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腕表 2012
定价:125.00元
作者: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68273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603kg
编辑推荐
《国际腕表 2012》采用的图片均为实物高清拍摄,并享有图片版权,尽情地演绎钟表资讯和钟表文化的完美结合。
世上*富盛名的钟表品牌的详细介绍,高级钟表界们的访谈录,巨细无遗的腕表技术信息,广泛深入的术语表……为您呈上耳目一新的饕餮盛宴。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由世界*腕表年鉴著作者Michael Dickey 和CarolineChilders次在中国正式出版,授权,见证。
书中所收录的世界*腕表品牌多达近百个,每个品牌的腕表选其*、经典的款式,并配置以精美清晰的腕表图片,且这些图片皆采用实物的原尺寸大小,真实而鲜明地呈现在你的眼前,历历可见,形象而直观。
与此同时,本书还对腕表品牌的历史起源、性能特征、定价信息等内容一一详细讲述,为名表爱好者提供了多方位丰富的资料,是收藏的佳品。
目录
作者介绍
(美)狄克尼(Dickey,M.),(美)切德斯(Childers,C.):创办WatchesInternational已经13年了,是钟表界的传奇人物,与世界各大知名钟表长商有长期合作的关系。
文摘
序言
读完《正版 国际腕表 2012》中关于“品牌故事”的部分,我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品牌探访。我一直以为,腕表品牌的故事无非是创始人是谁,什么时候创立的,出了什么经典款。但这本书的讲述方式,远不止于此。它将品牌的发展史,置于宏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比如某个品牌如何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浪潮中生存和发展,又如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不断革新。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的穿插,让那些曾经的传奇人物和品牌精神“活”了过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几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它们如何从最初的实用工具,逐渐演变成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又是如何在新世纪的挑战中,依然坚守传统,同时拥抱创新。它还对比分析了不同品牌在营销策略、市场定位上的差异,以及这些策略如何影响了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对这些腕表品牌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不再是简单的logo识别,而是对其历史底蕴、文化传承和品牌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拿到这本《正版 国际腕表 2012》,我最惊喜的莫过于它对“收藏”这个概念的解读。在许多腕表爱好者的眼中,收藏可能意味着不惜重金购入限量版,或是专注于某个特定品牌。但这本书的视角更为广阔和深入。它不仅仅谈论了收藏的“硬性”指标,比如稀有度、品相、市场价值,更侧重于收藏背后的“软性”价值——情感的寄托、历史的传承、个人品味的体现。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腕表与个人故事”的篇章,作者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同一款腕表如何承载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从人生第一个里程碑的奖励,到代代相传的家族信物,再到与特定事件紧密相连的纪念品。这种描述方式,让腕表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有了温度和灵魂。此外,它还探讨了收藏市场的动态,以及在2012年这个节点,哪些趋势值得关注,哪些投资具有潜力。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在收藏之路上走得更远,不仅仅停留在“买买买”阶段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指导方向,让我对“收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收藏,是知识、情感与价值的和谐统一。
评分不得不说,《正版 国际腕表 2012》在“设计美学”的阐述上,给了我全新的感受。通常,介绍腕表设计,无外乎提及表盘布局、指针形状、表壳材质等技术参数。但这本书,却把设计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它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腕表设计风格,比如现代主义的极简,古典主义的繁复,或是运动表的硬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好看”或“不好看”的简单评判,而是深入剖析了设计背后的哲学理念和工艺限制。例如,它会去讲解为何某些表盘的颜色搭配如此经典,为何某些表壳的线条如此流畅,甚至连表带的材质选择和缝线工艺,都可能蕴含着设计师的巧思。更妙的是,它将这些设计元素与品牌DNA、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巧妙地联系起来,让读者不仅能欣赏到腕表的美,更能理解“为何美”。它还列举了一些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创新,比如在材质运用上的突破,或是对传统表盘设计的颠覆,让我对当年的腕表设计潮流有了清晰的认知。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欣赏一枚腕表,就像欣赏一幅画,一件雕塑,需要用更敏锐的眼睛和更开放的心灵去感受。
评分这本《正版 国际腕表 2012》对于“未来趋势”的探讨,是我之前从未在同类书籍中见过的。在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书中对未来腕表行业发展的预测,显得尤为有趣和有价值。它并没有简单地预言某某品牌会崛起,某某技术会普及,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分析了科技进步、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全球经济格局对腕表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智能腕表”萌芽时期的讨论感到好奇,当时这个概念还相对模糊,但这本书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潜力,并对它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此外,它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在腕表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新兴市场对腕表消费文化的影响。这种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展望未来,为我理解腕表行业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个更长远的视角。它让我意识到,腕表的世界,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演变和进步的。
评分这本《正版 国际腕表 2012》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钟表文化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同质化的腕表介绍实在太多,要么过于技术化,要么流于表面。然而,翻开这本“2012”版,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品牌和型号,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开篇的几篇文章,对腕表历史的梳理就做得非常到位,从早期怀表的机械奥秘,到现代腕表在工艺、设计、材料上的革新,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誉为“艺术品”的高级制表工艺,它并没有简单地用一些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珐琅、玑镂、宝石镶嵌等复杂工艺的精妙之处,让我这个门外汉也仿佛窥见了其背后的匠心独运。而且,它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腕表与社会变迁、文化潮流的联系,比如某些经典表款如何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又如何被不同年代的社会精英所青睐。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丰富,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充满故事性和人文关怀的探索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它所描绘的2012年的腕表世界,看看那些经典是否依然闪耀,又有哪些新星正在崛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