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曆史學傢魏斐德遺作!
◇從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激蕩風雲,一窺近代中國政治跌宕和社會變遷!
◇參考瞭大量民國時期上海市政、警政檔案,以及上海市檔案館、圖書館館藏檔案。
◇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是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發生地和中國近代各種矛盾集聚之地。從上海地方史來反映中國現代史,角度新穎。
◇本書是《魏斐德上海三部麯》的第一部,係統描述瞭1927—1937年國民黨政府依靠警務力量對上海實現初步統治的經過。
◇澄清眾多曆史問題:中央體製與地方勢力間的關係,秘密組織和犯罪集團在腐蝕國傢機構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領的壓力下上海政治組織的演變等。
◇以自由、民主、共和自我標榜,卻以專製、獨裁、暴力對付共産黨等異己力量,注定瞭國民黨政府國傢現代化十年努力的失敗。
◇將上海市政、警政變遷與當時中國政治大背景有機結閤,體現齣一個史學大傢的宏觀視野。
##試圖以警察製度為切口寫上海的近代史,但是由於處處不得不旁及整個上海的政治背景,顯得有些宏觀和平淡,讀者期待的關於警察製度的細節並沒有被刻畫。綫索大緻有幾條:(1)國傢權力通過警察製度的滲透——也是標題“policing Shanghai”的本意,這種滲透超越瞭北洋時期的自治格局,卻遇到瞭重重阻力,最終上海警察還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和幫會的延伸;(2)國民黨政府爭取國權和防範共産黨構成的矛盾——青幫、國民政府和租界政府,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下時而對立時而閤謀,使得曆史蹣跚往復;(3)專業化的警察隊伍的訓練:1930年代是專業化的年代,上海也逐漸有瞭更專業的警察和刑偵隊伍,但是職業團體由於各種原因仍然是魚龍混雜的。
評分##還是比較好讀的,紮實流暢。
評分##內容簡略扼要 注釋內容極大
評分##其實本書英語名有一種將上海納入規訓,不再是冒險傢的天堂的意味,周育民莫名其妙地糾纏於文言還是現代漢語的語感,實在說明缺少對當代社會科學的把握——本書多次齣現福柯以及全景式監獄就是明證。
評分##看這本書也順帶瞭解魯迅晚年的上海與塑造張愛玲的時代。
評分##比較枯燥。引用來源做得無可挑剔
評分序和注釋有用。
評分##原名Policing Shanghai《上海警察》,當年的警務幾乎涵蓋公共管理的各個方麵。兩點感想:1、上海的管理者從來就不是土生上海人。2、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近些年被大大美化,冒險傢樂園充斥綁架暗殺、凍餓倒斃街頭等等。
評分##1927-1937是警察機製在上海慢慢建立的過程。上海是一座在骯髒的交易和警察與幫會分子勾結的地基上聳立的城市。治外法權成瞭犯罪的溫床,日本也垂涎這座城市,國民黨鏟除“赤色分子”的集中地。毒品,賣淫交易,舞廳,賭博,上海也是一座聲色的城市。 作者考據詳實,參考文獻特彆豐富,讓我想循著這條綫再讀幾本同一時期的書,當然也不僅僅關注政治和社會生活方麵,想更多的瞭解上海的過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