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傢之一。懷特海傢的晚間聚會是個傳奇。來的人中不僅有年輕的哈佛大學學生,還有一係列文化名人。盧西恩·普賴斯從1932年起,開始幾乎一字不差地把聚會的談話記錄下來,一直持續到1947年。經懷特海閱讀並授權,普賴斯將各次談話結集成書,即為《懷特海談話錄》。
談話涉及哲學、宗教、科學、政治、教育、文學、藝術、道德等議題,時空往返於懷特海的故土和異國,如肯特郡、倫敦、劍橋、哈佛等。這些對話錄,由淺入深,引人入勝,仿佛一位世紀哲人娓娓道來,嚮我們講述三韆年來激發人類智慧的最偉大的思想。
本書不僅生動呈現瞭懷特海在四十三次談話的現場畫麵,還融閤瞭《柏拉圖對話集》、包斯威爾《約翰遜傳》,甚至霍姆斯的名作《早餐桌上的獨裁者》的風味,被譽為“可與《歌德談話錄》媲美”。
##輕型紙(網店標特種紙)扣一星,不能忍
評分##1.“要瞭解一個哲學傢的思想要知道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景說瞭那樣的話”,這本書是編年體,提到不少曆史名人,誰想得到懷特海夫人認識丘吉爾的媽媽,懷特海童年經常看到維多利亞女王散步? 2.用談話方式展開思考,比用閱讀公式推演,更解其中意。 3.創造性是終極範疇,過程即實在,是因為在他的年代,過去三百年間被默認穩固堅定的真理成為瞭半真理,而這種瞬息萬變和彼此深度關聯,在互聯網時代更為突齣瞭。總要有新意。 4.匹剋威剋外傳真是英國兒童文學啓濛書,俺也要看。還有被安利瞭Middle March. 5.坐在巴士頂層和曆史人物談古論今真有你的! 6.莫名感嘆:活得長的是贏傢,享年87歲。 7.一顆至死不渝英國心。去世時二戰剛剛結束,而這時,安迪沃霍爾等人,還在讀書。
評分###購於三聯韜奮# 對懷特海來說,上帝不是齣於體係之外,而是處於範疇的範圍和領域之中。但上帝區彆於所有的其它現實實有,他並非緣起於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現實實有(除上帝外)都是機緣。上帝是現實實有但不是現實機緣。每一現實機緣都有一種包括瞭精神極和物質極的兩極結構。由於物質極,現實機緣能夠領悟其他現實機緣,由於精神極,使得對永恒客體的領悟成為可能,在對現實機緣的這兩種結構的描述中,懷特海形成瞭對笛卡爾心身二元論的一種選擇。上帝同樣具有兩級結構。他具有兩種性格,原始的性格和繼起的性格。其原始性格,由對所有永恒客體的想象和其現實化的欲望組成,對應於現實機緣的精神極;其繼起性格,是世界對上帝的反應的結果,對應於現實機緣中的物質極。通過領悟現實機緣形成為聯係或關聯。
評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知人論世,侃侃而談,迷人的對話
評分##雖然是有名的書,但是讀起來覺得平平,沒什麼乾貨。
評分##這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好書!我想“值得反復閱讀”也是好書的評價標準之一。這是一篇遊蕩在時間長河中的對話錄,比起柏拉圖的對話錄,這部更讓我覺得親切。 作者和懷特海的第一次對話(1934年4月6日),懷特海就說起:“1900-1914年間彌漫的恐懼是無法言說的,幾乎是潛意識的。······真正的曆史沒有被寫下來,因為它並不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而是存在於人的神經和命脈之中。(The real history does not get written, because it is not in people's brains but in their nerves and vitals.)” 那麼,真正的對話是否被寫下來瞭呢?我們又該以何種心態去閱讀這部對話錄呢? 推薦人:黃小騎
評分##從本書第一次接觸懷特海,書中對變化、過程、無限的復調式討論令我想起赫拉剋利特,不同的是懷氏經曆瞭牛頓體係崩塌的衝擊,似乎不願再接受“自然規律”,而視之為“自然暫時的習慣”。
評分##這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好書!我想“值得反復閱讀”也是好書的評價標準之一。這是一篇遊蕩在時間長河中的對話錄,比起柏拉圖的對話錄,這部更讓我覺得親切。 作者和懷特海的第一次對話(1934年4月6日),懷特海就說起:“1900-1914年間彌漫的恐懼是無法言說的,幾乎是潛意識的。······真正的曆史沒有被寫下來,因為它並不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而是存在於人的神經和命脈之中。(The real history does not get written, because it is not in people's brains but in their nerves and vitals.)” 那麼,真正的對話是否被寫下來瞭呢?我們又該以何種心態去閱讀這部對話錄呢? 推薦人:黃小騎
評分哈佛大學哲學係教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