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 作者 | 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 |
| 定价 | 56.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73547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数 | 220000 | 页码 | 336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2016年年底,小米生态链上已经拥有了77家企业,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这3年,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奔跑的3年,也是小米在商场中不断厮杀着成长的3年。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过去的3年中,在毫无先例可循、完全依靠自身实践的状态下,小米生态链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打法:“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投资逻辑、以工程师为主的投资团队、矩阵式全方位孵化,成为全球智能硬件领域产品出货量*、布局*广的生态系统。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以小米生态链内部视角,全面记录、梳理了小米生态链的萌生、发展、壮大过程,以及如何以的产品杀入不同领域的故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生态链篇,阐述小米硬件生态系统的搭建、布局、管理、发展和奔跑之中的思考;下篇为产品篇,阐述小米生态链产品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定价等各个维度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既可以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思路,也是硬件创业者的必读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切入实体经济也是很好的参考。 |
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2016年年底,小米生态链上已经拥有了77家企业,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这3年,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奔跑的3年,也是小米在商场中不断厮杀着成长的3年。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过去的3年中,在毫无先例可循、完全依靠自身实践的状态下,小米生态链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打法:“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投资逻辑、以工程师为主的投资团队、矩阵式全方位孵化,成为全球智能硬件领域产品出货量*、布局*广的生态系统。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以小米生态链内部视角,全面记录、梳理了小米生态链的萌生、发展、壮大过程,以及如何以的产品杀入不同领域的故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生态链篇,阐述小米硬件生态系统的搭建、布局、管理、发展和奔跑之中的思考;下篇为产品篇,阐述小米生态链产品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定价等各个维度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既可以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思路,也是硬件创业者的必读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切入实体经济也是很好的参考。
| 作者简介 | |
洪华
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院长、北京青禾谷仓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创新创业方法论研究,曾任第十六届亚运会火炬设计组组长,曾获“2013年度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度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董军
历任《中国经营报》主笔、采访部主任、3C事业部主任,专注于TMT行业报道20年。深入报道过数百家知名企业,面对面采访过众多行业领军人物,擅长企业深度分析以及行业趋势报道。参与撰写《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两本畅销书。后创办自媒体“懂懂笔记”。| 目录 | |
序一
小米,就是要做中国制造业的鲇鱼 VII
雷军
序二
用真金白银和血汗换来的战地笔记 XII
刘德
上篇生态篇
前言
章
抢跑IoT
节离手机近的先打下来 8
第二节工程师投资团队 13
第三节按找老婆的标准找团队 19
第四节全民持股,帮忙不添乱 25
第五节集体智慧 32
第六节生态赋能 38
第二章
竹林效应
节竹林生态优于百年松树 47
第二节利益一致,互为价值的放大器 53
第三节兄弟文化 61
第四节微妙的竞争 66
第五节复杂的模式 69
第三章
奔跑中的思考
节用军事理论做商业 75
第二节以小米速度保持先锋势能 81
第三节看透本质 88
第四节保持逆境状态 95
第五节“十一罗汉”模式 102
第六节去除噪声 110
第七节一场精密的战争 117
第八节回归商业本质—效率 120
第四章
自动生成的未来
节可以闭着眼睛选择的品牌电商 125
第二节智能家居是个伪命题 132
第三节遥控器电商 139
第四节公司的属性决定了公司的高度 144
第五节自动生成的未来版图 149
下篇产品篇
前言
章
做产品,摸准时代的脉搏
节未来十年是大消费的十年 159
第二节蚂蚁市场 164
第三节品质消费 170
第二章
精准产品定义
节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 180
第二节守正方可出奇:回归产品核心功能 184
第三节解决产业级痛点,做下一代产品 188
第四节大众产品高质化 195
第五节小众产品大众化 200
第六节诚实定价 211
第七节跳出产品看产品 220
第三章
追求设计的优解
节合理性的大化 227
第二节极简,少即是多 235
第三节自然,不突兀 245
第四节“性冷淡里带点儿骚” 247
第五节不自嗨,不炫技 251
第六节干掉说明书 255
第四章
关乎品质,决不妥协
节死磕细节 262
第二节真材实料 273
第三节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 277
第四节内测如同炼狱 280
第五节品控贯穿始终 283
后记 288
一群产品人,成就了小米生态链 288
洪华
一篇文章说清楚小米的经营逻辑 292
小马宋
附录 300| 编辑推荐 | |
◆3年时间,小米硬件生态大布局,77家生态链企业,30家发布产品,超百亿年收入,《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将全面记录小米野蛮成长的3年
◆从生态布局、管理、发展到产品定义、设计、定价,小米生态链将一切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写进了书里!
◆数百款硬件产品,无数次经验教训,硬件创业者不容错过的一线实战分享
◆解读小米生态链独特商场战法,揭开优质产品背后的先锋思维,职场人士启迪商业思路的必读佳作
◆继“参与感”之后,小米再度开口!小米CEO雷军、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德亲笔作序
◆收录珍贵内部图片,内含小米101条战地法则小册,全书四色印刷,装帧精美
◆干货满满,即将引发全新企业经营模式改革风暴!
◆激活新一轮学习小米热潮!企业、创业公司团购*!|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装帧设计。硬壳封面,哑光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扎实的触感。封面上“战地笔记”几个大字,设计得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现代感,搭配上小米生态链的Logo,瞬间就能勾起我对小米产品和创新精神的好奇心。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容易泛黄的纸,而是厚实、细腻的,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阅读起来非常流畅。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留白的设计,让整个页面看起来不至于过于拥挤,反而有一种通透感,仿佛在邀请读者慢慢品味其中的内容。而且,随书附赠的小米生态链101条战地法则,更是锦上添花。我还没仔细看,但光是那个小册子的设计,就充满了小米一贯的简洁、实用风格,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对小米产品一直很关注的用户,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某个特定主题的内容,它本身就像小米的产品一样,在细节处就体现了它的用心和品质,这让我对接下来要阅读的书本内容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真的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它的书脊部分。我喜欢把书摆在书架上,而这本书的书脊设计,简洁大方,但又不失辨识度,很容易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我特别注意到封面上的“湖北新华书店”字样,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来源和正版性感到非常放心。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从它的包装到它的内容,都应该是精心打磨的。这种严谨的态度,其实也和小米一直以来在产品上追求的精益求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的重量也恰到好处,既不会太轻飘飘,显得不够厚重,也不会太沉,让人望而却步。打开书本,里面的字迹清晰,油墨味也不是很浓烈,阅读体验感很舒适。我喜欢这种“初见”的惊艳,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接下来阅读这本书时的心境和期待。这本书的外在,就已经传递了一种“值得仔细品读”的信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一种“严谨”和“实在”。书的包装非常到位,拿到手里就感觉很正规,没有那种粗制滥造的感觉。封面设计简洁有力,标题“战地笔记”就非常有吸引力,让人立刻联想到小米在市场竞争中的那种拼搏精神。我喜欢这种务实的名字,它不像有些书那样故弄玄虚,而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对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预期。而且,随书附赠的“小米生态链101条战地法则”小册子,让我觉得这本书的附加值很高。这种“一书两用”的感觉,让我在购买时觉得非常超值。我平时比较喜欢阅读一些有实操性的书籍,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方法。这本书的标题和附赠内容,都给我传递了这种信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一定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干货满满”的感觉。我之前看过不少关于企业管理或者创新创业的书,很多都是理论居多,讲得很宏大,但落实到具体执行层面就有点模糊。而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它的整体风格来看,就透着一股实操性。我猜测它会分享很多小米生态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坑”和“经验”。“战地笔记”这个名字就很有画面感,仿佛能够看到那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小米团队是如何一边战斗一边记录、总结、迭代的。我个人非常看重这种实战经验的分享,因为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真正宝贵的往往是那些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智慧。尤其小米生态链涉及那么多细分领域,它们是如何在保持小米品牌调性的同时,又能在各自的赛道上做到极致的?这种跨领域、多维度的经验总结,听起来就非常有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在工作中可以借鉴的实操技巧和思维方式。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心,很大一部分源于“小米生态链”这个标签。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用户,我一直对小米是如何构建其庞大的生态系统感到着迷。它不仅仅是生产手机,而是通过各种产品,将用户的生活场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闭环。而“战地笔记”这个词,则暗示了这种生态构建过程的艰辛和挑战。我猜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小米生态链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应对各种市场压力、技术难题,以及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的。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关于“失败”的案例,因为成功往往是不可复制的,而从失败中学习到的教训,往往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可能会揭示小米生态链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决策过程,以及团队是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敏锐度和执行力的。这种对微观层面运作机制的深入剖析,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小米的成功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