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術大師顧隨先生(1897-1960)是名副其實的通傢,又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教育傢。他的多位弟子,如周汝昌、葉嘉瑩、郭預衡、吳小如等,或承其衣鉢,或受其影響,成就卓越,名滿天下。他的許多教育教學理念和課堂講授藝術,至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值得我們探尋、學習和藉鑒。從1929年初登大學講堂到50年代初,是顧隨先生教學生涯的一個重要時期。本書述及的顧隨先生的幾位弟子,主要是在40年代從師受教,顧隨先生思想之精華,在與這幾位高足的教學、交往中有較為充分的體現。本書既展現瞭前輩學人真摯的師生情誼,又為讀者深入瞭解顧隨先生的生平事跡、德業文章提供瞭更多資料。
趙林濤,1972年生,文學博士,編審。1991年起在河北大學學習、工作至今。師從韓成武先生學習唐代文學,齣版專著《盧綸研究》。近年跟隨顧之京教授專意研究顧隨先生,參與整理《顧隨全集》、《駝庵學記》等多部文稿,齣版專著《顧隨與現代學人》,發錶《“顧學”研究範疇》、《顧隨學術年錶》等論文多篇。
序(顧之京)
顧隨和滕茂椿
一、親如父子
二、心麯交流
三、循循善誘
四、教學相長
五、師恩難忘
附錄:顧隨緻滕茂椿書三十一通
顧隨和周汝昌
一、“函授”弟子
二、初“進”紅樓
三、《紅樓夢新證》
四、《說紅答玉言問》
五、關於成立顧隨學術研究會之倡議
附錄一:顧隨《說紅答玉言問》(未完稿)
附錄二:周汝昌《羨季師的“紅學”—〈說紅答玉言問〉始末小記》
顧隨和葉嘉瑩
一、妙音迦陵
二、傳法弟子
三、詩文講記
四、隱藏的大師
五、駝庵薪火
附錄:顧隨緻葉嘉瑩書十二通
顧隨和劉在昭
一、傳道授業
二、訪師日記
三、講壇實錄
附錄:顧隨緻劉在昭書三通
顧隨和郭預衡
一、難忘的老師,難忘的詩
二、輔仁同事
三、《兔子與鯉魚》
四、《小說傢之魯迅》
附錄:郭預衡《兔子與鯉魚》
顧隨和史樹青
一、《濡露詞》
二、收藏傢
三、《顧隨先生臨同州聖教序》
附錄:顧隨緻史樹青書一通
顧隨和吳小如
一、“入室”弟子
二、遲來的感動
附錄:吳小如《讀顧隨〈鄉村傳奇〉》
顧隨學術年錶
後記
序
顧之京
繼《顧隨與現代學人》之後,林濤這一冊新書《顧隨和他的弟子》也將與讀者見麵,這無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父親顧隨自1920年走齣北京大學的校園即登上教書的講颱,直到1960年謝世,在講壇上整整度過瞭四十個春鞦。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冊書,能展示齣顧隨的師者之風,展現齣人世間本有的純淨、無私的師生情誼,且使讀者穿過師生遊處這一門徑,從一個新的視角,走進顧隨的生活天地、精神境界。
父親一生的執教之地,不過青州、濟南、青島、天津、北京五處,而從他受教的弟子遍及海內外。他有淵博的學養、不同凡俗的學術識見、坦率且不失天真的性情、正直而忠誠的品格,再加上“顧隨式”的講授藝術,贏得瞭一代又一代學子的愛戴與欽敬。父親做人與作文都尊舉一個“誠”字,他的為師之道亦以“誠”字為準。他與弟子的關係誠之又誠:以學業授人,以德業育人,“教”與“育”在他的教書生涯中水乳般融為一體。因而,他既享有“講授藝術大師”的美譽,更享有一代“人師”的尊稱。這一冊《顧隨和他的弟子》對顧隨的師者風範、為師之道,從諸多側麵做齣瞭簡潔而切實的詮釋。
但若依父親自己來說,他隻是以教書為業(甚至自言“教書是謀生的手段”),以教書為樂,從不曾想以之“贏得生前身後名”。父親又本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世俗的應酬往來更為他所鄙棄,他隻是把滿腔正氣、滿懷真情、滿腹詩書傾注給學生:
在濟南女中,他把學生習作中的好句抄寄給友人,為弟子們的進步而欣喜、而驕傲;
在天津女師,他不顧軍閥的訓令,講授進步的文學作品,引導初涉世事的女孩子們的人生道路;
初進燕園,他傳道授業,精益求精,以緻因勞心而咳血;
在淪陷瞭的北平,他堅貞自守,在課堂的黑闆上,書寫自己傷時念亂、寄慨遙深的詩詞,與弟子們作內心無聲的交流;
在新中國,他努力使自己趕上時代的腳步,開新課,譜新詩,參加學生課餘的文學活動。
至於幾十年如同一日,堅持字字句句地評改學生的習作,更見齣他敬業精神之一斑……
一切一切都不求迴報,桃李天下是他生命的價值,同時他也獲得瞭心靈的慰藉,對他來說,這就足夠瞭。
他的眾多弟子,盡管與老師的直接交往並不多,但終身以自己的老師作為精神與心靈的依托:
濟南女中的沉櫻(原名陳鍈)是父親當年“最得意的弟子”,她一生的文學之路深受老師影響;
天津女師的弟子顔一煙(原名顔毓芳),在生命的最後時日,臥室的書桌上仍擺放著1929年與老師作彆時,老師贈與的一方小硯;
燕京大學的弟子吳華英,上世紀90年代已寫有兩篇憶念老師的文章,至2006年九十高齡之際,因不忍從顧師受教的經曆被時光湮沒, 奮筆寫瞭近八韆字的長文,保存下生命中一段最珍貴的記憶;
中國大學的弟子高準,一直任教於大、中學校,他說每當自己講課,發揮到淋灕盡緻、進入到忘我的境地之時,就感覺是“顧先生的靈魂附瞭我的體”。
……
師生間的這些舊事,看似星星散散,內蘊卻是沉甸甸的,且例數不盡。林濤這一冊新書所記述的,是師生交遊相處的幾個富有代錶性的特例。我們之所以選定顧隨與他這七位弟子來落筆,絕不是以弟子的地位高低、名聲大小為據,而是取決於現今積存的資料多少。我們切望,隨著更多學人、讀者的關注和鈎沉,有關顧隨及其弟子的話題,會不斷豐富,不斷充實。
2016年8月草成
從純粹的文學審美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筆達到瞭極高的水準。它不像許多當代小說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注重每一個詞語的“重量”和“位置”。作者似乎深諳“少即是多”的道理,很多時候,一個精準的動詞,勝過韆言萬語的形容。書中對“沉默”的描寫尤其到位,那種無聲的壓迫感,那種因無法言說而産生的巨大能量,簡直是通過文字實體化瞭。我甚至能想象齣,如果將這本書改編成電影,那些不需要颱詞的場景將會是多麼有衝擊力。而且,這本書在對社會底層生活細節的刻畫上,做到瞭近乎苛刻的考究,這種對“煙火氣”的精準捕捉,讓整個故事的基調無比紮實。它沒有宏大的曆史敘事,卻通過對個體命運的細緻描摹,摺射齣瞭時代變遷的巨大洪流。讀罷掩捲,那份沉甸甸的真實感,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這部作品的結構非常精巧,它采用瞭多重視角敘事的手法,但處理得極其自然,沒有絲毫的堆砌感。每一個視角都有其存在的閤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它們像拼圖的碎片一樣,慢慢拼湊齣一個宏大而又細緻入微的社會側麵圖。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時間綫上的手法。他時不時地進行跨越式的閃迴,將過去的關鍵事件與當前的睏境聯係起來,使得人物的行為邏輯變得清晰可循,而不是突兀地發生。這種非綫性的敘事,反而增強瞭故事的宿命感和曆史厚重感。整本書讀下來,你會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宿命論色彩,但作者又巧妙地留下瞭那麼一絲希望的火苗,讓讀者在思考“為什麼會這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絲“或許可以改變”的微弱動力。語言方麵,風格多變,時而冷峻犀利,時而又帶著一絲懷舊的暖意,顯示瞭作者駕馭不同語境的深厚功力。
評分這部作品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它以一種近乎於散文詩的方式,描繪瞭一個時代邊緣的群像。作者的筆觸細膩得讓人心疼,仿佛能觸摸到那些人物衣服上的褶皺,感受到他們眼中流露齣的復雜情感。故事綫索並非那種傳統意義上的跌宕起伏,而是更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在不經意間將你帶入一個又一個精心構建的場景。特彆是對環境的描寫,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無論是清晨霧靄彌漫的郊外,還是深夜燈火闌珊的巷弄,都充滿瞭強烈的畫麵感和獨特的氛圍。讀起來,你會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被迫捲入瞭那段曆史的漩渦之中,去體驗那些人無可奈何的掙紮與追求。人物的內心世界被挖掘得極其深刻,他們的對話充滿瞭潛颱詞,每一次停頓、每一個眼神的交匯,都暗示著更深層次的矛盾與羈絆。這種剋製而又飽滿的情感錶達,讓我對當代文學的深度有瞭新的認識。它不喧嘩,卻力量十足,適閤在寂靜的午後,一杯清茶,慢慢品味。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更多的是一種智力上的挑戰和愉悅。它拒絕給齣一個簡單的善惡二元論的判斷,而是將所有人物都置於一個復雜的道德灰色地帶。你會發現,那些在故事開篇看起來十分可憎的角色,在閱讀深入後,他們的動機和行為軌跡也變得可以理解,甚至會讓你産生一絲同情。這種對人性的復雜性,不加粉飾地呈現,是作者極其高明之處。我花瞭大量時間去迴味一些關鍵的辯論場景,那些颱詞的設計,充滿瞭思辨性,讓你不得不停下來,思考自己如果處於那個位置會如何抉擇。這不是一本能讓人輕鬆“看完”的書,它更像是一場需要投入心力去“解讀”的智力遊戲。它迫使你跳齣自己的舒適區,去理解那些你可能從未接觸過的人群的生存哲學。對於那些追求思想深度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近期內難得的佳作。
評分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期望並不高,以為它會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口號式敘事,但讀完後我得承認,我完全錯瞭。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感”,不是那種新聞報道式的記錄,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生活質感。作者似乎對那個特定群體有著非同尋常的洞察力,他捕捉到瞭那些隻有身處其中的人纔懂得的微妙的權力關係和情感博弈。比如書中對於某一核心人物做齣關鍵抉擇時的心理刻畫,那種在道義與生存之間的搖擺,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讀到後背發涼,因為你知道,這種選擇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更難得的是,敘事節奏的把控,張弛有度。有時候,他會用大段的內心獨白讓你沉浸其中,有時候又會突然用一個簡潔有力的動作或者場景描寫,猛地將你拉迴殘酷的現實。這種節奏的變化,使得閱讀體驗如同坐過山車般刺激。對於那些渴望從文學作品中尋找生活真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劑強心針。
評分此書值得細讀
評分書很好,物流也快,活動購入很劃算。
評分好書啊,央視的好書推薦,十佳圖書之一,值得擁有
評分東西挺好的,送貨也是非常快,還是京東自營靠譜
評分非常不錯的書
評分很多作傢都會有這樣的幸運,因為遇見瞭一個好的老師,支持一番風順一路順水。
評分京東商品服務都是一流
評分好書啊,央視的好書推薦,十佳圖書之一,值得擁有
評分書,搞活動買的,用瞭一張優惠券,很閤算,滿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