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盘口:股市量价分析图谱实战技法
定价:39.80元
作者:李文玲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32068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三大股市量价查看核心技法针对股市各种形态
解读投资操作的买卖技巧助你纵横股市
直击沪港通玩转T 0每天都有好收益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三篇,基础进阶、时间轴上的买卖点、超短线高手。这三篇内容层层深入、紧密相连。“基础进阶”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量价分析的核心技术,既有基础,也有进阶,其中的量能奥秘与经典法则图谱是随后进一步学习的进阶内容;在“时间轴上的买卖点”中,我们将视角放在了股价的走势之中,以时间的序列来分析、判断各种量价图谱给出的信息,并结合了个股的具体走势特征,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泛泛而谈,这正与投资者的当前交易行为同步,因为,在我们进行每一笔交易时,也只能凭借当前的图谱来推测。学习完这一篇之后,相信投资者会对量价分析之道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并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巧;zui后一篇“超短线高手”则讲解了一些更为深层的技巧,它有助于投资者更为精准地把握短线买卖时机,并成功规避短线暴跌股,只有保障了本金的安全,才能在股市中有所斩获。
目录
上篇 量价分析基础进阶
章 量价分析入门攻略
【图谱1】辨识趋势,顺应趋势 3
“趋势”基本思想 3
股市运行的三个级别 4
上升趋势及下跌趋势的三个阶段 5
成交量检验趋势可靠性 6
趋势的惯性与反转信号 6
理顺趋势的知识内容 6
开拓思路――共振法则 7
量价交易要顺势 9
【图谱2】趋势线与均线工具 10
移动平均线原理 10
均线的计算方法 10
均线四种排列形态 11
移动平均线实战案例 12
趋势线的运法 13
趋势线的角度转变 15
【图谱3】股性的活跃度 16
股性因素1――股本 16
股性因素2――消息题材 17
股性因素3――主力运作 19
股性的表现――β系数 21
【图谱4】K线的操作方法 23
单根K线操作方法 23
两根K线操作方法 25
多根K线操作方法 27
整体K线形态与趋势 28
【图谱5】特征的经典分时图 30
指数分时图的异动 30
强势股分时图典型特征 33
弱势股分时图典型特征 35
第2章 量能的奥秘与经典法则
【图谱1】四张图揭示量能含义 38
成交量体现了多空双方交锋力度 38
成交量是上涨的内在动力 39
成交量是主力行为的体现 41
成交量先于价格而动 42
【图谱2】经典形态之“价升量升” 43
【图谱3】经典形态之“量价背离” 46
【图谱4】经典形态之“量价井喷” 49
【图谱5】经典形态之“回探低点缩量” 50
【图谱6】经典形态之“放量下行” 52
【图谱7】缩量分析法案例讲解 54
中篇 时间轴上的买卖点
第3章 放量形态之突破看涨图谱
【图谱1】突破点红三兵温和放量 59
【图谱2】突破点大阳线立桩量 61
【图谱3】突破点双巨量支撑 66
【图谱4】突破点三巨量支撑 69
【图谱5】多峰顶区量价背离 72
【图谱6】突破点放量多方炮 74
【图谱7】连续涨停放量换手平台 76
【图谱8】虚假的立桩量、双日巨量 80
虚假立桩量 80
虚假双日巨量1 81
虚假双日巨量2 82
虚假双日巨量3 84
第4章 缩量形态之突破看涨图谱
【图谱1】低位缩量整理式打压 86
【图谱2】震荡区二次探低缩量 89
【图谱3】缩量跌回启动原点 92
【图谱4】剧震后平台式缩量 95
【图谱5】震荡半段放量半段缩量 101
【图谱6】堆巨量上攻后缩量平台 103
【图谱7】涨停平台渐缩量 106
【图谱8】不放量反穿筹码密集区 109
【图谱9】二度解套点再缩量 113
第5章 放量形态之破位看跌图谱
【图谱1】单日巨量大阴线 117
【图谱2】巨量螺旋桨 121
【图谱3】突破上攻之对倒型巨量 124
【图谱4】并排双阳线巨量 128
【图谱5】并排双阴线放量 131
【图谱6】递增式放量上扬 133
【图谱7】间隔式巨量上攻 134
【图谱8】堆积式放量滞涨 138
【图谱9】放量跌破移动平均线 141
第6章 缩量形态之破位看跌图谱
【图谱1】缩量黑三鸦 145
【图谱2】递减式缩量整理平台 148
【图谱3】波浪高点缩量式突破 150
【图谱4】高位震荡后缩量破位 152
【图谱5】逆市绵绵阴跌 155
【图谱6】高位平台缩量假突破 158
【图谱7】价格上扬量能递减 160
下篇 成为超短线高手
第7章 分时盘口量价图谱
【图谱1】早盘放量飙升启动型 165
【图谱2】高开堆量缓缓走低 167
【图谱3】台阶式放量上扬 169
【图谱4】独立的放量跳水 171
【图谱5】45度角放量攀升 173
【图谱6】45度角放量下跌 175
【图谱7】尾盘放量上扬 177
第8章 涨停板量价图谱
【图谱1】不开板型的盘中释压 183
【图谱2】大盘跳水尾盘裂口巨量 186
【图谱3】完全突破点极度缩量板 188
【图谱4】假突破的第二板(巨量) 191
【图谱5】完全开板型巨量窄幅板 194
【图谱6】放量一字板次日巨量涨停 196
【图谱7】涨停次日的脉冲放量 200
【图谱8】跳空抹油型巨量板 203
第9章 规避暴跌股的8个绝招
【图谱1】盘口一字断魂刀 207
【图谱2】一字跌停后的开板 211
【图谱3】低开后砸跌停 214
【图谱4】涨停到跌停的转换 218
【图谱5】预期重组下的牛股 221
【图谱6】一字涨停后的高开低走 222
【图谱7】大股东减持行为 22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洞察股市中那些隐藏的信号。我一直认为,炒股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对人性和市场心理的深刻理解。而这本书正是将这一点完美地融入到了量价分析之中。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常会穿插一些对市场心理的分析,例如在某些关键价位,主力资金是如何通过挂单和撤单来引导散户情绪的,或者散户在恐慌和贪婪情绪下是如何做出决策的。这种将技术分析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书中对“图谱”的运用也让我耳目一新,作者不仅仅是展示了图表,更是通过图表来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原本枯燥的数据变得鲜活起来。我发现,很多时候,市场的走势并非随机,而是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可循,而这些规律,往往就隐藏在量价的变化之中。这本书让我对“见微知著”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我对自己的交易体系有了更坚实的信心。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量价分析的概念有些模糊,总觉得它太过玄乎,难以捉摸。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观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作者李文玲女士凭借其扎实的功底,将“盘口”这个相对晦涩的交易环节,转化为了一套清晰、可操作的分析体系。书中对“量”的解读,不仅仅是简单地看成交量的大小,而是深入到成交量的变化速率、成交的价格分布、以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的成交量特征,这些都让我豁然开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将“价”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图谱,生动地展示了价格的波动与成交量的配合关系,从而揭示出市场资金的真实意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侧重于实战技法的传授,让读者能够立即将所学应用于交易中,并从中获益。它让我在面对复杂的市场波动时,多了一份信心,少了一份迷茫。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股市中的价格波动。我过去在看盘时,往往更关注大盘的涨跌和个股的K线图,但往往忽略了盘口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揭示了盘口挂单、撤单、成交明细等信息在量价分析中的重要性。我这才意识到,原来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和委托,其实都在讲述着市场参与者最真实的心态和意图。书中对“量”的分析更是鞭辟入里,不仅仅是成交量的多少,更是成交量的变化速度、成交的价位区间、以及量与价的配合程度,这些都成为了判断市场趋势的重要依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技巧,而是强调了理解这些技巧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记硬背。现在,我每次看盘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盘口的变化,去分析量价关系,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交易决策能力。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股票分析书籍。我读过不少技术分析的书,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案例陈旧,难以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里面的案例贴合当下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务实,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术语,更多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图例,来阐述如何运用量价分析进行实战操作。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盘口”细节的深入挖掘,很多时候,我们在看K线图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买卖点,而盘口信息往往能够提供更及时的线索。作者通过对各种挂单行为、成交明细的解读,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资金的动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为什么这么做”,让我从根本上理解量价分析的精髓。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有一种被深深吸引的感觉。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盘口:股市量价分析图谱实战技法”更是直接点出了核心主题,让人立刻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股票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尝试过各种学习方法,但总感觉抓不住核心要领,尤其是在解读盘口信息和量价关系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作者李文玲女士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将复杂的量价分析梳理得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书中大量的图谱分析,更是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交易场景,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图表背后所蕴含的市场信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盘口形态的解读,以及这些形态与成交量、价格变动之间微妙关系的阐释。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状态,开始真正理解量价背后的市场逻辑。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在股市中稳健前行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