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的起源

聯盟的起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斯蒂芬·沃爾特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新版序言/I
序言/III
第一章導論:關於聯盟建立問題的探討/1
有關爭論/2
主要論點/4
關於聯盟問題的文獻分析/5
研究方法和程序/8
第二章對聯盟建立問題的解釋/17
作為對威脅反應的聯盟:製衡或追隨強者/17
意識形態與聯盟的建立/28
對外援助與聯盟的建立/33
跨國滲透與聯盟的建立/38
結論/40
第三章從《巴格達條約》到六天戰爭/51
主題/51
背景與有關國傢/52
《巴格達條約》與納賽爾埃及的興起/56
超級大國的競爭與西奈戰爭/59
艾森豪威爾主義與地區重新結盟/62
阿拉伯聯閤共和國:第二次追求霸主地位?/65
納賽爾的新方式/71
兩極衝突下超級大國的政策/78
六天戰爭/84
結論/86
第四章從六天戰爭到《戴維營協議》/110
主題/110
超級大國的義務與消耗戰/111
阿拉伯世界的閤作與衝突/115
十月戰爭的外交/117
漸進外交與地區的重新結盟/124
《戴維營協議》及其後/131
結論/139
第五章製衡與追隨強者/156
製衡行為與聯盟的建立/157
追隨強者與聯盟的建立/174
結論/179
第六章意識形態與聯盟的建立/188
中東地區意識形態與聯盟的建立/189
意識形態與超級大國在中東的聯盟/192
意識形態與阿拉伯國傢之間的政治:團結和分裂/204
結論/212
第七章聯盟的工具:援助和滲透/226
對外援助與聯盟的建立/226
跨國滲透與聯盟的建立/242
結論/255
第八章結論:聯盟的建立與世界均勢/270
對聯盟建立的分析評估/271
聯盟與世界均勢/279
保持遏製:聯盟與美國的大戰略/284
結語/286
附錄11955—1979年中東地區的聯盟/293
附錄2世界均勢/29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國傢為什麼結盟,以及國傢如何選擇自己的盟友,這是國際政治理論經常探討的重要問題。本書作者斯蒂芬·沃爾特認為,國傢之所以結盟主要是為瞭製衡威脅,而不僅僅是製衡權力。威脅主要源於綜閤實力、地緣的毗鄰性、進攻實力和侵略意圖四個方麵。據此,他提齣瞭國傢結盟原因的五個假設。*終,沃爾特得齣結論,國傢結盟的目的是製衡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國傢,而不一定是實力*強大的國傢。在應對威脅時,國傢更有可能進行製衡,而追隨強者的行為隻是那些孤立無援的弱小國傢迫不得已的選擇。意識形態、經濟援助和跨國滲透在聯盟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有限。

用戶評價

評分

##聯盟政治經典著作

評分

##說實話我對中東地區並不感冒,所以案例讀起來可能挺無聊。但是在米爾斯海默的常規威懾和勒博的締造和平讀起來蠻有意思也不知道因為啥hhh 大師就是大師,我覺得這本書最畫龍點睛的部分就在最後一章的末尾,沃爾特強調美國國內的支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這同加迪斯等修正史學傢的看法一緻。可能這也是體係理論的短闆吧。

評分

##看完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再來看本書,輕鬆感和愉悅感都有瞭顯著提升。相比於華氏晦澀而又深沉的語言風格,沃爾特的書更像一本體例簡明扼要的擴充版論文,提齣假設——加以論證——得齣結論,對讀者而言實在非常友好。國傢聯盟的目的主要是為瞭製衡威脅而不是製衡實力也是對結構現實主義的有力補充,通過對冷戰期間中東外交史的梳理也對沃爾特和米爾斯海默閤著的《以色列遊說集團和美國對外政策》打下瞭基礎。盡管米爾斯海默將沃爾特的理論歸結為防禦性現實主義,但進攻性和防禦性的區彆其實主要在於兩者的適用範圍——對於區域大國而言,防禦性現實主義似乎更具適用性,對於全球大國而言,進攻性現實主義則會引起更大重視。

評分

##案例解讀那一部分實在是太復雜瞭

評分

##史實部分的選擇性陳述很明顯,但理論框架搭建得極其優美,解釋力也非常強,所以論述過程也令人賞心悅目。 威脅製衡理論是對均勢理論的修正,它指齣製衡威脅是國傢結盟的更確切動因,而追隨強者隻在極弱小的國傢發生。威脅源於綜閤實力、地緣毗鄰性、進攻能力、進攻意圖。我認為特彆精細之處在於進攻能力而非軍事能力的錶述,因為它隱含最基本防禦能力的前提條件。而援助與滲透不構成結盟製衡的初始動因,但可增強其他動因的作用。 意識形態的影響更復雜,因為它不在所有條件下單嚮作用,並且在四種主要威脅來源迫近時它的影響會削弱。大緻穩定的是君主製,而最脆弱的是泛阿拉伯主義。 話說迴來,作為案例分析對象的中東局勢可真是一團亂麻。民族矛盾、領土矛盾、區域地位矛盾、主權矛盾的非綫性交織似乎給當地所有國傢設下瞭詛咒,看得人心疼。

評分

##寫作框架經典清晰,值得藉鑒

評分

##看完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再來看本書,輕鬆感和愉悅感都有瞭顯著提升。相比於華氏晦澀而又深沉的語言風格,沃爾特的書更像一本體例簡明扼要的擴充版論文,提齣假設——加以論證——得齣結論,對讀者而言實在非常友好。國傢聯盟的目的主要是為瞭製衡威脅而不是製衡實力也是對結構現實主義的有力補充,通過對冷戰期間中東外交史的梳理也對沃爾特和米爾斯海默閤著的《以色列遊說集團和美國對外政策》打下瞭基礎。盡管米爾斯海默將沃爾特的理論歸結為防禦性現實主義,但進攻性和防禦性的區彆其實主要在於兩者的適用範圍——對於區域大國而言,防禦性現實主義似乎更具適用性,對於全球大國而言,進攻性現實主義則會引起更大重視。

評分

##寫作框架經典清晰,值得藉鑒

評分

聯盟政治第一書,結構清晰,框架簡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