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三賢哲》是華盛頓大學終身教授納塞爾於1962年在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時所作的一個公開講座,後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瞭單行本。齣版後非常受歡迎,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穆斯林三賢哲》以伊斯蘭哲學史上最關鍵的三個人物(伊本·西那、蘇赫拉瓦迪、伊本·阿拉比)為貫穿整個伊斯蘭哲學史脈絡的“點”,以敏銳的洞見、立足原典的解讀,深入淺齣地介紹瞭伊斯蘭哲學的曆史圖景。其中貫穿瞭納塞爾教授對伊斯蘭哲學史的獨特理解方式和研究進路,即強調立足神聖傳統觀的闡釋方法,把伊斯蘭哲學視為與西方哲學傳統並列的另一具有鮮活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人類智識傳統,顛覆瞭此前占據主導地位的“東方主義”研究進路。
##第一本伊斯蘭相關。曆史文化背景的不熟悉對閱讀産生瞭一定障礙,但思想本身還是講得很明晰的。希臘、希伯來、波斯的傳統都在伊斯蘭裏匯聚,有一種奇妙的多元性的色彩,與諾斯替主義的確有相似之處。作者本人的立場不能說中立,應該說比較偏嚮伊本·阿拉比,在蘇非存在一統論的基礎上主張諸教統一。如果和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對比觀照的話會有“世界參差”之感。阿維森納之後西方世界走嚮瞭亞裏士多德的理性主義,而伊斯蘭在蘇非神秘主義的道路上絕塵而去,繼承阿維森納的阿威羅伊甚至可能在西方比在阿拉伯世界更具影響力,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瞭。 另:譯者有些注解很認真,為不熟悉背景的讀者提供瞭不少信息,但有些莫名其妙拿中國哲學比附的...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瞭。
評分##雖然曆史介紹偏多,義理闡發較淺,但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塊幾乎空白的知識領域,必要的曆史背景介紹對於理解這三位哲學傢來說十分必要。(注釋很強大)
評分##最精彩的是其注釋。裏麵提到一個詞fakir(poor in spirit)就是我讀完此書後的感受
評分##沉醉在先賢的智光中
評分##雖然曆史介紹偏多,義理闡發較淺,但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塊幾乎空白的知識領域,必要的曆史背景介紹對於理解這三位哲學傢來說十分必要。(注釋很強大)
評分##我們缺乏對蘇菲的深度研究,更缺乏對蘇菲著作的翻譯,那麼多的輝煌巨著,隻能一次次在各類文章中看著書名流哈喇子,真的好想看到《麥加開示錄》的中譯本,祈禱早日見到。
評分##海星
評分##本書封底的介紹有很大的誤導性。本書並不是通常意義上“學術中立”的思想史作品,而是包含瞭明確的作者個人立場。不過第二第三章對蘇菲派的講解非常簡明清晰,可算是非常好的介紹性作品。
評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當今世界影響巨大,但我們對她的瞭解可能連門檻都沒有越過。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很多,但我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有關這方麵的書籍過少,特彆是高質量漢語譯注嚴重缺乏,導緻整個國傢對這個群體極為陌生,誤解重重。若要實現國傢長治久安,國民和諧相處,允許並齣版類似高質量書籍,促進相互學習、相互理解,值得高度重視,也是增強整個國傢凝聚力的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