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在一个无限扩张的宇宙中,最远的星系以巨大的速度远离我们,因此,他们发出的光也就永远无法抵达地球,我们感知的天空的黑暗,就是这种尽管奔我们而来但无法抵达我们的光,因为发光的星系以超光速离我们远去。在当下的黑暗中去感知这种力图抵达我们却又无法抵达的光,这就是同时代的含义。”应时应景。
评分##序言很长,看完文章再回头看一遍序言会更容易理解;对卡夫卡《审判》和《城堡》的解读虽然很新颖,但还是觉得牵强了些,不敢苟同;因为夹杂了很多神学的东西,很多地方读起来都是似懂非懂的感觉,总觉得阿甘本对边界及对立机制的思考不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评分##其实基本算散文了。即便阿老师拿类似的套路处理不同材料,结论也差不太多,但个人觉得每个过程都依然有趣。《何谓同时代人》,《无人格的身份》这两篇尤其好。同时代人就是不合时宜的人,这个结论使我获得了平静。
评分##在男女还未被逐出伊甸园的年代,赤裸的所指还未等同于羞耻,如婴孩,如阶前遗世的青苔。
评分##《何为同时代人》非常有启发性,其他的……可能是翻译真的太一般了吧==
评分##K,论法和同时代人的地方比较有趣
评分##没有完全读懂(尤其讨论神学的部分),但还是获益匪浅。人格是怎样建立的?伦理学会不会崩塌?权力在科技的帮助下如何入侵日常生活?作者的解读视角都很棒。第二、五、六篇最佳,击节不已。对功用性闲置的解读也很有意思。
评分##1.翻译一般 2.序言太长 3.如此少的字数依旧感受到深深的拖沓感 4.选错了书,宗教哲学目前还碰不了
评分##1.翻译一般 2.序言太长 3.如此少的字数依旧感受到深深的拖沓感 4.选错了书,宗教哲学目前还碰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