所以约束也。德者,所以化也。 《韩非子》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明主之国,无废法,无 the 官,无 the 爵,有 功者赏,有 罪者罚。”此言法之公正也。法之公正,在于不阿贵,不挠曲,赏罚分明。 《道德经》曰:“道恒无名,夫道恒无为而无不为。”此言德之自然也。德之自然,在于无为而无不为,顺应天道。 故圣人以法为基,以德为辅,而使天下太平。故《尚书》曰:“惟口乃出,惟耳乃入。惟民之口,乃可畏也;惟民之耳,乃可畏也。”此言民心之重要也。民心之重要,在于顺,在于安,在于乐。顺民心者,天下归附。安民心者,天下太平。乐民心者,天下长久。 卷六 夫圣人之道,在于仁,在于智,在于勇。仁者,所以爱人也。智者,所以知人也。勇者,所以敢为也。 《孟子》曰:“仁者爱人。”此言仁之根本也。仁之根本,在于爱人。故圣人以仁为怀,以爱为本,而使天下太平。 《论语》曰:“知者不惑。”此言智之功用也。智之功用,在于不惑。故圣人以智为导,以明为鉴,而使天下太平。 《易经》曰:“乾元亨利贞。”此言勇之精神也。勇之精神,在于敢为。故圣人以勇为先,以行者,而使天下太平。 卷七 夫万物之理,在于阴阳,在于五行。阴阳者,所以化生也。五行者,所以相生相克也。 《易经》曰:“乾,天也;坤,地也;乾坤定矣,万物育矣。”此言阴阳之妙用也。阴阳之妙用,在于化生万物,天地交泰。 《尚书》曰:“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言五行之性情也。五行之性情,在于相生相克,周而复始。 故圣人以阴阳五行为鉴,而知万物之理。故《诗》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言男女之情也。男女之情,在于相悦,在于相合。故圣人以男女之情,而知家庭之伦。 卷八 夫治家之道,在于孝,在于悌,在于忠,在于信。孝者,所以事亲也。悌者,所以事兄也。忠者,所以事君也。信者,所以事友也。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言孝之重要也。孝之重要,在于德之本,教之由生。故圣人以孝为首,以敬为先,而使家庭和睦。 《论语》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言孝悌之功用也。孝悌之功用,在于为仁之本。故圣人以孝悌为基,以仁义为范,而使社会和谐。 卷九 夫治国之道,在于民。民者,国之本也。国者,民之主也。故圣人以民为本,以民为念,而能使天下太平。 《诗》曰:“民之所畏,不可不畏;民之所爱,不可不爱。”此言民心之重要也。民心之重要,在于畏,在于爱。故圣人以民心为向,以民意为准,而使天下归附。 《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言民之根基也。民之根基,在于安,在于乐。故圣人以民之安乐,而使国家昌盛。 卷十 夫圣人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人生之大道,万世之圭臬。 《大学》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人生之次第也。人生之次第,在于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故圣人以格物致知为始,以平天下为终,而使天下太平。 《论语》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乃学习之方法也。学习之方法,在于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故圣人以学思结合,而使智慧无穷。 结语 《古今洞鉴》一书,旨在洞察古今之治乱兴衰,明辨圣贤君子之言行得失,以史为鉴,资治于当世。全书涵盖治国、用人、战争、人生、治家、民心、格物致知等方方面面,融汇儒、道、法、兵诸家之精髓,为后世君臣、学士、庶民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智慧宝典。阅读此书,不仅能增长见识,更能启迪智慧,涵养德行,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之挑战,实现个人之价值,贡献于社会之发展。愿此书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指引迷茫的心灵,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史都抱有浓厚的好奇,尤其是那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著作。这次偶然间接触到了《吕氏春秋集释》,感觉像是挖到了一座宝藏。它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集释”部分,汇集了历代名家的精辟解读,这就像是请了无数位顶尖的学者为我一一讲解,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原著的理解。我尤其喜欢那些分析逻辑严谨、论证周密的解读,能够帮助我理清书中的复杂思想脉络。这本书的编排也很有特色,条理清晰,易于查阅。我经常会因为一个有趣的观点,顺着集释的线索,去追溯它在其他先秦典籍中的渊源,这种跨文本的阅读体验,让我的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而且,书中所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惊叹不已,从治国方略到养生之道,从宇宙演化到民情风俗,几乎无所不包。它不仅仅是一本解读《吕氏春秋》的书,更像是一本浓缩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本叫做《吕氏春秋集释》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先秦时期思想的一扇新大门。这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晰,每一篇都由原著、集释两部分构成,让我能直接对照原文,然后去看后人是如何解读的。这种编排方式,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实在太友好了。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揣摩每一条“集释”中的论述,看它如何引经据典,如何层层剖析,有时候甚至会发现同一个概念在不同学者那里有不同的理解角度,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学术探索过程。书中的观点实在是太丰富了,涉及政治、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农桑等等,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尤其是一些关于时令节气、自然规律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其科学的影子,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而且,这本书的注释非常详尽,很多生僻的字词、典故都有详细的解释,让我阅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我已经把它放在床头,每天睡前都会翻上几页,感受那股来自两千多年前的雄辩与智慧。

评分

我一直对《吕氏春秋》的原著颇感兴趣,但苦于其文言晦涩,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幸运的是,这本《吕氏春秋集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体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其详尽而权威的“集释”部分。它汇集了历代以来对《吕氏春秋》进行研究和注解的精华,使得我在阅读原著时,能够随时参考不同的解读,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思想。我尤其看重那些对关键概念、重要论点的详细阐释,这能帮助我避免望文生义,真正把握作者的本意。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人性化,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我经常会因为书中某个精辟的观点,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顺着集释的提示,去了解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哲学思想,这种链式阅读,让我收获颇丰。这本书不仅让我读懂了《吕氏春秋》,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评分

手捧《吕氏春秋集释》,总有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这本书的“集释”部分,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我特别欣赏那些能够捕捉到《吕氏春秋》原著背后深层含义的解读,它们不像简单的注释,而是深入到作者的意图、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是作者所处的思想流派。这让我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更是在体验一种思维方式的演变。书中的很多观点,虽然是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但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我的深思。例如,它关于“顺天应时”的论述,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更显得其前瞻性。阅读的过程,也像是在经历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需要集中精力去理解那些精炼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有时候,我会暂停下来,反复咀嚼一个论断,然后对比不同学者的看法,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勤勉与智慧,他们是如何在那个时代,用自己的思想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评分

这本《吕氏春秋集释》是一部令人着迷的巨著,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罗列,更是一次思想的深度挖掘。我特别喜欢它“集释”部分所呈现出的学术研究的厚重感,里面有古朴典雅的文言论述,也有现代学者条分缕析的严谨分析,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不同时代的智慧在碰撞。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治国理政的宏大叙事,到生活起居的细致指导,再到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都展现了先秦时期思想的广度与深度。我常常会沉浸在某个章节的讨论中,久久不能自拔,反复推敲作者的观点,以及集释者是如何对其进行补充和论证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维方式的启发。它教会我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个问题,如何去辨析不同的观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书籍。

评分

吕氏春秋集释(中华国学文库)

评分

很好

评分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好好拜读一下吕丞相门客这本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的大作。

评分

经典的作品,伟大的思想家。中华书局的书好。

评分

不错,可以了解。

评分

中华书局的书,还是非常好的。已出的我已买齐。

评分

可以买的书。?????????????????

评分

书到手时没塑封,书底还有两个脏手印,还好搽掉了,希望京东下次能有所改进!

评分

比较精致,可惜没拿塑料胶带包装,遗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