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自卑与超yue
作 者:(奥)阿德勒 著 ,李章勇 译
I S B N :9787511347039
出 版 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第1版
印刷时间:2015-8-1 第1次印刷
字 数:260000字
页 数:240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原 价:32.00元
编辑推荐
1.经常会有人呼喊“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阿德勒断言,人们只有在遭受到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细想确实如此。
2.打破弗洛伊德泛性论,提出人一切行为动力均源于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动了人的进步。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其理论不仅对荣格、霍妮、弗洛姆、利沙文、罗洛·梅、罗杰斯等人有过启发,而且今天仍然在《美国个性心理学杂志》上通过美国个性心理学会继续得到促进和发展,经久不衰。
3.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人有三种自卑:面对宇宙的自卑,面对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对他人的自卑。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
4.优越感来源于自卑,消除自卑的好方法便是建立优越感,以此来摆脱自卑带来的心理弱势。
目录
第yi章 生命的意义
ChapterⅠ The Meaning Of Life
人生的三大任务 003
社会感 005
形成的童年经验 008
早期记忆与梦 012
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015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Chapter Ⅱ Mind And Body
身体与心灵的交互作用 019
情感的作用 024
心理特征与身体类型 028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Chapter Ⅲ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And Superiority
自卑情结 032
追求优越的目标 038
第四章 早期记忆
Chapter Ⅳ Early Memories
性格塑造的关键 044
早期记忆与生活风格 046
剖析早期记忆 052
第五章 梦
ChapterⅤ Dreams
旧式梦的解析 063
弗洛伊德的观点 065
个体心理学解梦的方法 069
一些常见的梦 076
几个案例研究 078
第六章 家庭影响
Chapter Ⅵ Family Influences
母亲的角色 088
父亲的角色 094
关爱与疏忽 100
兄弟姐妹间的平等 103
家庭出生次序 105
第七章 学校影响
Chapter Ⅶ School Influences
变迁着的教育形式 116
老师的角色 118
班级里的合作与竞争 123
评估孩子们的发展 125
天性与教养 128
辨识人格类型 131
一些教学上的观察 134
顾问会议的工作 137
第八章 青春期
Chapter Ⅷ Adolescence
何为青春期 142
成年期的挑战 144
一些青春期的问题 146
青春期的性意识 151
为青春期预热 155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Chapter Ⅸ Crime And Its Prevention
理解犯罪心理 158
一些犯罪类型 168
合作的重要性 175
早期合作的影响 179
犯罪问题的解决之道 183
第十章 职业问题
Chapter Ⅹ Occupation
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务 192
早期训练 194
辨识孩子的兴趣 197
职业选择的一些影响 200
寻找解决方案 202
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
Chapter Ⅺ Man and Fellow Man
人类追求统一 206
社会兴趣缺失与合作失败 208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213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Chapter Ⅻ Love And Marriage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216
婚前准备 218
婚姻里的承诺与责任 222
结婚的工作 224
婚姻与男女平等 228
附录 阿德勒年谱 22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书中,对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进行了分析,既可以指导人们如何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指导父母更好地开展家教;此外,人们的出生顺序、早期的记忆,还有神奇的梦等等,会对人们以后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一一给出切实的答复。
而且,本书作为阿德勒博士重要的著作,对世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直接促进了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年)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yi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著名的作品有《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文译名“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中文译名“理解人类本性”)、《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自卑与”)等。
这是一本让我忍不住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阿德勒的理论体系非常严谨,但又非常接地气,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最深刻的道理。我尤其欣赏他在处理“目标导向”问题时的深刻见解。他认为,许多不恰当的行为,例如逃避责任、或者沉溺于抱怨,其实都是为了达成某种“不被发现的优势”,或者是一种避免失败的策略。这种“目的论”的视角,让我开始审视自己那些看似无意识的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这本书教会我,要诚实地面对自己,识别那些阻碍我成长的“虚假目标”,并勇敢地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方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超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自我探索和自我调整的过程。它鼓励我拥抱不确定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在不断的尝试和错误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更加有力量的个体。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更是一份人生的指南,指引我走向更积极、更有意义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个人力量”的肯定。在很多鸡汤式的励志读物里,我们常常被灌输“你也可以做到”的口号,但阿德勒的书却在更深层次上解释了“如何去做”。他并非空喊口号,而是通过对人类心理机制的深入剖析,告诉我们,我们是自己命运的设计者。书中反复强调“选择”的重要性,即使在看似最艰难的环境下,我们仍然拥有选择如何应对、如何解读的自由。这种“能动性”的观点,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受害者形象中解放出来。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并非客观的困境,而是我们对困境的主观认知和选择。比如,对于曾经的失败,我们可以选择沉溺于懊悔,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习,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养分。阿德勒的理论给了我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让我不再依赖外部的评价或他人的肯定,而是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有能力去塑造自己的生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这种感觉就像是获得了一把打开自己潜能大门的钥匙,让我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评分收到这样一本厚重的书,翻开的第一页,我就被阿德勒的文字深深吸引了。它不像某些心理学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是带着点儿幽默的口吻,娓娓道来。书中的案例分析极其生动,仿佛就在我身边发生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生活风格”的探讨,那个概念太有意思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无法复制,也无法轻易改变。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很多行为模式,为什么我会这样反应?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样的道路?这种“自我觉察”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一点点被点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解理论,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温和地引导我认识自己,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动机。他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童年经历,竟然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让我对为人父母的责任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似乎也印证了书中的一些论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给了我一种“理解”的力量,理解自己的不完美,理解他人的不同,也理解那些看似难以解释的行为背后的根源。
评分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我们一直以来对“自卑”的理解,可能都太过片面了。阿德勒将自卑视为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一种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而非单纯的负面情绪。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自卑感,我们才会渴望进步,才会设定目标,才会努力去超越。这种视角真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书里有很多关于“补偿”和“过度补偿”的例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比如过度追求完美、或者故意示弱,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对自卑感的某种应对方式。我尤其欣赏阿德勒对于“社会兴趣”的强调。他认为,一个人能否克服自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能将自我中心的关注,转移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与他人建立健康的联系。这种“集体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个人超越的关键。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内心深处那股拧巴的力量,好像找到了一个出口,不再是单纯地与自己较劲,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与世界连接,如何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从“个体”到“群体”的视角转换,让我觉得人生有了更丰富的维度和更深远的意义。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极大的解答。阿德勒对于“人际关系中的对立”的分析,简直是入木三分。他指出,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常常不自觉地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或者试图通过控制对方来获得安全感。这种“权力斗争”的心态,不仅让我们自己疲惫,也破坏了关系的和谐。书里关于“合作”和“共同体”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基于平等、尊重和支持的人际互动模式。他鼓励我们看到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独特,并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更大的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这种从“对抗”到“协作”的转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尝试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他们。我发现,当不再带着防备和敌意去面对他人时,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也更能感受到被支持和被爱的温暖。这本书就像一位导游,带领我走出迷宫般的人际关系困境,找到了通往和谐共处的道路。
评分很满意!
评分葛荟婕经济
评分很好,自我学习
评分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评分挺好的,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值得推荐的好书
评分不错,。。。。。。。。。。
评分正版是真哒
评分书没有问题,果断买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