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 9787102010809 人民美术出版社

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 9787102010809 人民美术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铸禹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史
  • 中国绘画
  • 画家
  • 艺术史
  • 美术
  • 艺术参考
  • 辞典
  • RTDK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历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10809
商品编码:29594296987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0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

定价:388.00元

作者:朱铸禹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01

ISBN:9787102010809

字数:

页码:194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3.12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的编著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编者朱铸禹先生受郑振铎先生之嘱托,着手编辑《中国历代书家人名辞典》,以解决当时此类工具书之匮乏、满足书画研究、徵集之需要。该辞书完稿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于六十年代中期,曾率先出版了唐前、唐宋两部分,名为《唐前书家人名辞典》、《唐宋童家人名辞典》,作为这两部书的续篇《元明清画家人名辞典》也于此时竣工,交付人民美术出版社,并纳入出版计划,后因历史原故出版受阻。

目录


作者介绍


朱鼎荣(1904-1981),江苏淮安人。号铸禹,室名小潜采堂。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供职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南开大学图书馆。专长中国古代史、古代美术史与古籍整理,尤长于古代石刻研究与版本目录学,精于碑帖拓本兴书鉴定。参加过中华书局本《明史》校注,出版有《唐前书家人名辞典》、《唐宋书家人名辞典》、《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等著作。

文摘


序言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辉煌殿堂:一部跨越千年的视觉史诗 这部巨著,汇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间在绘画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中国历代杰出画家及其艺术成就的权威性工具书。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名录,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全景图。 本书旨在为研究者、艺术爱好者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热忱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且富有洞察力的参考平台。全书按照时间脉络,从遥远的史前岩画遗存,到先秦的萌芽阶段,直至清末民初的过渡时期,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绘画史上涌现的数以千计的重要画家。 内容覆盖的广度与深度 本书的编纂工作极为严谨,力求涵盖所有具有历史地位和艺术影响力的画家。内容结构清晰,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维度展开: 一、溯源与奠基(史前至魏晋南北朝) 这一部分详细记录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殷商青铜器上的狩猎、祭祀图案,到战国秦汉壁画、帛画中展现的生命力与早期叙事手法,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证。 重点突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玄学思潮和佛教艺术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画科的独立与初步成熟。如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的提出,戴逵、曹不兴等早期画家的风格探索,为后世确立了人物画的基础范式。对于这些早期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师承关系以及传世作品(即使是间接的摹本或文献记载),本书都给予了详尽的梳理。 二、盛世气象与多元探索(隋唐五代) 隋唐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鼎盛期,绘画艺术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恢宏气度与多样面貌。本书详细剖析了这一时期不同画科的杰出代表: 人物画的集大成: 对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圣”的介绍尤为深入。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如何影响了后世对线条的理解;周昉、张萱如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宫廷生活与贵族风尚。 山水画的独立: 重点介绍了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开创的青绿山水,以及王维、孟浩然等人将禅宗意境融入山水,开启了文人画的先声。 花鸟画的兴起: 记录了边鸾、滕昌嗣等人在花鸟题材上的创新,为五代两宋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三、格调确立与高峰并峙(宋辽金元)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追求“格物致知”的写实精神与文人画的抒情写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北宋的院体与士气: 详述了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制度及其对绘画技法的规范化。重点介绍了范宽的雄浑峻峭、郭熙的“雨润风和”、李成的“层峦叠嶂”,以及徽宗朝的写实与审美高度。 文人画的成熟: 对苏轼、米芾父子等将诗、书、画、印结合的实践,及其“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释,这是中国绘画史上里程碑式的转折。 元代的“复古”与“创新”: 元代绘画带有鲜明的反抗精神。本书全面收录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在笔墨语言上的革命性贡献,他们对传统笔墨的解构与重塑,直接影响了明清文人画的走向。 四、流派纷呈与高峰再现(明清) 明清两代,绘画艺术进入了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新阶段。本书对这一时期的论述尤为细致,因为大量画家资料得以存留,且影响更为直接。 明代的专业化与民间趣味: 梳理了以“浙派”为代表的院体画的延续,以及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核心的“吴门画派”如何将文人画推向精致与世俗的完美结合。同时,记录了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画史观的深远影响。 清代的正统与反叛: 清初“四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如何以独特的个体语言对抗当时画坛的保守倾向,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后世现代艺术的参照。同时,对扬州画派(如金农、郑板桥)的民间审美趣味和市井气息的描绘,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文献考据与辨伪探源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收录画家,更在于其严谨的考据工作。每一位重要画家,均附有: 1. 生卒年月及籍贯: 尽可能精确考证,对于模糊者注明存疑。 2. 师承与交往: 记录其艺术上的师承关系、私交以及地域性画派的归属。 3. 主要风格与贡献: 提炼其在笔墨、题材、理论上的核心创新点。 4. 传世作品考证: 依据历代著录、题跋、题诗等,梳理其主要存世作品的流传情况,有助于读者辨析真伪,追踪原作下落。 这部工具书以其宏大的时间跨度和翔实的文献资料,构建起一座坚实的中国历代画家知识体系。它不仅是一部检索工具,更是一部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中国艺术精神、审美变迁与文化传承的史诗性读物。通过这部书,读者得以清晰地看到,一代代画家人如何以手中的笔墨,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与时代风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收藏各类艺术类书籍的爱好者,特别钟情于中国传统绘画。当我看到《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时,我立刻被它所承诺的广度和深度所吸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完整、权威的中国历代画家名录,并且对每一位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以及历史地位进行详尽的介绍。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案头的常备工具书,当我想要了解某位特定画家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能有所建树,比如它是否能为我提供一些关于画家真伪、师承关系、作品流传等方面的考证信息?如果书中配有精美的画作插图,并且能够清晰地展示画家的笔墨细节,那将是锦上添花。

评分

我是一位在绘画领域摸索多年的学生,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国绘画大师们艺术思想的深度读物。《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这个书名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能深入地剖析每一位画家的艺术成就和创新之处。我关注的是,它是否能帮助我理解不同画家的用笔、用墨、设色特点,以及他们各自独特的构图方式和意境营造。比如,我希望能够从书中了解为何黄公望的山水如此温润,为何董其昌的山水如此空灵,为何齐白石的花鸟如此生动。我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鉴赏能力。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画家艺术理论的论述,或者他们对绘画的独到见解,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艺术充满好奇的年轻读者,最近在探索中国画的世界。这本书《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看起来像是一扇通往古代艺术殿堂的大门。我希望它能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那些伟大的画家们。我不太喜欢枯燥的理论,更希望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具体的例子来认识他们。比如,当我读到一位画家的名字时,我希望我能立刻联想到他的代表作,并且了解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为什么如此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不同画家的创作理念,他们是如何看待山水、人物、花鸟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笔墨和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如果书中有一些关于画家生活的小故事或者趣闻轶事,那就更好了,这能让我感觉他们不是遥不可及的圣贤,而是有血有肉的艺术家。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入门读物,偶然间翻到了这本《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从书名上看,它似乎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艺术家,这让我很期待。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梳理历代画家的发展脉络,是按照朝代顺序,还是按照流派来组织?每一位画家的介绍会包含哪些信息?是仅仅罗列姓名和代表作,还是会深入探讨他们的艺术风格、师承关系,以及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地位?我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师,比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沈周、唐寅、仇英、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等,都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也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发现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才华横溢的画家,拓展我的艺术视野。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能让我感受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时代变迁带来的独特魅力。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美术史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梳理中国绘画史脉络的参考书。这本书的名字《RTDK 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词典》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它能像一本详实的地图册,为我绘制出一幅清晰的中国画坛发展轨迹图。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画家是如何进行区分和定位的。例如,唐宋时期人物画的辉煌,元代文人画的兴起,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绘画的繁荣,以及各地的地域性画派,这些是否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清晰的线索?我对那些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以及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非常感兴趣。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帮助我理解一个画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一个流派是如何孕育出新的艺术风格的。它是否能让我对不同时代的艺术思潮、审美趣味以及绘画技法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