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地處東西交匯之地,素有“歐亞路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在當今全球化時代,伊朗豐富的自然資源、重要的區位優勢和悠久的文明,使其在區域經濟閤作及歐亞大陸互聯互通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中伊兩國友好交往的曆史和相互需求的現實為雙方共建“一帶一路”打下瞭堅實的基礎,並使伊朗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支點國傢。
中國和伊朗的經濟互補性強,並且有長期閤作的基礎和共同的發展需求,有利於雙邊共建“一帶一路”。當然,中伊共建“一帶一路”也麵臨著嚴峻的現實問題,睏難和風險不容忽視。伊朗國內市場體係仍待完善,中東地緣政治錯綜復雜,尤其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伊朗采取強硬政策有可能使中東局勢再度生變,這些都將對中國和伊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經濟閤作形成掣肘。抓住新機遇,從問題入手,控製風險,是中國和伊朗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
陸瑾,1982-1987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獲波斯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87-2000年在中國國際廣播電颱從事波斯語翻譯和播音工作。其間,曾赴伊朗德黑蘭大學進修和藉調中資公司駐德黑蘭辦事處任翻譯。2000-2005年就讀於德黑蘭大學人文學係波斯文學專業,先後獲波斯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5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所從事研究工作。研究領域涉及伊朗外交政策、中伊關係、伊朗核問題、伊朗經濟、伊朗社會發展等。2009年8月,陸瑾博士的波斯文專著《利瑪竇<中國紀>波斯文本研究》榮獲“第九屆伊朗國傢手抄本保護者奬”。波斯文本的利瑪竇《中國紀》是伊朗珍貴的文化遺産,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研究價值。陸瑾博士完成瞭對波斯手抄本《中國紀》全文的校注工作,更正瞭波斯文本中的錯漏,注釋瞭相關的難字、難句、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介紹瞭有關中國古代曆史、文化和習俗,並對該書原著利瑪竇、波斯文譯者穆罕默德··紮芒的生平及其著述予以研究和評介。此項研究的成果填補瞭伊朗漢學研究領域裏的一項空白。,王建,副研究員,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室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東國際關係。
目錄
一伊朗基本國情及特點(1)
(一)伊朗基本國情(1)
(二)伊朗政局長期保持穩定(4)
(三)伊朗經濟麵臨重重睏難,但發展潛力巨大(13)
二古代“絲綢之路”見證瞭中國和伊朗友好交往的曆史(21)
(一)古代“絲綢之路”是中華文明和波斯文明交往與交融的紐帶(21)
(二)伊朗是古代“絲綢之路”西端最重要的國傢之一(22)
(三)伊朗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發揮瞭獨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25)
三伊朗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國傢(29)
四伊朗國內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44)
五中伊共建“一帶一路”的新機遇和新發展(60)
六中伊共建“一帶一路”麵臨的挑戰與風險(88)
七應對挑戰與風險的對策建議(101)
(一)加強中伊雙邊多渠道的溝通,縮小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差距(101)
(二)改善在伊朗市場上中國産品的質量,提升“中國製造”的競爭力(103)
(三)加強中國企業防範風險和遵紀守法意識(104)
(四)探尋從雙邊嚮多邊閤作共建“一帶一路”的新路徑,將美國單方麵製裁和中東地緣政治動蕩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105)
(五)進一步擴寬金融領域的閤作,積極探索新的融資渠道(107)
結語(109)
評價五 我一直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層麵很感興趣,尤其是當它涉及到像中國和伊朗這樣具有獨特地緣戰略意義的國傢時。這本書的標題——“中國和伊朗共建‘一帶一路’的新機遇與風險評估”,直接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定義和闡述“新機遇”。是不是意味著兩國之間的閤作將超越傳統的能源和貿易領域,開始嚮更深層次、更廣泛的領域拓展?例如,在綠色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領域,兩國是否有潛在的閤作亮點?此外,對於“風險評估”這部分,我希望它能做到言之有物,不空洞。伊朗長期麵臨的國際製裁及其帶來的經濟影響,無疑是兩國閤作繞不開的議題。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這些製裁對具體項目可能帶來的風險,以及兩國在法律、金融、技術等層麵可能采取的規避和應對措施?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審慎而樂觀的視角,既要看到閤作中的挑戰,也要發掘齣突破性的潛力,為理解兩國在“一帶一路”下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清晰的藍圖。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填補瞭我長久以來的一個知識空白。我一直對“一帶一路”倡議充滿興趣,但總覺得信息零散,特彆是對於像中國和伊朗這樣兩個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層麵都極為關鍵的國傢之間的閤作,更是缺乏一個係統性的梳理。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接點明瞭核心——“新機遇與風險評估”。光是看到這個,我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介紹,而是有深度、有洞察的分析。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新機遇”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麵。是能源閤作的深度拓展?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突破性進展?還是文化交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齣的新活力?另外,對於“風險評估”部分,我希望它能做到客觀公正,不迴避問題。比如,在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安全局勢下,兩國閤作會麵臨哪些不可忽視的挑戰?經濟上的潛在風險又有哪些?我希望作者能夠拿齣紮實的證據和邏輯,來支撐他的判斷,而不是空泛的擔憂。讀這本書,我希望能得到一個全麵、深入、有理有據的答案,讓我對中伊“一帶一路”閤作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這對我理解當前國際格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都至關重要。
評分評價三 閱讀這本書,我期待的是一種“解謎”般的體驗。中國與伊朗,這兩個古老而充滿活力的文明古國,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會碰撞齣怎樣的火花?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話題。我希望書中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國傢層麵的宏觀敘述,而是能夠深入到具體的行業、具體的項目,去剖析中伊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實際閤作案例。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兩國在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麵有哪些成功的閤作範例?這些閤作是如何剋服瞭現實中的睏難,最終實現雙贏的?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新機遇”的部分。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中伊兩國之間的閤作是否能夠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為其他國傢提供藉鑒?書中能否探討這種閤作模式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共同發展方麵的潛力?而對於“風險評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而不僅僅是列舉一些已知的風險。比如,在文化差異、政治體製、社會觀念等方麵,兩國在閤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不易察覺的挑戰,以及如何有效地化解這些挑戰?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將是一部極具價值的讀物。
評分評價二 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是被它的視角所吸引。不同於以往很多關於“一帶一路”的書籍,往往側重於宏觀的戰略層麵,這本書卻將焦點放在瞭中國和伊朗這兩個具體的國傢上,而且還強調瞭“共建”這兩個字。這讓我覺得它會更加接地氣,更具操作性。我非常好奇,在當前國際關係錯綜復雜的背景下,中伊兩國是如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找到新的閤作契機的?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兩國各自的優勢和需求,以及這些優勢和需求是如何在“一帶一路”的平颱上得到有效對接的?例如,伊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中國巨大的能源需求,這無疑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結閤點,但書中能否挖掘齣更深層次的閤作潛力,比如在新能源、高科技産業等領域的融閤?同時,我也對“風險評估”部分充滿瞭期待。伊朗長期麵臨著外部製裁的壓力,這無疑會對兩國閤作帶來一定的挑戰。書中是否能夠細緻地分析這些製裁對具體項目的影響,以及兩國可能采取的應對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在潛在的風險中發現新的機遇,或者說,如何規避風險,穩步推進閤作。
評分評價四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眼前一亮。它精準地抓住瞭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下的一個重要議題——中國和伊朗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閤作。我一直認為,中伊關係不僅僅是雙邊關係,它在全球地緣政治和能源安全方麵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一本能夠係統性地評估兩國閤作“新機遇”與“風險”的書籍,無疑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對“新機遇”進行深入的挖掘。這是否意味著兩國將在能源以外的領域,例如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産業等方麵,開闢新的閤作空間?書中是否會提供具體的案例和數據來支撐這些判斷?對於“風險評估”部分,我則希望它能夠做到既審慎又富有前瞻性。例如,在中東地區復雜的安全局勢以及國際政治博弈的背景下,兩國閤作可能麵臨哪些長期性的挑戰?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挑戰的根源,以及可能的緩解之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能夠啓發思考的洞見,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中伊“一帶一路”閤作的復雜性與重要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