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基础完全入门

速写基础完全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速写
  • 绘画
  • 素描
  • 基础
  • 入门
  • 艺术
  • 绘画技巧
  • 绘画教程
  • 速写技巧
  • 绘画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9749
商品编码:2836216154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字数:371

具体描述




 
送素描笔
大促价:
54
价格
86.70
折扣
6.23折
节省
¥32.7
活动倒计时: 06 23 : 59 :








dy 章 做好画前准备 08

1.1 绘画用笔 09

1.1.1 铅笔09

如何削铅笔09

如何执笔10

1.1.2 炭笔10

1.1.4 钢笔11

1.1.5 纸笔11

1.2 绘画使用的橡皮 12

1.2.1 普通美术橡皮12

普通美术橡皮的使用技巧12

1.2.2 可塑橡皮12

可塑橡皮的使用技巧13

1.3 绘画用纸 13

1.3.1 认识素描纸13

1.3.2 素描纸的表现效果13

1.3.3 其他纸张14

1.4 绘画辅助工具14

1.4.1 画板14

画板的使用方法15

1.4.2 其他辅助工具15



第2章 速写基础知识 16

2.1 基本线条练习 17

2.1.1 直线练习17

直线的排列17

不同力度下直线的排列18

2.1.2 曲线练习18

曲线的排列18

2.1.3 曲折线练习19

2.1.4 短线练习20

2.1.5 线条的语言含义20

2.1.6 物体轮廓线和线条方向21

轮廓线21

结构线21

2.2 基本表现形式 22

2.2.1 以线为主22

2.2.2 线条与明暗结合22

2.2.3 以明暗调子为主23

2.3 绘画中的透视规律 23

2.3.1 透视名词解释24

2.3.2 单个物体的透视24

2.3.3 多个物体的透视25

2.3.4 平行透视26

平行透视图26

平行透视的特点26

平行透视的应用27

2.3.5 成角透视27

成角透视图28

成角透视的应用28

2.3.6 三点透视29

三点透视图29

三点透视的应用29

2.3.7 圆形透视30

圆形透视图30

圆形透视的应用31

2.4 速写的构图原则 32

2.4.1 速写构图原则32

变化与统一32

对称与均衡32

2.4.2 速写中常见的构图形式33

横构图33

竖构图33

L 形构图33

放射形构图34

三角形构图34

S 形构图34

井字形构图34




第3章 静物的绘制 35

3.1 静物的基础知识 36

3.1.1 从几何体到静物36

方形物体的运用36

球形物体的运用38

柱形物体的运用39

复杂物体的运用40

3.1.2 静物质感的表现41

光滑质感41

凹凸质感41

褶皱质感41

叶脉质感41

3.2 蔬菜和水果 42

3.2.1 白菜42

3.2.2 蘑菇42

3.2.3 苹果44

3.2.4 杨桃44

3.3 甜点和饮品 45

3.3.1 纸杯蛋糕45

3.3.2 甜甜圈46

3.3.3 布丁46

3.3.4 咖啡46

3.3.5 冰激凌47

3.4 餐食 48

3.4.1 饺子48

3.4.2 炸酱面48

3.4.3 牛排49

3.4.4 寿司50

3.4.5 便当50

3.4.6 炒年糕51

3.4.7 石锅拌饭52

3.4.8 披萨52

3.5 生活用品 53

3.5.1 笔筒53

3.5.2 订书机54

3.5.3 面包机54

3.5.4 磨豆咖啡机55

3.5.5 电话机56

3.5.6 照相机56

3.5.7 台灯57

3.5.8 玩偶58




第4章 花卉的绘制 60

4.1 花卉基础知识 61

4.1.1 花卉的结构61

花瓣61

花脉61

4.1.2 花冠的外形62

轮状花冠62

壶状花冠62

钟状花冠62

盆状花冠63

筒状花冠63

漏斗状花冠63

舌状花冠64

蝶状花冠64

唇状花冠64

4.1.3 花序66

4.1.4 花卉的叶子67

叶子的类型67

叶尖的类型67

叶缘的类型67

叶脉的类型68

叶子的形状68

叶基的类型69

复叶的类型69

复叶的排列顺序70

4.1.5 花卉的枝干70

新芽的画法70

枝干的画法70

分枝的画法71

4.2 花卉的基本画法72

4.2.1 菊花的画法72

单朵花的画法72

一株完整菊花的画法73

4.2.2 梅花的画法74

单朵花的画法74

整株梅花的画法74

4.2.3 牡丹的画法75

单朵花的画法75

一株牡丹的画法77

4.2.4 山茶花的画法78

4.2.5 牵牛花的画法79

4.2.6 兰花的画法81

单朵兰花的画法81

蕙兰的画法81

兰花的画法82

4.2.7 荷花的画法83

单朵花的画法83

完整荷花的画法83

4.2.8 玉兰的画法85

单朵花的画法85

整株玉兰的画法86

4.2.9 水仙的画法87

单朵花的画法87

整株水仙的画法87

4.2.10 蜀葵的画法88

单朵花的画法88

一株蜀葵的画法89

4.2.11 紫藤的画法90

4.2.12 桃花的画法91

4.2.13 月季的画法93

4.2.14 瓶中花的画法94




第5章 风景的绘制 98

5.1 风景速写的基础知识99

5.1.1 风景速写的取景99

利用取景框构图99

风景速写的画幅形式100

5.1.2 构图原则101

变化与统一101

对称与均衡101

5.1.3 常见的构图形式102

三角形构图102

S 形构图102

放射式构图102

对称式构图103

5.2 山石的绘制技法104

5.2.1 从几何体到山石104

5.2.2 石头的质感104

用线表现石头的质感104

用面表现石头的质感104

5.2.3 石头的组合形式105

大小组合105

聚散组合105

5.3 山的种类和画法106

5.3.1 山体的脉络106

5.3.2 用线的注意事项106

5.3.3 以岩石为主的山的画法107

5.3.4 以泥土植被为主的山的画法107

5.3.5 植被、泥土、岩石相混合的山108

5.3.6 山与云的结合109

5.3.7 山脊的画法109

5.3.8 悬崖的画法110

5.4 树的绘制技法111

5.4.1 树的基础画法111

树的标准比例111

5.4.2 树干的画法111

树干的疤结111

树干的纹理111

树干与圆形透视112

5.4.3 树枝的画法113

鹿角枝113

蟹爪枝113

5.4.4 树叶的画法113

5.4.5 树冠的画法114

云朵线114

夹叶线114

m 形线114

树冠的外形与结构114

5.4.6 整棵树的画法115

5.4.7 常见树的画法116

松树的画法116

柏树的画法117

榕树的画法117

柳树的画法118

椰子树的画法118

5.4.8 两棵树的画法119

5.4.9 树丛的画法119

5.5 云的绘制技法120

5.5.1 卷云的画法120

5.5.2 如何表现云层的厚重感121

5.6 水的绘制技法122

5.7 建筑的绘制技法124

5.7.1 利用透视法则绘制简单建筑124

利用一点透视绘制茅屋124

利用两点透视绘制小木屋124

利用圆形透视绘制土楼125

5.7.2 民居建筑的画法126

5.7.3 园林建筑的画法127

5.7.4 欧洲古典建筑的画法128

5.8 自然风景的写生129

5.8.1 郊外风景129

5.8.2 荷兰风景130

5.8.3 山村风景131

5.8.4 繁华的街道132




第6章 人物速写的绘制 133

6.1 五官的画法 134

6.1.1 眼睛的画法134

眼睛的结构134

不同角度的眼睛134

6.1.2 鼻子的画法136

鼻子的结构136

不同角度的鼻子136

6.1.3 嘴巴的画法137

嘴巴的结构137

不同角度的嘴巴138

6.1.4 耳朵的画法139

耳朵的结构139

正面的耳朵139

6.2 头部的画法 140

6.2.1 头部的比例和结构140

6.2.2 头部的骨骼和肌肉141

头部的骨骼141

头部的肌肉141

6.2.3 人物的脸型141

6.2.4 速写头像的画法142

不同角度的头像142

不同年龄的头像143

不同脸型的头像144

不同表情的头像145

6.3 四肢的画法 146

6.3.1 手的画法146

手掌的画法146

手背的画法147

手的侧面画法147

男性手的画法148

女性手的画法148

老年人手的画法148

儿童手的画法149

6.3.2 手臂的画法150

直立手臂的画法150

弯曲手臂的画法150

6.3.3 脚的画法151

正面脚的画法151

侧面脚的画法151

6.4 基本动态的画法 153

6.4.1 站姿153

6.4.2 坐姿154

6.4.3 蹲姿156

6.5 不同年龄人物的画法 157

6.5.1 儿童的画法157

6.5.2 青年的画法158

6.5.3 老年的画法159

6.6 不同职业人物的画法 160

6.6.1 学生的画法160

6.6.2 医生的画法162

6.6.3 护士的画法162

6.6.4 工人的画法163

6.6.5 空姐的画法164

6.6.6 舞者的画法165

《速写基础完全入门》图书简介 引言:打开视觉表达的大门 速写,作为一种快速、自由的绘画形式,是许多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乃至任何对视觉艺术怀有热情的人士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它不仅仅是线条的舞动,更是捕捉瞬间、理解形体、传达情感的有力工具。《速写基础完全入门》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引导您从零开始,系统掌握速写核心技巧,解锁无限视觉表达可能性的指南。本书内容扎实,讲解清晰,致力于让速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能,而是您触手可及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希望提升绘画功底,还是希望在创作中更具表现力,本书都将是您踏上速写之路的最佳伙伴。 第一章:认识速写——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深入学习技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速写的本质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速写并非“不完整”的画作,而是以一种高度概括和精炼的方式,抓住对象的核心特征与动态。它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提炼出事物的本质,而非陷入细节的泥沼。 速写是什么? 本章将阐述速写的定义,区分它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异同。速写强调速度、概括性和表现力,是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结合。它是一种思考的过程,一种与对象对话的方式。 速写的价值何在? 理解速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 艺术创作的基石: 它是素描、油画、水彩等诸多绘画形式的基础,训练了我们对形体、结构、比例的准确把握。 设计的灵感源泉: 在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速写是快速捕捉创意、构思方案、记录灵感的关键工具。 生活记录的独特方式: 旅行速写、人物速写、场景速写,能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留下独特的视觉记忆。 沟通的视觉语言: 在商业展示、教学演示、头脑风暴等场合,清晰的速写能够更直观、高效地传达信息。 提升观察力与思考力: 长期练习速写,能极大地增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感。 速写的不同类型: 简要介绍人物速写、动物速写、风景速写、静物速写、建筑速写等常见的速写门类,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基础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开始实践之前,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建立正确的握笔姿势至关重要。合适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顺畅地表达想法,而正确的握笔姿势则是高效、舒适进行速写的基础。 速写工具的选择: 画笔/铅笔: 重点介绍不同硬度的铅笔(如HB、2B、4B、6B等)的特性和适用场景,以及炭笔、彩色铅笔、马克笔等其他常用速写工具。建议初学者从HB和2B铅笔入手,逐步尝试不同硬度。 纸张: 讲解不同克重和纹理的速写纸的特点,以及选择适合速写的纸张的重要性。推荐选用相对平滑、不易洇墨的纸张。 橡皮/其他辅助工具: 介绍可塑橡皮、硬橡皮等不同类型橡皮的功能,以及卷笔刀、画板、夹子等辅助工具的作用。 正确的握笔姿势: 详细演示并讲解不同握笔姿势(如“手指握笔法”、“三指握笔法”、“松散握笔法”等)的特点,强调如何根据绘画对象和线条需求调整握笔方式。讲解握笔松弛度和手臂发力的重要性,以避免长时间绘画导致的手部疲劳,并能画出更流畅、有力的线条。 建立良好的绘画习惯: 强调绘画前的热身练习,如画直线、曲线、圆形等,以激活手部肌肉,为正式绘画做好准备。 第三章:线条的魔法——速写的基本语言 线条是速写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元素。掌握不同类型的线条及其表现力,是掌握速写的关键。 线条的种类与表现力: 轮廓线: 勾勒物体外形的最基本线条,强调准确性与概括性。 结构线: 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转折关系、体积感和空间感的线条。 皴擦线: 通过不同的笔触和排线方式,表现物体的质感、明暗和肌理。 辅助线: 用于测量比例、确定透视、连接形体等作用的线条。 线条的质量与变化: 粗细变化: 如何通过调整笔的压力、角度来创造不同粗细的线条,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明暗层次和体积感。 虚实变化: 如何运用虚线、点线等手法,表现物体的模糊、消失或轻柔的边缘,增强画面的空气感和空间感。 方向与节奏: 强调线条方向与物体形态的呼应,以及线条的疏密、快慢所带来的画面节奏感。 线条的组合与应用: 排线技巧: 讲解平行的单向排线、交叉排线、网状排线等,以及如何根据光源方向和物体形体来运用排线表现明暗。 笔触的运用: 探讨点、短线、长线、涂抹等不同笔触对画面质感和表现力的影响。 负形的概念: 讲解如何利用物体之间的空白区域(负形)来反衬和确定正形,使画面更加饱满和谐。 第四章:形体与结构——捕捉事物的本质 速写的核心在于对形体和结构的理解。只有准确地抓住物体的基本形体和内部结构,才能画出有说服力的速写。 基本几何形体: 点、线、面的基本理解: 讲解如何将复杂的物体分解为基本几何形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来理解和绘制。 形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如何通过线条的组织和明暗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在空间中的位置。 结构分析: 透视基础: 简要介绍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如何通过视平线、消失点来绘制具有空间感的物体。 比例关系: 强调对物体各部分比例关系的准确把握,以及如何通过“估算法”和“比对法”来测量和确定比例。 连接与转折: 讲解如何观察和表现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转折关系,使形体更加自然。 从整体到局部: 强调在速写中,应先把握物体的整体轮廓和基本形体,再逐步深入到局部结构的刻画,避免“头重脚轻”或“顾此失彼”的情况。 第五章:明暗与光影——赋予速写生命力 明暗和光影是塑造物体体积感、空间感和氛围的重要手段。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运用光影来增强速写的表现力。 光的基本原理: 光源方向: 讲解不同方向(顶光、侧光、逆光、顺光等)的光源对物体造成的明暗分布特点。 明暗五调: 详细阐述高光、亮面、灰面、暗面、反光、投影这六个基本明暗调子,以及它们在物体上的分布规律。 明暗的表现方法: 排线表现法: 结合第三章的线条技巧,讲解如何运用不同方向、疏密、深浅的排线来表现明暗层次。 涂抹与擦拭: 探讨如何利用铅笔的笔触变化、手指或工具的涂抹与擦拭来表现柔和的明暗过渡和质感。 留白表现法: 强调在需要表现高光或亮面时,通过留白来达到效果。 光影的整体感: 讲解如何观察和表现物体之间的相互投影,以及环境光对物体明暗的影响,形成统一和谐的光影效果。 第六章:速写实践——从观察到表达 本章将带领读者进入实际的速写练习,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静物速写: 单体静物: 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日常物品,练习对形体、比例、明暗的准确捕捉。 组合静物: 讲解如何观察静物之间的虚实关系、遮挡关系,以及如何安排画面构图,使其具有层次感和呼吸感。 人物速写(简化): 人体基本比例与动态: 讲解人体的大致比例,以及如何捕捉人物的简单姿态和动态。 面部特征概括: 练习对五官进行简单的符号化处理,快速抓住人物的表情或神态。 衣纹处理: 学习如何用简练的线条表现衣物的褶皱和体积。 场景速写(简化): 风景的元素分解: 练习将复杂的自然景物(树木、山石、云水等)进行简化概括。 建筑的透视与结构: 运用透视原理,快速描绘建筑物的基本形态和空间关系。 构图与取景: 讲解如何在场景中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和构图方式,突出主题。 速写练习的进阶: 鼓励读者进行主题性速写,如“我的书桌”、“街角风景”、“通勤路上的人们”等,将速写融入生活。 第七章:提升技巧——让你的速写更生动 在掌握了基础之后,本章将提供一些进阶的技巧,帮助读者突破瓶颈,提升速写的表现力。 快速捕捉动态: 学习通过“骨骼”、“骨架”或“重心线”等方法,快速捕捉人物或物体的动态。 强调关键特征: 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神”或“魂”,通过夸张或变形来强化其特点,使画面更具个性和表现力。 运用不同媒介: 尝试使用彩色铅笔、马克笔、钢笔等工具进行速写,探索不同的色彩和线条表现。 速写的创意与表现: 探讨如何在速写中加入个人情感、想象或故事性,使画面更具艺术感染力。 如何克服速写中的常见困难: 例如,画不准、画不快、画面枯燥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练习方法。 第八章:速写与生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速写不仅仅是一项绘画技能,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记录生活的方式。本章将引导读者将速写融入日常生活,并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 旅行速写: 如何在旅途中用速写记录下风土人情、特色建筑和美妙风景。 人物速写(深入): 进一步学习捕捉人物的神态、表情、情绪,以及不同职业、年龄段的人物特点。 概念速写与创意构思: 在设计、插画等领域,如何运用速写进行初步的概念探索和创意构思。 建立个人速写本: 鼓励读者养成坚持速写的习惯,并如何整理、归纳自己的速写作品。 将速写作为一种思考工具: 探讨速写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事物,解决问题。 结语:持续的练习,无限的可能 《速写基础完全入门》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旅程的起点。速写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练习的技艺,每一次的落笔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本书提供的知识和方法,是您踏上速写之路的基石,而最终的成就,将取决于您持续的热情与不懈的努力。愿本书能激发您对视觉艺术的热爱,让速写成为您表达自我、理解世界的美妙方式,开启属于您自己的无限创意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速写基础完全入门》这本书,在“速写中的情感表达”这一块,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我之前一直认为速写只是为了快速记录,是纯粹的技法层面。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速写也可以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作者在书中强调,速写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更是心灵感受到的。它鼓励读者在速写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比如看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可以用夸张的线条来表现其幽默感;看到一个悲伤的人物,可以用柔和、倾斜的线条来传递其情绪。书中还分享了一些艺术家们在速写中融入个人风格和情感的案例,让我看到,即使是最简单的线条,也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理念,去速写我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比如街头艺人的表演,我尝试用有力的、充满力量的线条去表现他们的活力;或者在雨中匆匆赶路的人们,我则尝试用略带忧伤的、断续的线条来描绘他们的状态。这种尝试让我感觉,我的速写不再是冰冷的复制,而是有了温度和灵魂。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技法的精湛,更在于它能否触动人心。它让我对速写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

评分

这本书《速写基础完全入门》在“材质表现”方面,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实用的技巧。我之前画画时,总是觉得画面显得“平”,无论是描绘柔软的布料还是坚硬的金属,都很难画出那种质感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开始就讲复杂的明暗关系,而是从“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入手,让我明白如何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来模拟不同的材质。比如,描绘光滑的金属,可以用流畅而锐利的线条,并配合高光来表现其反光性;而描绘粗糙的麻布,则可以用破碎而富有肌理感的线条来体现。书中还提供了大量不同材质的范例,并对这些范例的绘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能看到线条是如何一步步转化为真实的材质感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影对材质的影响”的讲解,它让我明白,同一块布料,在不同的光线下,所呈现出的质感是截然不同的。我根据书中的建议,尝试着去画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比如丝巾、玻璃瓶、木质的桌子,发现画面立刻变得立体起来,有了更强的触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速写不仅仅是捕捉形体,更是对物体“触感”的模拟,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绘画的乐趣和表现力。

评分

我对《速写基础完全入门》这本书的感受,用“豁然开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之前接触过一些绘画教程,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直接丢给你一些高难度的范例,让我无从下手。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像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着我。我尤其欣赏它在“动态速写”部分的处理方式。作者没有直接教你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动作,而是先从“动势的感知”开始,通过讲解身体的重心、重心转移以及肌肉的延展性,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一个动作会产生这样的线条和形态。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大师的经典动态速写作品,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知道如何从这些作品中学习如何提炼动态的本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鼓励读者多去观察生活中的动态,比如人们走路、跑步、甚至只是一个简单的起身动作,都要尝试去捕捉那种瞬间的张力和节奏。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去了公园,对着来往的人群随手画了几笔,虽然画面粗糙,但那种捕捉到人物瞬间神态的感觉,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这本书不只是教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看”,如何通过观察来理解和表现。它让我意识到,速写不仅仅是线条的组合,更是对生命力的捕捉,而这种能力,是可以习得的。

评分

这本《速写基础完全入门》真的是我期盼已久的手绘启蒙书!一直以来,我对绘画都抱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门路,总觉得速写门槛很高,画不好会被人笑话。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明了的排版和美观的插图,这一下子就打消了我最初的紧张感。它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透视原理或者光影变化,而是从最最基础的点、线、面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如何观察物体的基本形态,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去概括和表现。我特别喜欢书里讲解“形体感知”的那一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将水果、杯子比作几何体,让我瞬间领悟到,原来速写并非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书中的练习题也设计得非常巧妙,从临摹简单的几何图形,到描绘身边的日常小物,每一步都像是给我的绘画神经做“热身运动”,让我能一点点找回手感,建立自信。尤其是描绘人脸的章节,我一直以为这是最难的,但书中分解得非常细致,从五官的比例关系到脸部轮廓的勾勒,都讲得通俗易懂,我尝试着画了几次,虽然算不上大师作品,但第一次画出的素描头像居然有了那么一点神韵,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速写真的可以很简单,只要用心去观察,手就能跟着心一起动起来。

评分

《速写基础完全入门》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构图”这一概念的深入浅出式讲解。在此之前,我总觉得构图是很高深的东西,需要很强的艺术功底才能掌握。但这本书却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和图例,将构图的原理展现在我面前。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谈论什么黄金分割、三分法,而是从“画面中心在哪里”、“你想要表达什么”这些最根本的问题出发,引导我去思考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书里讲到“视觉引导线”的部分,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画面中的一些线条,不仅能勾勒物体,还能巧妙地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我想强调的主体。还有关于“空间感”的营造,作者通过讲解景深、虚实对比以及透视的基本运用,让我明白即使是简单的线条,也能画出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构图技巧,重新画了一些之前画过的静物,结果令人惊喜。同样是几个简单的物体,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画面立刻有了生命力,有的显得稳重,有的则充满了动感。这本书让我明白,构图不是僵化的规则,而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是让画面“说话”的艺术。它让我不再害怕面对空白的画纸,而是充满了创造的勇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