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诵读注音 字大如钱
配图精美 图文并茂
开本宏大 版式疏朗
注释精准 校对无讹
书名:大学·中庸
丛书主编:诸华 邓启铜
定价:15.00元
条码:9787564162511
开本:16
印张:7.5
字数:140千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大学(全文)
中庸(全文)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所作。大学指博大而高深的学问,是成就大人一一道德上的巨人的学问。其核心内容是三纲——明明德、民、止诚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元代以来,它和《论语》《孟子》《中庸》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士子必读的经书和各类私塾的基本教材。儿童读了《大学》,就等于进了大学。
《中庸》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圣人的孙子孔伋,字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是“亚圣”孟子的老师。子思将“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将“中庸”作为其学说的核心。中庸不是“温吞水,和稀泥”,而是讲究“至诚”、“诚心诚意”,“君子诚其意”。诚哉,中庸!
邓启铜,1991年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古文献整理及古汉语、文字研究工作,经其点校、注释的经典品种多达百余种。其点校、注释的传统经典曾被电视台报道,其中的《论语》还登上了《南方都市报》2004年、2005年书总榜。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第1版)》、2013年推出的《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第2版)》,销售均名列前茅。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质量的编校作品获得了广大国学爱好者的认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学校指定为国学阅读图书,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东南大学版国学经典是在2004年云南大学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节目曾隆重!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神童诗(未出)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未出)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龙文鞭影
9、
10、
11、山海经
12、菜根谭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诗经
3、
4、
5、
6、列子
7、
8、元曲三百首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楚辞
2、尔雅
3、古文观止
4、六朝文絜
5、春秋左传
6、春秋公羊传
7、春秋榖梁传
8、仪礼
9、周礼
10、礼记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
5、古诗源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在众多的国学经典版本中,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尚雅国学经典诵读本》的《大学》、《中庸》,是因为它所传达出的信息传递了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从书名“尚雅”可以感受到其对文化传承的追求,而“国学经典诵读本”则表明了其旨在推广和普及的意图。东南大学出版社作为一所知名学府的出版社,通常在学术出版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控,这让我对该书的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非常重视书中对原著的尊重程度,以及注释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这套书不仅能提供准确的文本和精辟的注释,还能在内容编排上体现出对读者的关怀,例如是否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历史溯源,或者一些便于理解的引申解读。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块坚实基石。
评分翻开书页,第一眼就吸引我的是它排版的考究。古籍的排版方式总有一种特别的魅力,而现代的出版物如何在继承传统韵味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平衡。这套《大学》、《中庸》在这一点上做得 khá 令人满意。字里行间的留白处理得当,每页的版式都显得疏朗有致,不会让人感到拥挤和压迫。我特别喜欢它在注释上的处理方式,是放在页眉还是页脚,亦或是穿插在正文旁,不同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能够一眼看到注释,避免频繁翻页的打断。而且,注释的语言风格也很重要。有些注释过于书面化,读起来像是在读另一篇学术论文,反而失去了阅读经典的乐趣。我希望这里的注释能够用一种更接近口语化的方式,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能够点拨到位,引发我的思考,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孔子和孟子(虽然《大学》和《中庸》的作者归属有争议,但其思想源头与这两位圣人息息相关)所要传达的深刻道理。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但又苦于缺乏系统学习机会的普通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套能够真正带我入门的国学经典读物。市面上的《大学》、《中庸》版本很多,但真正能让我感到“信得过”的却不常见。这次选择《尚雅国学经典诵读本》的《大学》、《中庸》,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其注释者的名号和出版社的背景。我希望这套书的注释,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字词的释义,更能深入到思想的层面,解释其中蕴含的哲学观念、人生智慧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启示。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与千年前的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同时,我也希望这套书能够提供一些便于我理解的辅助内容,比如适时地引用一些例证,或者给出一些不同学派的解读,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经典。
评分我对于这套《尚雅国学经典诵读本》的《大学》、《中庸》抱有相当高的期望,特别是对其注释部分的关注。在古代经典的学习过程中,注释的质量往往是决定一本书是否真正有价值的关键。如果注释过于牵强附会,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字词的解释,那么这本书就很难真正起到引导读者理解经典的作用。我希望诸华和邓启铜先生的注释,能够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结合当代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我们解读《大学》和《中庸》中的核心思想。我期待他们能够帮助我们理清那些繁复的理论,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大学之道”的三个方面,以及“中庸”的精髓所在。同时,我也希望注释中能够体现出一种辩证的思维,承认历史的演变和不同解读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地给出一种“标准答案”。
评分拿到这套《尚雅国学经典诵读本》中的《大学》、《中庸》时,内心其实是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近些年国学热兴起,市面上各种版本的经典解读琳琅满目,质量良莠不齐。而这本《大学》、《中庸》由诸华、邓启铜注释,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几个信息点倒是给了我一些信心。拿到书的第一个感觉是纸质相当不错,摸上去有质感,印刷清晰,字迹大小也适中,阅读起来不会觉得吃力。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古朴,整体风格符合我对“国学经典”的期待。我尤其看重注释的质量,毕竟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很多文言文的深层含义需要专业的解读来辅助理解。诸华和邓启铜两位先生的注释,我希望能够深入浅出,既保留原著的精髓,又不至于过于晦涩难懂,能够真正帮助读者领悟“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的真谛,而不是流于表面,做一些生搬硬套的解释。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带领我一步步走进先圣的智慧殿堂,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冰冷的事实堆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