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康熙字典
定价:1195元
作者:黄薇 决审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01
ISBN:9787540217440
字数:6654000
页码:全六册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7.582kg
编辑推荐
中国**部由皇帝写序、命名的字典。
其收字相当丰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我国字数*多的一部字典。
它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又几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
内容提要
中国部由皇帝写序、命名的字典。《康熙字典》共四十二卷,总收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其内容引古代诗文以溯其字源,又注各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书末附《补遗》,尽收冷僻字;再附《备考》,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之字。这部文字巨典自成书起,影响之大,流行之广,近300年无出其右者。
目录
卷
《新旧字形对照举例表》
说明
御制《康熙字典》序
《康熙字典》凡例
部首检字表
子集上
子集中
子集下
丑集上
丑集中
丑集下
第二卷
丑集下
寅集上
寅集中
寅集下
卯集上
卯集中
卯集下
第三卷
辰集上
辰集中
辰集下
……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作者介绍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上世纪末,陈廷敬后人、蜀中隐士陈光美病逝于四川乐山,其孙子陈恩田不负先辈遗训,在国学领域成果非凡,目前是当代跨领域华人学者、书法家,著有《大中华赋》、《中南海记》、《清字文》、《乐亭序》、《新重庆赋》等文字作品,目前出任澳大利亚ISTS(国际七三学社)届委员会主席。陈廷敬另一支后人出现了跨领域经济学家,2011年度阿玛蒂亚-森经济学奖得主陈云博士。陈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内外的瞩目。
我不是专业的学者,只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过去,我对古诗词中的一些晦涩词汇感到束手无策,网络上的零散解释往往自相矛盾,让人更加困惑。购买这本现代点校版的《康熙字典》,完全改变了我的“查阅体验”。它的注释详实而系统,每一个字的多个含义和用法都被清晰地罗列出来,并且提供了丰富的例证。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处理的“横排”方式,这使得我在阅读例句时,眼睛可以自然地从左往右移动,不需要像竖排那样频繁地转换阅读方向,大大减轻了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那详尽的注音,即便是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大致判断出古音的走向,为我理解古文的发音和韵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我们这些渴望深入了解汉字历史的“非专业人士”的一份厚礼。它以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方式,搭建起我们与古代文字之间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是让我愿意给予高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市面上很多工具书,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字典,为了压缩成本,往往在纸张和装订上偷工减料,读不了多久就出现脱页或者字迹模糊的问题。然而,这本《康熙字典 现代点校版》显然在质感上追求的是“经久耐用”。纸张的韧性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油墨的印刷非常清晰,即便是那些笔画极其复杂的繁体字,也能辨认得一清二楚。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信息载体,更是一件值得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对于需要频繁翻阅和比对字形的读者来说,这种可靠的物理质量至关重要。它让每一次的翻阅都成为一种愉悦的仪式,而不是一次对印刷粗糙的忍耐。能将如此浩瀚的文字工程,以如此精良的物理形态呈现出来,编者和出版方实在功不可没。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古老智慧”与“现代检索需求”之间的桥梁。我之前用的古汉语词典,要么是排版过于陈旧,要么是收录范围不够全面,无法完全覆盖《康熙字典》体系的广度。而这一版本,通过现代的点校和补正,极大地提升了查找的效率。尤其是它引入的横排和详细的标点系统,使得我在分析一个古词语的多个层级意义时,可以一目了然。例如,某个字在不同朝代的引申义是如何演变的,通过现代的结构布局,对比起来就非常直观。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字义,更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我经常在做笔记时,会对照这本书来确认我引用的古文是否准确无误。这种基于权威底本的现代化重构,让它在众多古汉语工具书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它的存在,让深入钻研变得更为高效和有趣。
评分这本《康熙字典 现代点校版》真是让我爱不释手,尤其是它采用了注音和横排的排版方式,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现代阅读习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尝试过阅读一些传统的繁体字字典,但常常因为排版和注音习惯的问题而感到吃力,查一个字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适应。但是这一版不同,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进行了非常人性化的现代化处理。横排的设计让阅读的连贯性大大增强,每当我要查找一个生僻的古汉字时,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费力地调整眼睛的焦点。而且,它细致的标点和校正工作,让我在阅读一些复杂的字词解释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原意和引申义。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编纂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现代读者的关怀。每当我翻开它,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又能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和珍藏。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一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毕竟“康熙字典”这个名头太大了,总怕现代点校版会丢失掉原有的韵味。但拿到手后,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繁体字的保留和规范处理。在这个追求“简化”的时代,能有一本如此严谨地呈现传统汉字面貌的工具书,实属难得。我特别留意了它的“补正”部分,发现很多我以前模棱两可的字义,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清晰、权威的解释。这种补正并非随意的修改,而是基于对大量古代文献的考证,让人读来心服口服。它的横排和注音,真的是点睛之笔,极大地降低了学习和研究古籍的门槛。以前查阅资料时,常常需要同时准备好几本辅助读物,现在,这本书几乎可以作为核心工具书来使用,大大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对于从事文字学或者古典文学研究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案头必备的重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