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金融评论(2016年第3期 总第23期)
定价:40.00元
售价:29.2元,便宜10.8元,折扣73
作者: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4986177
字数:
页码:1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期主要内容:廖岷的《我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李文红的《国际金融危机后银行监管的两个重要发展趋势与中国实践》,谢平的《银行信贷出表业务与金融监管对策》,Nicolas Veron的《G20金融监管体系的“中国梦”》, 余永定的《中国的经济风险与化解》,管涛的《增加和完善金融供给是整体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郑京平的《对症解决问题是硬道理——中美供给侧改革比较分析》,梁红的《中国漫长而波折的利率市场化之路-来自美国的经验启示》,刘燕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中美对比与政策建议》,Jacob Kirkegaard的《中国的受教育水平:成绩不佳》,EdwiTruman的《关于汇率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反思》,Joseph Gagnon的《中国及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本书内容详实,可读性强。
“老实说,我对这期《新金融评论》的整体印象是‘有深度,有温度’。虽然我不是金融专业的科班出身,但里面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篇文章,真的让我感同身受。尤其是关于P2P平台爆雷后的追偿难问题,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者不仅仅是在罗列现象,更多的是在剖析背后的原因,比如监管的滞后性、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以及金融机构在合规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篇报道采访了几位受害者,他们的经历读起来令人心痛,同时也更加坚定了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此外,关于金融教育普及的讨论也很有意义,作者强调了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之道。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这个‘小白’揭示了金融世界的复杂与美好,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警惕,理性投资。”
评分“作为一名对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不得不说,《新金融评论》这一期的深度分析让我眼前一亮。关于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研究,就如同一幅精密的地图,为我勾勒出了当前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图景。文章详细剖析了主要经济体央行在应对通胀、刺激增长以及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所面临的艰难权衡,并对其政策取向进行了前瞻性的预测。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如何相互交织,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走向的论述。读完之后,我对于一些国际热点事件的金融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联动性是多么紧密。此外,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如何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的分析,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无疑是我进行投资决策和理解宏观经济趋势的得力助手。”
评分“今年的《新金融评论》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在关注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而这一期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探讨,简直是我的福音。文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新兴技术如何颠覆传统的金融模式,从支付、借贷到资产管理,都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洞见。我尤其喜欢其中一篇关于Libra(虽然它后来遇到了一些挑战)的文章,作者不仅梳理了其技术原理,还对其可能带来的全球金融格局变化进行了深刻的预测。读完之后,我对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期待这些技术能够真正落地,为普通大众带来更便捷、更普惠的金融服务。此外,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如何拥抱变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讨论也非常精彩,为那些还在观望或犹豫的业界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整本杂志的选题都很及时,分析也足够深入,让我感觉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评分“我一直认为,《新金融评论》是金融领域的一本‘思想库’。这一期尤其是在关于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平衡的探讨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没有回避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新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对现有监管体系的挑战,以及可能滋生的新型金融犯罪。但同时,它又积极倡导在鼓励创新的前提下,如何构建更加健全、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我喜欢其中一篇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合规经营的讨论,作者深入剖析了这些公司在数据安全、信息披露、反洗钱等方面的合规要求,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对于监管科技(RegTech)的应用和发展,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我看到了技术如何能够赋能监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导航员,在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中,为我们指明了创新与风险并存的航道,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评分“这一期的《新金融评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气’。那些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专题报道,让我看到了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展现了银行、信贷担保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是如何为小型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帮助它们克服资金瓶颈,实现发展的。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篇报道采访了一位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的企业规模不大,但产品很有竞争力,在获得银行一笔及时的贷款后,公司得以迅速扩张,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这让我看到了金融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数字和利润,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引擎。此外,关于普惠金融的探索和实践,也让我看到了金融机构在拓展服务边界,让更多之前被忽视的群体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方面所做的积极尝试。读完之后,我对金融行业多了一份理解和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