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綫條的雕塑 個性簽名設計一本通 編輯:謝昭然 齣版社:四川美術齣版社 開本:16開 版次:2006-12-1 頁數:100
ISBN:9787541031489
目 錄 一 簽名設計款式 1. 行書簽 2. 草書簽 3. 一筆簽 4. 創意簽 5. 花簽 6. 綫條簽 7. 閤文簽 8. 形象簽 9. 學者簽 10. 竪式簽 11. 防僞簽 12. 仿英文簽 13. 英文簽 14. 自由簽 二 簽名設計成功案例賞析 三 中國百傢姓簽寫技法及變化 李、王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張、劉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陳、楊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趙、黃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周、吳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徐、孫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鬍、硃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高、林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何、郭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馬、羅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梁、宋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鄭、謝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韓、唐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馮、於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董、蕭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程、曹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袁、鄧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許、傅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瀋、曾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彭、呂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蘇、盧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蔣、蔡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賈、丁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魏、薛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葉、閻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餘、潘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杜、戴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夏、鍾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汪、田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任、薑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範、方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石、姚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譚、廖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鄒、熊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金、陸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郝、孔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白、崔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康、毛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邱、秦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江、史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顧、侯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邵、孟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龍、萬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段、雷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錢、湯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尹、易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黎、常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武、喬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賀、賴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龔、文姓簽名的不同寫法 四 常用草書字 五 名人名傢簽名欣賞 六 昭然書法作品欣賞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於簽名設計提齣瞭作者自己的觀念和新的思路,是一本有彆於其他簽名設計的書。即便是您沒有書法基礎,隻要能在第三章“百傢姓”中找到自己的姓,再按示意圖的要求套上自己的名字,也會寫好自己的簽名。相信您在通覽全書之後,一定能很快提高簽名設計水平,並能結閤自己的體會設計 齣風格迥異的簽名。從簽名的筆畫特點齣發,加以想象、創意,突齣其裝飾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相同的名字就能設計不同的風格,自然也能將簽名者的個性和智慧發揮得淋灕盡緻。但您還需注意應在何時、何地對何人使用,正如服裝發型、皮包、鞋子協調搭配纔能相得益彰。 簽名設計是一門涉及麵極廣的藝術,限於水平,本書定有不盡人意之處,權當是拋磚引玉,同時也期待能有更好更多的同類書籍麵世。但願本書能為讀者朋友在簽名設計時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希望它的齣現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亮色,帶來好運,帶來效益,帶來名氣,從而一名驚人。
1. 行書簽 2. 草書簽 3. 一筆簽 4. 創意簽 5. 花簽 6. 綫條簽 7. 閤文簽 8. 形象簽 9. 學者簽 10. 竪式簽 11. 防僞簽 12. 仿英文簽 13. 英文簽 14. 自由簽 二 簽名設計成功案例賞析 三 中國百傢姓簽寫技法及變化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修改與完善”這個環節的重視,很多設計類書籍往往在“完成度”上戛然而止,但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篇幅來探討“如何迭代自己的作品”。它不僅教你如何發現自己簽名的缺陷,還提供瞭一套係統化的“缺陷自查清單”——從綫條的節奏感、字體的重心分布到整體的視覺平衡,每一個可能齣現的瑕疵都被列舉齣來並配以糾錯示範。這種強調自我審視和持續改進的學習閉環,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自我驅動力。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單純地模仿書中的範例,而是真正掌握瞭一套可以伴隨我職業生涯不斷進步的“內功心法”。這種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的教育方式,是這本書作為一本頂尖參考資料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書在探討“風格”的形成機製上,展現齣瞭超越一般技巧書的深度。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寫得好看”的層麵,更深入挖掘瞭不同書寫風格背後的文化根源和審美傾嚮。比如,它會對比分析幾種主流字體風格在不同曆史時期所代錶的社會心態和個性錶達,這種宏觀的視野讓我明白瞭,簽名設計絕非單純的技巧堆砌,而是個體精神麵貌的外化。書中對於如何根據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人物性格,來“定製”專屬的視覺符號體係,有著非常獨到且實用的見解。它鼓勵讀者去觀察、去體驗、去理解“人”的本質,然後將這些內在的特質轉化為外部流暢的綫條。這種由內而外的設計哲學,讓我對“個性化”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隻是追求錶麵的花哨,而是追求內在的契閤與共鳴。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製作的。尤其是那個燙金的標題字體,在燈光下閃爍著低調卻又典雅的光芒,跟書名所蘊含的藝術氣質非常搭。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紙張選擇,那種米白色的啞光紙,看起來非常柔和,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一個需要長時間對著設計稿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更彆提側邊裁切得乾乾淨淨,裝訂工藝也相當精湛,隨便翻閱都不會有鬆散的感覺,完全體現瞭“工具書”應有的紮實和耐用。細節之處見真章,光是拿到手撫摸這些質感,就已經讓人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充滿瞭期待,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指導手冊,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作者對細節的把控,從外在的視覺到內在的觸感,都做到瞭近乎苛求的程度,這種對美的追求,本身就是最好的開場白。
評分不得不提這本書在工具推薦和輔助材料方麵的詳盡程度,這簡直是為深度使用者量身定做的寶典。它開闢瞭一個專門的章節來評測市麵上各種材質的筆尖、墨水和書寫介質,並且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給齣瞭詳盡的性能參數對比錶,包括墨水的乾燥速度、不同紙張的洇墨傾嚮,甚至是不同溫度和濕度環境下書寫效果的變化預測。我之前總是在挑選閤適的工具上耗費大量精力,現在有瞭這份詳盡的“實驗室報告”,我可以迅速鎖定最適閤自己手感和風格的裝備組閤。這種基於科學實驗數據的支撐,讓原本帶有一定玄學色彩的書寫技巧訓練,變得更加可量化、可控製。這本工具書的價值,就體現在它能幫我們省去走彎路的時間,直接進入最優化、最高效的訓練軌道。
評分內頁的排版布局,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完全沒有一般技術書籍那種枯燥乏味的刻闆印象。它巧妙地將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實際操作步驟糅閤在一起,邏輯性強到令人贊嘆。比如,講解某種綫條的轉摺處理時,它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文字描述,而是配上瞭好幾張不同力度、不同角度的微小動態圖示,甚至連筆尖與紙麵接觸時的受力變化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種層層遞進、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那些原本看著復雜晦澀的技法,一下子變得清晰明瞭,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坐在你身旁,手把手地示範指導。特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這種詳盡到近乎“保姆式”的引導,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心理門檻,讓人敢於下筆嘗試,而不是望而卻步。整個閱讀體驗下來,感覺知識點被“打碎”瞭,再用最易於吸收的方式重新組閤起來,非常高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