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環境監測
  • 水環境
  • 標準規範
  • 監測方法
  • 環境科學
  • 環境工程
  • 水質分析
  • 第四版
  • 匯編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86570
版次:4
商品編碼:1220926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13
字數:120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對環境質量的檢測,可以判斷某一地區的環境質量狀況是否符閤國傢的規定,可以預測環境質量的變化趨勢,為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提供科學依據。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是評價一個地區環境質量優劣和評價一個企業對環境影響的基本依據,是獲取正確的環境質量信息和評價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礎。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於2007年首次齣版,《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第2版)》《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第3版)》各分冊於2009年、2010年和2014年相繼齣版。
  近年來,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部門頒布瞭一批新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同時有些標準被替代或作廢,為此,我們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對《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進行瞭重新編輯齣版。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第4版)》共分上、下兩冊,共收集瞭截至2017年4月底前批準發布的水質監測方法相關標準160項,內容涵蓋樣品的采集與管理和各種成分的檢測等,其中上冊含標準107項,下冊含標準53項。
  本匯編收集的國傢標準的屬性己在本目錄上標明(GB或者GB/T),年代號用四位數字錶示。鑒於部分國傢標準是在國傢標準清理整頓前齣版的.現尚未修訂,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樣;讀者在使用這些標準時,其屬性以本目錄上標明的為準(標準正文“引用標準”中標準的屬性請讀者注意查對)。
  本匯編目錄中,凡標注節選的標準,均隻包含原標準的部分相關內容。如需該標準中其他內容,請參考該標準單行本。

內頁插圖

目錄

GB/T 6920-1986水質 pH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
GB/T 7466-1987水質 總鉻的測定
GB/T 7467-1987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9-1987水質 總汞的測定 高錳酸鉀一過硫酸鉀消解法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0-1987水質 鉛的測定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1987水質 鎘的測定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2-1987水質 鋅的測定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水質 銅、鋅、鉛、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6-1987水質 鈣的測定 EDTA滴定法
GB/T 7477-1987水質 鈣和鎂總量的測定 EDTA滴定法
GB/T 7480-1987水質 硝酸鹽氮的測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84-1987水質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GB/T 7485-1987水質總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GB/T 7489-1987水質 溶解氧的測定 碘量法
GB/T 7492-1987水質 六六六、滴滴涕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T 7493-1987水質 亞硝酸鹽氮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
GB/T 7494-1987水質 陰離子錶麵活性劑的測定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GB/T 9803-1988水質 五氯酚的測定 藏紅T分光光度法
GB/T 11889-1989水質苯胺類化閤物的測定 N-(1一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 11890-1989水質苯係物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GB/T 11891-1989水質 凱氏氮的測定
GB/T 11892-1989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
GB/T 11893-1989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GB/T 11895-1989水質苯並(a)芘的測定 乙酰化濾紙層析熒光分光光度法
GB/T 11896-1989水質 氯化物的測定 硝酸銀滴定法
GB/T 11899-1989水質 硫酸鹽的測定 重量法
GB/T 11900-1989水質 痕量砷的測定 硼氫化鉀一硝酸銀分光光度法
GB/T 119 01 1989水質懸浮物的測定重量法
GB/T 11902-1989水質硒的測定2,3-=氨基萘熒光法
GB/T 11903-1989水質 色度的測定
GB/T 11904-1989水質 鉀和鈉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水質 鈣和鎂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6-1989水質 錳的測定 高碘酸鉀分光光度法
GB/T 11907-1989水質 銀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0-1989水質 鎳的測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水質鐵、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1989水質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1989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GB/T 12990-1991水質 微型生物群落監測PFU法(節選)
GB/T 13192-1991水質 有機磷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T 13195 1991水質 水溫的測定溫度計或顛倒溫度計測定法
GB/T 13199-1991水質 陰離子洗滌劑的測定 電位滴定法
GB/T 13200-1991水質 濁度的測定
GB/T 13266-1991水質物質對蚤類(大型蚤)急性毒性測定方法
GB/T 13267-1991水質 物質對淡水魚(斑馬魚)急性毒性測定方法
GB/T 13896-1992水質 鉛的測定 示波極譜法
GB/T 13897-1992水質 硫氰酸鹽的測定 異煙酸一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GB/T 13898-1992水質 鐵(Ⅱ、Ⅲ)氰絡閤物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3899-1992水質 鐵(Ⅱ、Ⅲ)氰絡閤物的測定 三氯化鐵分光光度法
GB/T 13900-1992水質 黑索今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
GB/T 13901-1992水質 二硝基甲苯的測定 示波極譜法
GB/T 13902-1992水質 硝化甘油的測定 示波極譜法
GB/T 14204-1993水質 烷基汞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T 14376-1993水質 偏二甲基肼的測定 氨基亞鐵氰化鈉分光光度法
GB/T 14377-1993水質 三乙胺的測定 溴酚藍分光光度法
GB/T 14378-1993水質 二乙烯三胺的測定 水楊醛分光光度法
GB/T 14552-2003水、土中有機磷農藥測定的氣相色譜法
GB/T 14581-1993水質 湖泊和水庫采樣技術指導
GB/T 14671-1993水質 鋇的測定 電位滴定法
GB/T 14672-1993水質 吡啶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T 15441——1995水質急性毒性的測定發光細菌法
GB/T 15503-1995水質 釩的測定 鉭試劑(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GB/T 15504-1995水質二硫化碳的測定二乙胺乙酸銅分光光度法
GB/T 15505-1995水質 硒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959-1995水質 可吸附有機鹵素(AOX)的測定 微庫侖法
GB/T 16489-1996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GB/T 17132-1997環境 甲基汞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T 21970-2008水質 組胺等五種生物胺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HJ/T 49-1999水質 硼的測定 薑黃素分光光度法
HJ/T 50 1999水質 三氯乙醛的測定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 51-1999水質全鹽量的測定重量法
HJ/T 52-1999水質 河流采樣技術指導
HJ/T 58-2000水質 鈹的測定 鉻菁R分光光度法
HJ/T 59-2000水質 鈹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0-2000水質硫化物的測定碘量法
HJ/T 70-2001高氯廢水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氯氣校正法
HJ/T 72-2001水質鄰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測定液相色譜法
HJ/T 73-2001水質丙烯腈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HJ/T 74-2001水質 氯苯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HJ 77.1-2008水質 二英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一高分辨質譜法
HJ/T 83-2001水質 可吸附有機鹵素(AOX)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深入探究:現代土壤汙染防治與修復技術 ——一本聚焦於土壤健康與可持續利用的專業著作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當前土壤環境麵臨的復雜挑戰,並係統梳理瞭現代土壤汙染的成因、監測方法以及前沿的防治與修復技術。全書立足於全球視角下的土壤質量下降趨勢,結閤我國國情,旨在為環境科學研究者、土壤修復工程師、農業管理者以及政策製定者提供一套全麵、實用的技術指南與理論參考。 第一部分:土壤汙染的現狀、成因與風險評估 第一章:全球土壤環境健康概述與挑戰 本章首先界定瞭“健康土壤”的內涵,從物理、化學和生物學三個維度闡述瞭土壤生態係統的復雜性與重要性。隨後,詳細分析瞭當前全球範圍內土壤退化和汙染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不閤理的農業耕作模式、工業“三廢”排放、城市化進程中的不透水覆蓋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連鎖反應。重點探討瞭土壤作為環境緩衝介質和汙染“匯”的特性,揭示瞭土壤汙染的長期性、隱蔽性和纍積性風險。 第二章:主要土壤汙染物的識彆與來源解析 本章聚焦於最常見的幾類土壤汙染物:重金屬(如鉛、鎘、汞、砷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包括農藥殘留、多環芳烴PAHs和多氯聯苯PCBs)以及新型汙染物(如微塑料和抗生素)。針對每類汙染物,詳述瞭其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和歸趨規律,並精確追蹤瞭它們的關鍵排放源。例如,重金屬汙染與采礦活動和冶金工業的關聯性;有機汙染與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和危險廢物的不當處置之間的聯係。 第三章:土壤汙染的生態毒理學與健康風險評估 理解汙染物在土壤中的行為是評估風險的基礎。本章深入闡述瞭土壤汙染物的生物有效性(Bioavailability)概念,解釋瞭汙染物如何通過土壤-植物係統進入食物鏈,並最終威脅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詳細介紹瞭基於風險的評估(Risk-Based Assessment)流程,包括暴露評估、毒性特徵分析以及風險錶徵方法,為後續的修復目標設定提供科學依據。特彆強調瞭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變化對生態係統服務功能(如碳氮循環)的負麵影響。 第二部分:土壤汙染的現場與實驗室監測技術 第四章:土壤汙染場地調查與采樣技術規範 一個準確的汙染地圖是有效治理的前提。本章詳細規範瞭場地調查的各個階段,從初步場地勘察(Phase I ESA)到詳細的汙染特性分析(Phase II/III ESA)。重點介紹瞭不同空間尺度下采樣方案的設計原則,如分層采樣、網格采樣和基於風險的靶嚮采樣技術。內容涵蓋瞭鑽探設備、取樣工具的選擇與使用,以及現場記錄和樣品保存的標準化流程,確保數據的代錶性和可比性。 第五章:先進的土壤汙染物分析方法 本章集中探討瞭當前主流的土壤汙染物檢測技術,強調瞭高靈敏度、高效率和快速現場檢測的重要性。 重金屬分析: 詳述瞭從樣品消解到儀器分析的全過程,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AAS)、電感耦閤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OES)和質譜法(ICP-MS)在痕量重金屬檢測中的應用與精度控製。 有機汙染物分析: 詳細介紹瞭固相萃取(SPE)、液-液萃取等樣品前處理技術,以及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和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在分析復雜基質中有機汙染物殘留時的優勢和局限性。 現場快速檢測技術: 介紹瞭便攜式X射綫熒光光譜儀(pXRF)和便攜式氣相色譜儀(Field GC)在快速篩查中的應用,以及基於生物傳感器的快速半定量檢測技術。 第六章:土壤環境質量基準與標準解讀 本章對各國及地區製定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進行瞭比較性分析。詳細解讀瞭功能區分類(如農用地、建設用地、生態用地)對土壤汙染物限值的差異化要求。著重介紹瞭基於健康風險的土壤容許濃度(Soil Screening Levels, SSLs)的推導方法,幫助讀者理解標準背後的科學邏輯與風險閾值設定原理。 第三部分:現代土壤汙染防治與修復工程技術 第七章:源頭控製與預防性管理策略 “預防勝於治理”是本章的核心理念。討論瞭如何通過優化農業投入品管理(化肥、農藥的精準施用和替代品開發),推行清潔生産技術以減少工業源汙染,以及實施雨洪管理和覆蓋植被以減少麵源汙染嚮土壤的輸入。同時,探討瞭利用土壤改良劑(如生物炭、沸石)進行前期鈍化和穩定化的預防措施。 第八章:物理化學修復技術的前沿應用 本章聚焦於快速、高效的非生物修復技術: 土壤洗脫技術(Soil Washing): 詳細介紹水洗、酸洗、錶麵活性劑洗脫等方法的機理、適用性及二次汙染控製。 固化/穩定化技術(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重點分析瞭水泥基固化、磷酸鹽穩定化和粘土礦物吸附等技術在降低重金屬生物有效性方麵的最新進展。 熱處理技術(Thermal Desorption): 闡述瞭不同溫度下對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去除效率,以及高溫處理過程中的尾氣淨化技術。 第九章:生物修復技術:生態友好型解決方案 本章全麵展示瞭利用生命體修復土壤汙染的技術體係: 植物修復(Phytoremediation): 細緻區分瞭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和植物降解(Phytodegradation)的適用場景。特彆介紹瞭超富集植物的篩選、遺傳改良及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案例。 生物刺激與生物強化(Biostimulation and Bioaugmentation): 探討瞭通過添加營養物質、電子受體/供體或外源微生物菌劑來增強土壤原位微生物降解有機汙染物的潛力。 真菌修復(Mycoremediation): 作為新興領域,本章介紹瞭白腐菌等擔子菌在降解復雜POPs中的獨特酶促作用機製。 第十章:修復場地的長期監測與風險再評估 修復工程的成功不僅在於汙染物濃度的下降,更在於生態功能的恢復和風險的持續控製。本章強調瞭修復後場地的長期監測方案設計,包括對修復效果指標的驗證(如生物有效性指標、土壤酶活性等)。同時,討論瞭在修復完成後如何進行風險再評估,以確保土地的安全再利用,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的動態可持續管理。 本書結構嚴謹,內容專業且技術導嚮性強,是從事土壤環境管理與修復工作的技術人員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我是一名剛入門的環境監測技術員,對水環境監測的各種標準和方法感到非常睏惑。市麵上相關的書籍很多,但要麼太理論化,要麼零散不成體係。當我翻開《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時,感覺眼前豁然開朗。它就像一本詳盡的操作手冊,把各種復雜的標準條理清晰地呈現齣來。 我特彆欣賞它的實用性。書中詳細介紹瞭各類水體(地錶水、地下水、海水等)的采樣方法、樣品保存要求,以及各種常規和非常規汙染物的分析技術。比如,對於COD(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它不僅給齣瞭不同方法的原理,還細緻地列齣瞭儀器設備、試劑配製、操作步驟、結果計算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避免失誤、保證數據準確性非常有幫助。 而且,這本書的編排也很閤理,內容覆蓋麵廣。從基礎的物理參數(如pH、溫度、電導率)到重金屬、有機汙染物、微生物等,幾乎囊括瞭水環境監測的方方麵麵。特彆是對於一些新興的汙染物,例如內分泌乾擾物和微塑料,也給予瞭相應的監測建議。這對於我們應對日益復雜的水環境問題非常有前瞻性。 這本書的文字描述也非常到位,語言簡潔明瞭,專業術語的解釋也很到位,非常適閤初學者閱讀。即使是對於我這樣剛接觸這個領域的人,也能很快理解其中的要點。而且,書中還配有一些圖錶和流程圖,幫助我們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的原理和操作。 總而言之,《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是一本非常值得擁有的專業書籍。它不僅是學習水環境監測知識的寶貴資料,更是我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強烈推薦給所有從事水環境監測工作的朋友們!

評分

翻開《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感覺像是走進瞭一個嚴謹而有序的知識殿堂。我不是直接從事監測工作,但作為一名環境規劃領域的從業者,我經常需要解讀和評估大量的監測數據,理解其背後的方法論至關重要。 這本書以其極高的專業性和係統性,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水環境監測科學的窗戶。它不僅羅列瞭各種監測方法,更重要的是,它闡釋瞭這些方法背後的科學原理、適用範圍以及局限性。比如,在閱讀關於溶解氧測定方法的章節時,我不僅瞭解瞭如何操作,還理解瞭不同方法的選擇如何受到水體類型、溫度、鹽度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標準”的詮釋。它不是簡單地給齣操作步驟,而是深入探討瞭標準的製定過程、修訂依據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使得我對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有瞭更深的理解。當我需要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水質數據進行橫嚮或縱嚮比較時,這本書提供的背景知識讓我能夠更審慎地進行解讀。 此外,書中關於樣品采集和保存的詳細規定,對我理解監測結果的“源頭”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數據的不準確性往往源於前期的采樣環節。這本書對此給予瞭高度的重視,並提供瞭詳盡的指導,這讓我對監測數據的質量有瞭更科學的認知。 對於我這樣的非一綫監測人員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視角。它幫助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水環境監測的復雜性,更準確地評估監測數據的意義,從而為我的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評分

拿到《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我第一反應就是它的厚重感,這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識含量的體現。我是一名大學教師,主要負責水環境化學課程的教學。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對實際的監測方法感到陌生。 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教學上的空白。它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更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監測步驟。在教學過程中,我可以參照書中詳細的方法介紹,嚮學生們演示各種儀器的使用,講解操作的關鍵點。例如,對於水體中氨氮的測定,書中不僅給齣瞭試劑配製和儀器操作的步驟,還詳細解釋瞭影響測定結果的各種因素,如pH值、顯色劑的濃度等。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標準”的解讀。它不是生硬地給齣條文,而是提供瞭背景信息,解釋瞭標準製定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考量。這有助於學生們理解,科學的監測標準是為瞭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是整個環境監測體係的基石。 此外,書中對於一些特殊水樣(如高濁度水、富營養化水體)的監測方法也進行瞭專門的說明,這對於學生們應對實際復雜情況非常有幫助。它能夠讓學生們明白,在真實的水環境監測中,並非所有方法都適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 這本書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是其最大的優點。它為我的教學提供瞭一個堅實而可靠的參考。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更好地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操作相結閤,幫助學生們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水環境監測的科學內涵,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年來收到的一份最實在、最有價值的禮物。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水利部門工作的技術人員,我們每天都要麵對各種各樣的水體,從江河湖泊到水庫,再到飲用水源地,監測需求韆差萬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提供一套相對統一、規範的操作框架。過去,我們可能更多地依賴經驗和一些零散的文件。但這本書將各種分散的標準進行瞭係統化的整閤,就像一本“武林秘籍”,將各種絕招招式一一列齣,並且解釋得明明白白。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方法比對”和“質量控製”的章節。這部分內容對於我們保證監測數據的質量太重要瞭。它不僅告訴我們如何操作,還強調瞭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以及如何通過一係列的質量控製措施來排除乾擾,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比如,對於一些關鍵指標的平行樣、加標迴收樣、空白樣的設置,書中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而且,這本書在“上冊”中就包含瞭如此詳盡的水環境監測內容,可以看齣其內容的豐富程度。對於我們這些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監測場景的人來說,這本書幾乎可以滿足我們大部分的需求。它就像一個全能的助手,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從中找到解決的思路和方法。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樸實,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但專業性卻非常強。這對於我們這些埋頭乾實事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不用去費力解讀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直接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並且知道如何去操作。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接地氣、實操性極強的專業工具書,它大大提升瞭我們水質監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匯編(水環境 上冊 第4版)》實在是一部鴻篇巨製,對於我這種深耕水質分析領域多年的老兵來說,也是一份厚重的參考。很多時候,麵對各種復雜的采樣和分析難題,我們常常需要迴顧最基礎、最核心的標準。這本書恰恰滿足瞭這一需求。 我尤為關注書中關於精度和準確性的論述。在水環境監測中,數據的可靠性是生命綫。本書對每一種方法的檢測限、相對標準偏差、平均迴收率等關鍵指標都做瞭清晰的界定,並詳細說明瞭影響這些指標的各種因素。這讓我們在方法選擇和數據評估時,能夠有據可依,避免被一些不成熟或不適用的方法誤導。 另外,書中對各種前處理技術和儀器校準的講解也十分細緻。無論是固相萃取、液液萃取,還是色譜儀、質譜儀的日常維護和校準,都提供瞭規範的操作指南。這對於保證儀器性能穩定,從而獲得可靠的分析結果至關重要。有時,一個小小的操作失誤就可能導緻整個實驗失敗,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提醒和指導,簡直是及時雨。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緊跟時代步伐,對一些新型的監測技術和方法也有所涉獵。比如,關於在綫監測技術和遙感監測的應用,雖然篇幅可能不如傳統方法詳細,但其方嚮性的指引對於我們思考未來發展趨勢大有裨益。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係統性、權威性和前瞻性。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智慧的結晶。對於希望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應對復雜水環境監測挑戰的專業人士而言,它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