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山水画基础与入门
定价:23.80元
作者:《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10006777
字数:
页码:1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目录
章 中国山水画史话
第二章 绘画工具
第三章 笔墨技法
第四章 山石画法
第五章 林木画法
第六章 水云画法
第七章 山水画布局法
第八章 山水画训练与创作
第九章 名家及作品简介
第十章 名家书画欣赏
附录 山水画的装裱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评价(侧重创新与个性表达)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传统山水画有些刻板,似乎总是在遵循着既定的模式。但这本书却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在教授基础技法的同时,并没有束缚我的创造力,反而鼓励我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书中在介绍传统技法时,也穿插了一些现代山水画家的作品赏析,让我看到,山水画并非一成不变,也可以融入新的元素和表现方式。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意匠经营”的讨论,它强调了画家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将自然景物经过提炼、概括,最终转化为具有个人情感和独特审美的艺术作品。这本书并没有要求我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鼓励我去观察现代的山水,去感受现代的生活,并尝试将这些新的感受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基础的笔墨技法,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运用,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满足于仅仅掌握技巧,而是开始思考如何用山水画来表达我所处的时代,以及我内心真实的情感。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觉得学习山水画,也可以是一条充满个性化探索的道路。
评分第三段评价(侧重理论深度与文化底蕴)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入门”二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山水画的“思想启蒙”。我一直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思想的传达,而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法,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观念,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如何体现在画面构图中,“道法自然”的理念如何在笔墨中得到体现。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历代名家的画论和创作心得,这些经典语录并非堆砌,而是与实际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追求紧密结合,让我对山水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笔墨精神”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握笔、如何用墨,更是关于笔墨所蕴含的精气神,是画家个人气质和修养的体现。读这本书,感觉像是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自然、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它让我明白,画好山水画,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评分第二段评价(侧重实际操作与启发) 作为一名纯粹的初学者,我之前对国画,尤其是山水画,一直有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觉得那需要深厚的功底和天赋。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就像一位耐心而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地将我引入山水画的世界。书中的入门指导非常扎实,从最基础的笔墨运用、皴法的讲解,都写得清晰明了,图文并茂,即使是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我,也能大致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提供的“临摹练习”部分,里面有不同风格的范画,并配有详细的笔墨走向提示,我尝试着跟着描摹,虽然画出来的东西远不如范画精美,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用笔、用墨上的进步。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构图的原则和方法,比如“留白”的妙用,如何安排山石、树木、水流的位置,让画面显得和谐而富有层次感。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书中鼓励我们多去写生,去观察真实的自然,并告诉我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转化为画面中的元素。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我一套“万能公式”,而是给了我打开山水画大门的钥匙,让我知道该往哪里去努力。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充满了实践的动力。
评分第四段评价(侧重实用性和指导性) 说实话,我一开始买这本书,就是抱着“能不能真的学会画山水”的功利心。结果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真的非常“实用”,而且“有条理”。不像有些书,讲得天花乱坠,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毛笔、墨、纸、砚),到如何调墨、如何运笔,都讲得非常具体。比如,它会告诉你,如何握笔才能画出不同的线条,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距离感和立体感。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各种常用的皴法,比如披麻皴、荷叶皴、斧劈皴等等,并且用清晰的图示和步骤来演示,我跟着练习,感觉进步很快。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教你“画什么”,更教你“怎么思考”。它会分析不同山石的形态特点,如何观察树木的生长规律,如何表现水的动态。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方法去观察实际的山水,确实能发现很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这本书就像一个详尽的“操作手册”,让我知道每一个步骤该怎么做,每一种效果该如何达到。它让我从“想画”变成了“会画”,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第一段评价(侧重情感与意境) 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就像走进了一片久违的山水画境。我一直对山水画有着莫名的情愫,总觉得它蕴含着一种东方哲学和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几乎是被它散发出的温润气息所吸引。我尝试着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枯燥的技法讲解,而是一些极具诗意的山水画作品赏析,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峦、蜿蜒流淌的溪水、孤寂的亭台楼阁,仿佛都在低语着古老的故事。书中的文字并非冰冷的理论,而是饱含深情的解读,让我体会到画家笔下的那份写意与情怀。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意境”的探讨,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画出意境”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我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让我明白意境的产生是源于内心的感悟,是画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笔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现。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我不再畏惧山水画的“难”,而是开始渴望去捕捉那份自然流露的美。我常常在阅读时,会放下书,眺望窗外的景色,试图去理解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它让我对山水画的认识,从单纯的“画山画水”提升到了“画的是山水中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