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2016)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作家在书中袒露了自己对写作风格和主题的探索历程,并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自我怀疑和突破,这些对话睿智地诠释了女性和家庭、神话和文化、城市和记忆,以及作家和读者的复杂关系。《碎片》既是深入费兰特的文学世界的指引,同时也是一份智性、鲜明而坚定的文学宣言。
全书按年代分为三辑:第一部分“碎片1991—2003”是作家和出版人的书信往来,重点讨论了《烦人的爱》中母亲的身体与写作的隐秘联系,也收录了她和导演就该小说的电影改编进行的细致商榷,还包含了作家从未被发表过的一些创作片段;第二部分“拼图2003—2007”收录了作家和导演就《被遗弃的日子》的电影改编进行的往来书信,以及她在前三本小说中探寻的不同方向;第三部分“书信2011—2016”收录了自“那不勒斯四部曲”出版以来作家接受的部分书面采访,读者可以窥见作家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以及对女性写作的历史和任务的犀利看法。
本书标题“碎片”(frantumaglia)来自作者的母亲常用的方言词汇,指遭遇矛盾和混乱的个体体会到的痛苦,但作家将其发展为自己的文学理念,并尝试在多年的创作中释放这个词汇背后的解放力量:作家要利用这种旋涡般的力量,直面失控的风险,抵达令自己、令读者陌生的真实经验。
##女性想了解男性的时候有太多的文学作品可以借鉴 希望更多的记录和写作可以让男性有这样的运气 如果没有女性主义思想的话,我到现在只会是一个有文化的小姑娘,沉浸在男性主义文化和亚文化里,自以为可以独立思考。女性主义帮助我成长,但现在看来,我看到,也感觉到,新一代年轻人好像对此嗤之以鼻。她们并不知道,我们获得这一切的时间不长,状况也并不是很稳定。我在故事里讲述的那些女性,她们深切地知道这一点,因为她们切身经历了争取权益的过程。
评分##我挺理解不了这本书的出版意图的。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作者两部大陆没有引进的小说展开的书信、访谈,只是冲着埃莱娜费兰特的名字看这本书的人一定有不少,但是如果没有对作者本人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喜爱那从这本书里能够得到的我想真的太有限了,诚然读它确实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啦性格啦什么的更加了解,但我觉得有时候这也不是读一本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太过必要的东西。建议书在封面或者书腰上标注“本书仅有少部分我的天才女友系列小说内容”。
评分##一份献给《那不勒斯四部曲》读者的厚礼。最喜欢以“碎片”为题的那70页,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战栗。 访谈也很好,就是比较讨厌个个记者都来问匿名这回事。费兰特说得对,读者没那么好奇,读者知道她是谁,热爱文学的读者都知道,就是媒体特别好奇。起码对于我来说,相比于想知道费兰特是谁,我更想看的是她写完但没发表的那些小说。 但采访中也有看着特别开心的问题。我这两年一直在交叉着看费兰特和克瑙斯高,总觉得两个人的作品有一种可以对比的奇妙连接,但是从没看到过这样的对比。结果里面有两个记者,一个挪威一个土耳其的,都提出了克瑙斯高和费兰特写作之间的关系,很开心,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看法。
评分##费兰特真是迷人,无论是她说“写作是很虚荣的行为。”“把自己融入写作之中,最后脱身而出。”还是她说“我最想要做个裁缝。”讲述“碎片”其实是很难的,这本出乎意料地厚且动人。
评分##“我认为一本书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有机体,本身就包含对所有问题的答复。” 说得太对了!!学校能不能取消论文答辩??(今天的论文仍然是0进度的一天)
评分##我挺理解不了这本书的出版意图的。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作者两部大陆没有引进的小说展开的书信、访谈,只是冲着埃莱娜费兰特的名字看这本书的人一定有不少,但是如果没有对作者本人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喜爱那从这本书里能够得到的我想真的太有限了,诚然读它确实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啦性格啦什么的更加了解,但我觉得有时候这也不是读一本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太过必要的东西。建议书在封面或者书腰上标注“本书仅有少部分我的天才女友系列小说内容”。
评分##费兰特始终对文学创作、作家身份有着通透的自觉——她清楚地知道,不应成为媒介和商业市场的附庸,写作一本书是为了摆脱它、而不是成为它的囚徒;身为作者,在写作时应竭尽全力讲述真相、无限靠近笔下的世界,而一旦完成就要决绝地抽身远离:“在写作时,我们永远都不能说谎。在文学的虚构之中,需要非常真实,要让真相在纸上浮现,甚至要达到一种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我们要把我们生活中真实的样子和写作时的样子分开,这会让我们避免自我审查。”——所以她保持对日常的不满,不停寻找适合的语言,突破庸常的表象,整合散落在生活和思维里的繁杂碎片,试图用文字承载那些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假如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那就别写了。只有这样,写作才能抵达自由。PS:再次证明,全世界的记者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只能提出高度相似的问题,费兰特救了他们。
评分写作的碎片是在记忆的片段中打捞,然后拼接城一段故事;女性生活的碎片是内心沉渣泛起、五味陈杂的时刻。
评分##访谈中重复的问题太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