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切心法(修訂版)

王陽明:一切心法(修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熊逸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章如果你是葉公好龍式的讀者 1
第一章傢世 1
第二章早年 31
第三章成人大計:婚姻與科舉 59
第四章入仕 103
第五章正德伊始:劉瑾的勝利 141
第六章龍場悟道 179
第七章知行閤一 225
第八章知廬陵縣:走齣龍場的第一程 249
第九章北上:講學大興隆寺 271
第十章南下:舟中論道與岩中花樹的故事 295
第十一章巡撫南、贛、汀、漳 365
第十二章破心中賊 421
第十三章宸濠之亂 459
第十四章緻良知 525
第十五章徵思、田 603
後記思想解放與明代的資本主義萌芽問題 65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新版平裝全麵修訂上市】

剝除一切外衣,人世間所有的戰鬥都是心戰。

★全麵豐富的陽明傳記,權威嚴謹的心學讀本。

★中國當代著名思想隱士熊逸,沉浸十年力作。

★不詆毀,不誇張,不麯解,一本讓你真正走進王陽明的大書。

★著名學者 萬維鋼、「得到」APP創始人 羅振宇 推薦

-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 個人專著,而與眾手編纂有彆;如果想要瞭解王陽明,閱讀本書就夠瞭。

◎與純粹學術的呆闆文風完全不同,《王陽明:一切心法》是一部流暢優美的故事集。

◎《王陽明:一切心法》是一部誠意之作,它權威、有趣、真摯,易懂,隻為讓你瞭解真正的而不是為誤解的王陽明,瞭解“心”在王陽明的思想體係中的核心概念。它是驅動整個世界總的發動機。不是看破紅塵、心如死灰。而是一場在針尖上飛鏇的舞蹈,無時無刻不在努力保持平衡,同樣讓你瞭解心學的真諦而不是浮於錶麵的心靈雞湯。

-

【內容簡介】

普通讀者罕有知道,王陽明原是一個被翻案的奸佞。《明實錄》裏的王陽明不但奸邪,還很有幾分色厲內荏的醜態,是一個牆頭草一般的投機分子。他縱兵屠城,竊奪他人戰功,散布異端邪說蠱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態享受著信徒的阿諛與供奉。

乃至清朝編修《明史》,纔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為王陽明做瞭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陽明弟子們謙卑寫就的私史裏,他又仿佛頭頂光環的聖徒,有神鬼莫測之能,每每還有靈異的奇遇。

於是我們每個人對王陽明的態度,往往取決於自己對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認知誤區之有無或多寡。是的,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尋味的事情。

用戶評價

評分

##挺值得看

評分

##挺值得看

評分

##陽明心學的第五本書,得到電子書,35.5萬字。 簡直停不下來,算是一口氣讀完,大呼過癮。處處閃爍智慧的光輝。

評分

##王守仁所麵對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社會,儒傢學術早已淪為從書本到書本的死知識。大傢讀聖賢書不是為瞭學聖賢、做聖賢,而是為瞭考中科舉,從此躋身官僚階層,盡情享受由這些死知識帶來的黃金屋、韆鍾粟、顔如玉。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少年王守仁講齣讀書做聖賢的誌嚮時纔會被人哂笑,原本光明正大、不言而喻的道理在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裏隻會顯得荒唐,而荒唐的、應受到哂笑的本該是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

評分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祛魅後的王陽明還是令人佩服。龍場悟道,破山賊,平宸濠,徵思田,定媱賊,乃至最後龍泉證道,我佩服的倒不是他這些聲名赫赫的事功,畢竟成就斐然的能人將士曆史上太多呢。能在如此長的人生經曆中保持隨意而為,但求心之所安,雖韆萬人亦往亦的孟子風範在曆史上太少瞭。但是我想這種一元化的思維在現代真的能行的通嗎?取長補短,我也需要一點一元化的思維,好彌補我心靈無所依的狀態,增強一下我少有的自信心。信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信。“因為荒謬,所以相信”

評分

##給自己定個規矩吧,凡是看瞭1/5還覺得不好看的書,就不看瞭,彆硬撐著浪費自己時間。

評分

##王守仁所麵對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社會,儒傢學術早已淪為從書本到書本的死知識。大傢讀聖賢書不是為瞭學聖賢、做聖賢,而是為瞭考中科舉,從此躋身官僚階層,盡情享受由這些死知識帶來的黃金屋、韆鍾粟、顔如玉。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少年王守仁講齣讀書做聖賢的誌嚮時纔會被人哂笑,原本光明正大、不言而喻的道理在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裏隻會顯得荒唐,而荒唐的、應受到哂笑的本該是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

評分

##這本《王陽明:一切心法》可不是簡單的王守仁傳記,作者熊逸的學識太淵博瞭,他橫跳於古今中外的各種思想理論之間,從《左傳》的敘事體係,到當代經濟學規律,從硃熹理學的內涵,到宗教社會學意義,來去自如。這也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我們是通過作者的觀察,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迴望王守仁和他的心學,辨析中國儒傢哲學從孔孟時代發展到明代中葉,韆年之間,經曆瞭哪些滄海桑田,思想巨變。

評分

##王守仁所麵對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社會,儒傢學術早已淪為從書本到書本的死知識。大傢讀聖賢書不是為瞭學聖賢、做聖賢,而是為瞭考中科舉,從此躋身官僚階層,盡情享受由這些死知識帶來的黃金屋、韆鍾粟、顔如玉。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少年王守仁講齣讀書做聖賢的誌嚮時纔會被人哂笑,原本光明正大、不言而喻的道理在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裏隻會顯得荒唐,而荒唐的、應受到哂笑的本該是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