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今存很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谓:“诗余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zui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可谓定评。
赵崇祚,生卒年不详。字弘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之子,编集《》。后蜀明德二年至四年(九三五—九三七)与林罕讨论文字,时为大理少卿。广政三年(九四○)欧阳炯为《花间集》作序,称赵为“卫尉少卿”。
欧阳炯序——1
卷一
温庭筠
菩萨蛮 ——7
更漏子—— 13
归国遥 ——15
酒泉子 ——16
定西番 ——18
杨柳枝 ——19
南歌子——21
河渎神—— 23
女冠子 ——24
玉胡蝶—— 25
卷二
清平乐 ——28
遐方怨—— 29
诉衷情—— 30
思帝乡 ——30
梦江南——31
河传——31
蕃女怨——33
荷叶杯——34
皇甫松
天仙子—— 35
浪淘沙——35
杨柳枝——36
摘得新——36
梦江南——37
采莲子——38
韦庄
浣溪沙——38
菩萨蛮——40
归国遥——42
应天长——44
荷叶杯——44
清平乐—— 45
望远行——47
卷三
谒金门——51
江城子——51
河传——52
天仙子——54
喜迁莺——55
思帝乡——56
诉衷情——57
上行杯——57
女冠子——58
更漏子——59
酒泉子——59
木兰花——60
小重山——61
薛昭蕴
浣溪沙——61
喜迁莺——64
小重山——66
离别难——67
相见欢——68
醉公子——68
女冠子——69
谒金门——69
牛峤
柳枝——70
卷四
女冠子——74
梦江南——76
感恩多——77
应天长——77
更漏子——78
望江怨——80
菩萨蛮——80
酒泉子——83
定西番——83
玉楼春——84
西溪子——84
江城子——85
张泌
浣溪沙—— 85
临江仙——89
女冠子——90
河传——90
酒泉子——91
生查子——92
思越人——93
满宫花—— 93
柳枝——94
南歌子——94
卷五
江城子——99
河渎神——100
胡蝶儿——101
毛文锡
虞美人 ——101
酒泉子 —— 102
喜迁莺 ——103
赞成功 ——103
西溪子 ——104
中兴乐 ——104
更漏子 ——105
接贤宾 ——105
赞浦子——106
甘州遍——106
纱窗恨——107
柳含烟——108
醉花间——110
浣沙溪——111
浣溪沙——111
月宫春——112
恋情深——112
诉衷情——113
应天长——114
河满子——115
巫山一段云——115
临江仙——117
牛希济
临江仙——117
酒泉子——120
生查子——120
中兴乐——121
谒金门——121
欧阳炯
浣溪沙——122
三字令——123
卷六
南乡子——126
献衷心——129
贺明朝——129
江城子——130
凤楼春——131
和凝
小重山——132
临江仙——133
菩萨蛮——134
山花子——134
河满子——135
薄命女——136
望梅花——137
天仙子——137
春光好——138
采桑子——139
柳枝——139
渔父——140
顾敻
虞美人——140
河传——144
甘州子——145
玉楼春——147
卷七
浣溪沙——152
酒泉子——155
杨柳枝——158
遐方怨——158
献衷心——159
应天长——160
诉衷情——160
荷叶杯——161
渔歌子——163
临江仙——164
醉公子——165
更漏子——168
孙光宪
浣溪沙——167
河传——170
卷八
菩萨蛮——175
河渎神——177
虞美人——177
后庭花——179
生查子——179
临江仙——181
酒泉子——182
清平乐——183
更漏子——184
女冠子——185
风流子——186
定西番——187
河满子——187
玉胡蝶——188
八拍蛮——188
竹枝——189
思帝乡——189
上行杯——190
谒金门——191
思越人——191
杨柳枝——192
望梅花——194
渔歌子 ——194
魏承斑
菩萨蛮 —— 195
卷九
满宫花——199
木兰花——200
玉楼春——200
诉衷情——202
生查子——204
黄钟乐——204
渔歌子——205
鹿虔扆
临江仙——205
女冠子——207
思越人——208
虞美人——208
阎选
虞美人——209
临江仙——210
浣溪沙——211
八拍蛮——211
河传——212
尹鹗
临江仙——213
满宫花——214
杏园芳——214
醉公子——215
菩萨蛮——215
毛熙震
浣溪沙——216
临江仙——219
更漏子——220
女冠子——221
清平乐——221
南歌子——222
卷十
河满子——226
小重山——228
定西番——228
木兰花——229
后庭花——229
酒泉子——231
菩萨蛮——231
李殉
浣溪沙——233
渔歌子——234
巫山一段云——236
临江仙——237
南乡子——238
女冠子——241
酒泉子——241
望远行——243
菩萨蛮——244
西溪子——245
虞美人——246
河传——247
晁谦之题——249
《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辑。赵崇祚,生卒年不详。字弘基,五代后蜀人。后蜀明德二年至四年(九三五—九三七)与林罕讨论文字,时为大理少卿。广政三年(九四○)欧阳炯为本书作序,称赵为“卫尉少卿”,本书宋绍兴晁谦之刻本卷首署名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卫尉少卿赵崇祚”。
此书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谓:“诗余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可谓定评。早期词选相传有《尊前集》,近年又有敦煌写本《云谣集》面世,然二书编纂无考,身世不明,版本不精,影响式微,难以与有宋刻完本传世的《花间集》媲美。
《花间集》今存宋刻本两部,皆为孤本,珍贵之至,《中华再造善本》均予影印。
此本为宋绍兴十八年晁谦之建康郡斋刻本,谦之当时以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府(今南京地区),跋称:“建康旧有本,比得往年例卷,犹载郡将监司僚幕之行,有《六朝实录》与《花间集》之赆。又他处本皆讹舛,乃是正而复刊,聊以存旧事云。”此本有小注十一处,宋时别本异文赖此以存,极具考证价值。
明正德十六年吴郡陆元大曾予重刻,行格改为十行十八字,文字也有异同。陆本版刻精良,后世著录往往误作宋本,清光绪徐幹刻入《邵武徐氏丛书》,即以宋本相称。民国初年吴昌绶双照楼影刻陆本,收入《双照楼景刊宋元明本词》。
此本宋刻宋印,版式开朗,字体浑厚,纸墨明丽,书品完好,是难得的珍本。版心下所列刻工有郑珣、周清、章旼、毛仙、刘实、王琮、于洋、黄祥等,为南宋初年南京地区名工,也见于今存其他宋本。
藏印有“颜仲逸印”“王宠履吉”“张远之印”“超然”“席鉴之印”“席氏玉照”“酿华草堂”“灵石杨氏墨林臧书之印”“结一庐臧”“子清”“子清真赏”“子清校读”“仁龢朱澄”“子孙永保之”“张继超印”“徐乃昌读”“会稽孙伯绳平生真赏”等。
此本流传端绪略可考知:元代藏于颜仲逸家,明代曾归雅宜山人王宠(履吉)。明末清初则归常熟藏书家张远(超然)、酿华草堂席鉴(玉照),清道光间归山西灵石杨尚之(字仲华,号墨林),清末归浙江塘栖朱氏结一庐,后随他书转归张佩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孙祖同(伯绳)所得,著录于《虚静斋宋元明本书目》。不久售归北京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影印行世,流传遂广。
杨成凯
二〇一三年一月
我一直认为,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宋本花间集》恰恰是这样一部作品。尽管写作的年代与我相距甚远,但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诸如相思、离别、惆怅、喜悦,却是永恒的。当我读到那些描写女子闺怨的词句时,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细腻心思,她们在等待中的焦灼,在回忆中的甜蜜,在孤独中的感伤。而那些描写游子思乡的词,更是让我体会到了离人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这些情感,在今天的我们身上,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让我觉得,人性的情感是共通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依然在经历着相似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也反观了自己的内心。
评分对于常年浸淫于古典文学研究的学人而言,《宋本花间集》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其宋本的影印,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在校勘词句、考证作者生平、探究词学流变的过程中,能够直接面对宋代的刻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书中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字的点画,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通过对这些影印本的仔细辨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还原词作的原貌,弥补后世传抄、讹误带来的不足。这不仅仅是对《花间集》本身的价值提升,更是对整个宋代词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深入地理解宋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这是一部献给学术研究者的珍贵礼物,其价值远超一时的阅读愉悦。
评分不得不说,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中的《宋本花间集》,其选本的严谨和校勘的精良,足以让任何一个对古籍有着虔诚之心的读者感到欣慰。拿到手中,那沉甸甸的质感,古朴典雅的设计,无不透露出一种庄重与用心。在阅读内容之前,单是翻阅这些宋代的刻本影印,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那些清晰却又带着岁月的痕迹的字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对于《花间集》这样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能够见到如此原貌的宋本,实属难得。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与古人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文字的尊重,对艺术的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和敬意。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国学经典,其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其载体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评分翻开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座精雕细琢的园林,里面栽满了各色奇花异草,散发着或浓或淡的芬芳。读《花间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词风的婉约与精致。词人们笔下的情景,总是描绘得那么细致入微,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那轻柔的丝绸,闻到那淡淡的香气,感受到那脉脉的愁绪。无论是对春日落花的伤感,还是对离人远去的思念,抑或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都写得那么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这些词,没有惊涛骇浪般的壮阔,却有着小桥流水般的细腻,有着江南烟雨般的朦胧。它们如同精美的丝绣,将女性的柔情,士人的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静下心来品读这些古老的诗篇,就像给自己心灵做了一次SPA,让那些被尘世喧嚣压抑的情感,得到一次温柔的释放。
评分初捧此书,掩卷之时,心头涌起一股穿越时空的感动。扉页上那泛黄的宋刻印痕,仿佛带着千年的呼吸,将我拉回那个风雅的词坛盛世。那些曾经在宴席上、在闺阁中低吟浅唱的词句,如今以最古朴的面貌呈现在眼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文人的情怀,是时代的印记。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品味词藻,不如说是在倾听历史的回声。每一句,每一字,都承载着宋代士大夫们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生活态度。我仿佛能看到词人挥毫泼墨,笔尖在纸上舞蹈,将那些关于离愁别绪、风花雪月、家国情思,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些词,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有了故事。这不仅是一本词集,更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遥远而又迷人的年代。书中所呈现的,是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有力证明。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印制精美大方阅读舒服!!!
评分每次读这首《女冠子》(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都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评分非常不错,这套书很喜欢,哈哈
评分心仪已久,终于在活动期间买到,很高兴,好好阅读,谢谢京东
评分书不错。京东物流很棒。包装迷之简陋。
评分haishibucuode,pingjiayouxiefan
评分国图这类书挺有吸引力,努力收集。
评分本书是今存很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