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的家庭装(升级版)(套装共4册)

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的家庭装(升级版)(套装共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大伦,罗玲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家庭医学
  • 体质调养
  • 罗大伦
  • 健康生活
  • 养生保健
  • 中医药
  • 疾病预防
  • 升级版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123573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7360
品牌:ZITO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6
字数:53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针对家庭常见病症(发烧、积食、鼻炎、失眠、血虚、口腔溃疡、热毒皮肤病、痔疮……)、采用中医手段(主要是舌诊法)即时掌握家人健康、运用中医方法(包括食疗方、泡脚方、推拿方……)切实调养一家老小的健康系列书。

  ★在2018年修订升级版中,根据多数读者的需求,我们在四本书中分别添加了适合调理孩子常见病的怀山药治疗外感使用大全,白萝卜水止咳法,解析当下常见的儿童舌苔剥落成因及调理方法,补充了适合当下常见的气虚、阳虚体质之人使用的补养方,阴虚体质之人宜常吃食物,还有对类风湿关节炎症的状详细解读及疗法等众多内容。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是一套专门教家长使用食疗、中医外治法和心理学方法调理孩子身体的书。书中的内容针对性强,把孩子常见的发烧、咳嗽、积食、不长个、胃口差等各种问题讲得通俗、清晰,没有任何医学知识基础的家长都能读得懂、学得会。

  ★《图解舌诊》是一本教您用中医舌诊方法随时发现疾病征兆,改善体质的书。书中图文详解30种舌象,分析阴虚、阳虚、血虚、气郁等7种不同体质人群特征,教你学习简单中医方法,观舌辨体质,用书中介绍的简单有效方法,快速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调理至正常状态。

  ★《救命之方》是一本教您用历代大医经典相传的经方与验方,解决全家人常见病的书。这些经典方剂经知名中医专家罗大伦筛选梳理并详细讲解,不仅能帮你能从根上防治那些突发的、经久难愈的心脑血管病、咳喘、鼻炎、痛风等疾病,还能有效地调治皮肤病、痔疮等难言之隐。


内容简介

  如果说《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智慧应对外感引起的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的问题,那么《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则让父母们懂得了孩子绝大部分常见病的内在根源在于脾虚。两本书中介绍的详细辩证方法和食疗、推拿等有效手段,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常见病问题并提升孩子的体质,让孩子从此远离疾病。

  成年人的身体要比孩子复杂得多,而掌握有效诊断方法则是分析疾病、保证健康的关键。这一步一旦错了,到了后面越容易出问题。《图解舌诊》能帮助您避免医院的过度检查以及过度医疗,同时还能及时并准确地发现疾病的萌芽,并给出不伤害身体的有效调理方法。

  在面对家人有可能患上的例如心脑血管病、心脏“偷停”、痛风、痛经、胃溃疡、血虚、痔疮、咳喘、手脚冰凉、骨折这样突发或经久难愈的病症,《救命之方》都可以为您提供实用、有效的调理方。书中所记载的经方与验方,全部来源于《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和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每一个方子都有对症的调治思路和方法,所推荐的每一种药食同源的药都能在正规中药房买到。


作者简介

  罗大伦

  知名中医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

  他是一位怀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善心的医者和中医育儿智慧的传播者,一直倡导:只有家长自己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医代代相传下来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做孩子健康的保护神。


  罗玲

  儿童教育专家,亲子、教育专栏作家。

  她致力于将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与中国当前的文化和国情相融合,系统地为家长们提供教养孩子的新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已出版教养畅销书《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深受家长欢迎,常年持续热销。


精彩书评

  相见恨晚啊,家里有小宝宝的父母一定要多看看,快递相当给力,书里关于感冒、发烧、咳嗽、积食的叙述非常详细,很有参考价值,必须认真研读。——njlz


  捏脊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好,孩子胃口差、不爱吃饭的特效食疗处方,让孩子不再挑食、厌食的特效推拿处方,如何判断孩子积食了等等,这些日常生活常常遇到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被轻松的解决掉了,非常实用的一本书。——piomw


  我就是思虑过重的人,天天睡不着,眼睛痒还干涩,对照罗博士说的舌诊方法看了。罗博士推荐的疏肝安神泡脚方特别有用,感觉才泡了两次,惊讶地发现眼睛明亮了很多,就连眼里的红血丝都少了很多!

  ——寻常之路


  我们掌握一些医药知识,可以帮助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们。人在生活中,还是需要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于自己于家庭,于老人于孩子,都是一件幸事。

  ——shoikl



目录

《让孩子不发烧》

第1章 好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个医生

孩童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最特殊的阶段。人从出生开始到10岁之前,有一个最明显的生理特点,那就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得病,尤其是关于脾、胃、肺方面的疾病。这就要求父母一定要懂得基本的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的育儿智慧。

1.懂中医的父母能给孩子一生带来什么好处/18

2.孩子老生病,原因之一就是乱吃东西:孩子的第一特点—脏腑娇嫩/20

3.吃错了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孩子的第二特点—形气未充/23

4.孩子长得快,生病后恢复得也快:孩子的第三特点—生长迅速/25

第2章 健康必须从保养好孩子的脾和肺开始

古人认为孩子很少有心肝之火等问题,只要保证肺和脾的健康,基本就能解决大部分健康问题了,所以肺和脾这两个脏器对孩子的身体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容易引发孩子感冒发烧的肺。因此,当外邪侵犯孩子的时候,父母要第一时间知道,然后想办法把它赶出去,让肺不受外邪的侵害。

1.把孩子的脾、肺护好,全家基本可以安枕无忧/28

2.孩子受外感,首先肺遭殃/29

3.空气污染,孩子的肺比大人的更容易受伤/30

4.让孩子远离装修污染/31

5.孩子咳嗽跟肺的功能“软弱”有关/32

6.别让孩子喝冷饮/33

7.鼓励孩子多晒太阳,多出汗,少让孩子吹空调/34

8.寒冷天气,孩子大量喝水会导致身体出问题/35

第3章 如何让孩子不发烧

孩子的肺部一旦被外邪侵袭,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首先,孩子的皮肤会先感觉到寒冷,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处理,孩子就会开始打喷嚏、流鼻涕,再严重一些,甚至会引起发烧。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中医都有相对应的处理方式,父母一定要学会这些中医知识,及时观察孩子,让孩子在任何阶段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1.正气不足,孩子就容易感冒/38

2.先杀外来病毒还是先强壮身体:中西医治感冒的思路/40

3.先找孩子的病因,小毛病自己调理/42

4.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外寒阶段)——皮毛最先感觉到/43

5.孩子打喷嚏的时候尽量不要吃抑制喷嚏的药/45

6.孩子感冒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俗称“寒包火”/46

7.孩子感冒的第二阶段会流清鼻涕、吐黄痰/47

8.孩子流绿鼻涕、白鼻涕是怎么回事/48

9.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不用吃药,用取嚏、泡脚等方法/49

10.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紫苏叶熬水喝或泡脚马上就好/51

11.别让孩子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泡脚/54

12.孩子感冒头痛,喝葱白豆豉汤比吃药见效/55

13.孩子有寒湿,给他喝生姜葱白红糖汤/56

14.孩子受寒头痛,给他喝生姜水配藿香正气水/57

15.孩子受寒肚子痛,冲服干姜粉喝/59

16.孩子感冒不想吃药,给他熏蒸鼻子/59

17.让孩子背部暖起来,感冒就能很快好/61

18.其他散寒的方法/63

19.调理孩子感冒第二阶段的药物有哪些/65

20.给孩子用药一定要轻/66

21.如何正确使用治感冒的中成药/67

22.治感冒的中药不可久煎/70

23.孩子嗓子痛是咽痛,还是喉痛/71

24.如果孩子发烧到38℃以上,就要请医生处理/73

25.孩子感冒很重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有什么特征/74

26.孩子感冒的第四阶段(反复阶段)有什么特征/75

27.孩子感冒的第四阶段家长该怎么处理/76

28.孩子受湿会得寒湿和暑湿两种感冒/77

29.孩子受湿引起的胃肠型感冒用藿香正气散很好/79

30.孩子感冒老不好,请给他调补脾胃/81

31.孩子感冒快好时的补脾方/83

32.常带孩子到郊外走走/84

33.外感疾病中的怀山药用法大汇总/85

第4章 如何养好孩子的脾胃

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里说,治疗小儿病“阴阳证,二太擒”。“二太”是指什么?一是足太阴膀胱经,一是足太阴脾经。中医认为,寒是从人的体表皮毛进入体内的,第一个侵犯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对应人的脾胃。因此,“阴阳证,二太擒”的意思是:对于孩子的病,我们只要解决好外感的问题,养护好脾胃,孩子基本上就没什么大碍。这虽然是古代人的总结,但在现实生活中,小孩子的病确实大多跟脾胃不好有关。

1.小孩子的病,大多跟脾胃不好有关/90

2.为什么很多孩子都贫血/91

3.孩子睡觉半睁着眼,四肢瘦弱是脾有问题/93

4.为什么孩子口味重,总觉得嘴里没味道/94

5.孩子为什么没胃口/95

6.为什么孩子睡觉流口水/96

7.绝不能用特别香的食物去调孩子的脾胃/97

8.一定让孩子少吃洋快餐/98

9.孩子胖起来容易瘦下去难/100

10.让孩子吃淡口的食物/101

11.少给孩子吃奇特的东西/102

12.孩子应该保持一种节食的状态/103

13.脾阴虚的孩子怎么食疗/105

14.脾阳不足的孩子怎么食疗/107

15.孩子不需要任何保健品/110

第5章 如何让孩子不积食

什么是积食呢?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摄入过量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孩子就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使劲地一直吃下去。此时,父母要担起阻拦的责任。可现在不少家长觉得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让孩子吃个够,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不是爱,而是害。

1.不要让孩子的脾“死机”/112

2.教你一眼分清孩子的积食/113

3.用什么办法最快调理好孩子的积食/115

4.不消除孩子积食,可能引发高烧等后患/116

5.给宝贝消积食的药不能常用,可以给他推拿/117

6.多带孩子接地气/119

第6章 如何让孩子不咳嗽

孩子咳嗽了,中医认为,这是外邪伤到肺的表现。本来“肺为娇脏”,孩子的肺则更为娇嫩,如果处理不好,外邪就会留在里面,可能引发孩子肺部的其他毛病,比如哮喘等。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正确治疗咳嗽的思路应该是往外走,往上走,不能用药强行往里面压,我们要找到引起咳嗽的根子—外邪,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外邪

上,把次要力量放在调理咳嗽上。

1.孩子一咳嗽不要马上想着止咳/122

2.不要夸大孩子的咳嗽,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123

3.治咳嗽不能用药往里面压/124

4.孩子刚刚开始咳嗽时应如何调治/125

5.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一阶段(刚受寒阶段),别用百合和川贝/127

6.妈妈如何观察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128

7.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怎么办/131

8.如果家长懂一点儿医学知识,孩子生病时就不会盲目求医/132

9.“咳喘”就是“肺炎喘嗽”/133

10.很多咳喘的孩子,被扣上了哮喘的“帽子”后接受激素治疗/134

11.孩子咳嗽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就医/136

12.孩子有很多黄痰怎么办?喝中成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137

13.孩子咳嗽的第四阶段(咳嗽快好时),用名方止嗽散泡脚防反复/139

14.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寒咳,给他喝苏叶橘红饮/141

15.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寒咳,给他吃烤橘子非常好/142

16.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热咳,吃川贝炖梨/144

17.孩子有寒热错杂的咳嗽,吃花椒炖梨/145

18.白萝卜水是良药,调理小儿咳嗽有奇效/147

19.秋天孩子受凉燥后咳嗽怎么办/151

20.秋天孩子受温燥后咳嗽怎么办/152

21.深秋时孩子咳嗽怎么办/154

22.孩子咳嗽快好的时候给他吃怀山药/155

第7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家庭一家人的表情、健康状态等都非常相似,而且往往会患同样的病。孩子来到世上,最初是一张白纸。家长给他美好的东西,他这辈子就会健康、幸福;反之,常常传递给孩子的全是负面情绪,那么孩子从性格到身体都会出现问题。这怪谁?怪家长。要让孩子健康,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孩子心理上不受传染,并避免由此带来的身体疾病。

1.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引发器质性病变/158

2.为什么一家人常生一样的病/160

3.情志失调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161

4.从三五岁就教孩子养心/163

5.慈悲心能克制影响孩子身体的各种坏情绪/164

6.爱帮助人的孩子不生病/166

7.你的孩子有多少恻隐之心/167

8.如何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的道理/170

9.和解的态度能降低孩子的压力/171

10.孩子跟别人有了冲突,别急着怨恨别人,先反省自己/173

11.以德报怨的孩子真强大/175

12.感恩之心对孩子的健康有重大意义/176

13.让孩子从知足和珍惜中学习感恩/177

14.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的孩子,快乐其实是更少的/179

15.引导孩子多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史/180


精彩书摘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1. 孩子一咳嗽不要马上想着止咳

  孩子咳嗽了,中医认为,这是外邪伤到肺的表现。本来“肺为娇脏”,孩子的肺则更为娇嫩,如果处理不好,外邪就会留在里面,可能引发孩子肺部的其他毛病,比如哮喘等。

  孩子得了哮喘以后会比较麻烦,在医院里面治疗,常常会用到治哮喘的激素类药,稍不注意就会对孩子的生长造成影响。哮喘还有个很坏的地方就是如果当时没有治好,可能伴随一生,最后甚至会因为这个病而送命。邓丽君就是因此病而早逝的,特别令人惋惜。其实,小孩子基本上不会无缘无故地咳嗽,一旦咳嗽,一般都是由外邪引起的。如果成人患有咳嗽,除此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肾虚等。《黄帝内经?素问》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是孩子的体质较为单纯,哪来那么多的肾虚呢!

  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

  打一个比方,有个成语叫“立竿见影”,是说把竿子立在那里,立刻就可以看到影子了,要想清除影子,只要把竿子拿走就行。但如果我们不拿走竿子,只想凭空清除影子,那是无法做到的。

  治孩子的咳嗽也是一样的道理,外邪入侵,这就相当于竿子,而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咳嗽。所以咳嗽只是影子,我们想要清除咳嗽,需要把力量放在祛除外邪上,如果一味地去治疗咳嗽,反而会做许多无用功。

  2. 不要夸大孩子的咳嗽,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

  中医里有句话叫“见咳休治咳”。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家长无法正确看待咳嗽,一听到孩子咳嗽,就觉得无法忍受。

  有一个外地朋友,在我出差时给我发短信说:“求求罗博士,救救我的孩子吧!孩子的咳嗽让我们都快崩溃了!”

  我想这可不得了啦,不能见死不救啊。但等我见到这家人,询问了好久,都没听见孩子咳嗽一声。我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没有听到孩子咳嗽呢?他们回答我说:“孩子早晨起来会咳几声,晚上睡觉前会咳嗽两声。”我一听就晕了,心想这就是你们说的重病啊?这孩子一天才

  咳嗽四五声。家长就已经觉得受不了啦,用非常严重的语气来形容孩子的病情,他认为形容得夸张一些,医生就会更加关注。

  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会本地这么做,可大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其实会耽误孩子的病情。因为医生诊病的时间是很短的,他没有更多的机会像家长那样观察孩子,所以他会仔细地听家长的描述。如果家长说话夸张,那医生会想:咳嗽这么厉害,应该下一些力道大的药物,结果猛药一下,不但咳嗽没好,孩子的脾胃也垮了。

  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全怪医生,家长没有准确地描述孩子病情也是很大的原因。因此,家长学习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孩子生病后能够恰当地汇集孩子的症状,向医生准确地描述。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1. 不管哪个季节,“寒”都是孩子生病的主要因素

  针对孩子身体的疾病,中医的调理方法有很多。其实孩子的疾病基本上都没有大病,除非是家里装修污染等情况所引起的重病,一般的情况下,孩子的病都好解决。

  家长要尽力做什么

  在调理脾胃的前提下,大家要把孩子的外感给消灭掉。外感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每次孩子生病基本上都是外感引起的,症状一般都是发烧、咳嗽。

  其实,这些在我的上一本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但家长们还是会问我很多细节,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再次补充讲解外感的原因。

  外感怎么防范呢?大家首先要了解,我们所说的外感,绝大多数是由寒导致的,大家要记住这个概念。

  风、寒、暑、湿、燥、火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生病

  我们中医说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生病。其中,火和燥容易结合,实际上它们是非常相似的。

  但燥也有凉燥,燥和火与寒都可以结合。燥只是结果,热了以后会燥,凉了以后也会燥,燥了之后,液体不能均匀分布,一定会干燥,

  所以燥是火和寒都可能有的。

  同时,风也是可以和其他结合的。它可以与寒结合,也可以与热结合。不过火和寒是两极,只有火是不能和寒结合在一起的。暑和热是一样的,是一回事,热极了,就叫暑了。

  除了火、暑之外,其他如风、湿、燥,都会和寒结合在一起助纣为虐,所以寒是最需要重视的。

  我认为,在某个环境、时间里,比如说幼儿园、家庭,或者是一年中的某个季节,各个时代,寒邪致病都是最普遍的。所以张仲景写的《伤寒论》要把寒放在前面,他就很重视这个“寒”。我常常讲,国外说感冒是“catch a cold”吧?人家也很聪明,也知道人受寒后会生病。

  夏天的感冒绝大多数也是受寒引起的

  好多人和我讨论这个事,夏天的感冒怎么来的?我说绝大多数也是受寒。大家可能要说,夏天不是热吗?孩子感冒应该是受热导致的,怎么会是受寒呢?

  以我的观察,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外感都是寒邪引起的。为什么呢?大家体会一下,夏天室外温度高、太阳晒,我们会出汗,然后我们走到凉爽的空调房里,再出来时又会出汗,当我们再回到空调房里,冷风一吹,就打喷嚏了,身体一阵发紧,这个是什么引起的?是温度降低引起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爬山感到很热很热,出了一身汗,到了山顶以后,风呼呼地吹,就会觉得皮肤一阵发紧,这样就是受寒了。

  还有一个例子,比如说外面天很热,太阳晒得人出汗,当走到阴凉的地方,风一吹,你觉得很凉爽,全身毛孔都张开了,身体温度迅速降低,马上就会觉得浑身发紧,很快就流清鼻涕了。

  看了上面的例子,大家想想,感冒是什么引起的?是热引起的吗?同样是寒引起的。

  另外,夏天我们喜喝冷饮,这样就把寒带到身体里面去了。实际上,夏天的寒邪,有可能比冬天还重,因为冬天你会把自己保护得很好。总之,夏天导致我们受寒的因素不少。因此,大家在夏天一定更要重视寒的危害。

  一年四季里,寒导致人们经络运行速度减缓,导致防御系统出现问题,营卫之气不能够正常运行,外邪入侵的机会特别多。

  风是寒的载体,湿会加重破坏

  风是什么?是寒的载体,所以风跟寒会结合在一起。湿会加重破坏,把你的防御系统给搞得一团糟,这个时候再受寒,叫作寒湿,问题更严重。


  《图解舌诊》

  1.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阴虚的人有个明显特征:舌头红

  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外感,但是舌头上苔薄或没有苔,颜色是红的。中医管这种舌象叫舌红苔薄,有这种舌象的人基本可以断定是阴虚体质。

  现在湿气重的人太多了,如果一个人体内阴虚又有湿气会怎么样呢?舌头是红的,但是上面有苔,舌苔会把下面的红给盖住。

  大家要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是几种体质复合在一起的,有的人舌红,但是苔并不薄,这是阴虚被水湿掩盖的一种表现。

  (2)舌苔很薄或没有舌苔(萎缩),是阴虚的表现

  舌苔为什么会萎缩呢?因为当你阴虚的时候,体内会有热,而舌苔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当你体内的津液被耗伤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也被破坏了,舌苔就会萎缩,这个时候舌苔会很薄,甚至没有苔。

  (3)老人舌头上有很深的裂纹,是阴虚的表现

  什么样的人阴虚的情况比较多?我的经验是,老人阴虚比较多。为什么?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津液消耗比较多,到老年时,津液已经不多了,结果就形成了阴虚体质。

  从舌象上看,老年人的舌头很红,上面有很多裂纹,都很深,而且一吃辣的东西,舌头就有不适感,这都是阴虚的表现。

  (4)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绝大多数是阴虚引起的

  还有很多人是地图舌,就是舌头上莫名其妙地掉了几块苔,露出红色的舌质,这种舌象绝大多数是阴虚导致的。

  (5)舌质由红变白,说明从阴虚体质变成了血虚体质

  在我的经验中,碰到过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由阴虚体质向血虚体质转化的。阴虚和血虚是互相累及、互相牵扯、互相发展的,阴虚严重就会血虚。实际上,真正阴虚体质的人比较少。为什么呢?很多人曾经是阴虚体质,但是后来都转化为血虚体质了。

  这样的人,舌头上有什么表现呢?舌头一开始是红的,慢慢就变成淡白色的了,因为里面的血液在慢慢减少(舌头红是以血液充盈为条件的,如果体内血不足,舌头怎么会红呢)。

  如果你曾经出现眼睛干、手干、手心热等问题,舌象也是上述情况,那就要好好养养血。慢慢你会发现,舌头红了,舌苔也出来了。

  当然,也有不少血虚体质的人,原本舌头淡白,不知道什么原因,舌头渐渐变得有点儿红了,这说明他的血虚体质向阴虚体质转化了。


  《救命之方》

  1. 瘀血产生的原因:跌打损伤、心情郁闷、身体虚、年龄大

  大家基本上都听说过“瘀血”这个词儿,但是这个瘀血怎么来的呢?

  (1)瘀血产生的第一个途径:各种磕碰,跌打损伤。

  前面讲的故事中的孩子就是因为被其余“熊孩子”恶作剧,胸

  膛那儿产生了瘀血。生活中我们不小心磕磕碰碰的,都会产生瘀血。

  经常看到的就是皮下瘀血。

  (2)瘀血产生的第二个途径:气滞。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血”是由“气”推动运行的,一旦“气”停滞了(中医叫“气滞”)就会产生瘀血。比如我们生气之后身体往往会出现疼痛,这就叫“气滞血瘀”。

  (3)瘀血产生的第三个途径:因虚致瘀。

  随着年龄的衰老,瘀血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通过舌诊来看,会发现岁数越大的人舌象上的瘀象越多,比如有黑斑、紫斑、舌下静脉粗等瘀血的表现。因为年龄越大,正气越虚,正气不足,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从而产生瘀血。

  所以,活血化瘀,是延缓衰老一个很好的方式。

  2. 母亲传给我的骨折食疗方:三七鸡骨汤

  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家传的小方子——三七鸡骨汤,这是我母亲传给我的。因为我们家是世代中医,他们一直用这个食疗的方子调理骨折的病人。我自己就喝过这个汤,非常好喝,味道微微带点儿苦,非常鲜。每天喝这个汤,骨骼愈合的速度会非常快,骨折的人的疼痛感会非常小。我们家亲戚朋友但凡有瘀血的或者骨折的来问我,我一定会给他们这个方子。

  三七鸡骨汤

  配方:三七粉1~3克(轻症1克,重症3克),砸开的鸡腿骨。

  用法:每天用1~3克的三七粉,和砸开的鸡腿骨(肉剔掉)一起熬汤,可以放入一点儿盐和佐料。把熬好的鸡骨汤分成2碗,早晚各服用1碗,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当作菜汤服用,也可以单独服用。从骨折的时候开始,一直坚持服用到骨折愈合。

  如果我们有跌打损伤,尤其是骨头受伤,比如说老年朋友一下不留神滑倒了,骨折了,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曾经有人做过分析,好像是说三七能够把鸡腿中的一些有效成分给溶解出来,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其实里面最起作用的,就是三七化瘀的功能。

  这个方子对骨折后的恢复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我的老父亲曾经不慎跌倒,坐到地上,导致腰椎骨折,当时附近医院的医生都判断应该至少卧床三个月,才能开始恢复,估计完全恢复要更长的时间。后来我回到家里,主张用自己家的这个方子调理,于是买了很多三七粉,给父亲炖鸡腿骨喝。结果,一个半月的时候他就可以站起来了,但是此时腰部还是有些痛;到两个月的时候,他就完全不痛,彻底恢复了。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还有的朋友反映,用上这个方子以后,骨折引起的疼痛很快就消失了,这也是三七的效果之一。


前言/序言

  再版序

  愿大家受益更多

  有一天,我去当当网看我所出版图书的读者反馈。相当一部分读者好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读者都反映,他们用了书中介绍的方法以后,改善了体质,并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之情。这实在太让我感动了。

  这上万条的读者留言,说明我写的这些书,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帮助,让大家在自己和亲人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我觉得特别开心。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把实实在在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大家就是特别有意义的。这样的事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现在,这几本书出版也有三四年了。这几年,我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收获了新的知识,还收集到了来自各方读者提出来的反馈和需求。因此,我在原版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之前书里没有的新内容来满足大家的需求,希望大家受益更多。

  改版后的这几本书,其实就是原作的升级版。我既希望它们能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学习中医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成为全家人健康的守护神。

  罗大伦

  2018年1月24日


《健康生活智慧:家庭中医养生指南(全新升级)》 导言:拥抱自然的健康密码,开启活力人生新篇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已成为人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许多人却在亚健康状态中挣扎,面对各种身体不适,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我们渴求一种简单、有效、源于自然、贴近生活的中医智慧,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调养体质,提升生命能量。 《健康生活智慧:家庭中医养生指南(全新升级)》正是一部为此而生的巨著。它并非简单的医学科普,而是深度融合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与现代生活的实际需求,为每一个家庭提供了一套系统、易懂、可操作的养生方案。本套书共分四册,涵盖了从基础的体质辨识到日常起居、饮食调养、情志疏导、运动保健等全方位的中医养生智慧,旨在让普通人在家也能轻松掌握中医的奥秘,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护者。 第一册:体质辨识——认识你自己,找准养生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养生之道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体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复杂的辨证过程可能望而却步。本册内容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的体质分类学说,例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 你将了解到: 体质的由来与重要性: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健康状况?体质如何影响我们的疾病易感性、情绪反应和生活习惯? 常见体质的特征描述: 通过详细的问卷、身体表现(如体型、面色、舌苔、脉象的简易观察方法)和心理特点,帮助你准确地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例如,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感到疲倦、怕冷?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容易上火、长痘? 不同体质的潜在健康风险: 了解你的体质可能倾向于哪些疾病,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 体质的形成与改变: 尽管体质有先天因素,但后天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册会指导你如何通过调整来改善体质,让身体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个性化养生方案的启蒙: 在认识体质的基础上,为后续的饮食、起居、运动等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做到“对症下药”。 本册内容充满了实用的小测试和自我观察指南,让读者在轻松的互动中,逐渐揭开身体的密码,为接下来的深度养生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册:起居饮食——古法调和,四季养生之道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起居”。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规律息息相关。本册将带领读者走进中医的起居与饮食智慧,将古老的养生原则融入现代生活。 你将学到: 顺应四时,掌握规律睡眠: 详细讲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季节调整作息,保证优质睡眠,这是身体修复和能量储备的关键。如何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失眠、易醒等问题。 饮食的“五味”与“五色”: 深入浅出地讲解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在中医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颜色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何根据体质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食物,做到“吃对食物,就是最好的药”。 避开饮食的“禁忌”: 哪些食物是大多数人应该少吃的?不同体质的人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什么?例如,为什么湿热体质的人要少吃油腻辛辣? 药食同源的智慧: 介绍一些常见的具有食疗功效的食材,如生姜、大枣、枸杞、山药等,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到日常烹饪中,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 烹饪方式的科学选择: 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影响食物的营养和属性,例如蒸、煮、炖、炒等,哪种更适合你的体质? 饮水之道: 喝什么样的水?什么时候喝?喝多少?关于饮水,也有着不少中医的讲究。 餐桌上的养生智慧: 从食物的选择、搭配到用餐的时间、方式,全面优化你的饮食结构,让每一餐都成为滋养身体的良机。 本册内容将提供大量具体可行的食谱和搭配建议,以及各种常见食材的养生功效解析,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悄然调养好身体。 第三册:身心同调——情志疏导与运动养生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认为,情志的波动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适度的运动,则是保持身体活力、疏通经络的重要手段。本册将聚焦于身心的和谐统一。 你将探索: 情绪与健康的微妙联系: 详细解析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异常变化如何影响脏腑功能,以及如何通过中医的视角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疏导的实用方法: 介绍中医的“情志相胜法”,例如以“喜”克“忧”,以“怒”胜“恐”等,并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如呼吸调整、冥想、倾诉等,帮助读者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穴位按摩的奥秘: 讲解一些常用且有效的穴位,如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等,以及如何通过按摩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甚至治疗一些常见的身体不适。 中医导引与八段锦: 介绍简单易学的传统中医导引术和八段锦,这些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提升身体的整体协调性。 运动的“度”与“时”: 并非运动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本册将指导读者根据自身体质和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运动方案。 经络与运动的关系: 了解运动如何帮助我们疏通身体的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从而改善身体的各种不适。 “动”与“静”的平衡: 除了运动,适度的休息和放松同样重要。本册也会探讨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本册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展示穴位按摩手法和导引术的动作要领,让读者能够轻松模仿,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达到身心同调的目的。 第四册:常见病症的家庭调养——中医智慧的临床应用 在掌握了体质辨识、起居饮食和身心调养的基础后,本册将带领读者将中医的养生智慧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健康问题。这部分内容将是对前三册知识的系统实践和升华。 你将学会: 感冒的预防与应对: 如何通过饮食、起居和简单的穴位按摩来预防感冒,以及感冒初起时,如何运用中医的温和方法来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消化不良的调理: 针对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等常见消化问题,提供具体的饮食和穴位按摩建议。 失眠的中医解决方案: 除了前册提及的情志调理,本册还将介绍一些具有安神助眠作用的食疗方和睡前放松技巧。 疲劳与亚健康的改善: 针对长期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状态,提供系统的调养方案。 肩颈腰背疼痛的缓解: 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中医按摩和拉伸方法,帮助缓解现代人常见的肩颈腰背疼痛。 女性生理期的调养: 针对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出现的痛经、经量不调等问题,提供温和的食疗和生活方式建议。 儿童的常见病调养(简易版): 简要介绍一些适用于儿童的温和中医调养方法,如捏脊、艾灸的简单应用等(强调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家庭药箱的必备智慧: 介绍一些家中常备的中药材(如姜、葱、大枣、薄荷等)的简单用途,以及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 本册内容强调的是“简易”和“家庭”,所有方法都力求操作简便,易于家庭成员共同实践。书中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问答形式,解答读者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问,让中医养生真正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结语: 《健康生活智慧:家庭中医养生指南(全新升级)》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最真诚、最朴素的语言,将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娓娓道来。它教会我们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为自己和家人构筑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拥抱中医,就是拥抱一种更健康、更智慧、更充满活力的生活。这套书将是你踏上这段健康旅程的最佳伴侣,让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身体的活力。让我们一起,用中医的智慧,点亮健康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套“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的家庭装(升级版)”,虽然还未深入研读,但仅从目录和初步翻阅来看,就让我对中医这门古老的学问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一直觉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压力又大,很多时候都顾不上好好照顾自己。平时也听过不少关于中医养生的说法,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具体怎么做,哪些是适合普通家庭的,就一头雾水了。这套书的标题就非常吸引我,“简易中医方法”,这几个字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之前看的一些中医书,要么太专业,要么太泛泛,总觉得落不到实处。而这套书的“家庭装”定位,让我感觉它会提供很多贴近生活、易于操作的建议。比如,书里会不会介绍一些常见的食材,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理我们身体的某些不适?我经常会感到疲劳,睡眠也不太好,不知道书中会不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好奇,中医是如何看待“体质”这个概念的,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到底有多大,又该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调养方法?升级版这个词也让我觉得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希望能看到更多新颖、实用、更贴合当下生活方式的内容。

评分

最近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套《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的家庭装(升级版)》,虽然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凭名字就让我跃跃欲试。我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养生,但总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够系统,有时候还会走入误区。市面上关于中医养生的书很多,但很多都过于深奥,或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理论,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体系。这套书的“简易中医方法”和“家庭装”定位,就非常吸引我,它传递出一种“亲民”的信号,让我觉得中医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具体地讲解“体质调养”,比如,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在饮食上会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是否会介绍一些针对常见健康问题的食疗方,或者简单易学的按摩手法?“升级版”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能看到更多贴合当下生活方式的调养秘诀。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入门途径,市面上的一些中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要么内容比较零散,很难真正应用到生活中。直到我看到这套《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的家庭装(升级版)》,才觉得眼前一亮。“简易”这两个字,让我看到了将中医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希望。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书中会如何讲解“体质”这个概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识别自己的体质。我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比如容易上火,或者冬天手脚冰凉,这些是否都和体质有关?我非常希望书中能有具体的指导,让我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学会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甚至一些简单的运动来改善。升级版也让我有所期待,希望它能在原有基础上,提供更多关于如何应对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挑战,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和睡眠的影响,以及都市生活带来的压力性问题。

评分

这套书我刚拿到手,第一眼就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了,很有质感,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有追求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一直觉得,中医虽然博大精深,但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遥不可及的,需要很高的门槛才能入门。而“简易中医方法”这个定位,正是我所需要的,它预示着书中会提供很多通俗易懂、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的调养技巧。我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感觉身体总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时不时会感冒,或者消化不太好。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针对这些常见问题,给出一些简单的食疗方或者穴位按摩的方法,让我可以在忙碌之余,也能轻松地为自己的身体“充充电”。“升级版”的说明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不知道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增加了更多针对现代人常见健康困扰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久坐不动、长期面对电脑辐射等问题的调理方法。

评分

坦白说,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也对中医了解不多,但一直以来,都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深感好奇。我总觉得,现代医学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面做得很好,但中医在关注身体的整体平衡和长远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套《罗大伦教你用简易中医方法调养体质的家庭装(升级版)》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简易”这个词,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会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退普通读者,而是会提供一套人人都能掌握、都能实践的方法。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中医的“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气”、“血”、“津液”,它们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来维持它们的平衡。我还想知道,如何通过观察自己的舌苔、面色,甚至听自己的呼吸声来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评分

书已经看完了第一遍,觉得挺不错的,准备看第二遍,增加记忆

评分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她没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永远在坚持。人生亦是如此??

评分

娃娃老生病,买这个看看。发货很快,价格优惠,一年买两次书,娃娃喜欢。

评分

物流速度很快,活动力度很大,书籍纸张很好,内容应该也很受用吧

评分

好书拜读中。。。

评分

小孩子常看中医调理 再读读这书 看看能否有用

评分

很好,还会来买,京东还是便宜正宗的。

评分

罗博士的书很专业很实用,可以买来放家里当育儿的参考书工具书。

评分

希望对孩子有帮助,希望对孩子有帮助,希望对孩子有帮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