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学习》第1版成书于1969年,时年卡尔·罗杰斯先生67岁。14年后,已是耄耋之年的罗杰斯先生又对这部重要著作进行了修订,这就是1983年出版的《自由学习》第2版。在罗杰斯女儿的组织下,致力于教育理论和实践变革的杰罗姆·弗赖伯格教授对这部经典著作进行了再次修订,于1994年出版了《自由学习》第3版。本书译自这个版本。
《自由学习》是作者将“来访者中心”的心理咨询理念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经典著作,全面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书中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实践及成果,时至今日都对全球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从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学习途径、教学设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资源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运用详实的案例、研究的事实和诠释的理论,论述了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以及实施自由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带领我们分享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对象、不同职位、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的成功和感人故事。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与读者直接对话,营造了一种个人化的交流氛围,仿佛在与读者面对面地分享感受、交流思想和探讨问题,让读者的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倾听和对话的过程。
热烈祝贺美国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一著由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引进并翻译出版。罗杰斯先生“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推动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与道德权威角色,期望教学活动因激发个体潜能而更加积极;师生关系因平等、尊重而相互信赖;实际的学校效果因超越表层记忆而走向深度理解。……今天的人们仍需要享用他的学术贡献,以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情趣、更自由舒展,对人的生命更有健康、道德和审美的意义。
----朱小蔓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自由学习》是我20年从教生涯中反复研读的一本书,也是我向广大教师和校长经常推荐的一本书。我认为,无论您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者,还是关注儿童发展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自由学习》读起来生动有趣,令人兴奋……但也令人不安!读完《自由学习》,你所重视的学校教育内容或许会受到挑战。弗赖伯格堪称完美地将教育新案例与罗杰斯的个案工作严密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了《自由学习》一书的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当今的现实。
----弗洛拉·罗巴克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
##3.5星,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批评和强调自由自主,内在动机与兴趣,民主与尊重,注重“人”的理念....以及把心理咨询的理念用于学校教育的视角,都挺有启发的...但理念介绍多且并不系统,案例不够深入。罗杰斯如果想写一本可以流传后世的学校教育的书,最好按照自己的理念办一所学校,做5年校长再开始动笔...越来越觉得教育中的理念就像互联网创业中的idea,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执行效果!另外,作者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很明显,一边倒的批评传统的注重课堂讲授,等级分化,僵化刻板的教育系统。这套系统虽然漏洞百出,但能有效运行这么多年总还是有其生命力的基础吧...既然大家都知道问题在哪里,都知道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子,那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才是关键~
评分##直到今天这些教育理念仍然不算是常识,乃至实践背离的越来越远。内容在行文上稍微有点凌乱琐碎,但值得细读。
评分##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传授知识与信息,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地制定计划、开展学习,从以前的“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如何学”,从冷漠服从的学校氛围转变为充满爱与信任的学习社区,是非常让人期待,且读之就心潮澎湃的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我时常结合中国的应试教育来思考,发现差距非常非常的大,看不见跨越的可能,但至少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试点,我相信也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评分##基础理论不知来源于何处,均是根本问题:学生为主体、提供环境、提供资源、个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倾听孩子……”所以也许是有历史地位的书,但对现在来说也算“常识”观点,无新
评分##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传授知识与信息,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地制定计划、开展学习,从以前的“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如何学”,从冷漠服从的学校氛围转变为充满爱与信任的学习社区,是非常让人期待,且读之就心潮澎湃的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我时常结合中国的应试教育来思考,发现差距非常非常的大,看不见跨越的可能,但至少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试点,我相信也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评分##基础理论不知来源于何处,均是根本问题:学生为主体、提供环境、提供资源、个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倾听孩子……”所以也许是有历史地位的书,但对现在来说也算“常识”观点,无新
评分##至今依旧前沿的思想,人类社会难以达到
评分##读了40%,感觉大学的老师们借鉴了这种自主学习模式,但是只学了壳,就演变成了浪费时间,收获极少,课程无聊,老师轻松
评分##浏览了一下。这是一本适合教师和校长看的书。不过,看完了是积极行动还是无奈叹息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