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花间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花间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五代·后蜀] 赵崇祚 编
图书标签:
  • 国学
  • 宋代文学
  • 花间集
  • 诗词
  • 典籍
  • 古籍
  • 文学
  • 宋诗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15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17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今存很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谓:“诗余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zui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可谓定评。

作者简介

赵崇祚,生卒年不详。字弘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之子,编集《》。后蜀明德二年至四年(九三五—九三七)与林罕讨论文字,时为大理少卿。广政三年(九四○)欧阳炯为《花间集》作序,称赵为“卫尉少卿”。

目录

欧阳炯序——1

卷一

温庭筠

菩萨蛮 ——7

更漏子—— 13

归国遥 ——15

酒泉子 ——16

定西番 ——18

杨柳枝 ——19

南歌子——21

河渎神—— 23

女冠子 ——24

玉胡蝶—— 25

卷二

清平乐 ——28

遐方怨—— 29

诉衷情—— 30

思帝乡 ——30

梦江南——31

河传——31

蕃女怨——33

荷叶杯——34

皇甫松

天仙子—— 35

浪淘沙——35

杨柳枝——36

摘得新——36

梦江南——37

采莲子——38

韦庄

浣溪沙——38

菩萨蛮——40

归国遥——42

应天长——44

荷叶杯——44

清平乐—— 45

望远行——47

卷三

谒金门——51

江城子——51

河传——52

天仙子——54

喜迁莺——55

思帝乡——56

诉衷情——57

上行杯——57

女冠子——58

更漏子——59

酒泉子——59

木兰花——60

小重山——61

薛昭蕴

浣溪沙——61

喜迁莺——64

小重山——66

离别难——67

相见欢——68

醉公子——68

女冠子——69

谒金门——69

牛峤

柳枝——70

卷四

女冠子——74

梦江南——76

感恩多——77

应天长——77

更漏子——78

望江怨——80

菩萨蛮——80

酒泉子——83

定西番——83

玉楼春——84

西溪子——84

江城子——85

张泌

浣溪沙—— 85

临江仙——89

女冠子——90

河传——90

酒泉子——91

生查子——92

思越人——93

满宫花—— 93

柳枝——94

南歌子——94

卷五

江城子——99

河渎神——100

胡蝶儿——101

毛文锡

虞美人 ——101

酒泉子 —— 102

喜迁莺 ——103

赞成功 ——103

西溪子 ——104

中兴乐 ——104

更漏子 ——105

接贤宾 ——105

赞浦子——106

甘州遍——106

纱窗恨——107

柳含烟——108

醉花间——110

浣沙溪——111

浣溪沙——111

月宫春——112

恋情深——112

诉衷情——113

应天长——114

河满子——115

巫山一段云——115

临江仙——117

牛希济

临江仙——117

酒泉子——120

生查子——120

中兴乐——121

谒金门——121

欧阳炯

浣溪沙——122

三字令——123

卷六

南乡子——126

献衷心——129

贺明朝——129

江城子——130

凤楼春——131

和凝

小重山——132

临江仙——133

菩萨蛮——134

山花子——134

河满子——135

薄命女——136

望梅花——137

天仙子——137

春光好——138

采桑子——139

柳枝——139

渔父——140

顾敻

虞美人——140

河传——144

甘州子——145

玉楼春——147

卷七

浣溪沙——152

酒泉子——155

杨柳枝——158

遐方怨——158

献衷心——159

应天长——160

诉衷情——160

荷叶杯——161

渔歌子——163

临江仙——164

醉公子——165

更漏子——168

孙光宪

浣溪沙——167

河传——170

卷八

菩萨蛮——175

河渎神——177

虞美人——177

后庭花——179

生查子——179

临江仙——181

酒泉子——182

清平乐——183

更漏子——184

女冠子——185

风流子——186

定西番——187

河满子——187

玉胡蝶——188

八拍蛮——188

竹枝——189

思帝乡——189

上行杯——190

谒金门——191

思越人——191

杨柳枝——192

望梅花——194

渔歌子 ——194

魏承斑

菩萨蛮 —— 195

卷九

满宫花——199

木兰花——200

玉楼春——200

诉衷情——202

生查子——204

黄钟乐——204

渔歌子——205

鹿虔扆

临江仙——205

女冠子——207

思越人——208

虞美人——208

阎选

虞美人——209

临江仙——210

浣溪沙——211

八拍蛮——211

河传——212

尹鹗

临江仙——213

满宫花——214

杏园芳——214

醉公子——215

菩萨蛮——215

毛熙震

浣溪沙——216

临江仙——219

更漏子——220

女冠子——221

清平乐——221

南歌子——222

卷十

河满子——226

小重山——228

定西番——228

木兰花——229

后庭花——229

酒泉子——231

菩萨蛮——231

李殉

浣溪沙——233

渔歌子——234

巫山一段云——236

临江仙——237

南乡子——238

女冠子——241

酒泉子——241

望远行——243

菩萨蛮——244

西溪子——245

虞美人——246

河传——247

晁谦之题——249

前言/序言

《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辑。赵崇祚,生卒年不详。字弘基,五代后蜀人。后蜀明德二年至四年(九三五—九三七)与林罕讨论文字,时为大理少卿。广政三年(九四○)欧阳炯为本书作序,称赵为“卫尉少卿”,本书宋绍兴晁谦之刻本卷首署名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卫尉少卿赵崇祚”。
此书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谓:“诗余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可谓定评。早期词选相传有《尊前集》,近年又有敦煌写本《云谣集》面世,然二书编纂无考,身世不明,版本不精,影响式微,难以与有宋刻完本传世的《花间集》媲美。
《花间集》今存宋刻本两部,皆为孤本,珍贵之至,《中华再造善本》均予影印。

此本为宋绍兴十八年晁谦之建康郡斋刻本,谦之当时以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府(今南京地区),跋称:“建康旧有本,比得往年例卷,犹载郡将监司僚幕之行,有《六朝实录》与《花间集》之赆。又他处本皆讹舛,乃是正而复刊,聊以存旧事云。”此本有小注十一处,宋时别本异文赖此以存,极具考证价值。

明正德十六年吴郡陆元大曾予重刻,行格改为十行十八字,文字也有异同。陆本版刻精良,后世著录往往误作宋本,清光绪徐幹刻入《邵武徐氏丛书》,即以宋本相称。民国初年吴昌绶双照楼影刻陆本,收入《双照楼景刊宋元明本词》。

此本宋刻宋印,版式开朗,字体浑厚,纸墨明丽,书品完好,是难得的珍本。版心下所列刻工有郑珣、周清、章旼、毛仙、刘实、王琮、于洋、黄祥等,为南宋初年南京地区名工,也见于今存其他宋本。

藏印有“颜仲逸印”“王宠履吉”“张远之印”“超然”“席鉴之印”“席氏玉照”“酿华草堂”“灵石杨氏墨林臧书之印”“结一庐臧”“子清”“子清真赏”“子清校读”“仁龢朱澄”“子孙永保之”“张继超印”“徐乃昌读”“会稽孙伯绳平生真赏”等。

此本流传端绪略可考知:元代藏于颜仲逸家,明代曾归雅宜山人王宠(履吉)。明末清初则归常熟藏书家张远(超然)、酿华草堂席鉴(玉照),清道光间归山西灵石杨尚之(字仲华,号墨林),清末归浙江塘栖朱氏结一庐,后随他书转归张佩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孙祖同(伯绳)所得,著录于《虚静斋宋元明本书目》。不久售归北京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影印行世,流传遂广。

杨成凯

二〇一三年一月


词海初绽,雅韵流芳——《花间集》与宋代词风探微 《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璀璨明珠,更是唐五代词坛上的一面鲜明旗帜。它不仅收录了当时最杰出的词作,更以其精选的眼光、严谨的编纂,勾勒出了一个华丽、婉约、情致细腻的词风世界,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词的滥觞与《花间集》的诞生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发源于唐朝,最初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它以更灵活的格律、更丰富的表现力,逐渐脱离了诗的樊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唐朝后期,社会动荡,政治衰败,文人的生活也充满了漂泊与感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词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花间集》由五代后蜀的赵崇祚奉敕编撰,成书于公元960年左右。这部词集收录了18位词人的作品,共计500余首。为何取名“花间”?据宋代学者郭绍虞考证,“花间”二字可能取自温庭筠《菩萨蛮》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或“花间集头,一曲清歌”。无论取意如何,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盎然、意境幽美的联想,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词集所蕴含的清丽雅致的气质。 《花间集》的编撰者并非随意收录,而是经过了一番“汰洗”。它剔除了许多不入格、内容粗俗或艺术性不高的作品,力求精益求精,将最优秀的词作汇集于此。这种精选的态度,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词作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的重视,以及对艺术品质的追求。 二、 “花间”风貌:婉约清丽的极致 《花间集》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其“花间”所代表的婉约清丽的词风。这种风格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优美的意象运用、典雅的语言表达,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1. 情感的细腻描摹: “花间”词人大多出身于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生活相对安逸,关注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男女情爱、离愁别绪、闺阁生活等领域。词作中,情感的抒发是含蓄而内敛的,不似诗歌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景物的烘托、细节的刻画,将人物内心的波澜层层展现。 例如,温庭筠的词,被誉为“花间”词风的开创者。他善于描绘女子离愁别绪时的种种情态,如“梳洗罢,独倚床,晚来情绪不好”的落寞,“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凄凉,以及“照我孤眠”的寂寞。这些描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却以极其精微的笔触,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再如,韦庄的词,虽然也承袭了温庭筠的婉约,但多了几分真挚和温存。他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便是写男女相悦的场景,虽然含蓄,却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如麻”的对比,则道出了物是人非的无限伤感。 2. 意象的精雕细琢: “花间”词人极其擅长运用意象来营造氛围,寄托情思。他们笔下的意象,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美好意蕴的事物,如花、月、柳、莺、燕、酒、琴、枕、被等。这些意象,经过词人的精心选择和巧妙组合,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花”是“花间”词中最核心的意象之一。它既可以是女子容貌的象征,如“借问东风几度,红桥消息,一枝春色,又几番愁”“杏花红,桃花脸,一曲歌声,都归于寂灭”,也可以是美好易逝的时光的象征,如“落花飞絮,啼莺归燕,都入歌声”。 “月”则常常与思念、孤独、离别相联系。如“月明人静,孤影独徘徊”“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柳”常用来表现离别之情,如“杨柳依依,春风吹细细”“折柳送君行”。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花间”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仿佛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3. 语言的典雅工整: “花间”词的语言,以其精炼、典雅、工整而著称。词人多采用俗语入词,但经过他们的提炼和加工,便显得格外清新自然,又不失文雅。他们善于运用对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具表现力。 例如,欧阳炯《渔父》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便是用极其生动的比喻,勾勒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月娥愁,人何处?红烛泪,罗衣薄”,则用一系列意象的并置,写尽了女子的思念和哀愁,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 尽管“花间”词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但也有一些评论者认为其题材过于狭窄,内容略显靡丽,甚至有“绮靡”之嫌。然而,正是这种对特定情感和生活状态的深度挖掘,才使得“花间”词成为中国词史上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 三、 《花间集》的影响与传承 《花间集》的出现,标志着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编选和流传,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确立词的审美范式: 《花间集》所代表的婉约词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词坛的主流。后来的许多词人,如宋代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等,都受到了“花间”词风的深刻影响。他们继承了“花间”词细腻的情感表达、优美的意象运用和典雅的语言风格,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2. 促进词学理论的发展: 《花间集》本身作为一部重要的词集,也引发了后世学者对词学理论的探讨。对词的格律、词的源流、词的风格等问题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围绕着《花间集》展开。宋代的词话、词论,都对《花间集》有过大量的评论和分析,推动了词学理论的成熟。 3. 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 《花间集》收录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五代社会生活、风俗人情的一扇窗口,更以其精美的艺术成就,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和读者。 4. “花间”之外的广阔天地: 当然,《花间集》并非唐五代词坛的全部。除了“花间”所代表的婉约词风,还有其他风格的词作同样熠熠生辉。例如,李煜的词,虽然也被收录在《花间集》中,但其后期作品,如“虞美人”“浪淘沙”,已经超越了“花间”的婉约,充满了深沉的家国之痛和人生之叹,更具悲壮之美。 四、 结语 《花间集》是一部承载着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伟大词集。它以其独有的“花间”风貌,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品读《花间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花园,感受着词人笔下的温情与哀愁,体验着那份古老而永恒的美。它不仅是研究唐五代词的重要文献,更是我们理解中国古典文学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即使历经千年,《花间集》的光彩依然不减,持续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启迪着后人对美学的不断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座精雕细琢的园林,里面栽满了各色奇花异草,散发着或浓或淡的芬芳。读《花间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词风的婉约与精致。词人们笔下的情景,总是描绘得那么细致入微,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那轻柔的丝绸,闻到那淡淡的香气,感受到那脉脉的愁绪。无论是对春日落花的伤感,还是对离人远去的思念,抑或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都写得那么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这些词,没有惊涛骇浪般的壮阔,却有着小桥流水般的细腻,有着江南烟雨般的朦胧。它们如同精美的丝绣,将女性的柔情,士人的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静下心来品读这些古老的诗篇,就像给自己心灵做了一次SPA,让那些被尘世喧嚣压抑的情感,得到一次温柔的释放。

评分

我一直认为,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宋本花间集》恰恰是这样一部作品。尽管写作的年代与我相距甚远,但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诸如相思、离别、惆怅、喜悦,却是永恒的。当我读到那些描写女子闺怨的词句时,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细腻心思,她们在等待中的焦灼,在回忆中的甜蜜,在孤独中的感伤。而那些描写游子思乡的词,更是让我体会到了离人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这些情感,在今天的我们身上,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让我觉得,人性的情感是共通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依然在经历着相似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也反观了自己的内心。

评分

初捧此书,掩卷之时,心头涌起一股穿越时空的感动。扉页上那泛黄的宋刻印痕,仿佛带着千年的呼吸,将我拉回那个风雅的词坛盛世。那些曾经在宴席上、在闺阁中低吟浅唱的词句,如今以最古朴的面貌呈现在眼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文人的情怀,是时代的印记。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品味词藻,不如说是在倾听历史的回声。每一句,每一字,都承载着宋代士大夫们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生活态度。我仿佛能看到词人挥毫泼墨,笔尖在纸上舞蹈,将那些关于离愁别绪、风花雪月、家国情思,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些词,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有了故事。这不仅是一本词集,更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遥远而又迷人的年代。书中所呈现的,是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有力证明。

评分

不得不说,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中的《宋本花间集》,其选本的严谨和校勘的精良,足以让任何一个对古籍有着虔诚之心的读者感到欣慰。拿到手中,那沉甸甸的质感,古朴典雅的设计,无不透露出一种庄重与用心。在阅读内容之前,单是翻阅这些宋代的刻本影印,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那些清晰却又带着岁月的痕迹的字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对于《花间集》这样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能够见到如此原貌的宋本,实属难得。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与古人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文字的尊重,对艺术的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和敬意。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国学经典,其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其载体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评分

对于常年浸淫于古典文学研究的学人而言,《宋本花间集》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其宋本的影印,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在校勘词句、考证作者生平、探究词学流变的过程中,能够直接面对宋代的刻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书中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字的点画,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通过对这些影印本的仔细辨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还原词作的原貌,弥补后世传抄、讹误带来的不足。这不仅仅是对《花间集》本身的价值提升,更是对整个宋代词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深入地理解宋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这是一部献给学术研究者的珍贵礼物,其价值远超一时的阅读愉悦。

评分

本书是今存很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评分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这个丛书真是很棒,能让这些宋元善本以比低廉的价格走入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家里,功莫大焉!

评分

满意,快递迅速,感谢快递师傅。。。。。。。

评分

帮槐房认定柴米排涝实体店董总沃尔夫浴巾奖金阔佬奖金横幅饿死挺尸奖金横岗超链

评分

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学术权威

评分

宋本书,非常精美,内容也很好。

评分

国图系列非常值得购买

评分

我收藏了此系列书的已出版的全部,期待!

评分

印的不错,可以收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