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可作为诊断、防治果树病虫害指南,可供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广大果农、农口各有关单位参考使用。 1.科学性强,为农科院老中青骨干果树专家集体撰写2.关注绿色生产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3.与时俱进,病虫害种类齐全。防控防治方法采用新推广应用的方法4.附有精品果生产具体指导及抢早上市技术操作指导,还有农药配制知识和方法,很实用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的环境及种植条件带来的复杂多变的新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病虫无害化防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挖掘新技术、新方法,注重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涵盖了板栗、核桃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和生理病害。
本书图文结合介绍板栗和核桃病害四十余种、虫害六十余种,包括病原、症状及害虫各阶段彩图,防治方法上既有传统的防治方法,也挖掘了许多现代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调节果树大小年及落花落果、使果树大幅增产等现代技术。附录中还有农药配制及使用基础知识。是紧贴全国果树生产,体现现代果树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可作为诊断、防治果树病虫害指南,可供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广大果农、农口各有关单位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吕佩珂,原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作为果树病虫害防治知名专家,曾获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拔尖人才乘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高振江,农科院现任所长、研究员,果树病虫害防治知名专家
内页插图
目录
1.板栗病害 1
板栗白粉病 1
板栗炭疽病 2
板栗枯叶病 4
板栗叶枯病 5
板栗锈病 7
板栗疫病 8
板栗枝枯病 12
栗仁斑点病 13
板栗芽枯病 15
板栗细菌性疫病 16
板栗根霉软腐病 17
板栗腐烂病 18
板栗栎链格孢褐斑病 19
板栗赤斑病 20
板栗褐斑病(灰斑病) 22
板栗斑点病 23
板栗毛毡病 24
板栗叶斑病 25
板栗木腐病 26
板栗白纹羽病 27
板栗流胶病 28
板栗空苞 28
2.板栗害虫 30
栗皮夜蛾 30
栗实象虫 31
栗实蛾 34
栗瘿蜂 35
板栗园桃蛀螟 38
栗花翅蚜 39
栗大蚜 41
栗黄枯叶蛾 42
板栗园大灰象甲 44
板栗园针叶小爪螨 46
板栗园栎芬舟蛾 48
板栗园栎掌舟蛾和苹掌舟蛾 49
栗透翅蛾 50
栗叶瘿螨 52
板栗园花布灯蛾 53
栗毒蛾 55
板栗园绿尾大蚕蛾 56
板栗园樟蚕蛾 58
灿福蛱蝶(灿豹蛱蝶) 59
板栗潜叶蛾 60
栗大蝽 62
板栗园刺蛾 63
板栗园角纹卷叶蛾 66
外斑埃尺蛾 67
木蟟尺蠖 68
樗蚕蛾 68
板栗园油桐尺蠖 69
大袋蛾 70
红脚丽金龟 71
橘灰象甲 72
六棘材小蠹 73
板栗园剪枝栎尖象 74
栗绛蚧 76
栗链蚧 77
板栗园草履蚧 79
3.核桃病害 81
核桃炭疽病 81
核桃假尾孢叶斑病 83
核桃褐斑病 84
核桃黑盘孢枝枯病 86
核桃可可球色二孢枝枯病 88
核桃球壳孢枝枯病 89
核桃腐烂病 90
核桃白粉病 92
核桃黑斑病 93
核桃葡萄座腔菌溃疡病 96
核桃裂褶菌木腐病 99
核桃小斑病和轮斑病 100
核桃链格孢叶斑病 102
核桃灰斑病 103
核桃角斑病 104
核桃树褐色膏药病 105
核桃仁霉烂病 106
核桃毛毡病 107
核桃树春季易抽条 108
4.核桃害虫 110
核桃举肢蛾 110
鞍象甲 111
核桃长足象 113
核桃缀叶螟 114
核桃尺蠖 116
春尺蠖 117
核桃园日本木蠹蛾 119
云斑天牛 120
黄须球小蠹 122
核桃扁叶甲 124
核桃瘤蛾 125
胡桃豹夜蛾 126
核桃园刺蛾类 127
核桃黑斑蚜 130
核桃园榆黄叶甲 131
核桃星尺蠖 133
核桃园桑褶翅尺蛾 134
核桃园柿星尺蠖 135
栗黄枯叶蛾 135
桃蛀螟 136
银杏大蚕蛾 137
核桃横沟象甲 138
核桃园六棘材小蠹 139
核桃窄吉丁虫 140
橙斑白条天牛 141
附录 144
参考文献 154
前言/序言
前言
进入2017年,我们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的大国,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为了适应果树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新形势和对果树病虫防治及保障果树产品质量安全的新要求,生产上需要切实推动果树植保新发展,促进果品生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本书第一版自2014年11月出版面市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经常接到读者来信来电,对图书内容等提出中肯的建议,同时根据近年来各类果树的种植销售情况及栽培模式变化和气候等变化带来的新发、多发病虫害变化情况,笔者团队经过认真的梳理总结,特出版本套丛书的第二版,以期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要,确保果树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版丛书与第一版相比,主要做了如下变更。
1.根据国内市场和种植情况,对果树种类进行了重新合并归类,重点介绍量大面广、经济效益高、病虫害严重、读者需求量大的品种,分别是《柑橘橙柚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板栗核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猕猴桃枸杞樱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
2.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与合作,拉丁学名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规范统一,病害的病原菌拉丁学名变化较大。以柑橘病害为例,拉丁学名有40%都变了,因此第二版学名必须跟着变为国际通用学名,相关内容重新撰写。同时对由同一病原引起的不同部位、不同症状的病害进行了合并介绍。对大部分病害增加了病害发生流行情况等简单介绍。对于长期发生的病害,替换了一些效果不好的照片,增加了一些幼虫照片和生理病害照片,替换掉一些防治药品,增补了一些新近应用效果好的新药和生物制剂。与时俱进更新了一些病害的症状、病因、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及新近推广应用的有效防治方法。
3.增补了一些由于栽种模式和气候条件变化等导致的新近多发、危害面大的生理性病害与其他病虫害,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防治、防控方法。
4.附录中增加了农药配制及使用基础知识,提高成活率、调节大小年、精品果生产等农民关心的关键栽培养护方法。
本丛书这次修订引用了同行发表的文章、图片等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吕佩珂等
2017年11月
第一版前言
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的大国,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首位。果树生产已成为我国果农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发展果树生产,极大地改善了果农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也不断提高,今后高效、省力的现代果树生产技术在21世纪果树生产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随着果品产量和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由原来的零星栽培转变为集约连片栽培,栽植密度加大,气候变化异常,果树病虫害的生态环境也在改变,造成种群动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的病虫害,一些过去次要的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一些曾被控制的病虫害又猖獗起来,过去一些零星发生的病虫害已成为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再加上生产技术人员对有些病虫害因识别诊断有误,或防治方法不当造成很多损失,生产上准确地识别这些病虫害,采用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已成为全国果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无公害食品已深入人心,如何防止农产品中的各种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发达国家如欧盟各国、日本等对国际农用化学投入品结构的调整、控制以及对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指标的修订,对我国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确保生产无公害果品和绿色果品。过去出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类图书已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的病原菌已改成菌物,菌物是真核生物,过去统称真菌。菌物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繁殖力特强,可在短时间内循环多次,对果树病害传播、蔓延与流行起重要作用。多数菌物可行有性生殖,有利其越冬或越夏。菌物有性生殖后产生有性孢子。菌物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菌物包括黏菌、卵菌和真菌。在新的分类系统中,它们分别被归入原生物界、假菌界和真菌界中。
考虑到国际菌物分类系统的发展趋势,本书与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谢联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保持一致,该教材按《真菌词典》第10版(2008)的方法进行分类,把菌物分为原生动物界、假菌界和真菌界。在真菌界中取消了半知菌这一分类单元,并将其归并到子囊菌门中介绍,以利全国交流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出版果树病虫害防治丛书10个分册,内容包括苹果病虫害,葡萄病虫害,猕猴桃、枸杞、无花果病虫害,樱桃病虫害,山楂、番木瓜病虫害,核桃、板栗病虫害,桃、李、杏、梅病虫害,大枣、杮树病虫害,柑橘、橙子、柚子病虫害,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病虫害及害虫天敌保护利用,石榴病虫害及新编果树农药使用技术简表和果园农药中文通用名与商品名查对表,果树生产慎用和禁用农药等。
本丛书始终把生产无公害果品作为产业开发的突破口,有利于全国果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气候异常等温室效应不断给全国果树带来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本丛书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农关心的果树病虫无害化防控、国家主管部门关切和市场需求的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进一步挖掘新技术新方法,注重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丛书从以上3个方面加强和创新,涵盖了果树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和生理病害。本丛书10册,介绍了南、北方30多种现代果树病虫害900多种,彩图3000幅,病原图300多幅,文字近120万,形式上图文并茂,科学性、实用性强,既有传统的防治方法,也挖掘了许多现代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调节果树大小年及落花落果,大幅度增产等现代技术。对于激素的应用社会上有认识误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专家范志红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系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研究表明:浓度为30mg/kg的氯吡脲浸泡幼果,30天后在西瓜上的残留浓度低于0.005mg/k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0.01mg/kg,正常食用瓜果对人体无害。这套丛书紧贴全国果树生产,是体现现代果树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可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诊断、防治果树病虫害指南,可供全国新建立的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全国各地农家书屋、农口各有关单位人员及广大果农参考。
本丛书出版得到了包头市农业科学院的支持,本丛书还引用了同行的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编著者
2014年6月
《板栗核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第二版)》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广大板栗和核桃种植者、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科研院校师生以及相关病虫害防治从业者精心编撰的实用性工具书。作为《板栗核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的第二版,本书在继承第一版优良品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近年来我国板栗和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权威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信息。 一、内容概述 本书围绕板栗和核桃两种重要经济林木,系统地梳理了其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病害和虫害。全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图片精美,易于查阅。 (一)板栗病虫害部分 1. 板栗主要病害: 褐斑病: 详细介绍了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包括叶片、果实上的病斑形态、颜色、发展规律等。阐述了褐斑病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发生诱因,如湿度、温度、通风等因素的影响。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如孢子传播、病残体越冬)进行了深入剖析。 炭疽病: 详述了炭疽病对板栗植株不同部位(叶、枝、果)造成的危害。描述了典型病斑特征,如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边缘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解释了炭疽病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流行的原因,以及与不良栽培管理、机械损伤等因素的关联。 缩果病: 重点阐述了缩果病对板栗产量和品质造成的严重影响。详细描述了受侵染的果实会提前幼小、畸形、干瘪,最终脱落。解释了该病害的发生与营养不足、授粉不良、环境胁迫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其他重要病害: 还包括白粉病、溃疡病、枝枯病等,本书对这些病害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进行了详细描述。 2. 板栗主要虫害: 栗瘿螨: 详细介绍了栗瘿螨的形态特征(肉眼难以观察,需借助放大镜),生活史(卵、若螨、成螨),以及其锉吸板栗叶片、嫩梢、花蕾和幼果汁液所造成的危害,如叶片畸形、卷曲、肥厚,形成瘤状突起(瘿),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阐述了其发生季节性、气候条件和寄主植物依赖性。 栗实象甲(板栗象甲): 重点描述了栗实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对板栗成熟果实的危害。详细阐述了成虫咬食未成熟的果实,产卵于内部,幼虫在果实内蛀食,形成隧道,导致果实提前脱落、内部腐烂、失去食用价值。解释了其发生与板栗成熟期的关系,以及传播途径。 桃蚜(兼食板栗): 描述了桃蚜在板栗生长季的危害,如聚集在嫩叶、嫩梢和花蕾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生长停滞,并传播病毒性病害。阐述了其繁殖速度快、易爆发的特点。 其他重要虫害: 还包括板栗卷叶蛾、刺蛾等,本书对这些虫害的形态识别、生活史、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传播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核桃病虫害部分 1. 核桃主要病害: 核桃黑斑病(或称核桃黑果病、核桃黑叶病): 详细描述了该病害对核桃叶片、果实和枝条的侵染。叶片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后期叶片枯黄脱落;果实染病后,果皮出现黑色病斑,果仁变黑、变苦,品质严重下降;枝条染病可能导致枝枯。阐述了其发生与湿度、温度、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关联。 细菌性穿孔病: 重点介绍该病害在核桃叶片上的症状,表现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期病斑中心组织坏死脱落,形成穿孔。解释了其发生与雨季、潮湿环境以及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的特点。 根腐病: 描述了根腐病对核桃树体造成的危害,包括生长衰弱、叶片黄化、新梢枯死,甚至整株死亡。阐述了其发生与土壤积水、根系损伤、病原菌侵染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其他重要病害: 还包括褐腐病、锈病等,本书对这些病害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进行了详细描述。 2. 核桃主要虫害: 核桃举肢蛾(核桃蛀果蛾): 详细介绍了核桃举肢蛾对核桃果实的危害。重点描述了其幼虫钻入未成熟的核桃果实内,蛀食果仁,导致果实未熟先落、品质受损。阐述了其发生与核桃坐果期和果实硬化的关系,以及其传播途径。 核桃瘿螨: 描述了核桃瘿螨在核桃树上的危害,主要侵染叶片,引起叶片畸形、卷曲,形成瘤状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树势。介绍了其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核桃蚜: 类似于板栗蚜,描述了核桃蚜聚集在嫩梢、嫩叶和花蕾上吸食汁液,导致生长不良,并可能传播病毒。 其他重要虫害: 还包括天牛、金龟子等,本书对这些虫害的形态识别、生活史、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传播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核心特色与亮点 1. 原色图鉴,直观易懂: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丰富的原色图片。书中收录了大量高质量、清晰的病虫害实拍图片,涵盖了不同病虫害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典型症状,以及病原菌、害虫的形态特征。这些图片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力求最真实地反映田间实际情况,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识别病虫害。读者可以对照图片,与自己田间的植株进行比对,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诊断流程,科学严谨: 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病虫害诊断流程。对于每一种病虫害,都详细列出了其主要的识别要点,包括危害对象、症状表现(区分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症状)、发生规律(发生季节、气候条件、诱发因素)、以及可能的混淆病虫害。通过清晰的描述和对比,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准确的病虫害鉴别。 3. 防治策略,系统全面: 在防治方面,本书强调综合防治的理念,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针对每一种病虫害,提供了多种防治措施,包括: 农业防治: 如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修剪、清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病残体处理等。 物理防治: 如设置诱捕器、黑光灯诱杀等。 生物防治: 介绍利用天敌、释放益虫、使用生物农药(如Bt、真菌杀虫剂)等方法。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详细说明药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施药时期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化学防治的合理用药原则,如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4. 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本书在图片的展示之外,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每一种病虫害的介绍都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从症状、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到防治措施,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力求让普通农民也能轻松理解和掌握。 5. 时效性强,紧跟前沿: 作为第二版,本书整合了近年来在板栗和核桃病虫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防治经验。更新了部分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引入了新的防治技术和推荐药剂,使其内容更加符合当前实际生产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6. 实用性强,操作简便: 本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的需求。清晰的目录结构、索引以及方便查阅的版式设计,使得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无论是田间现场诊断,还是办公室查阅资料,本书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适用读者群体 板栗和核桃种植者: 帮助他们准确识别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 林业技术推广人员: 为其提供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培训材料,更好地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科研院校师生: 作为教学参考书和科研资料,了解板栗和核桃病虫害的最新研究进展。 农药生产和销售企业: 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应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相关病虫害防治从业者: 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最新的防治技术。 四、总结 《板栗核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第二版)》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直观性于一体的专业工具书。本书以其丰富的原色图片、严谨的诊断流程、系统的防治策略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板栗和核桃生产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相信本书将成为您在板栗和核桃种植过程中,应对病虫害的得力助手,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