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 配飾 頭飾 手姿 9787517053095

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 配飾 頭飾 手姿 9787517053095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高陽,董昊旻,劉敏 等 著
圖書標籤:
  • 敦煌綫描
  • 綫描繪畫
  • 傳統繪畫
  • 藝術入門
  • 繪畫技法
  • 心手菩提
  • 靜謐心靈
  • 配飾繪畫
  • 頭飾繪畫
  • 手姿繪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ISBN:9787517053095
商品編碼:2963196992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7-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 配飾 頭飾 手姿

定價:49.00元

售價:35.8元,便宜13.2元,摺扣73

作者:高陽,董昊旻,劉敏 等

齣版社: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7053095

字數:

頁碼:9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繪畫愛好者、對敦煌文化感興趣的普通大眾
  用簡單的方式普及敦煌藝術;用便捷的方法練習繪畫基礎;用零散的時間放鬆大腦、提高專注力!n

內容提要


心手閤一,繪前世繁華,修菩提禪心,享靜謐時光。n
  敦煌藝術是世界文化遺産,更是世所罕見的藝術瑰寶。n
  這套綫描習本以敦煌圖案為主題,重在讓讀者參與其中,在欣賞的同時,通過親手描摹繪製敦煌圖案感受藝術的魅力。翻開書頁,n
  紙麵上畫跡淡淡,那是韆年前的輝煌隱隱浮現;拿起一支筆,畫下一筆綫條,您的手就拂去瞭歲月的風煙。凝神靜思,心會伴隨著筆n
  下的圖案,伴隨著綫條的流轉,漸漸澄明,漸漸舒展。您是在描繪畫麵,更是在續寫一部絕美的詩篇……n
  在本冊書中,讀者可欣賞到曆代敦煌壁畫中佛教人物和世俗人物所佩戴的精美絕倫的首飾,以及韆變萬化、姿態優美的手的造型。n
  在贊嘆古代畫工的高超技藝,沉浸於眼前畫麵之美的時候,讀者也可以拿起畫筆,描摹這些形象,在藝術體驗的親曆過程中,進入敦煌n
  壁畫上瑰麗璀璨、動人心魄的藝術之域。n
  本書適於對敦煌藝術、佛教文化及裝飾藝術等方麵感興趣的廣大讀者。n
n

目錄


作者介紹


高陽,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n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承敦煌圖案研究專傢常沙娜先生,緻力於敦煌圖案研究與現代設計應用。n
  主要成果:參與常沙娜先生編著的《中國敦煌曆代裝飾圖案》及其續編的撰寫和繪圖工作。編著有《中國傳統裝飾與現代設計》等5部著作。設計新聞發布廳地毯、寜夏廳地毯,現已投入使用。作為特邀嘉賓錄製中國教育電視颱“衣之美”文化藝術係列專題片。n
n

文摘


序言



飛天之舞:敦煌壁畫中的人物造型與服飾研究 本書導讀: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豐富多樣的人物形象、精妙絕倫的服飾形製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敦煌壁畫作為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以其恢宏的氣勢、絢麗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展現瞭佛教藝術與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交融的輝煌成就。本書將聚焦於壁畫中人物的動態、神態、衣袂飄揚的描繪技巧,以及不同曆史時期服飾風格的演變,為讀者提供一份詳盡且富有洞察力的藝術鑒賞指南。 第一章:敦煌的地理與曆史背景——絲路上的藝術熔爐 敦煌,古稱敦煌郡,地扼絲綢之路的咽喉,自漢代起便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本章將概述敦煌的曆史變遷,重點闡述北朝至宋元時期,佛教藝術在敦煌的興盛及其對周邊區域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們將探討佛教思想如何通過壁畫的形式,在敦煌這片廣袤的沙漠中紮根、發展,並最終與當地的世俗生活和審美情趣相互滲透、融閤,為後續的人物造型研究奠定堅實的文化地理基礎。 第二章:飛天與供養人的群像——壁畫中的人物類型學 敦煌壁畫中的人物種類繁多,從主體的佛、菩薩、聲聞、羅漢,到世俗化的供養人、飛天、力士、伎樂天等,共同構成瞭一幅生動的眾生相。 2.1 佛陀的莊嚴與超脫: 詳細分析佛陀形象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敦煌壁畫中的具體體現,著重探討其麵相的刻畫技巧,如何通過內斂的嘴角和深邃的眼神錶現齣“寂靜”與“智慧”。 2.2 菩薩的慈悲與華貴: 菩薩是敦煌藝術中最具人性光輝的形象之一。本章將係統梳理不同時期菩薩的造型變化,如初唐的豐腴健美與盛唐的雍容大氣。特彆關注菩薩頭冠、瓔珞、臂釧等配飾的材質模擬和佩戴方式,展示其世俗化的貴族氣質。 2.3 供養人的世俗印記: 供養人是連接宗教世界與現實社會的橋梁。我們將通過對不同時期供養人畫像的對比研究,解讀其服飾、發式所反映的社會階層、民族構成以及時代風貌。例如,唐代供養人服飾的華麗與宋代供養人形象的程式化,都揭示瞭敦煌社會結構的變遷。 第三章:衣袂的韻律——綫描技巧與服裝的動態美學 服裝在敦煌壁畫中不僅僅是遮蔽身體的布料,更是錶現生命動感和精神氣質的重要載體。本章將深入探究畫傢們如何運用綫條的粗細、緩急、頓挫來塑造衣紋的質感和動態。 3.1 “高古遊絲描”的繼承與發展: 探討早期壁畫中剛勁有力的綫條如何勾勒齣莊嚴的體態,以及綫條在錶現絲綢、錦緞不同材質時的微妙變化。 3.2 飛天的“三動”之美: 聚焦於飛天形象。飛天的造型精妙在於將人物、肩帶、帔帛的運動完美結閤,形成流暢的S形麯綫。我們將解構帔帛在空中飄揚的力學原理與藝術處理手法,分析其如何營造齣“天衣飛揚,不著天際”的輕盈感和空間縱深感。 3.3 褒衣博帶的審美傾嚮: 對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流行的“褒衣博帶”風格進行專項分析,研究這種寬鬆的服裝形製如何服務於錶現人物的飄逸、灑脫,以及其在審美上對魏晉風度的繼承。 第四章:絲綢之路上的時尚潮流——服飾形製的跨文化解讀 敦煌地處東西方交匯點,其服飾是多種文化元素交織的産物。本章力求通過對具體服飾部件的細緻考察,揭示其跨文化傳播的路徑與影響。 4.1 襦裙體係的演變: 襦裙是中國傳統服飾的基礎形製,但在敦煌壁畫中,我們能看到它如何吸收異域元素。例如,高腰、齊胸襦裙在唐代的盛行,以及裙擺褶襇的處理方式,展現瞭女性審美嚮豐腴、自由方嚮的發展。 4.2 細節的密碼:頭飾與配飾的文化符號: 本章將細緻描繪壁畫中齣現的各類頭飾,如花冠、寶鈿、簪釵等,並對比其與中原及西域(如犍陀羅、粟特地區)的同類飾品。研究寶相花、忍鼕紋等紋樣在織物和飾品上的應用,解析這些符號背後的宗教寓意和世俗價值。 4.3 異域風情的滲透:靴履與腰帶: 探討壁畫中人物所穿的靴子、皮帶以及佩劍等,這些帶有明顯遊牧或西域特徵的服飾元素,是如何在敦煌藝術中被“中國化”和“佛教化”的。 第五章:雙手贊頌——姿態、手印與造型的心理投射 人物的姿態,尤其是手部動作,是傳達信息、錶達情感的核心媒介。 5.1 手印(Mudra)的解讀: 係統梳理佛教造像中常見的各種手印,如說法印、禪定印、施無畏印等,並結閤壁畫中菩薩、佛陀的描繪,解釋這些手勢在宗教敘事中的功能。 5.2 優美的持物與手勢: 觀察菩薩手中所持的淨瓶、蓮花、經捲等法器,分析畫傢如何通過對指節、手腕的刻畫,錶現齣這些器物的重量感和人物的細膩情感。特彆是供養人或伎樂天人物的雙手姿態,如何體現齣虔誠、贊美或演奏的瞬間狀態。 5.3 動態的平衡:身體的重心與傾斜: 研究敦煌人物造型中“三摺枝”等 S 形麯綫的運用,探討這種造型如何打破僵硬的古典束縛,賦予人物以生命的張力與平衡感,從而在靜止的畫麵中實現動態的錶達。 結語:永恒的凝視 本書試圖通過對敦煌壁畫中人物和服飾的細緻“拆解”,重現那個偉大時代藝術傢的精湛技藝和深厚學養。敦煌壁畫中的每一條綫、每一件服飾,都是曆史的剪影,它們以無聲的語言,訴說著信仰的力量、藝術的生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壯闊史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同時又熱愛藝術創作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連接這兩者的橋梁。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驚喜不已。它選取瞭敦煌藝術中最具代錶性的視覺元素——精美的頭飾和富有錶現力的手姿,並將它們以綫描的形式呈現齣來,讓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和學習。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類型頭飾的細緻描繪,從簡樸的素雅到華麗的繁復,每一款都帶著濃厚的時代氣息和地域風情。而那些手姿,更是令人驚嘆!或拈花微笑,或閤十祈願,或指點江山,每一個細節都傳遞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訴求。我嘗試著臨摹這些圖案,在紙上勾勒齣屬於自己的“敦煌之美”。這個過程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暫時忘卻瞭外界的喧囂,沉浸在對古老藝術的探索之中。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藝術的治愈力量,也讓我對敦煌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評分

我帶著一顆想要尋求解脫之心,無意中翻開瞭這本《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這本書的封麵就散發著一種淡雅的禪意,讓我心生嚮往。當我深入其中,便被那些細膩的敦煌綫描所深深吸引。它不像一般的繪畫教程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將重點放在瞭那些極具象徵意義的藝術元素上——頭飾和手姿。我一直對敦煌壁畫中的人物形象充滿好奇,尤其是她們頭上的華美裝飾,以及那韆姿百態的手勢,似乎都蘊含著某種古老的秘密。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份好奇,它將這些元素單獨拎齣來,進行細緻的描摹和講解。我嘗試著去臨摹那些飄逸的發髻、精緻的步搖,還有那伸展自如、飽含深情的雙手。在描摹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逐漸進入瞭一種冥想的狀態,煩惱似乎被一點點地拋諸腦後,心靈也隨之變得更加澄澈。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我繪畫技巧,更是在引導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美,去感受生命。它讓我明白,即便是最細微的綫條,也能夠承載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力量。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隻是被這本書“靜謐心靈”的宣傳語所吸引,想著也許能找到一些放鬆心情的方式。沒想到,《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帶給我的遠不止於此。它以一種極其獨特的方式,將我引嚮瞭敦煌藝術的神秘世界。我一直對敦煌壁畫中的人物形象非常著迷,尤其是那些飄逸靈動的飛天和端莊慈祥的菩薩。這本書將焦點放在瞭人物的“配飾”上,具體來說就是他們頭上的飾物和手部的姿態。我曾無數次在腦海中想象過,那些精緻的發髻是如何盤繞,那些華麗的步搖是如何隨著舞姿搖曳,那些修長的手指又是如何傳遞齣喜怒哀樂。而這本書,則將這一切以清晰的綫描方式展現在我的麵前。我花瞭很多時間去研究那些復雜的頭飾細節,它們的設計感和工藝感都讓我嘆為觀止。同時,書中對手姿的刻畫也極具錶現力,我嘗試著去模仿那些優美的蘭花指,或是充滿力量的佛手印。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心境也變得越來越平和,仿佛能感受到一股來自遙遠時空的寜靜力量。

評分

這本《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真是一本讓我驚艷的寶藏!我一直對敦煌藝術情有獨鍾,那些飄逸的飛天、慈祥的菩薩,還有細膩的人物綫條,都充滿瞭神秘和禪意。拿到這本書,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精美的設計,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清晰,細節還原度很高。書中的綫描圖,無論是描繪人物的服飾、發髻,還是手部的細微動作,都帶著一種洗練而又充滿生命力的筆觸。我尤其喜歡它對頭飾和手姿的刻畫,那些繁復精巧的發簪、耳環,以及指尖的微妙變化,都傳遞著豐富的情感和故事。我嘗試著跟著書中的綫條進行描摹,雖然我的技藝尚不精湛,但在臨摹的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匠心和對美的極緻追求。每一次落筆,都是一次與曆史的對話,一次心靈的沉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畫教材,更像是一扇通往敦煌藝術殿堂的窗戶,讓我得以近距離感受那份穿越韆年的寜靜與智慧。它讓我慢下來,專注在每一個細節上,讓我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瞭一份安寜。

評分

收到《心手菩提 靜謐心靈的敦煌綫描習本》這本書,我感覺像是收到瞭一份來自古老文明的禮物。我對敦煌藝術一直有著深深的敬意,總覺得那裏麵蘊含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智慧和美學。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大篇幅地去介紹曆史背景,而是將重點放在瞭那些最能觸動人心的細節上——人物的頭飾和手姿。我花瞭很多時間來欣賞書中那些精美的綫描,每一根綫條都仿佛承載著韆年的故事。那些繁復華麗的頭飾,無論是描繪發髻的走嚮,還是金屬飾物的質感,都顯得異常生動。我嘗試著去臨摹,在紙上勾勒齣那些精巧的設計,仿佛也參與瞭古代工匠的創造過程。而書中對手姿的刻畫更是讓我驚嘆,每一個指尖的彎麯,每一個手掌的舒展,都傳遞著豐富的情感信息。我在臨摹的過程中,仿佛也學到瞭如何用肢體去錶達內心的感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畫練習冊,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觀察、如何感受、如何錶達的美學指南,讓我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找到瞭一份屬於自己的寜靜和力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