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Moldflow 2018塑料模具流动分析的流程、方法和技巧,全书以案例为主线,既包括软件应用与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又融入了塑料模具设计和塑料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和要点,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轻松领悟模流分析理念、方法和技巧。 全书共23章,详细讲解模流分析基础知识、Moldflow 2018软件界面、菜单操作等分析技术基础,以及导入模型、划分网格、网格处理、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设计、选择分析类型和材料、设置工艺参数、结果分析及优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还结合实际应用方案,详细介绍充填分析、流动分析、冷却分析、翘曲分析、收缩分析、流道平衡分析、纤维充填取向分析、应力分析、气体辅助成型分析、双色注塑成型分析、嵌件注塑成型分析、显示器面板的工艺参数优化等。另外,本书提供网络服务,配套资源包含每个案例的操作视频和源文件。 本书适合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开发、产品设计与成型的技术人员学习,也可作为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CAX技术联盟是由计算机辅助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建筑设计院、核工业等工业集团的从业人员。联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拥有硕士、博士学历,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拥有较高的学术专业水平。本联盟已经和正在推出计算机辅助技术领域的科技图书,以提高国内计算机辅助技术领域的水平。
前 言
模具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且重视实战经验的行业,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用途日益广泛,注塑模具工艺快速发展,依靠人工经验来设计模具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注塑模流分析技术来辅助塑料模具的设计。利用注塑模流分析技术,能预先分析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减少试模次数,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高企业效率。
本书采用最新版本Moldflow 2018编写,既适合Moldflow 2018版本用户学习,也适合以前版本用户学习。Moldflow 2018增加了新的求解器技术,并进行了强化,功能更加强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高了软件应用的效率。
本书以实例方式详细介绍了Moldflow 2018塑料模具流动分析的流程、方法和技巧,包括导入模型、划分网格、网格处理、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设计、选择分析类型和材料、设置工艺参数、结果分析及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1.本书特点
循序渐进、通俗易懂。本书完全按照初学者的学习规律和习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安排每个章节的内容,可以让初学者在实战中掌握Moldflow的所有基础知识及其在模具设计分析中的应用。
案例丰富、技术全面。本书每一章都是Moldflow的一个专题,每一个案例都包含多个知识点。读者按照本书进行学习,并举一反三,可以达到入门并精通的目的。
视频教学、轻松易懂。本书配备了高清语音教学视频,编者手把手地精心讲解,并进行相关点拨,使读者领悟并掌握每个案例的操作难点,轻松掌握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版本最新,质量保证。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版软件要求进行了版本升级,在结构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对原书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改正,对模型和程序重新进行了仿真计算校核,提升了图书质量。
2.本书内容
本书以初中级读者为对象,结合作者多年Moldflow使用经验与实际工程应用,将Moldflow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详细地介绍给读者。本书在讲解过程中步骤详尽、内容新颖,讲解过程辅以相应的图片,使读者在阅读时一目了然,从而快速掌握书中所讲的内容。
本书基于Moldflow 2018中文版,讲解Moldflow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分为基础知识和高级应用两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模具流动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第1章 模流分析基础知识 第2章 软件介绍
第3章 模型导入 第4章 网格划分
第5章 网格诊断及修复 第6章 建模工具
第7章 浇注系统的创建 第8章 冷却系统的创建
第9章 分析类型及材料选择
第二部分:高级应用。详细介绍各个分析类型,在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解读的同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法。
第10章 浇口位置分析 第11章 成型窗口分析
第12章 充填分析 第13章 流动分析
第14章 冷却分析 第15章 翘曲分析
第16章 收缩分析 第17章 流道平衡分析
第18章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 第19章 应力分析
第20章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 第21章 双色注射成型分析
第22章 嵌件注射成型分析 第23章 显示器面板的工艺参数优化
3.配套资源
本书配套资源包含书中所有实例模型的源文件和操作视频。
读者可以在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的本书页面,或与本书作者和编辑联系,获取配套资源。
4.读者对象
本书可作为模具设计、模具开发、产品设计和成型技术人员学习AMI进行塑料模具流动分析的书籍,也可作为高校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模具设计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具体包括如下。
★ 相关从业人员 ★ 初学Moldflow模流分析的技术人员
★ 大中专院校的在校生 ★ 相关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学员
★ 参加工作实习的“菜鸟” ★ Moldflow模流分析爱好者
5.本书作者
本书主要由陈艳霞编写,其他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张明明、吴光中、魏鑫、石良臣、刘冰、林晓阳、唐家鹏、丁金滨、王菁、吴永福、张小勇、李昕、刘成柱、乔建军、张迪妮、张岩、温光英、温正、郭海霞、王芳、曹渊。虽然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叙述准确、完善,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欠妥之处,还请读者和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6.读者服务
为了方便解决本书疑难问题,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与本书有关的技术问题,可以发邮件到邮箱caxbook@126.com,或访问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xbook,我们将尽快给予解答,竭诚为您服务。
编 者
我之前一直觉得Moldflow分析过程十分复杂,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专业的名词和参数,总是让我望而却步。但自从我开始阅读《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升级版)》后,这种恐惧感逐渐消退。作者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分解开来,让我能够逐步理解。比如,关于熔体流动前沿的预测,书中不仅解释了其原理,还用生动的图示说明了不同参数对前沿形态的影响,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分析结果来诊断和解决实际的成型问题,例如“水痕”、“银纹”、“烧焦”等常见缺陷,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真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书,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去优化我的产品设计和成型工艺。
评分刚拿到这本《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升级版)》,光看书名就觉得分量十足,充满期待。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晰、严谨的排版,大开本的设计让阅读体验更加舒适,文字和图例的搭配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拥挤或空洞。序言部分作者表达了对Moldflow技术普及的迫切愿望,以及本书如何帮助读者系统掌握这一强大的仿真工具。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开篇就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书中对Moldflow 2018版本的新特性和优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希望紧跟技术前沿的工程师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之前接触过一些Moldflow的教程,但总感觉不够系统,或者侧重点不够全面,这本书似乎弥补了这一不足。我对书中关于网格划分策略、材料数据库应用、以及各种分析设置(如注射、保压、冷却、翘曲)的讲解充满兴趣,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深入、更实用的技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仿真效率和精度。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简直是Moldflow 2018的百科全书。从基本的CAD模型导入,到复杂的流动、冷却、翘曲分析,再到应力分析和疲劳分析,几乎涵盖了Moldflow所能提供的所有核心功能。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参数设置优化”的部分,作者深入剖析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仿真结果。这对于我这种追求仿真精度的用户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高级技巧,例如如何处理复杂几何、如何进行多模腔优化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我的专业技能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能够指导我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有效地利用Moldflow来解决问题,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将Moldflow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领我走进Moldflow的世界。从最初的概念讲解,到软件界面的熟悉,再到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剖析,整个过程都设计得非常合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新手常见误区”的提示,这简直是及时雨!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结果,读了这些提示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操步骤和截图,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进行建模、导入、设置、运行分析,以及如何解读和优化仿真结果。书中的案例覆盖了不同类型的注塑产品和成型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我尝试跟着书中的案例操作了几遍,感觉收获颇丰,不仅对Moldflow的操作流程更加熟悉,也对各种分析参数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我这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来说,这样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操作指导的书,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作为一名对模流分析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学习机会的初学者,《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升级版)》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我曾尝试过一些在线课程,但总觉得碎片化,缺乏体系。而这本书,从基础概念的铺垫,到软件功能的详解,再到进阶应用的探索,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学习路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仅仅告诉我们“怎么”做。这种深入的原理分析,让我对Moldflow的理解更加透彻,不再是机械地套用公式。书中对各种分析类型的对比和应用场景的分析,也让我对Moldflow的功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分析。而且,我发现书中关于后处理的讲解非常细致,如何提取关键数据,如何生成有说服力的报告,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技能。这本书不仅教会我如何使用Moldflow,更教会我如何用Moldflow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