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不仅方便携带,而且也可以画出独特的细密质感和光泽感。 《圆珠笔细密手绘(让画作表现力出众的绘制技法)》作者徐雅馨从几百幅图稿中精心挑选出适合初学者又能体现圆珠笔画魅力的作品,倾力打造让画作极具表现力的圆珠笔绘画技法书。本书案例丰富,讲解细致,十分适合初学者参考阅读。
圆珠笔不仅是携带方便的书写工具,而且也是极 佳的绘画工具。圆珠笔能够画出意想不到的细密质感 ,使画作栩栩如生,富有表现力。
徐雅馨编著的《圆珠笔细密手绘(让画作表现力 出众的绘制技法)》是圆珠笔绘画技法书。全书共6章 ,第1章~第3章介绍了圆珠笔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绘制方法;第4章~第6章展示了由简到难、逐步进阶 的圆珠笔绘画案例,包括新鲜蔬果、口袋零食、午后 甜点、学习用具、乐趣玩具、美丽佩饰、学习用品、 多肉盆栽、各地美食等。《圆珠笔细密手绘:让画作 表现力出众的绘制技法》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讲解 细致,通过本书,读者能*加了解圆珠笔的特性,从 而使圆珠笔绘画技法得到提高。
《圆珠笔细密手绘(让画作表现力出众的绘制技 法)》适合圆珠笔绘画初学者和爱好者阅读,也可作 为美术培训机构的参考资料。
徐雅馨,199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画画,是我认识这个世界的渠道。通过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身边的点点滴滴,喜欢并且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微博名:徐雅馨xyx。2013年出版《爱手绘·爱写实——铅笔素描可爱动物绘》。2013年举办个人画展。2014年获《中国**地理》**插画师奖。站酷网、星云网推荐设计师,LOFTER**插画师,Artla rld认证艺术家。
第1章 圆珠笔绘画工具
1.1 认识圆珠笔
1.1.1 圆珠笔的分类
1.1.2 圆珠笔的特性
1.1.3 圆珠笔的选择
1.2 认识纸张
1.2.1 纸张的选择
1.2.2 不同纸张的绘画效果
1.3 关于辅助工具
1.3.1 橡皮
1.3.2 棉签
1.3.3 纸巾
第2章 关于圆珠笔画
2.1 什么是单色圆珠笔画
2.2 什么是彩色圆珠笔画
2.3 圆珠笔画的特点
2.4 圆珠笔画的注意事项
2.5 圆珠笔画的基本步骤
第3章 绘画基本知识
3.1 了解色彩
3.1.1 色彩的认识
3.1.2 色彩的分类
3.1.3 关于圆珠笔色卡
3.2 构图形式与要点
3.2.1 中心形构图
3.2.2 三角形构图
3.2.3 S形构图
3.2.4 其他构图
3.3 排线技法与运用
3.3.1 基本排线
3.3.2线的叠加
3.3.3 线的过渡
3.4 物体的透视
3.4.1 透视的基本规律
3.4.2 常见的几种透视
3.5 如何体现物体的体积
3.5.1 物体的暗面、亮面和高光
3.5.2 光源与物体暗亮面的关系
3.5.3 物体的投影
3.5.4 物体的反光
3.6 关于留白
3.6.1 什么是留白
3.6.2 留白的方法
3.6.3 留白的注意事项
3.7 不同材质的物体表现手法
3.7.1 如何画出光滑质感
3.7.2 如何画出布料质感
3.7.3 如何画出柔软质感
3.7.4 如何画出坚硬质感
第4章 基础练习篇
4.1 新鲜蔬果
4.1.1 可爱樱桃
4.1.2 美味芒果
4.1.3 火红辣椒
4.1.4 甜味柿子
4.1.5 鲜色火龙果
4.2 口袋零食
4.2.1 巧克力豆
4.2.2 美味曲奇
4.2.3 棒棒糖
4.2.4 核桃仁
4.3 午后甜点
4.3.1 甜美布丁
4.3.2 华夫饼
4.3.3 瑞士卷
4.3.4 冰淇淋
4.4 基础学习用具
4.4.1 橡皮擦
4.4.2 经典钢笔
4.4.3 可爱笔袋
第5章 进阶练习篇
5.1 乐趣玩具
5.1.1 趣味魔方
5.1.2 乐高积木
5.1.3 不倒翁
5.1.4 玩具车
5.1.5 海豚公仔
5.2 美丽佩饰
5.2.1 蝴蝶发卡
5.2.2 复古眼镜
5.2.3 可爱戒指
5.2.4 钥匙扣
5.2.5 漂亮手链
5.2.6 美丽胸花
5.2.7 简单围巾
5.3 学习用品
5.3.1 美工刀
5.3.2 订书机
5.3.3 削笔器
第6章 冲刺篇
6.1 多肉盆栽
6.1.1 紫珍珠
6.1.2 吉娃莲
6.1.3 乙女心
6.1.4 玉蝶
6.1.5 特玉莲
6.2 各地美食
6.2.1 马卡龙
6.2.2 美味寿司
6.2.3 炸薯条
6.2.4 可口披萨
6.2.5 经典牛排
我对传统水墨画一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种“写意”的韵味和留白带来的意境。但近些年,我也开始尝试一些更具现代感的绘画风格,并且对线条的运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线条不仅仅是描绘轮廓的工具,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这本书的名字《圆珠笔细密手绘》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因为圆珠笔作为一种日常书写工具,似乎与“艺术创作”有着天然的距离感,而“细密”和“表现力出众”这几个关键词,又暗示着这本书将揭示一种非同寻常的技法。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一种如此寻常的工具,提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通过对圆珠笔笔触的精妙控制,来模拟出类似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例如墨色的浓淡干湿,以及笔锋的转折变化。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有大量关于如何处理细节、如何营造层次感的内容,因为圆珠笔的线条是连续且不易修改的,这需要创作者具备高度的精准性和对最终效果的预判能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打破思维定势,将线条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方法。
评分我是一名美术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绘画训练,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如何让画面更具“灵魂”和“个性”,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熟练,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能够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本书的名字《圆珠笔细密手绘(让画作表现力出众的绘制技法)》立刻吸引了我,因为“表现力出众”正是我想在我的绘画中追求的目标。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突破常规的视角,去探索圆珠笔这种工具的潜力。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是如何在看似单调的黑白线条中,注入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力的。我猜测,书中应该会讲解一些关于如何运用线条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细节的处理来烘托场景的氛围,以及如何通过对光影的巧妙运用,来增强画面的张力和感染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表现力”的真正含义,并且掌握一些能够让我的画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实用技巧。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像是一种关于艺术创作理念的探索。
评分我是一名在广告行业工作的平面设计师,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数字绘画和矢量图形,但内心深处总觉得少了些手工的温度和质感。最近,我开始迷恋上一些老派的手绘作品,尤其是那些用简单工具却能展现出惊人细节和层次感的画作。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击中了我对这种“化繁为简”的艺术追求。我非常好奇,现代设计中强调效率和精准的理念,如何能够与圆珠笔这种看似“不完美”的工具结合,并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表现力。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书中是否能讲解如何利用圆珠笔的特性,比如它的连续性和可控性,来达到传统绘画工具难以企及的细腻效果。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笔触下,捕捉到物体的立体感、材质的触感,以及空气中的光影流转。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有很多关于“留白”和“叠加”的技巧,因为圆珠笔的线条一旦落下就难以修改,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落笔前有非常清晰的构思。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和技法运用。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观察力、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的建议,那将是对我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益的补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是一种沉静而专注的艺术气息。细密的线条勾勒出的画面,仿佛自带一种叙事的力量,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感,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去细细品味。我本身也对手绘很感兴趣,但总是苦于画面的表现力不够突出,总是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灵魂。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仿佛看到了解决之道,我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技法,能够让一支小小的圆珠笔,也能挥洒出如此令人惊艳的艺术效果。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魔力,它承诺了“让画作表现力出众”,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无论是关于如何运用笔触来营造光影,还是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达情感,亦或是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语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切实的指导,让我不再只是机械地描绘,而是能够真正地“画”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我甚至开始想象,当我能够熟练掌握书中的技巧后,我可以用圆珠笔来描绘我脑海中那些闪烁的灵感,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这本书就像一个宝箱,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它,去探索其中蕴藏的无限可能。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以来都对素描和速写充满热情,但却始终难以突破瓶颈的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提升我作品“质感”和“神韵”的方法。市面上有很多讲解绘画基础的书籍,但真正能触及到“表现力”这一深层概念的却不多。当我看到《圆珠笔细密手绘》这本书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购买了。我之所以特别期待这本书,是因为圆珠笔这种工具的普适性和低门槛,这让我相信,只要掌握了核心的绘制技法,每个人都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我非常想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线条的极致运用,来赋予画面生命力的。比如,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方向和形态变化,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甚至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不同材质的技巧,例如金属的光泽、布料的褶皱、皮肤的纹理等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构图、如何布局,以及如何运用光影来增强画面的戏剧性和感染力的经验。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巧的教程,更像是一扇通往更深层艺术理解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