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声

上海之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以色列] 伊爱莲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言 / 001
梅莱赫.•.拉维奇 / 035
一个黄包车夫在上海的晨曦中死去(1937)
安妮.•.F. 维廷 / 043
书信(1939年7月)
阿尔弗雷德.•.弗里德兰德 / 050
开场白(1939)
埃贡.•.瓦罗 / 056
是的,那就是上海(1939)
唐维礼 / 062
奇异的上海(1940)
安妮.•.F. 维廷 / 068
书信(上海,1940年1月4日)
洛特.•.玛戈特 / 078
中国舞女(1940)
E. 西姆霍尼 / 083
三个国家将我吐出来(1941)
库尔特.•.莱温 / 087
再多些光明(1941)
耶霍舒亚.•.拉波波特 / 091
就这样开始了……(上海的犹太文化工作)(1941)
约斯尔.•.莫洛泰克 / 098
母亲的哀歌(1941)
E. 西姆霍尼 / 103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1942)
末底改.•.罗滕贝格 / 107
网里的太阳(1942)
约斯尔.•.莫洛泰克 / 111
上海(1942)
卡尔.•.海因茨.•.沃尔夫 / 117
勤劳的砖瓦匠(1942)
赫尔曼.•.戈德法布 / 121
流浪(1942)
雅各.•.H. 菲什曼 / 124
缩影(1942)
约斯尔.•.莫洛泰克 / 126
一封信……(1943)
耶霍舒亚.•.拉波波特 / 129
日记(节选,1941—1943)
佚名 / 136
大头针,别钉在我这里(1944)
约尼.•.费茵 / 139
关于上海隔都的诗(1945)
赫伯特.•.泽尼克 / 149
猴变人(1945)
肖莎娜.•.卡汉 / 153
《在火与火焰中:犹太女演员日记》(节选,1941—1945)
库尔特.•.莱温 / 170
每周的沙拉(1946)
雅各.•.H. 菲什曼 / 173
婚礼(1947)
致谢 / 187
人名译名对照表 / 189
附录:关于上海犹太难民的中文史料和回忆录 / 19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书中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或幽默,或抒情,或移情,或激励人心,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料意义很强,但是无法对这些难民产生同情。这哪是寄人篱下,对于避难的生活还挑三拣四,对正在受到侵略的中国劳苦大众没有同情。甘愿接受日本的管理等等说明他们从文化思想上就不认同,仅仅是走过过场时机到了拍拍屁股走人的心情。只有反感无法同情。

评分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哪怕寄人篱下,仍有的优越感让我反感。一本在上海暂住的犹太作家单一作品的合集。

评分

##抱着从中寻找中犹人民亲睦友好这一美好愿望的读者无疑会失望,从这些犹太难民的诗歌、散文、书信、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是巨大的民族和文化差异。流亡中的犹太难民愤懑、忧虑,焦心生存和未来,接触到的多是苦力、伙计、乞丐等底层中国百姓,有些难民对中国百姓的苦难抱有同情。从中也能看出犹太难民自身的四分五裂,他们当中很多早已向父祖辈生活的那片土地上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归化,与其说他们是犹太人,不如说他们是身为犹太人而被驱逐的俄国人、波兰人、德国人……。有一点史料价值,晚上被辗转腾挪没法倒车的工程车搅了睡眠,在微信读书读完。

评分

##收录集,总体来说还是有点东西的,苦难的不同

评分

##二战期间来华犹太人在上海(被犹太人称为“隔都”)留下的诗歌、日记、散文汇编。常去虹口区的犹太人隔离区旧址,却是第一次听到来自当年现场的那么多声音。这些文学的品质一般,但贵在真实,当然也不乏一些幽默感十足的讽刺诗。相比于诗歌,书中收录的日记更真切感人,比如肖莎娜·卡汉的日记。伊爱莲的解读略显单薄,没有提供更深入、更细致的解读和研究。

评分

##重要的史料

评分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评分

##二战期间来华犹太人在上海(被犹太人称为“隔都”)留下的诗歌、日记、散文汇编。常去虹口区的犹太人隔离区旧址,却是第一次听到来自当年现场的那么多声音。这些文学的品质一般,但贵在真实,当然也不乏一些幽默感十足的讽刺诗。相比于诗歌,书中收录的日记更真切感人,比如肖莎娜·卡汉的日记。伊爱莲的解读略显单薄,没有提供更深入、更细致的解读和研究。

评分

##犹太佬吸血鬼滚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