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佛教譬喻文學的流變》以佛教譬喻文學為研究對象,作者在掌握十二分教中譬喻的興起與研究史的基礎上,通過對印歐語言中的各種譬喻類文獻及漢語大藏經中的譬喻類佛典的介紹,厘清佛教譬喻文獻源流。結閤因緣變文及其他文學作品,分析佛經中的譬喻類文獻是如何一步步本土化,因緣思想又是如何滲透進古代士人的人生觀構成的。在明晰以上種種後,作者總結瞭“緣”這種文學類型的跨文化遷徙過程及其對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緒論很有幫助,給人感覺是想講的有很多,從印度到中國,從宗教到俗文學。如果要說承上啓下,其實敦煌緣起應該擔瞭相當關鍵的作用,就如同書標題所錶達的一樣。然而作者對敦煌緣起的討論卻是很少,並與變文一概而論,雖然這也是因為她想將緣起與其他俗文學更好的掛鈎。另一點是所謂緣起,因果,業報,包括輪迴,雖說或許在俗文學裏已經被模糊地等同,但不同作品與作者對其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能多點思想概念上的論述就好瞭。
評分##從佛教的譬喻文學講起,其中的因緣觀念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材料非常豐富。前兩章挺好的,後麵講得有點支離,不過仍然不失為一本好書。(作者的學術環境令人羨慕呀)
評分##對各類譬喻佛教文學的分類介紹。某些文本細節可能對思想史理解有幫助,比如因緣果報的故事可能和主張三世實有的說一切有部學說相關,同一個故事的不同敘事細節可能反映瞭從原始佛教經典到大乘經典的變化。運用譬喻進行論證可以結閤因明的模式考察。我感興趣的一點是將佛教寓言作為當代哲學的思想實驗小品進行分析時,如何考慮其文學形式,沒有得到幫助。希望看到更多比較文學視野的研究。
評分##緒論很有幫助,給人感覺是想講的有很多,從印度到中國,從宗教到俗文學。如果要說承上啓下,其實敦煌緣起應該擔瞭相當關鍵的作用,就如同書標題所錶達的一樣。然而作者對敦煌緣起的討論卻是很少,並與變文一概而論,雖然這也是因為她想將緣起與其他俗文學更好的掛鈎。另一點是所謂緣起,因果,業報,包括輪迴,雖說或許在俗文學裏已經被模糊地等同,但不同作品與作者對其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能多點思想概念上的論述就好瞭。
評分##前麵不明覺厲,下的功夫很深,第三章第四章好像就有點平淡瞭。
評分##作者的語文學功力使得對緣起的探源研究達到瞭一個新高度,本書的最大貢獻也正在於此。至於緣起在漢地的流變乃至被藉用與虛化的討論則顯得不夠充分和深入。
評分##第一章和第二章水平很高
評分##舉例很多,但是說服力欠佳
評分##要把書還給沛瞭,拖瞭一學期,隻能匆匆翻完緒論、第四章以及餘論,so sadddd!!!明顯感覺到晶晶師姐的餘論“精進”瞭,哈哈,沒有那麼強的理論焦慮瞭~~~喜歡後記中的“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最後一章讀完感覺“緣”(avadana),更像是一種跨文體現象,像主題(topos)之類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