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第一部系统而详尽地描述广州城乡的西方著作,为我们留下的19世纪中后期广州地理、人文、文化、宗教、经济和社会的全景式描述。上至官府制度、人文历史、地理地貌,下到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涵盖范围之广,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尤其可贵的是那业已消失了的地理地貌和社会人文风景。
格雷在广州生活多年,对当地风土人情较为熟悉。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在7天内游遍广州,他的广州一日游从沙面出发,以走街串巷的漫步形式,最后回到沙面结束一天的旅程。
本书出版时曾在西方大受欢迎,其设计的广州游路线成为欧洲人游历广州的标准指南。当年英美商人合资的省港澳轮船公司还曾在“广州七日游”的基础上适当增减,制成“三日游”或“五日游”,向外国游客推广。
除此之外,格雷还将自己在广州多年了解到的各种风土人情汇编成另外一本书,名为《中国:民众的法律、礼仪和习惯的历史》(China: A History of The Laws,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People)。这两部著作在英国都获得空前好评,一篇书评这样写道:格雷呈现给我们的画面生动而真实,那不仅仅是中华帝国的宗教、政府和种族,还有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他们的家庭、商铺、街道、司法管理、城市政策、道德风俗以及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特性。借此我们可以了解旧中国的面貌以及为何会如此。
《广州七天》是《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丛书之一。
##大约150年前的广州,那个时候的游记不是逛吃逛喝,而是参观各个市场、作坊、寺庙。原来晚清就有老人院、孤儿院,原来广州现今各种批发市场的聚集其来有自,原来死刑犯在押往刑场的路上可以被家属喂饭,原来那个时候中国就有杀死女婴的传统。
评分##1868-1875年英国牧师记录的广州七天游记,涉及工艺制作、商贸交易、风俗宗教等,对墓地及寺庙道观的关注尤其突出。 尽管流水账式的记述及错漏百出、一知半解的各种中国传说解读,几次都把我看的睡着了,但在一些英国人才知道的具体信息点,如英军驻扎点、西人墓地成立的时间等,可以与广州本地文史互为补充。
评分##还行吧 比较流水账的记录 贵在真实,感受到了翻译的困难,除了寺庙僧人吸食鸦片 还有广东杀女婴现象不论贫富都很普遍啊 震惊我
评分##我爱广州。
评分##读过英文版。晚清给西方人写的广州旅游指南,巨细无遗,近日来看则是无比珍贵的可靠史料,极大地补了中方史料之不足。
评分##购买于江苏书展,后兴致勃勃看完,真的是讲了很多当时广州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里面讲到,寺庙的和尚都无不吸食鸦片,可见当时鸦片之害,推荐,好看
评分##可爱的老外。
评分##这本书也太有趣了吧 晚清一名逗留于广州的传教士的旅行攻略 原来丐帮是真实存在的 原来广州各种寺庙和坟地那么多 原来以前各行各业那么热闹繁荣 现在好多地名仍然存在 一边看还一边对照现在的地图 带着这本书 按照攻略寻古探幽也很有意思 后面看到了我院创始人嘉医生 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评分##漫步广州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