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始于威尼斯。这是爱尔琦和米哈伊在意大利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在那里,爱尔琦发现她的新婚丈夫经常独自一人在小巷里徘徊。问题在拉文纳继续出现。当夫妇二人坐在露天咖啡馆时,一个充满敌意的骑摩托车的人出现了。那是米哈伊多年未见的朋友亚诺西,他希望米哈伊和他一起去寻找儿时的伙伴埃尔文。当米哈伊错过他和爱尔琦本该搭乘去罗马的火车后,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他下了车,穿越意大利一个又一个的城市,身边萦绕着一群他以为早就在不同寻常的年轻时代告别的儿时伙伴:其中有一对富有魅力的兄妹艾娃和托马西,他们的怪异行为总是让他联想到性和死亡;埃尔文,一个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是他赢得艾娃青睐的竞争对手;另外,还有那个骑在摩托车上的暴徒。
《月光下的旅人》精心钩织了一个梦境一般的历险经历,就像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令人陶醉的、集合了魔幻、疯狂、情爱和惊悚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的复合体。用评论家雷扎德·尼古拉斯的话说:“没有哪个人读完以后不会爱上这本书。”
##闪烁着人文哲思与宗教神秘的情爱小说,回溯记忆与不确定叙事让人想到同为匈牙利小说的烛尽,水城的背景变幻又时不时串戏到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文中对情欲的描写颇有实感,令人信服。隐晦不明的影射,以及如龙入云的结构又很挑战读者的耐性。
评分##闪烁着人文哲思与宗教神秘的情爱小说,回溯记忆与不确定叙事让人想到同为匈牙利小说的烛尽,水城的背景变幻又时不时串戏到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文中对情欲的描写颇有实感,令人信服。隐晦不明的影射,以及如龙入云的结构又很挑战读者的耐性。
评分##看不懂优秀在哪里?!
评分##小说游刃有余于心理的游戏,几乎令人惊骇。主人公米哈伊在意大利的漫游,完全是在历史遗迹中激发的精神漫游,却导向少年记忆,沉溺其中,几乎难以自拔。他与其短暂的妻子,如镜像两面,无一不想超越世俗的牵绊,却无一不失落到丢盔弃甲,此无它,不过是可怜的人性作祟,使他们永远不能逃避,因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丰盛的欲望。小说似乎想提出一个超现实的哲学问题:死亡是最高的情欲,于是,在米哈伊的追念之中(并得到小说的确认),他那少年的好友托马西,在极致的平静中服毒而亡,这成为了米哈伊永远不能实现的人生样板,也使得最后那等同于皆大欢喜的结局,充满了反讽意味,或者说,溃败之后的悲凉。
评分##甩掉昆德拉几条街。
评分##十分喜欢 结构喜人
评分##总觉得匈牙利最好的文学其实是某种精神意义上的游记,必须通过流亡异国他乡才能认识自己。意大利是所有渴望死亡的人所能想到的最美的陷阱。
评分##甩掉昆德拉几条街。
评分##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01/c404092-30028229.htm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