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的目的是给地理学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的地理学思想体系。《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对中国的“王朝地理学”及国外的地理学思想做了分析,借鉴了国外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自古形成的地理观念,让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更清醒地反思我们观念中的地理概念。
绪论
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意义
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地理学
地理思想的特点
秩序观与环境观
介绍几本中文参考书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开辟神话
中国古代的开辟神话
盘古与女娲
其它传说
开辟神话与地理思想
第二章:英雄救世与圣人开创思想
上古天灾与英雄救世
灾异与德行
圣人创世思想
灾害:环境观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备物致用”的环境观
第三章:宇宙观:从神话到哲学
道家的宇宙发生论
道家宇宙发生论的意义
道家世界观的地理学意义
道家与儒家的地理观的几点对比
第四章:新石器时代世界秩序观念的证据
“中心”观念的雏形
轴线与对称
抽象空间方位观
图数
第五章:天圆地方:寰宇秩序的大框架
天地之轴
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地道日方
望洋兴叹
第六章:分野理论:天命的区域化
星占与分野
一行天下山河两戒说
第七章:绝地天通:地理思想之走向独立
颛顼的宗教改革
天地大秩序的分裂
神守之国与社稷守之国
险之时用大矣哉
《山经》与《禹贡》
第八章:甲骨文所见国家政治空间秩序的初步建立
“四方”秩序的普遍性(明确的五方位观念)
“中心”的唯一性(及五方位疆域结构)
辽阔而复杂的政治空间
占领外服地域之合理性
第九章:“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元典区域观念的诞生
华、夷两域的划分
芒芒禹迹
画为九州
文化中国的形成
五岳维中国
第十章:体国经野:政治领土意识(秩序)的成熟
王土概念
地政与地域单元,
地利意识的急遽发展
《春秋》“重地也”
第十一章:《禹贡》的经典化
大禹治水的古典传说
层累而成的文本
基本地理原则的确立
追仰《禹贡》之义
第十二章:王朝地理之学
严密的领土政治秩序
历史解释
圣王之治不在荒远
水之为利害
《汉书·地理志》
地方志
余论
后记
主要参考历史文献(及注释)
研读地理学思想史的目标,是启动我们的思考能力,认识到地理学是由一个个思想体系、思想流派组合起来的。地理学的工作不仅仅是“探险考察”,然后罗列所发现的东西,地理学内还包含思想体系。地理学家可以对诸多地理问题提出自己的取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主张。至少我们应当建立起一种意识,即地理学是学者们在各自的历史环境中,为着不同的社会目标,在不同的思想背景下创造出来的知识学问长河。其实,地理学很难做到纯粹的客观,更不是只有一家一派的东西。识别学术流派的能力,是一种基础性的学术能力。读某人的研究,他头脑里主要是一种什么观念,他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立场,如果有了这种观察思想背景的能力,我们学问的深刻性会大大加强。
最近见到一本英文书,叫《地理意义的建构》,也是一本讲地理学思想的书。从书的名字看,是强调了地理世界的多种意义,“意义”(或含义)这个词也用了复数。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地理学史,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具有不同意义的地理世界。周代之前,人们理解的地理世界是一个神的体系,世界由神来规定和主宰。周代以后,中国世界成为人王的“天下”体系,然后又出现王朝体系,世界由王权或皇权来规定和主宰。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地理学家开始强调科学规律对世界的规定和主宰,地理世界是一个科学体系。现在,地理学又注意到了文化价值。可见地理世界的意义是一个历史人文范畴的东西,在不同的意义体系中,地理学论证的内容当然不会是一样的。
对一门学术的思想体系的认识,在欧美教育中是十分受重视的。比如美国一个著名的地理系对博士生要求的必修课只有两门,“地理学思想史”是其中一门,第二门叫“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两门课都注重思想理论,的确很有用,很重要。
……
这本书的题目真是吸引人!“从混沌到秩序”,光是这四个字就让人联想到史前时代那些扑朔迷离的传说,以及先民们如何试图理解和规整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早期文明和思想史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关于天地起源、山川河流如何形成的古老叙事。想象一下,在没有先进科学仪器和系统理论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通过观察星象、聆听神话,慢慢勾勒出他们眼中宏大的宇宙图景的。这本书的题目暗示着一种从模糊不清到清晰明确的演进过程,这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魅力。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解读那些散落在古籍中的零散信息,比如《山海经》里那些光怪陆离的地理描述,又或者是《尚书》里关于禹治水的神话,这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地理认知和思想观念?是单纯的神话传说,还是早期人类对环境的初步探索和总结?这本书能否为我揭开这些神秘面纱,展现中国上古先民智慧的火花?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古代世界,去感受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秩序的追求。
评分读这本书的题目,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波澜壮阔的画面。一个“混沌”的世界,意味着无序、未知、甚至是混乱。而“秩序”的建立,则代表着理性、规划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地理的,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早期如何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史诗。我尤其关注的是“中国上古”这个时间跨度,那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革的时期,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交织,文献的稀少和解读的难度都极大。作者是如何在这个复杂的语境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想史”脉络的?我设想,书中可能需要大量引证古代文献,比如早期史书、神话传说、甚至是考古发现的资料,然后层层剥茧,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观念。比如,关于“天圆地方”的早期认知,关于“九州”的划分,关于“四海”的界定,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在古代是如何形成,又如何演变的?它们是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力水平、生活范围以及对外界的想象?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将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一次非常深刻的解读,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根基。
评分光是书名就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从混沌到秩序”,这个主题本身就涵盖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无序到有理的巨大转变。而“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则为这个主题提供了具体的落脚点。我一直对那些关于宇宙起源、洪荒时期的神话故事着迷,但总觉得它们背后一定隐藏着古人对世界的真实理解,而不是纯粹的幻想。这本书如果能将这些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元素,与当时人们实际的生活经验、生产活动相结合,去梳理出一套逐渐成型的地理认知体系,那将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思想梳理。 我会特别关注书中对“混沌”状态的描绘,它如何体现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困惑?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们开始尝试为这个世界建立秩序?是神话中的创世故事,还是实际的地理探索?这本书能否让我看到,那些看似朴素的神话,其实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规律最早期、最本能的探索和总结? 我相信,这本书会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智识之旅,让我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祖先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无疑触及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从混沌到秩序”,这本身就是一个宏大而充满哲学意味的命题,它预示着本书将探讨的是一个从模糊不清到清晰可辨的认识过程。而“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则将这个命题聚焦于中国古代早期,并且限定在“地理思想”这一特定范畴。我个人对中国古代的早期文明和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在那段遥远的岁月里,隐藏着许多如今看来朴素却又深刻的智慧。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支撑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凭借观察、想象和口传心授,逐渐构建起他们对脚下大地和头顶苍穹的认知体系? 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那些散落在古代文献中的地理意象,比如洪荒时期的神话传说,关于山脉河流的起源故事,以及对天地构成的早期想象。这些零散的碎片,在作者的梳理下,能否汇聚成一条清晰的思想史脉络,展现出古人从对自然界的敬畏、困惑,到尝试理解、描绘、甚至改造的过程? 如果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将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和思想的深度。我喜欢这种能够追溯事物起源和发展过程的讨论,尤其是在思想史领域。地理思想,听起来似乎是比较具象的,但“思想史”的加入,则让它上升到了对人类认知世界方式的探讨。想象一下,在几千年前,当人们还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丈量大地,去认识星辰的时候,他们是如何构建自己对“地理”的理解的?这本书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神话、传说、以及早期文献的解读。我会特别期待书中对“混沌”概念的阐释,它可能代表着一种宇宙未开、万物未分的状态,而“秩序”的出现,则意味着人类开始对自然世界进行分类、命名、甚至加以改造。这其中,一定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考。作者是否会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祭祀活动来分析这些地理思想的形成?例如,山川河流在古代可能不仅仅是自然的地理实体,更承载着神灵、祖先的意义。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挖掘这些层面的联系,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重新认识中国的一种见地,不错
评分价格高呀,不做活动是买不起的
评分人文地理,从混沌到秩序。——其实是研究神话和人文地理的著作
评分重新认识中国的一种见地,不错
评分自己买来看的内容写的不错~
评分唐老师这本其实是非常牛的!
评分我打开了另一份报纸,这张是南非的。我找到了另外一篇有穆加贝总统的评论,称其政府曾多次拒绝为反对党领导人摩根?茨万吉拉伊(Morgan Tsvangirai)签发护照。如果禁止一个在近几次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人出国,谁还相信其他公民能够旅行!该报道还称,茨万吉拉伊曾被虐待、不当判刑、监禁,且在最近几次选举中,若干名他的党派成员被谋杀。
评分这次在京东的购物经历很不错,书是正版的,价格上还算比较实惠,而且品相上还是不错的。此外在送货上,物流比较快,比较及时。因为这个书有时候购买下来有时效的需要,送的及时了,对于使用来说还是挺重要的。所以综上来说,这次还是挺好的,以后也会继续在京东购买。
评分这像是一个正在打仗的国家,或像是超市明天就要关门大吉,今天正全部清仓。剩下的只有面包屑,还有几袋土豆、清洁用品、几盒不成对的彩色铅笔、几块饼干或几卷单独出售的厕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