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知識分子

中世紀的知識分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法]雅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1)
導論(1)
第一章12世紀:知識分子的誕生(6)
12世紀城市復興與知識分子的誕生(6)
曾經存在一個加洛林文藝復興嗎?(9)
12世紀的現代性:古人與今人(14)
希臘阿拉伯文化的貢獻(20)
翻譯傢(22)
巴黎:巴比倫還是耶路撒冷(32)
哥利亞德(37)
知識的漂泊(39)
道德淪喪(42)
對社會的批判(46)
阿貝拉爾(56)
愛洛依絲(60)
12世紀的女性與婚姻(64)
新的鬥爭(68)
聖貝爾納與阿貝拉爾(71)
邏輯學傢(74)
道德學傢(74)
人文主義者(77)
沙特爾與沙特爾精神(79)
沙特爾的自然主義(84)
沙特爾的人文主義(87)
作為小宇宙的人(91)
工場與工匠(94)
形象(97)
影響(99)
腦力勞動者和城市工地(100)
研究與教學(103)
工具(104)
第二章13世紀:成熟期及其問題(106)
13世紀概況(106)
反對教會勢力(108)
反對世俗勢力(109)
羅馬教廷的支持與操縱(112)
大學行會的內部衝突(115)
大學行會的構成(117)
學習的組織與安排(120)
大綱(122)
考試(123)
道德氛圍與宗教氛圍(126)
大學的虔信(128)
工具(131)
作為工具的書籍(132)
方法:經院哲學(136)
詞匯(137)
辯證法(138)
權威(138)
理性:作為科學的神學(139)
練習:問詢(Quaestio),辯論(Disputatio),
自由辯論(Quodlibet)(141)
矛盾:如何生活?靠工資還是靠教士
俸祿?(147)
修道士與在俗教士之間的爭論(153)
經院哲學的矛盾:模仿古人的危險(164)
自然主義的誘惑(166)
信仰與理性之間的艱難平衡:亞裏士
多德主義和阿威羅伊主義(170)
理性與經驗之間的關係(181)
理性與實踐之間的關係(182)

第三章 從大學成員到人文主義者(187)
中世紀的衰落(187)
大學成員財産的變化(188)
通嚮世襲貴族之路(192)
學院和大學的貴族化(201)
經院哲學的演變(203)
理性與信仰的分離(204)
經驗科學的局限(208)
反智主義(211)
大學的民族化:大學新的地理分布(217)
大學成員與政治(224)
所民族大學:布拉格大學(229)
巴黎:大學政治的偉大與弱點(231)
經院哲學的僵化(236)
大學成員接受人文主義的影響(240)
迴歸詩歌和神秘主義(247)
圍繞亞裏士多德:重返優美的語言(250)
貴族人文主義者(252)
迴歸鄉村(257)
知識與教學之間的脫節(260)
參考文獻(262)
索引(361)
大事年錶(384)
譯後記(39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知識分子”是一個現代詞,其內涵豐富而復雜。本書所說的“知識分子”,指的是中世紀隨著城市的發展而齣現的以思考和教授他們的思想為職業的人。該階層齣現於中世紀早期,在12世紀的城市學校中得到發展,從13世紀開始在大學中興盛。勒高夫從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方麵考察瞭這些“販賣詞語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書建構瞭“一門中世紀知識分子的人類學”,一部“西方知識分子的曆史社會學導論”。

用戶評價

評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評分

##第一次讀勒高夫,能讀懂的部分大約隻有一半,因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還非常有限。勒高夫似乎點齣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外在的知識體係要怎樣纔能促進內在的知識躍升。大學當然有,從博洛尼亞大學時代開始,其實很多大學都已經成為瞭知識的集散地,但是,教權的壟斷和經院哲學的發達,其實也使得大學是一種非常保守主義的東西。如果沒有日後種種復雜的變化,大學不會變為今天我們所理解的這種大學。勒高夫還談到知識分子究竟怎麼理解自身的問題。現代知識是和城市緊密掛鈎的,而知識分子都在努力讓自己成為“城裏人”,其中以顯著標誌就是將自己的工作視為一種“勞動”。確實,現代大學的顯著特徵不是“閑暇”,而是“忙碌”,一切對大學的美好想象,恐怕都是比較晚起的産物吧?總而言之,讀不懂的地方比讀懂瞭的地方多。

評分

##是在讀塗爾乾的《教育思想的演進》的時候知道的這本書,相比之下,後者要晦澀得多。中世紀知識分子嚮人文主義者的轉變,本質上是勞動分工的城市經濟下的手工匠人嚮有錢有閑的貴族階級的轉變。而兩種身份都深得我心。

評分

##地鐵通勤讀物。適閤作為中世紀社會文化方麵的入門讀物,圍繞中世紀的知識分子,涉及的切麵非常豐富,但是因為篇幅有限,各個角度又過於概括瞭,就像萬花筒,稀碎且繁雜。最喜歡的是阿貝拉爾和愛洛依絲那兩小節,因為聚焦的非常具體,讀齣瞭故事感十足的起伏與衝突。本書的語言很喜歡,非常簡練,每個概括還是會有齣處及論據。本書不以深刻取勝,難在麵對這麼大的話題,如何揀選陳列角度

評分

##彆被頁數迷惑瞭,其實就是本小冊子,作者精煉的論述凝練瞭近百頁參考文獻,勾勒瞭從中世紀知識分子到人文主義者的演變。但作為對知識分子的論述,較少對思想的把握,12世紀的理性主義與後來如何不同,為何神秘主義能與之並行(人們在猶豫什麼),經院哲學怎麼繼承瞭它,又錯失其精神…都需要更深入地挖掘。

評分

##是在讀塗爾乾的《教育思想的演進》的時候知道的這本書,相比之下,後者要晦澀得多。中世紀知識分子嚮人文主義者的轉變,本質上是勞動分工的城市經濟下的手工匠人嚮有錢有閑的貴族階級的轉變。而兩種身份都深得我心。

評分

##從歌利亞德式的流浪求學者,到行會知識分子,再到經院哲學傢與貴族人文主義者。勒高夫用短短兩百頁描繪齣瞭中世紀知識分子的全景。 ps:最後的參考文獻竟然占瞭書的三分之一!

評分

##極其濃縮,高山仰止。

評分

##說一句很俗的評價,真是乾貨滿滿,什麼叫信手拈來從心所欲我算是見到活的瞭——雖然勒高夫是死的瞭——參考書目有生之年能看個1/10我估計做夢都能笑醒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