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改变一生的经典心理实验

60个改变一生的经典心理实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和力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实验
  • 经典
  • 行为科学
  • 认知
  • 社会心理学
  • 思维
  • 影响力
  • 研究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67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608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08
字数:28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你是否因自己曾犯下过失而低估自己、对自己失望?
  你是否觉得自己长相不够漂亮或能力不够出众而自哀自怜?
  你是否因为不够自信而躲藏、逃避、郁郁寡欢?
  ……
  60个心理常识“加油站”,帮你重新认识你自己,助你穿过重重迷雾,直面自己,提升自信,实现自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理学知识普及读本。书中收录了20世纪伟大的60个心理学实验,从心理学角度揭秘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帮助读者直面自己的内心,正视自身的需求,提升内在自信,寻求有效的发展途径。

作者简介

  和力,编辑出身,写过多种心理学和励志类图书。其作品文笔优美凝练,见解犀利独到,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一 正确认识你自己
心理常识加油站:巴纳姆效应 1
趣味理论:你有责任反省自己 3
小结寄语:学会选择—手表定律 7
二 心理暗示的魔力
心理常识加油站:墨菲定律 10
趣味理论:由巴布尔暗示想到的 11
小结寄语:利用心理暗示创造的无限魅力 17
三 有趣的智商
心理常识加油站:刺激脑细胞,保持灵活的思维能力 18
趣味理论:用“积极心态”调动开发大脑的潜能 20
小结寄语:“聪明”指南针—加强大脑锻炼,提高思维能力 29
四 性格是否天生
心理常识加油站:决定性格的因素—基因遗传和环境塑造 32
趣味理论:本性难移 33
小结寄语:好性格是后天“修来”的 41
五 “成就”激发潜能
心理常识加油站:利用“成就动机”激发潜能 43
趣味理论:被逼出来的潜能—潜能由何而发 45
小结寄语:不进则退—潜能的无限力量 50
六 神秘的记忆面纱
心理常识加油站:“艾宾浩斯曲线”—记忆与遗忘 53
趣味理论:遗忘也有小秘密 54
小结寄语:如果没有记忆…… 61
七 开发创造性思维
心理常识加油站:突破“功能固着”心理 63
趣味理论:换个角度看问题—火柴盒变烛台实验 64
小结寄语:创造力在于培养 73
八 远离“完美”的陷阱
心理常识加油站:从“完美”中汲取力量 75
趣味理论:完美主义带来的隐患 76
小结寄语:不要“最好”,只要“最合适” 80
九 梦境与现实的距离
心理常识加油站: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81
趣味理论:适当做做“白日梦” 83
小结寄语:人生是一场最美的梦 89
十 自己命运自己主宰
心理常识加油站:毛毛虫效应 92
趣味理论:爱因斯坦的成功 93
小结寄语:摆脱“随大流”,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99
十一 走出思维定式的误区
心理常识加油站:不能在常规思维上“一条道走到黑” 101
趣味理论:开放性思维—容易成功的捷径 103
小结寄语:走出思维定式 107
十二 幸福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心理常识加油站:“哈根达斯” 冰淇淋实验 110
趣味理论:幸福实验 111
小结寄语:幸福是自己的选择 116
十三 交际中的心理变化
心理常识加油站:交流磁场—名片效应 120
趣味理论:心理“气泡” 121
小结寄语:为人处事中的“刺猬法则” 127
十四 助人就是助己
心理常识加油站:增减效应 129
趣味理论:边际效应—“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130
小结寄语:贝勃定律 137
十五 人际吸引与晕轮效应
心理常识加油站:人际吸引 139
趣味理论:晕轮效应 139
小结寄语:关注“第一印象”,避免“以貌取人” 145
十六 “耐人寻味”的情感
心理常识加油站:情感没有“定价” 147
趣味理论:关爱麻木现象—对身边的人更要关怀 148
小结寄语:乐于助人是立己达人的表现 152
十七 爱情是美酒还是毒药
心理常识加油站: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154
趣味理论:禁果效应—干扰爱情的外在因素 156
小结寄语:爱的持续力与“误擦”产生的爱情 163
十八 婚姻中的智慧
心理常识加油站:婚姻幸福不等于条件匹配 166
趣味理论:互补定律幸福婚姻公式 168
小结寄语:关爱伴侣需要什么 173
十九 合作与竞争的博弈
心理常识加油站:囚徒困境 176
趣味理论:鲶鱼效应 177
小结寄语:平等尊重是合作的基础 183
二十 道德的选择题
心理常识加油站:海因斯盗药的道德悖论 185
趣味理论:道德决定人生 186
小结寄语:道德意识是推动良好行为的善良之源 192
二十一 把握自信的分寸
心理常识加油站:人的“自我心像” 195
趣味理论:自信心与“伤痕实验” 198
小结寄语:人贵有自知之明 204
二十二 态度决定高度
心理常识加油站:剪枝效应 206
趣味理论:皮格马列翁效应 207
小结寄语:定位效应告诉自己“我能行” 214
二十三 群体思维利与弊
心理常识加油站:群体迷思与锚定效应 216
趣味理论:阿希实验—他错我也错 218
小结寄语:从众倾向 224
二十四 不可忽视的心理“黑匣子”
心理常识加油站:衍射心理—心不在焉的根源 226
趣味理论:心理“黑匣子”定律 228
小结寄语:穿针心理—摆脱紧张的好方法 232
二十五 人的社会角色影响心理和行为
心理常识加油站:“社会促进”效应 234
趣味理论:人的社会角色影响着心理和行为—斯坦福监狱实验 236
小结寄语:不随波逐流,要有主见 241
二十六 拒绝冷漠,只有爱才温暖
心理常识加油站:集体冷漠—“旁观者”效应 243
趣味理论:回报重在真诚 245
小结寄语:省视自我,给世界多一份爱心 250
二十七 勇敢战胜孤独
心理常识加油站:狼孩—孤独者的免疫力 252
趣味理论:孤独实验 253
小结寄语:战胜逃避心理,直面问题 257
二十八 超越自我,摆脱恐惧
心理常识加油站:恐惧的形成 260
趣味理论:电脑依赖症 262
小结寄语:乐观战胜恐惧 265
二十九 学会自我控制
心理常识加油站:暴怒致死的野马…………………………268
趣味理论:能忍耐的人才能“吃到更多巧克力”………269
小结寄语:制怒,增强忍耐力和自控力 274
三十 提升正能量,赶走负能量
心理常识加油站:警惕“心灵暴力” 277
趣味理论:“心理摆”效应 278
小结寄语:情绪化与心理误区 283
附录
链接一:人格缺陷测试 285
链接二:发现自己的优势:盘点12种能力天赋 288

前言/序言


窥探心智的深处:一场触及灵魂的认知探索之旅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书单推荐,也不是对某个特定心理学流派的浅尝辄止。它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旅程,一次对人类行为、思维模式和情感世界的全方位探索。我们将在一个个精心挑选的案例中,拨开迷雾,揭示隐藏在日常举动背后的强大心理力量,理解为何我们如此行动,为何我们如此思考,又为何我们会有如此复杂的情感体验。 第一部分:认知的边界与潜能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处理信息?我们的记忆究竟有多可靠?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否总是客观真实的?本书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挑战你对自身心智能力的固有认知。 我们将深入探讨记忆的奥秘。你是否曾为记不住重要的信息而苦恼?是否曾怀疑自己记忆的准确性?我们会追溯记忆的形成、储存和提取过程,揭示影响记忆效率的关键因素。从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到关于“虚假记忆”的最新研究,你将了解,记忆并非如我们想象般一成不变,它受到情感、联想、甚至他人的暗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分析那些能够显著提升学习和记忆效率的策略,让你掌握主动塑造自己记忆的能力。 紧接着,我们将聚焦于决策的艺术与误区。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做出非理性甚至错误的决定?是什么在暗中操纵着我们的选择?我们将剖析常见的认知偏差,例如“锚定效应”如何让我们轻易受到初始信息的影响,“确认偏差”如何让我们固守已见的观点,以及“可得性启发”如何让我们高估容易想到的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这些揭示,你将学会识别和规避这些思维陷阱,做出更明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分析性思维的工具,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理清思路,做出最佳选择。 此外,我们还将一同审视思维的创造力与局限。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思考者,但有时,固有的思维模式会像一道无形的墙,阻碍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性。本书将探讨“定势效应”如何让我们习惯于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以及“功能固着”如何限制我们对物品用途的想象。你将了解到,突破思维定势并非遥不可及,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我们可以激发潜在的创造力,找到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发散性思维”来生成更多想法,如何通过“类比思维”来跨越不同领域,以及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审视和优化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情感的驱动与互动 人类行为的背后,往往是情感在默默地驱动。我们为何会感到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本书将带你走进情感的复杂世界,理解其产生的机制,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深入探讨情绪的本质与调控。情绪并非只是简单的生理反应,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决策和行为。本书将分析不同情绪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你在某些情境下会产生特定的情绪反应。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习到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从正念冥想在缓解焦虑中的作用,到认知重构如何帮助我们改变负面情绪,再到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的科学研究,你将获得一套实用的工具,让你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接着,我们将把目光投向人际关系的奥秘。我们为何会被某些人吸引,又为何会与另一些人产生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遵循着哪些普遍的心理规律?本书将深入剖析依恋理论,解释早期经历如何塑造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我们将探讨社会认同如何影响我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外部群体的态度,以及社会交换理论如何解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得失考量。你将理解,健康的、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人际互动心理机制的深刻理解之上。本书将为你提供关于沟通技巧、冲突解决、同理心培养等方面的洞见,帮助你建立更和谐、更深入的人际联系。 此外,我们还将一同探索动机的来源与激发。是什么驱使我们去追求目标,克服困难?是内在的兴趣,还是外在的奖励?本书将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你将了解,过度的外在奖励有时反而会削弱内在的驱动力。我们将探讨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归属感动机等核心动机,以及如何通过理解这些动机来更好地自我激励,并激发他人的潜能。无论你是希望提升个人成就,还是希望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启发。 第三部分:社会的塑造与个体的觉醒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群体压力共同编织而成的网络中。这些外部力量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甚至我们的身份认同?本书将揭示社会心理学的力量,让你理解自己是如何被社会所影响,以及如何在这种影响下保持个体的独立与自主。 我们将深入探讨从众心理的力量。为什么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放弃自己的判断,随波逐流?本书将分析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揭示群体压力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你将理解,从众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在某些情境下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如何在群体压力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符合自己原则的决策,而不是盲目跟从。 紧接着,我们将聚焦于权威的影响与服从。人类似乎天生就倾向于服从权威,这是为什么?本书将剖析权威的心理学根源,以及那些使人们心甘情愿服从指令的因素。你将看到,在特定情境下,权威的力量可以大到令人难以置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理解,你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何时应该听从权威,何时应该质疑权威,从而避免成为盲目的服从者。 此外,我们还将一同审视偏见与歧视的根源。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群体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偏见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本书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社会认同理论、群体内竞争等因素如何助长偏见。你将了解,偏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和消除。本书将为你提供关于如何识别和挑战自身偏见,以及如何促进社会包容的深刻见解。 结语:开启自我认知与改变的可能 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它更是一扇通往自我认知和积极改变的大门。我们希望通过对人类心智奥秘的探索,让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 当你翻开本书,你将踏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智力冒险。你将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外界影响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能够审视、理解并主动塑造自身心智的探索者。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强大的思维工具,帮助你在人生的各种挑战面前,拥有更清晰的视角,更坚定的信念,以及更强大的力量。 它将激发你对未知的好奇,挑战你对自我的认知,并最终引导你走向一个更丰富、更深刻、更充满可能性的生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启迪,一次赋能,一次对人类潜能的无限探索。准备好,一起潜入心智的海洋,发现属于你自己的宝藏吧。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叫做《60个改变一生的经典心理实验》的书,光是听名字就让人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人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总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宇宙,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未知的秘密。心理学,在我看来,就是探索这个宇宙的指南。而“经典心理实验”,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在教科书里、在电视节目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研究。比如,关于从众心理的实验,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群体中是否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又或者是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是否真的能教会我们如何获得长久的幸福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故事呈现出来。我渴望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更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甚至是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真正能够“改变一生”的洞察和方法,那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宝藏。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心理的奥秘着迷,总觉得在看似寻常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驱动力。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60个改变一生的经典心理实验》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深入了解。名字里的“经典心理实验”几个字,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在纪录片或者科普文章中接触过的、关于人类行为和意识的震撼性研究。我好奇这些实验是如何揭示我们大脑运作的奇妙方式,又是如何挑战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固有认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呈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关于记忆的不可靠性,或者关于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其中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实验,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或者思维定势,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带来“改变一生”的启示,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可能是一次自我发现和成长的契机。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和可能性。“改变一生”,这几个字真的非常有吸引力,也让我充满了期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有时候只是需要一点新的视角,或者一点意想不到的启示,就能让我们走出迷茫,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一直觉得,心理学这门学科,恰恰具备这样的能力,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理解人性的复杂,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这本书提到了“经典心理实验”,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比如斯坦福监狱实验,或者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这些实验在历史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读这些实验,它们的故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令人惊叹的心理机制。是关于社会压力对个体的影响?还是关于群体行为的潜在规律?亦或是关于我们大脑的认知偏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了解到这些实验的结论,更能让我体会到科学家们是如何设计这些实验,又是如何从数据中解读出深刻的洞察。如果这本书真的能为我带来一些“改变一生的”感悟,那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直击我心中最深处的渴望——“改变一生”。我一直相信,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而了解自身的心理机制,是发掘这份潜力的关键。当看到“经典心理实验”这个副标题时,我更是眼前一亮。这意味着这本书将带领我走进那些曾经深刻影响了心理学发展,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行为认知的关键时刻。我脑海中立刻闪过一些著名的实验,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如何被验证的,或者人们在面对模糊刺激时,大脑是如何进行解读的。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实验的幕后故事是什么?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开人类心灵的面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实验,能够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比如,我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才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又或者,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开启一段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一生”的旅程。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个写着“60个改变一生的经典心理实验”的标题,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充满了好奇,总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某些选择,又是什么驱动着我们的情绪和决策。心理学这个领域,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扇通往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深处的大门。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比较学术的心理学著作,但往往因为过于理论化或者充斥着我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而半途而废。这次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感觉它可能是一种更贴近我需求的方式,用“经典实验”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在课本上、纪录片里瞥见过的、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我特别期待能从这些实验中,不仅仅是获得一些冷冰冰的知识,更能从中看到生活中的影子,理解自己和身边人行为背后的逻辑,也许还能从中找到一些提升自我、改善人际关系的智慧。比如,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每次看到都会让我反思,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判断,听从他人的指示?又或者,关于认知失调的实验,又是如何解释我们在做出某个决定后,如何去合理化这个决定,即使它可能并不那么完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让我读起来不枯燥,甚至能引发我更深入的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