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 (第13版)/大学环境教育丛书(影印版)

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 (第13版)/大学环境教育丛书(影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William,P.,Cunningham,Mary 著
图书标签:
  • 环境科学
  • 环境问题
  • 全球环境
  • 大学教材
  • 环境教育
  • 可持续发展
  • 生态学
  • 污染控制
  • 环境政策
  • 环境科学导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7944
版次:13
商品编码:122961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0
字数:1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环境政策、法律与规划管理。本书强调环境责任、全球意识,书中列举了大量全球及北美的实例。并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使用量化分析、数据统计、概率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矛盾的数据、利益冲突、对事实完全相反的解释。
全书配有大量图表,内容丰富生动,数据翔实。各章含“Case Study”“What Do You Think”“Data Analysis”模块,章后有小结、术语复习、讨论题,易于读者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环境科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环境保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环境政策、法律与规划管理。本书强调环境责任、全球意识,书中列举了大量全球及北美的实例。并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使用量化分析、数据统计、概率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矛盾的数据、利益冲突、对事实完全相反的解释。
全书配有大量图表,内容丰富生动,数据翔实。各章含“Case Study”“What Do You Think”“Data Analysis”模块,章后有小结、术语复习、讨论题,易于读者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环境科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环境保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William P. Cunningham, 明尼苏达大学荣退教授。在大学的38年教学生涯中,教授过环境科学、资源生物学、环境健康、环境伦理、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明尼苏达大学优秀教师委员会成员。曾在瑞典、挪威、巴西、新西兰、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从事研究和教学。Mary Ann Cunningham, 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地理学副教授。生物地理学者,研究领域是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讲授环境科学、自然资源保护、土地利用规划、GIS和遥感。

目录

Introduction 1

1 Understanding Our Environment 11
2 Principles of Science and Systems 33
3 Matter, Energy, and Life 48
4 Evolution, Bi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Species Interactions 71

5

Biomes: Global Patterns of Life 95
6 Population Biology 113
7 Human Populations 127

8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Toxicology 148

9 Food and Hunger 173

10 Farming: Conventional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191

11 Biodiversity: Preserving Species 218

12 Biodiversity: Preserving Landscapes 242
13 Restoration Ecology 265
14 Geology and Earth Resources 289
15 Climate Change 308

16

Air Pollution 335

17 Water Use and Management 362

18

Water Pollution 385

19 Conventional Energy 410
20 Sustainable Energy 433
21 Solid, Toxic, and Hazardous Waste 459

22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Cities 479

23 Ecological Economics 499

24 Environmental Policy, Law, and
Planning 523

25

What Then Shall We Do? 543

精彩书摘



Understanding
Our Environment

Learning Outcomes

After studying this chapter, you should be able to:

1.1
Explain what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and how it
draws on different kinds of knowledge.

1.2
Identify some early thinkers o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nd contrast some of their ideas.

1.3
Descri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goals.

1.4
Explain core concep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5
Identify ways in which ethics and faith might promote
sustainability and conservation.

“Working together, we have proven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ossible; that
reforestation of degraded land is possible; and
that exemplary governance is possible when
ordinary citizens are informed, sensitized, mobilized
and involved in direct action for their environment.”

– Wangari Maathai (1940–2011)
Winner of 2004 Nobel Peace Prize


11



CASE STUDY

continued


CHAPTER 1 Understanding Our Environment
13

produce it for $45 per kg, and expects to drive prices down even
further in coming years. Stronger state regulation is also helpful, 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n establish strong policies and streamline
installation rules, pushing utilities to switch to renewable power.

The case of Rizhao demonstrates some central themes in envi
ronmental
science that you’ll be considering throughout this book.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a global concern, which unites our inter
ests
and our needs for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resources. As
our collective demand for resources grows, it becomes more urgent
to help developing areas improve their lot without 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s on which we all depend. In this book we’ll
ask, What are resources? What are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what methods do scientists use to understand them? How have
human populations grown and changed, and why? How can we
make smart, environmentally informed policy decisions that will
protect our communities and the other species, over the long term?

China, with one-fif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test case for many of our ideas about resources, population, policy,
urbanization, and many other major changes. With good planning,
China could help lead the way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futures.

Political Science
Which policies lead
to sustainable solutions?
Sociology
How do people
adopt new ideas?
Urban Planning
What urban
designs
can reduce
energy use?
Engineering
Can we design
better vehicles?
Economics
What are benefits and
costs of energy sources?
Ecology
How does energy
production affect
populations?
Chemistry
How can we make
better batteries? Goal:

前言/序言

出 版 前 言

在 21 世纪之初,面临各种环境问题,人类清醒地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发展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高等学校的环境教育,是提高新世纪建设者的环境意识,并向社会输送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
重要途径。为了反映国外环境类教材的最新内容和编写风格,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阅读专业文献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我
们精选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环境类教材,加以影印或翻译,组成大学环境教育丛书。所选教材均在国外被广泛采用,多数
已再版,书中不仅介绍了有关概念、原理及技术方法,给出了丰富的数据,也反映了作者不同的学术观点。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对高等院校师生和广大科技人员有所帮助,并为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年 11 月


现代经济学原理(第14版) 作者: 保罗·A·萨缪尔森 (Paul A. Samuelson) / 威廉·D·诺德豪斯 (William D. Nordhaus) 译者: 殷恒友 / 冯旭东 / 等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图书简介 《现代经济学原理》(第14版)是全球经济学界公认的经典教材,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共同编著。本书自首次出版以来,便以其严谨的理论体系、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与时俱进的内容更新,深刻影响了数代经济学学习者和政策制定者。本版在继承前十三版卓越品质的基础上,深度融入了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趋势,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现代经济学知识框架。 本书涵盖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局限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互动。全书结构清晰,从最基础的经济学问题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理论模型和政策分析。 第一部分:经济学导论与基本原理 本部分为全书的基石,旨在确立读者对经济学的基本认识。 1. 经济学的本质与方法论: 探讨稀缺性、选择与机会成本的根本经济问题。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着重阐述了“理性人”假设在现代经济学模型中的地位与局限性,以及边际分析法在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 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 对比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的特征与优劣。详细分析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重点讲解了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以及价格在信息传递中的枢纽地位。 3. 供需的弹性与应用: 深入探讨了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以及收入弹性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税收负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市场、行为与效率 本部分聚焦于个体经济决策者(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及其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探讨资源如何被有效配置。 4. 消费者选择理论: 基于序数效用理论,解释了消费者如何追求效用最大化。内容包括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并推导出需求曲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本版特别增加了行为经济学对传统偏好理论的修正与补充。 5. 生产与成本理论: 分析了企业的生产函数,区分了短期和长期生产决策。详细阐述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等关键成本概念,并探讨了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现象。 6.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本书系统分析了四种主要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 利润最大化条件(P=MC)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 垄断力量的来源、垄断者利润最大化(MR=MC)及其对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 垄断竞争市场: 兼具竞争与垄断特征的市场均衡分析。 寡头市场: 引入博弈论工具,如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和伯特兰模型(Bertrand Model),来分析企业间的战略互动。 7.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讨论了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几种主要情况,包括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详细评估了政府干预的工具,如税收、补贴、管制以及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应用前景。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就业与增长 本部分转向对整体经济现象的研究,关注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重大议题。 8.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核算: 详细介绍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及其局限性。区分了名义GDP与实际GDP,引入了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CPI与GDP平减指数)。 9. 物品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引入核心的宏观经济模型。 物品市场: 分析总需求(AD)曲线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的构成。 货币市场: 讲解货币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运作及其对利率的影响。 综合分析: 阐释了经典的IS-LM模型,展示了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深入分析了政府(财政)和中央银行(货币)如何运用政策工具来影响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重点分析了财政乘数和货币乘数的机制,并讨论了政策时滞与有效性。 11.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探讨了国际收支平衡表、汇率的决定机制(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跨国传导效应。 12.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考察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详细介绍了索洛增长模型 (Solow Growth Model),区分了资本积累对增长的贡献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对持续增长的关键作用。 第四部分:经济学的当代前沿与挑战 本版显著加强了对全球化时代新问题的探讨,使内容更贴近现实。 1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权衡: 深入剖析了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短期与长期关系。讨论了自然失业率、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并探讨了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及其对经济福利的影响。 14. 经济政策的理论辩论: 比较了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弗里德曼)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在经济稳定政策上的核心分歧,特别是关于政府干预的时机和有效性的争论。 15. 金融市场与金融危机: 增加了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分析,包括资产定价理论的简化介绍。结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讲解了金融工具的风险累积、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16.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 不仅仅停留在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更深入分析了现代贸易理论(如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下的贸易)以及全球价值链(GVCs)的兴起对各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影响。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现代经济学原理》之所以能够成为常青的经典,在于其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1. 严谨的数学基础与直观的经济学解释完美结合: 书中使用了必要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但始终辅以大量清晰的图表和生活化的例子,确保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复杂的模型推导。 2. 与时俱进的案例分析: 每一章的案例都紧密围绕最新的全球事件,如能源价格波动、主权债务危机、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等,使理论学习不再脱离实际。 3. 强调经济学的公共政策含义: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决策者。它引导读者批判性地评估各种政策的潜在收益与成本,而非简单地接受某种意识形态。 本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入门的必备教材,也是金融、管理、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深化理论素养、拓宽分析视野的理想参考书。通过系统学习本书,读者将掌握分析现代复杂经济现象所需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厚重感!《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第13版)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的是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数据和令人警醒的图表。我猜想,这本书一定像是给地球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报告,细致地列出了它目前有哪些“病症”,而且是全球性的,影响着每一个人。我特别想知道,第13版在内容上会有哪些与时俱进的更新?毕竟,环境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环境事件层出不穷。这本书是否捕捉到了近些年来那些最令人瞩目的环境新闻,比如极端天气频发、新兴污染物的影响等等?“全球关注”这个词,也让我好奇它在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时,是否能做到公平和平衡?会不会深入探讨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上面临的独特困境?作为一本“大学环境教育丛书”,它的语言风格我猜测应该会比较学术化,但也希望它能做到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到环境科学的魅力。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不仅诊断出“病情”,还能给出“治疗方案”,哪怕只是方向性的建议,也足以让人茅塞顿开。

评分

翻开《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第13版),我的期待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意味。“全球关注的问题”就像是地球正在向我们发出的SOS信号,而这本书,我希望是能够帮助我解码这些信号的“说明书”。作为一本“大学环境教育丛书”,它的内容我想必定是严谨且全面的,不会回避任何敏感或复杂的话题。我尤其好奇,第13版会如何定义和阐述这些“问题”?是会将它们置于宏观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进行分析,还是会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基因、物种层面去探讨?“影印版”的身份,让我觉得它可能蕴含着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前沿的研究方法,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些在国内教材中难以寻觅的独特见解。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让我不仅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能质疑现有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积极地去探索更可持续的未来。

评分

当我看到《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第13版)这本书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纪录片里震撼的画面:冰川融化、森林火海、塑料垃圾堆积如山。我深信,这本书一定会把这些触目惊心的景象背后的科学原理,用最严谨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一本“大学环境教育丛书”,它应该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会深入到生态系统、化学反应、物理过程等层面,去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我特别好奇,第13版会有哪些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些“全球关注的问题”?是会引入更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最新理论,还是会聚焦于一些尚未被广泛关注但却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影印版”这个特点也让我充满期待,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接触到原版教材的思想精髓,或许还能看到一些国内教材中不常见的教学方法和研究范式。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种“抽丝剥茧”般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理解每一个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并且认识到它们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影响。

评分

拿到《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第13版)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所承载的知识的重量。作为一本“大学环境教育丛书”,我可以预见,它一定是一部系统性极强的著作,能够为我构建起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环境科学知识体系。我特别期待书中对“全球关注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梳理,例如,是按照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来划分,还是按照气候变化、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等功能性领域来展开?“第13版”这个标志,暗示着它一定经历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不断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这让我对它的前沿性和权威性充满信心。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当前环境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比如碳中和、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并且能够提供相关的案例研究和数据支持。同时,我也会关注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的平衡,既能让我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也能启发我思考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评分

终于拿到了这本《环境科学——全球关注的问题》(第13版)!这名字一听就大气磅礴,感觉像是要为我们揭示地球母亲当下正面临的种种挑战。我特别期待它在“全球关注”这个点上能给出怎样深刻的洞察。毕竟,环境问题早已不是某个地区独有的困扰,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从标题的“大学环境教育丛书”就能看出,这肯定是一本严肃而有深度的学术著作,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会深入到科学的本质,用严谨的论证来阐述问题。我设想,书中一定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丧失,从水资源短缺到土壤退化,每一个议题都会被剖析得淋漓尽致。而且,“影印版”这个标签也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好奇,是不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学术风格?会不会有那些国外顶尖学者独到的见解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尤其好奇它对“问题”的界定,是侧重于现状的描述,还是会进一步探讨成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读一本环境科学的书,最怕的就是只停留在“问题”层面,而缺乏行动的指引。希望这本厚重的教材,能成为我打开环境科学大门的金钥匙,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激发我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