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清江南名媛才女的内心世界
古代女性的生活智慧远超你的想象
反思五四传统,开创中国女性史研究的新视野
明清史、女性史、社会文化研究领域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本书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作者指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她们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名人推荐语:
这本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明末清初中国女性及其生活世界的认识,高彦颐挖掘了大量被忽视的材料,让我们听到了女性的声音……她在前现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伊沛霞(Patricia Ebrey),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彦颐的这项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帝制晚期中国历史的理解。……这本书蕴含的意义非常广阔,它挑战了自20世纪初以来对中国女性的传统假设,现代化者声称他们首次为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这本书清晰地证明了,明末清初的这群江南闺秀不但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对当时的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魏爱莲(Ellen Widmer),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
这本书对于任何研究晚期帝国社会文化史或中国女性史的学生都是不可忽视的……高彦颐提出的研究范式对于打破长久以来困扰中国史研究者的某些二分法有着重要意义。
——邓尔麟(Jerry Dennerline),马萨诸塞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
##三星半
评分##终于读了高彦颐的早年代表作,三十多年过去书中的观点依然是有启发的。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启发是看到女性命运的结构性制约其实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明末清初的闺秀们憧憬浪漫爱但大多对智识层面不匹配的婚姻失望、需要以男性的标准证明自己的才华、哀叹因生而为女失去的机会,这不也正是我们的烦恼么。另外一个重要洞见是,所谓的观念进步并不完全是线性发展的,社会性别体系的弹性之强,可以迅速吸收和适应新观念,但即便如此,一部分女性也可以抓住缝隙中的机会实现自我,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被称作儒家父权制的基本悖论:它既比西方女权主义者和中国现代主义话语所估计的力量要大,也比其估计的力量要小。”
评分##囊括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研究对象,印象比较深刻的作者对女性诗人之间友谊的研究,以及对名妓与上流良家妇女之间各种意义上的“自由”的审阅
评分##作者试图打破五四以来主导的压迫话语,展现儒家父权结构下知识女性的主体性和她们相对自由的文化空间。对印刷业和经济发展如何赋权女性、创造才女文化社区的论述以及关于对男性和女性赞美“情”的不同方式的分析很精彩。(另,似乎还从书中读到了允礼把自己身体冻冰之后给甄嬛降温的故事原型,对“宜修”这个名字所包涵的女性意象有了更多理解,以及为turning red中的“家内女神”找到了依据。)
评分不看不知道系列: 原来 经济发展能改变原有社会秩序, 社会需求会造成某个行业的繁荣, 竞争才能出新、 字与画结合是为了促销 出版社老板的画像会印在首页上 还有自创的广告词 …… 明清才女这么多!
评分##没想到书里讲到了《牡丹亭》。它传递出的信息——情作为一种自然冲动,是不受道德准则甚至死亡约束的,对至情、至真、至美的追求,撞击着各个时代读者、观众的心灵。
评分不看不知道系列: 原来 经济发展能改变原有社会秩序, 社会需求会造成某个行业的繁荣, 竞争才能出新、 字与画结合是为了促销 出版社老板的画像会印在首页上 还有自创的广告词 …… 明清才女这么多!
评分##作者几十年前的旧作,分析、视野各个方面都是跨学科和独到的,非常具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最有意思的点是推翻了封建社会女性都是受害者和被压迫者的五四史观,聚焦儒家男权理想与权力运作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缝隙,士大夫阶层的女性在这个缝隙中享受着一定的自由,追求着自我实现。ps.下单前是对闺塾师这个职业很有兴趣,翻开发现只有一小部分讲到闺塾师,倒是意外收获了很多明代出版业相关的写作素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