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價:29
叢 書 名中華生活經典
作 者(明)徐上瀛 著,徐樑 編著
齣 版 社中華書局
齣版時間2013-10-1
ISBN9787101095968
版 次:1
頁 數:214
字 數:150000
印刷時間:2013-10-1
開 本:大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琴況”,即琴(琴音、琴樂)之狀況、意態(形)與況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據宋崔尊度“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的原則,按照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把音樂的主要特性劃分為二十四況,即: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彩、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係統地闡述彈琴要點和琴學的美學原則。《溪山琴況(中華生活經典)》注釋、譯文力求準確曉暢,作者結閤自己彈奏經驗作齣的點評,讀來實用中肯。
目錄
前言
序
徐青山先生琴譜序
一曰和
一曰靜
一曰清
一曰遠
一曰古
一曰澹
一曰恬
一曰逸
一曰雅
一曰麗
一曰亮
一曰采
一日潔
一曰潤
一曰圓
一曰堅
一曰宏
一曰細
一曰溜
一曰健
一曰輕
一曰重
一曰遲
一曰速
附錄
萬峰閣指法悶箋自序
萬峰閣指法闥箋
左右手二十勢圖說
當我拿起《溪山琴況》,我期待的是一本關於古代音樂的書,但它給予我的,遠不止於此。它是一本關於生活方式的書,一本關於精神修煉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讀本。徐上瀛先生的文字,樸實而雋永,卻蘊含著深邃的智慧。他對“溪山”的描繪,不僅僅是風光之美,更是內心的一種嚮往和寄托。而“琴”,則成為瞭連接這份嚮往與現實的橋梁。書中對琴的論述,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古代文人對藝術、對人生、對宇宙的深刻理解。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藝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與自然緊密相連。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係,感受那份久違的寜靜與和諧。它提醒我,在追逐物質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滋養我們精神的傢園。
評分這份《溪山琴況》的齣版,可以說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次重要梳理與呈現,讓我得以一窺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琴”這一載體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徐上瀛先生的著述,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它關乎琴的音韻、意境,也關乎彈奏者內心的修為與品格。編著者徐樑先生的梳理與編撰,功不可沒,使得這部古籍得以以更加清晰、易讀的麵貌呈現在讀者麵前,為我們理解古代琴學提供瞭寶貴的橋梁。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書中對琴音與自然景緻的融會貫通所打動,仿佛琴聲已化作山間的清泉,竹林間的微風,將這份寜靜與悠遠傳遞到讀者的心底。它教會我們,彈奏不僅僅是手指的運動,更是心靈與天地萬物的對話。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對音樂理論的探討,它更是一種關於生活美學的啓迪,一種對“天人閤一”精神的踐行。
評分這是一次令人驚喜的文化探索之旅。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文人生活充滿好奇,而《溪山琴況》恰好滿足瞭我這份渴望。書中對於山居生活的描繪,細緻入微,充滿瞭畫麵感。我仿佛能聽到山澗溪流的聲響,聞到泥土與青草混閤的氣息,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的涼意。而這一切,都與“琴”緊密相連。作者徐上瀛將琴的演奏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強調“樂隨境遷”、“景隨琴生”的理念,這種將音樂與生活、自然融為一體的思考方式,在今天看來依然極富啓發性。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彈好一首麯子,更是關於如何通過音樂來體味生活,感受自然,提升自我。書中的一些插畫(如果存在的話,此處可以想象)更是錦上添花,將文字中的意境具象化,讓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閱讀過程中,我被深深地吸引,仿佛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心靈得到瞭極大的放鬆與滋養。
評分《溪山琴況》這本書,帶給我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僅僅是一部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古代文人高雅的精神世界。作者徐上瀛的文字,宛如涓涓細流,緩緩注入讀者的心田,字裏行間流淌著對琴的深沉熱愛,以及對人生境界的獨特追求。他筆下的“溪山”,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山水,更是心境的寫照,是精神棲息的港灣。書中關於“琴”的論述,也並非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藝術的想象力和哲學的高度。它探討的不僅僅是音的技巧,更是音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意境以及與宇宙萬物的聯係。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仿佛與古人的靈魂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生活、看待藝術的全新視角,它教會我們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和諧,用音樂滋養靈魂,用生活體悟人生。
評分一本讓人沉浸其中的古代生活畫捲,翻開《溪山琴況》,仿佛一下子穿越瞭時光,置身於那個文人雅士悠然自得的年代。書中所描繪的不僅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琴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學。作者徐上瀛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隱逸山林的場景,從山川的秀麗到泉水的潺潺,再到鬆風竹韻的低語,無不充滿詩意。閱讀過程中,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齣古代文人撫琴、品茗、賞月的畫麵,那種超然物外的境界讓人心生嚮往。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琴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生活”的書。書中對琴的論述,深入淺齣,既有專業的技巧指導,又不失文人情懷的抒發。讀完之後,仿佛自己的內心也得到瞭淨化,對周遭的一切有瞭更深的體悟。即使不通琴藝,也能從中感受到古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這種迴歸自然、追求寜靜的生活方式,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著我們要放慢腳步,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