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三贤哲》是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纳塞尔于1962年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时所作的一个公开讲座,后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出版后非常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穆斯林三贤哲》以伊斯兰哲学史上最关键的三个人物(伊本·西那、苏赫拉瓦迪、伊本·阿拉比)为贯穿整个伊斯兰哲学史脉络的“点”,以敏锐的洞见、立足原典的解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伊斯兰哲学的历史图景。其中贯穿了纳塞尔教授对伊斯兰哲学史的独特理解方式和研究进路,即强调立足神圣传统观的阐释方法,把伊斯兰哲学视为与西方哲学传统并列的另一具有鲜活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类智识传统,颠覆了此前占据主导地位的“东方主义”研究进路。
##海星
评分##没看完,只看了导言,可以留着以后细读
评分##以学派为经,梳理10至13世纪伊斯兰哲学流变,行文强调其对希腊古典哲学的承继。三贤哲的选取偏向什叶派。我自己的根底太浅,读苏菲派一节显晦涩
评分##三大圣哲也引出了伊斯兰三大支派。“哲学-科学家”学派明显与希腊交流很多;光照派揉进了很多琐罗亚斯德教思想;而苏菲派更是借鉴了很多印度教的思维方式。
评分##我们缺乏对苏菲的深度研究,更缺乏对苏菲著作的翻译,那么多的辉煌巨著,只能一次次在各类文章中看着书名流哈喇子,真的好想看到《麦加开示录》的中译本,祈祷早日见到。
评分##读是书,有些冒失,但也开解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其学术多吸收希腊,其思想可参照祆教,光照学派更让我脑洞大开地想到了明教。对世界的二元结构,又与基督相反。相对于那个至今还不能自圆其说的上帝,我更喜欢苏菲里的那些神秘、自然、灵性的东西。那是光,那是一种特质。
评分##第一本伊斯兰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不熟悉对阅读产生了一定障碍,但思想本身还是讲得很明晰的。希腊、希伯来、波斯的传统都在伊斯兰里汇聚,有一种奇妙的多元性的色彩,与诺斯替主义的确有相似之处。作者本人的立场不能说中立,应该说比较偏向伊本·阿拉比,在苏非存在一统论的基础上主张诸教统一。如果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对比观照的话会有“世界参差”之感。阿维森纳之后西方世界走向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而伊斯兰在苏非神秘主义的道路上绝尘而去,继承阿维森纳的阿威罗伊甚至可能在西方比在阿拉伯世界更具影响力,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 另:译者有些注解很认真,为不熟悉背景的读者提供了不少信息,但有些莫名其妙拿中国哲学比附的...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评分##看着密密麻麻的译者注对人名、地名的注解就觉得十分舒适,这就代表着译者的一个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虽然书里还是有一些小错误)
评分##以学派为经,梳理10至13世纪伊斯兰哲学流变,行文强调其对希腊古典哲学的承继。三贤哲的选取偏向什叶派。我自己的根底太浅,读苏菲派一节显晦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