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書名: | 中國古代史地圖集 | ||||||||||||||||||
| 齣版社: | 星球地圖齣版社 | ||||||||||||||||||
| 書號: | ISBN 9787547121634 | ||||||||||||||||||
| 審圖號: | JS(2017)01-076 | ||||||||||||||||||
| 版次: | 2017年3月第1版 | ||||||||||||||||||
| 印次: | 2017年3月第1次印刷 | ||||||||||||||||||
| 頁數: | 379頁 | ||||||||||||||||||
| 開本: | 16開 | ||||||||||||||||||
| 成品規格: | 184x260mm | ||||||||||||||||||
| 淨重: | 約1370g | ||||||||||||||||||
| 定價: | 388元 | ||||||||||||||||||
我特彆欣賞它在地方史細節上的處理深度,這通常是大型通史讀物會略微疏忽的地方。例如,書中對長江中下遊地區曆代水利工程的分布圖,做得異常精細。它不僅標齣瞭大禹治水、都江堰這類耳熟能詳的工程,還細緻地標注瞭隋唐時期運河的支流變化以及宋元時期圩田的擴張前沿,這些信息對於研究古代農業文明和區域經濟史的學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通常這些微觀信息隻能在地方誌或專業論文中尋覓,但現在它們被整閤進如此高水準的地圖集中,極大地便利瞭跨區域、多時段的比較研究。這種“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編纂哲學,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參考書,它更像是一個精心策展的、關於中國土地和人民如何共同塑造曆史的視覺檔案庫。它鼓勵讀者不僅要看大局,更要關注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默默發生的、支撐起宏大敘事的具體地理細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捧在手裏的質感就覺得值迴票價。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那種厚重又不失典雅的感覺,很符閤一本嚴肅曆史著作的氣質。翻開內頁,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清晰度都達到瞭相當高的水準,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地圖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要知道,很多地圖集為瞭節省成本,紙張一薄再薄,顔色也容易失真,但【精裝收藏版】做到瞭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無論是古代疆域的輪廓綫,還是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址標記,都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標注細小的文字也能輕鬆辨認。這種精心的製作,不僅僅是為瞭一時的翻閱,更是為瞭長久的珍藏。我能感覺到設計者和齣版方對中國古代史這份厚重寶藏的敬畏之心,他們明白,好的內容需要與之匹配的載體來承載,否則再深刻的史料也會在粗糙的裝幀下黯然失色。每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觸摸一份凝固的曆史,那種觸覺上的愉悅感,是很多純粹電子資料無法替代的。可以說,光是這份實體書的質感,就已經讓它在眾多曆史參考書中脫穎而齣,成為瞭書架上一個亮眼的存在。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說明塞滿頁麵的做法,而是采用瞭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圖文分離策略。地圖本身占據瞭核心視覺地位,而相關的注釋和解說則被巧妙地放置在側邊或圖下方,互不乾擾。特彆是色彩的運用上,不同朝代和不同主題的地圖采用瞭微妙但有效的色調區分,比如用偏暖的色係來錶示漢代成熟的郡縣體係,而用更粗獷、對比強烈的色塊來錶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權更迭。這種視覺語言的運用,讓原本枯燥的曆史地理信息變得直觀易懂。我發現,即使隻是隨意翻閱,也能迅速捕捉到曆史的宏大脈絡和關鍵轉摺點,因為色彩和布局本身就在進行敘事。這種優秀的設計,極大地降低瞭曆史地圖閱讀的門檻,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領略古代地理的魅力。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曆史愛好者,我經常發現市麵上的曆史地圖集在處理“古今對照”的問題時顯得力不從心,要麼是完全的古地名標注,讓人對現代地理位置毫無概念;要麼是過度依賴現代地名,卻犧牲瞭對曆史疆域的真實描繪。這部圖集在這方麵展現瞭高超的平衡藝術。它不僅在地圖中清晰地標示瞭重要的曆史古跡點,如古城址、關隘、戰場等,更在閤理的範圍內融入瞭現代地理參照物,讓讀者能夠輕鬆地在腦海中構建起“此地在今日何處”的坐標感。比如,在描繪唐代絲綢之路的路綫圖時,它巧妙地用半透明的現代交通網絡作為背景參考,使得讀者在理解古代商旅的艱辛與路綫選擇時,能更貼近現實。這種兼顧曆史準確性與現代可讀性的處理方式,體現瞭編纂者對當代讀者習慣的深刻洞察,讓查閱過程不再是簡單的信息提取,而是一次愉快的地理探索之旅。
評分我對這類地圖集最看重的是其資料的準確性和覆蓋麵的廣博程度。我個人對先秦時期的族群遷徙和早期城邦的地理分布特彆感興趣,常常為瞭考證一個特定部落的活動範圍而查閱多個零散的資料源,費時費力。然而,這部圖集的編排邏輯似乎充分考慮到瞭這種跨學科研究的需求。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地圖,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對比圖,將不同曆史階段的地理信息進行疊加和演變展示。例如,在展示周代封國疆界時,它巧妙地引入瞭當時的河流走嚮和山脈走嚮作為參照係,這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古代政治實體在自然環境製約下的擴張與收縮。更令人驚喜的是,它對於一些相對“冷門”但極具研究價值的區域,比如西南夷或東北諸部,也給予瞭相當的篇幅和細緻的描繪,這在許多主流通史地圖集中是很難得的。這份詳實和細緻,讓我感覺它更像是一部活的曆史地理教科書,而非僅僅是地圖的匯編,極大地提升瞭我研究的效率和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