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定制度 走流程 抓执行

管理就是定制度 走流程 抓执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秘祖利 著
图书标签:
  • 管理
  • 制度
  • 流程
  • 执行
  • 效率
  • 领导力
  • 组织管理
  • 企业管理
  • 方法论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哈尔滨市学府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2883
商品编码:26886073968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4-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暂时没有内容

关联推荐
为什么很多企业有很好的战略规划,到了一线执行时却会出问题?为什么员工执行力低下,工作拖拉?为什么总有下属在“坐、等、靠、要”,不能自动自发地完成工作?为什么老板总处于“急、忙、累”的糟糕状态?
很简单,要么公司制度不完善,要么工作流程不清晰,这就导致了执行结果差。要想执行出结果,B须定制度、走流程。一套科学规范的流程,可以帮助企业培养人、训练人、改造人,打造一支优秀的执行团队,彻底解放管理者!
《管理就是定制度,走流程,抓执行》是一本集理念、方法、工具于一体的管理学宝典,旨在帮助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系统,规范企业管理,提振企业经营力,提升全员执行力。本书不仅适合各级管理者阅读,也可用于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 
目录
DY章?制度无力,管理就是“纸上谈兵” 1.?制度管人,基业长青 / 02 2.?YL企业看制度,二流企业看老板 / 06 3.?制度面前,谁都没有特权 / 09 4.?你不讲制度,员工就会和你讲条件 / 13 5.?不要让员工怕你,要让员工怕制度 / 16 6.?讲结果不讲如果,制度执行没借口 / 20 DY章?制度无力,管理就是“纸上谈兵”

1.?制度管人,基业长青 / 02

2.?YL企业看制度,二流企业看老板 / 06

3.?制度面前,谁都没有特权 / 09

4.?你不讲制度,员工就会和你讲条件 / 13

5.?不要让员工怕你,要让员工怕制度 / 16

6.?讲结果不讲如果,制度执行没借口 / 20

第二章?制度设计,好制度就要简单实用

1.?充分调研,拟定制度草案 / 24

2.?集思广益,定制度要让员工参与进来 / 27

3.?简明扼要,制度设置要抓住重点 / 32

4.?顺应民心,制定制度要注重人性化 / 35

5.?遵守法律,别让制度“撞车”法律 / 39

6.?持续完善,让制度与时俱进 / 42

7.?严谨以对,制度不能朝令夕改 / 45

第三章?规范流程,让执行有条不紊展开

1.?流程的要求:科学合理,立足现实 / 50

2.?流程的根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 54

3.?流程的设计:立足全局,环环相扣 / 58

4.?流程的目标:明确清晰,有的放矢 / 62

5.?流程的导向:注重结果,做好过程 / 66

6.?流程的效果:简单高效,落到实处 / 69

7.?执行不按流程走,等于没有执行力 / 72

第四章?优化流程,高效节能提升生产率

1.??分析流程设计,洞察流程隐患 / 76

2.?找出流程病灶,及时对症下药 / 79

3.?梳理流程思路,确保衔接畅通 / 83

4.?精简冗繁程序,提高流程效率 / 86

5.?控制过程质量,有效防错纠错 / 91

第五章?把控流程,各个环节都有责任人

1.?优化岗位职能,让员工做事有章可循 / 96

2.?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 / 99

3.?落实岗位责任制,谁的工作谁负责 / 103

4.?控制流程节点,让执行事半功倍 / 106

5.?实行层级负责制,每个环节都要对下负责 / 110

6.?建立岗位问责制,谁出了问题找谁 / 113

第六章?授权到人,提升员工执行内驱力

1.?懂得授权,才能凝聚起团队的力量 / 118

2.?做决策、定目标,明确执行大方向 / 122

3.?根据下属专长授权,选对人才能做对事 / 126

4.?“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Z能激发执行力 / 129

5.?掌握交办原则,确保下属明白你的意思 / 132

6.?一事一授权,授权还要记得收权 / 136

第七章?强化沟通,为执行开辟“快车道”

1.?有效的执行从高效沟通开始 / 140

2.?Z高效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沟通 / 144

3.?复述和提问,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 147

4.?牵涉较多的事沟通好了再执行 / 150

5.?沟通要多用“建议”,少用“命令” / 153

6.?完善沟通渠道,保证各环节顺利衔接 / 156

7.?懂得倾听,学会接纳不同意见 / 159

第八章?严格检查,催生员工强大执行力

1.?YL执行要有YL监督 / 164

2.?关注过程,对落实情况持续跟进 / 167

3.?紧盯结果,关注工作的“回报” / 170

4.?全员行动,让员工之间互相监督 / 173

5.?发现问题,要DY时间消除隐患 / 176

6.?严肃处理,给违反者以警示 / 179

第九章?多重激励,提高流程的运转效率

1.?物质激励:每个员工都需要以薪换心 / 184

2.?晋升激励:把晋升和降职纳入奖惩制度 / 188

3.?培训激励:给员工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 192

4.?竞争激励:设置对手,激发员工好胜心 / 196

5.?创新激励:给创新者Z有诚意的回报 / 200

6.?即时激励:绝不把褒奖留到第二天 / 203

第十章?合理考核,管理要以结果论成败

1.?人人谈苦劳,公司成“苦牢” / 208

2.?干好干坏都一样,谁还会卖力 / 212

3.?树立结果意识,执行才能到位 / 215

4.?公平考核,给员工发张“成绩单” / 219

5.?多劳多得,业绩与薪资直接挂钩 / 222

6.?绩效面谈,为下属指明努力方向 / 224 显示全部信息

《管理的智慧:从混沌到有序的实践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定制度、走流程、抓执行”的枯燥教科书,它是一部深入剖析组织管理本质,探寻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如何将一群人凝聚成一支高效、协作、充满活力的团队的实践指南。我们不再拘泥于僵化的制度条文,也不沉溺于流程的机械重复,而是聚焦于管理的核心——激发人的潜能,构建健康的组织文化,并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方向。 一、 理解管理的本质:超越工具,洞察人心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那些冰冷的制度和流程,终究是为了服务于人,并由人来执行。然而,许多管理者却本末倒置,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细节的规章制定和流程设计中,却忽视了最关键的要素——人的需求、动机和行为模式。 本书将带你跳出“管理就是规则”的思维误区,深入理解管理的真正内涵。我们将探讨: 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期望和工作方式。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尊重这种多样性,并能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这不仅仅是了解员工的性格,更是洞察他们的内在驱动力,理解他们为何而工作,为何而奋斗。 动机的源泉: 为什么有些人充满激情,有些人却得过且过?我们将深入研究内在动机(如成就感、自主性、成长感)和外在动机(如薪酬、晋升)如何影响员工的表现,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策略,帮助管理者点燃团队的激情之火。这包括但不限于创造挑战性的任务,提供成长的机会,赋予员工更大的决策权,以及建立公平公正的认可与奖励机制。 团队动力学: 一个成功的团队并非只是成员的简单叠加,而是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协同作用的有机整体。我们将剖析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冲突解决方式、协作效率以及信任的建立过程。了解这些动态,是构建高效协作团队的基石。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并化解团队内部的潜在冲突,如何鼓励开放坦诚的沟通,如何建立共同的目标感,让团队成员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文化的力量: 组织文化如同空气,无处不在,却又至关重要。一种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强调责任的文化,能够极大地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本书将指导管理者如何塑造和维护一种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健康文化,让员工在其中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包括如何通过领导者的言传身教来传递价值观,如何通过制度和行为来强化文化,以及如何识别并纠正那些破坏文化的行为。 二、 构建灵活的运营框架:而非僵化的流程 我们并非否定制度和流程的作用,而是强调其“服务性”与“灵活性”。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僵化的制度和流程往往成为组织发展的绊脚石。本书将提供一种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的运营框架构建思路: “适度”的规范: 并非事事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那些真正需要规范的环节,并制定“够用就好”的制度,避免过度繁琐的规则束缚。关键在于找到效率与控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我们会区分哪些是需要刚性约束的底层逻辑,哪些是可以通过灵活性调整的优化空间。 流程的“生命力”: 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优化。本书将介绍如何建立一套持续改进流程的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流程真正服务于业务的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这包括运用精益思想、敏捷开发等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端到端的流程优化。 赋权与责任并行: 授权不是简单地把任务推出去,而是赋予员工必要的资源、信息和决策权,并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合理的授权体系,既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又能确保工作质量和结果。这需要管理者具备识别员工能力,并愿意放手让其成长的勇气。 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 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我们不可能预见所有问题。本书将介绍如何构建一种能够应对不确定性的运营模式,例如通过建立冗余、培养跨职能团队、鼓励试验和学习等方式,让组织在变化中保持韧性。我们会探讨如何在不确定性中进行风险管理,如何在模糊中做出决策,以及如何利用敏捷的组织架构来快速响应变化。 三、 激发“执行力”的内在驱动:而非简单的“督促” 执行力并非来自外部的强力督促,而是源于员工内在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对目标的认同。本书将深入挖掘激发执行力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一系列实践方法: 目标设定的智慧: 清晰、有意义、可衡量的目标是有效执行的前提。我们将探讨如何设定既有挑战性又能让员工感到与自身价值相关联的目标,以及如何将宏大的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可执行的任务。这包括运用SMART原则,以及更进一步的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等方法,确保目标既明确又具有激励性。 赋能与支持: 员工没有执行力,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工具、知识或支持。本书将强调管理者在提供资源、培训和指导方面的重要性,帮助员工克服执行中的障碍。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包括心理上的支持,例如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员工敢于尝试,即使失败也能从中学习。 反馈与调整: 执行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适时的调整至关重要。我们将介绍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双向沟通,帮助员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确保执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包括定期的绩效评估,以及更加灵活的即时反馈,让员工能够持续地获得指导和认可。 问责制的健康实践: 责任是执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一种公平、透明的问责体系,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承担的后果,从而激发其主动性和责任感。我们会强调问责制并非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促进成长和学习,让组织成员都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领导者自身的行为是最好的榜样。本书将强调管理者在执行中的积极参与和以身作则,用行动而非空洞的口号来影响团队。只有当领导者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时,才能真正赢得团队的信任和追随。 四、 拥抱变化,持续成长:管理者的终极课题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管理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本书鼓励管理者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拥抱变化,与组织一同成长。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如何让组织持续学习,不断迭代?我们将探讨如何营造一种鼓励学习、分享知识、勇于创新的组织氛围。 应对未来挑战: 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全球化竞争……这些都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本书将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管理者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个人成长的修炼: 管理者自身的成长同样重要。本书将引导管理者进行自我反思,提升领导力,成为更具智慧和影响力的领导者。 《管理的智慧:从混沌到有序的实践指南》将为你提供一套全新的管理视角,帮助你突破思维的藩篱,以更加人性化、灵活化、智慧化的方式,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充满活力的组织。它不是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这是一场关于管理艺术的探索,一次关于激发潜能的实践,一次关于塑造未来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企业中服务了十几年的HR,见证了无数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碰撞和演变。对于“管理就是定制度,走流程,抓执行”这个标题,我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市面上这类书籍太多了。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被作者的真知灼见深深吸引。尤其是关于“定制度”的探讨,作者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从人性、文化、组织目标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制度设计的根本逻辑。他提出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这一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制度看起来很完美,但最终却难以推行,很可能就是因为与企业现有的文化脱节。作者还强调了制度的“动态性”,即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在“走流程”的部分,作者非常注重“价值流”的概念,他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优化流程,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这让我看到了流程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整体的价值。在“抓执行”方面,作者提出了“授权与问责相结合”的原则,强调既要充分授权给一线员工,也要建立清晰的问责机制,确保责任到位。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为我提供了很多新的管理思路和实践方法。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奔波于一线销售的人员,我对“抓执行”这个词深有体会。过去,我常常觉得,很多好的计划和策略,最终都因为执行不到位而功亏一篑。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痛点,并给出了非常深刻的洞察。作者在“抓执行”这部分,没有流于形式地讲大道理,而是深入到执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他分析了执行不力的各种常见原因,比如目标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激励不到位、监督不力等等,并针对每一种原因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控”的章节,作者提出的“SMART原则”和“PDCA循环”的结合应用,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他强调,执行的落地,关键在于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可执行的小任务,并为每一个任务设定明确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而且,他强调的“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纠偏”,更是点睛之笔。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却忽略了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等到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作者提出的“主动沟通和定期汇报”机制,也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将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这本书让我明白,抓执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系列具体、系统的行动。

评分

这是一本我读过后,感觉“治愈”了我在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困惑的书。我是一名项目经理,经常需要协调不同部门的同事,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过去,我常常陷入“为什么大家不按我的想法做”的泥潭。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解答了这些疑问。在“定制度”的部分,作者强调了“制度的透明度和一致性”,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团队成员之所以不执行,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制度,或者觉得制度执行得不公平。他提出的“可视化制度”和“定期解读”的建议,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在“走流程”方面,作者用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生动地展示了如何识别和优化一个流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优化信息传递路径”的讲解,这些都是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他提出的“流程复盘”机制,也让我明白,流程不是一次性的设计,而是需要持续的改进。在“抓执行”方面,作者强调了“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和“及时认可和激励”,这让我认识到,强制性的命令并不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而积极的鼓励和认可,更能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去执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管理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关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评分

我是一个在企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基层管理者,手下带着一支人数不少的团队。过去,我一直以为管理就是凭经验,凭感觉,靠“拍脑袋”做决定。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尤其是在“走流程”这一块,作者的论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他非常细致地讲解了流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从流程的识别、分析,到优化、落地,每一个步骤都辅以具体的案例和实操建议。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强调流程的标准化,而是强调流程的“业务导向性”和“效率提升”。他提出,流程的设计应该紧密围绕业务目标,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流程而流程。书中的一个关于跨部门协作的流程优化案例,简直就是我目前团队面临的困境的写照。我们部门之间经常因为信息传递不畅、责任不清而导致项目延误,之前我也尝试过沟通,但效果甚微。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一个清晰、可追溯的跨部门协作流程。作者提出的“端到端”流程视角,让我明白了如何从整体上审视和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而且,书中关于“流程可视化”的建议,也让我眼前一亮,我计划在我团队内部推行流程图,让每个环节都一目了然,减少沟通成本和误解。这本书让我明白,管理不是凭一腔热血,而是需要系统性的思考和科学的方法。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是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小白,但书中关于“如何让团队高效运转”的逻辑和方法论,却让我茅塞顿开。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定制度”的部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一大堆规章,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制度的设计原则——如何平衡自由与约束,如何让制度既有约束力又不至于扼杀创新。书中举的几个案例,比如某公司如何通过优化请假流程,既保证了员工的休息权,又避免了项目延误,非常生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适用性”和“可执行性”,而不是空洞的纸面文章。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好的制度不是用来惩罚人的,而是用来帮助人成功的。”这句话我记下了,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我目前的工作中,通过梳理和优化现有的流程,让大家都能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得更好。之前总觉得团队里有些信息不对称,或者大家在执行某个任务时,总会因为理解不同而出现偏差,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很多问题根源在于流程不够清晰,或者制度缺失。作者还提到了“柔性化管理”,即在制度框架内,给予团队成员一定的自主权,这让我看到了管理并非一成不变的铁板一块,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艺术。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管理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