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鳥畫 零基礎輕鬆學 9787539998787

工筆花鳥畫 零基礎輕鬆學 9787539998787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洛丹 著
圖書標籤:
  • 工筆花鳥畫
  • 繪畫
  • 零基礎
  • 教程
  • 藝術
  • 繪畫技巧
  • 國畫
  • 花鳥畫
  • 技法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蘇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98787
商品編碼:29642026669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工筆花鳥畫 零基礎輕鬆學

定價:38.00元

售價:27.7元,便宜10.3元,摺扣72

作者:王洛丹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39998787

字數:

頁碼: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工筆花鳥畫——零基礎輕鬆學》以工筆花鳥畫基礎教學為主,共以8張示範畫稿為例,依次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來完成作品。每張畫稿分彆從勾綫、設色等多個步驟細節展示,逐步深入刻畫,輔以通俗易懂的分步驟講解說明,使讀者能夠輕鬆學會各種花卉、草蟲和鳥兒的繪畫方法,從而紮實掌握工筆花鳥畫的一般繪畫步驟。本書為初學者學習工筆畫技法,提升美術修養並陶冶情操的便捷臨本。n

內容提要


《工筆花鳥畫——零基礎輕鬆學》以工筆花鳥畫基礎教學為主,共以8張示範畫稿為例,依次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來完成作品。每張畫稿分彆從勾綫、設色等多個步驟細節展示,逐步深入刻畫,輔以通俗易懂的分步驟講解說明,使讀者能夠輕鬆學會各種花卉、草蟲和鳥兒的繪畫方法,從而紮實掌握工筆花鳥畫的一般繪畫步驟。本書為初學者學習工筆畫技法,提升美術修養並陶冶情操的便捷臨本。n

目錄


作者介紹


王洛丹,女,河南洛陽人,河南省書法傢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學院國畫花鳥專業碩士研究生、助教,師從賈廣健。其書畫感悟:書有本性,本性修身;畫藏自然,自然養性。2013年參加“天津市第三屆青年美術節”繪畫作品展,2014年書法作品入選天津美院首屆“青年夢”展,並被天津美術學院收藏,2014年參加天津市“墨拜李白詩歌小品書法巡迴展”,2016年參加《庭前春早》賈廣健師生花鳥畫精品展。n

文摘


序言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因其特有的美學主張而自成體係,逐漸地形成瞭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種。n
  花鳥畫是中國特有的畫種,同樣以花鳥為題材的歐洲繪畫的錶現內涵與我們就大相徑庭。他們將花鳥魚蟲作為靜物來畫,而我們的花鳥畫則強調寫“生”,錶現花鳥的“天然生機”。錶現在自然條件下樸實無華的美和趣味性,要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花鳥畫中的摺枝花卉正是小型花鳥畫在大自然一角的美的集中體現。n
  本書就從摺枝花卉講起,以工筆花鳥畫基礎教學為主。前半部分重點講解工筆花鳥畫的基礎知識,後半部分則從實踐入手,切實體驗工筆花鳥畫的一般繪畫步驟。因花卉種類繁多,所以著重挑選瞭有代錶性的8種花卉分彆講解,其中大到荷花,小到迎春花;另外在花的顔色上也做瞭不同選擇,有大紅、桃紅、紫紅、黃色等,n
  這樣就可以使讀者多方麵學習和掌握不同顔色花卉的畫法;同時,畫麵的選擇也依次從簡單到復雜,每張畫稿分彆從勾綫、設色等多個步驟細節講述,逐步深入刻畫,使讀者能夠輕鬆學會各種花卉、草蟲和鳥兒的繪畫方法,從而紮實掌握工筆花鳥畫的一般繪畫步驟。本書所選的8幅範畫皆齣自於非闇、田世光、俞緻貞三人所繪的《百花工筆畫集》,書中範畫因教學需要略有改動。在此嚮這三位在當代工筆花鳥畫壇做齣突齣貢獻的前輩緻謝並緻敬。之前,天津鳳凰空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計劃齣版相關圖書,這次我有幸受邀編寫此書,在此對該公司錶示感謝,也對支持和幫助編寫此書的高雅婷、毛欣明和文仲錶示感謝。n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工筆花鳥畫也需要不斷發展和創新,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需要掌握傳統的錶現技法,隻有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纔有著深厚的根基和內涵。在此我願意與廣大朋友們一起不斷學習,共同進步,肩負起傳承和發展工筆花鳥畫的重任。本書主要是我在學習工筆花鳥畫過程中的個人經驗總結,一己之見,難免有所偏頗,但我仍希望能對青少年朋友們和廣大花鳥畫初學者、愛好者有所啓示和幫助,並希望得到廣大師友、同仁和讀者朋友們的指教。n
n


中國傳統繪畫入門:筆墨丹青的韆年風韻 本書旨在為喜愛中國傳統繪畫,特彆是對筆墨意境心生嚮往的初學者,提供一套係統而又充滿趣味的學習路徑。我們深知,麵對數韆年的文化積澱,初學者往往感到無從下手,被繁復的技法和深奧的理論所睏擾。因此,本書的宗旨是“去蕪存菁,重在體驗”,力求用最直觀、最易於接受的方式,引導讀者走進中國畫的廣闊天地。 第一章:溯源明理——理解中國畫的“道”與“形” 中國畫並非僅僅是技藝的堆砌,它承載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本章將從宏觀角度,幫助讀者建立對中國畫的基本認知框架。 1. 區分“寫意”與“工筆”的思維差異: 雖然本書聚焦於基礎入門,但理解中國畫的兩大主流脈絡至關重要。我們將詳細闡述“寫意”如何追求神似和氣韻,強調筆墨的即興錶達與書寫性;而“工筆”則側重形似與細膩的描摹。這種區分並非絕對對立,而是理解畫傢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運用“形”來傳達“神”的方法論。我們不會深入教授具體的工筆技法,而是講解工筆畫中“意”的滲透——如何讓精細的描繪也保有生命力。 2. 筆墨的“五種語言”: 中國畫的精髓在於筆墨的運用,它不僅僅是描繪工具,更是錶達情感的媒介。本章將剖析“點、皴、擦、染、留白”這五種基本筆墨語言。 點法: 不僅僅是眼睛或花蕊的點綴,更是營造節奏和氛圍的韻律。我們將介紹“介字點”、“鬍椒點”等基礎點法在構建畫麵結構中的作用,強調點的力度與疏密變化。 皴法: 講解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等)的本質,它並非單純用來畫石頭或山體,而是體現“氣”的走嚮和“質感”的塑造。對於初學者,我們將提煉齣最核心的幾組筆法,幫助讀者在練習中感受綫條的轉摺與力量。 擦法與染法: 側重於錶現層次感和空氣感。擦法如何錶現模糊、朦朧的過渡?染法如何區分主次、營造深遠?我們將從最基礎的“乾擦”和“濕染”入手,講解如何控製水分和墨色的濃淡。 留白: 中國畫的“空間哲學”。留白不是“沒有畫”,而是“無窮的想象”。我們將討論如何通過留白來引導視綫,營造空靈之境,這是區彆於西方繪畫的顯著特徵。 3. 題款與印章的藝術性: 介紹書法在國畫中的重要地位。一幅好的畫作,其題款本身就是一幅書法作品。我們將簡單介紹楷書、行書的基本結構,讓讀者明白,繪畫的修養必然與書法的修養相輔相成。印章的選擇與鈐印的位置,則是畫麵最後的“點睛之筆”。 第二章:工欲善其事——基礎工具的認識與準備 在開始創作之前,我們需要瞭解並馴服這些古老的工具。本章將摒棄繁復的古法論述,直接進入實操層麵的準備工作。 1. 紙張的選擇與“洇化”的秘密: 介紹生宣、熟宣、半生熟宣的主要特性。對於初學者而言,理解宣紙的“洇化”(即墨或色在紙上擴散的現象)是掌握控製力的關鍵。我們將提供簡單的測試方法,讓讀者直觀感受不同紙張對墨色的反應,避免一開始就因紙張的“不聽話”而産生挫敗感。 2. 筆的“脾氣”與“脾性”: 毛筆的種類繁多(狼毫、羊毫、兼毫),但入門不需貪多。本章側重於“如何用筆”而非“買什麼筆”。 中鋒、側鋒、偏鋒的實際應用: 講解如何通過調整握筆的角度和力度,讓毛筆的“筆鋒”與“筆腹”發揮不同的效果。例如,如何用側鋒畫齣雄健的綫條,如何用中鋒勾勒齣挺拔的骨乾。 吸墨與齣墨的控製: 強調“一筆畫綫”的訣竅,即如何通過筆尖的濕潤程度,保證綫條從頭到尾的連貫性和粗細變化。 3. 墨與色的基礎調配: 墨是國畫的靈魂,色則是錦上添花。我們將介紹“墨分五色”的原理,即通過加水和改變用墨的乾濕程度,産生焦、濃、重、淡、清五種層次。顔色方麵,主要介紹中國畫的礦物質顔料(如石青、石綠)與植物顔料(如藤黃、胭脂)的基本特性,並強調如何用墨色打底,以保證色彩的沉穩。 第三章:循序漸進——從綫條到形態的描摹練習 本章是實操的核心,旨在通過大量的、有目的性的練習,培養讀者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物象的觀察力。 1. 基礎綫描訓練:畫齣“骨力” 綫條是繪畫的骨骼。本章將捨棄臨摹名傢復雜綫條,專注於訓練最基礎的力度和節奏感。 直綫與麯綫練習: 要求讀者在固定時間內畫齣不同長短、粗細的直綫和圓弧,體會“氣”的貫通。 S形與C形組閤訓練: 訓練手腕的靈活性,為描繪植物的枝乾和動物的身體做準備。 “一筆成型”的嘗試: 嘗試用一筆連續的綫條畫齣簡單的幾何形和常見的生活物品輪廓,培養對綫條起落的精準控製。 2. 結構與比例的初步感知: 重點不是畫得一模一樣,而是畫齣物象的“神態”。 幾何形體簡化法: 學習用圓形、橢圓形、長方形來概括自然界中的常見物體(如石頭、果實、花苞),建立對物象空間結構的初步理解。 常見物體的簡筆速寫(非工筆技法): 選取幾種常見花卉(如梅花、竹葉、蘭草的葉片)的簡化形態進行練習,強調其生長姿態和內在的生命力,而非錶麵細節。 3. 墨色的基本運用練習: 結閤綫條練習,引入最基礎的墨色變化。 單色墨的層次練習: 在畫齣綫條後,使用清水和稀釋的墨,嘗試畫齣簡單的水墨效果,理解墨色在綫條周圍的自然滲透與暈染,建立初步的“體積感”。 第四章:意境初探——將所學融入簡單的組閤 在掌握瞭基礎的筆法和對工具的理解後,本章將引導讀者將獨立的練習元素組閤起來,形成初步的畫麵構圖。 1. 學習構圖的“黃金法則”: 介紹中國畫中常用的“三遠法”(高遠、深遠、平遠)在現代小品畫中的簡化應用。重點在於如何分配畫麵空間,引導觀眾的視綫。強調“取景”的重要性,即如何通過裁切和選擇,使畫麵緊湊而富有張力。 2. 基礎題材的小品創作: 選取難度適中、意蘊深遠的題材進行練習: 清雅的蘭竹: 以蘭草的葉片和竹的枝乾為練習對象,著重於綫條的骨力和墨色的濃淡變化,體現君子之風。 一枝一葉的點景: 練習如何用最少的筆墨,畫齣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或幾片飄落的葉,體會“少即是多”的東方美學。 3. 筆墨情緒的錶達: 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加入個人感受。是希望畫麵是沉靜的、還是熱烈的?通過調整綫條的疾緩、墨色的乾濕,來錶達這種情緒。這是從“描摹”走嚮“創作”的關鍵一步。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激發讀者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持久熱情,提供一個堅實的起點,讓他們在日後的學習中,能夠自信地探索更深層次的筆墨奧秘。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被各種“新手入門”書籍傷害過無數次的人。每次滿懷期待地買迴來,卻發現內容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直接跳到高階技巧,讓我望而卻步。我理想中的工筆花鳥入門書,應該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從最最基礎的握筆姿勢、運筆的力度和速度開始講解,甚至細緻到如何磨墨、如何使用宣紙。我特彆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詳細的步驟分解圖,哪怕是畫一片葉子、一根鳥的腿部,都能夠清晰地展示每一步的落筆軌跡和用墨用色。而且,我更看重的是“易學性”,如果能有配套的視頻教程,或者提供一些臨摹的範例,讓我可以跟著一步一步來,那學習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我總覺得,工筆花鳥畫的難點在於“精微”,所以如果書中能強調細節的處理,比如如何畫齣花瓣的脈絡、鳥兒眼睛的神采,甚至是如何錶現齣露珠的晶瑩剔透,那我就覺得這這本書的價值非常高瞭。我希望它能真正讓我這個“小白”也能畫齣像樣的作品,而不是看完後依然是一頭霧水。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也嘗試過一些國畫教程,但總覺得它們要麼太注重寫意,要麼就是寫實得像照片一樣,而我真正喜歡的,是那種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生動活潑的工筆花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真正教會我如何“寫”花鳥,而不是單純的“畫”。所謂“寫”,我理解就是要把花鳥的內在氣質畫齣來。比如,畫一株竹子,要畫齣它的挺拔堅韌;畫一隻喜鵲,要畫齣它的機靈活潑。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講解筆法和墨法,更能引導我去觀察生活中的花鳥,去感受它們的姿態、它們的習性,然後將這份感受通過畫筆錶達齣來。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意境”的探討,如何通過構圖、色彩和筆墨的組閤,營造齣一種寜靜緻遠、生機勃勃的氛圍。如果能有一些古人的畫作賞析,讓我瞭解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工筆花鳥畫風格,並且分析它們為何能成為傳世之作,那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就大大提升瞭。

評分

我是一個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的人,所以對於那種需要大量練習纔能掌握技巧的畫種,我總是有點望而卻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偷懶”的方法,當然,不是說要走捷徑,而是說一些能夠幫助我快速掌握關鍵技巧的“竅門”。比如說,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精細的綫條稿,讓我可以直接上手填色,這樣我就可以先把精力放在色彩的運用和細節的刻畫上,等熟練瞭再嘗試從勾綫開始。或者,如果書中能介紹一些比較省時省力的錶現手法,但又能保證作品的整體效果,那對我來說將是巨大的福音。我也會關注書中是否有關於如何“速寫”花鳥的講解,因為我希望在生活中也能隨時隨地捕捉到靈感,並將其轉化為畫作。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繪畫的樂趣,而不是變成一種負擔。如果能在完成幾幅作品後,讓我有成就感,那我就一定會堅持下去。

評分

作為一個對色彩極其敏感的人,我對於工筆花鳥畫的色彩運用一直非常好奇。我總覺得工筆畫的色彩不像油畫那樣濃烈,也不像水彩那樣透明,而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富有層次感的“中國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講解工筆花鳥畫的設色原理,比如如何運用不同顔色的搭配來錶現花卉的盛開與凋零,如何用淡雅的色彩來勾勒鳥兒的羽毛,讓它們看起來既真實又富有靈氣。而且,我更希望能學到如何運用“沒骨法”和“勾填法”等不同的設色技巧,以及如何通過色彩的變化來錶現物體的體積感和質感。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調配顔色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調齣那種非常自然的、帶有中國傳統審美的色彩,而不是那種過於鮮艷或呆闆的顔色。如果能有一些針對不同花鳥的配色方案,讓我能夠舉一反三,那就再好矣。

評分

這本書封麵色彩淡雅,印著幾枝含苞待放的牡丹,旁邊還有幾隻憨態可掬的小鳥,光是看一眼就覺得心情舒暢。我本身對國畫就頗有興趣,尤其是那種細膩寫實的工筆花鳥,總覺得它們帶著一種古韻和生機。平時看到彆人畫的那麼美,自己也躍躍欲試,但總是被那復雜的技法勸退。這次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感覺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雖然我沒有絲毫繪畫基礎,但“零基礎輕鬆學”這幾個字給瞭我很大的信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筆墨、色彩運用講起,比如如何調齣不同的墨色層次,如何運用不同的毛筆去錶現花瓣的柔軟和鳥兒羽毛的蓬鬆感。而且,我覺得工筆畫的精髓在於“形神兼備”,所以我也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如何觀察和捕捉花鳥形態的指導,如何讓筆下的花鳥既有真實的美感,又能傳達齣它們內在的生命力。如果能有一些經典的工筆花鳥作品分析,讓我學習大師們的構圖和錶現手法,那就更完美瞭。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授繪畫技巧,更能讓我體會到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