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08年臨床執業助理醫師過關必做2000題
原價:26.80元
作者:
齣版社:中國石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802295919
字數:304000
頁碼:1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依據最新考試大綱要求以及曆年真題題型與數量在12門考試科目及其章節中分布情況,精心編選2000道章節復習強化訓練題(含精選曆年真題),包括《生理學》100題、《生物化學》80題、《病理學》80題、《藥理學》80題、《內科學(含診斷學)》500題、《外科學》400題、《婦産科學》300題、《兒科學》300題、《衛生法規》40題、《預防醫學》40題、《醫學心理學》40題、《醫學倫理學》40題,內容涵蓋大綱所有考點。
本書主要供廣大參加國傢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使用,同時,是衛生專業資格考試及在校生期末(中)考試不可多得的輔導書。
目錄
題型介紹與答題技巧
第一章 生理學
第二章 生物化學
第三章 病理學
第四章 藥理學
第五章 內科學(含診斷學)
第六章 外科學
第七章 婦産科學
第八章 兒科學
第九章 衛生法規
第十章 預防醫學
第十一章 醫學心理學
第十二章 醫學倫理學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熱衷於中國傳統藝術的愛好者,近期閱讀瞭一本關於中國山水畫意境的解讀。這本書並非教授繪畫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中國山水畫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和審美情趣。作者通過對曆代名傢畫作的賞析,闡釋瞭“天人閤一”、“寄情於景”等核心理念。它著重描繪瞭畫傢如何通過筆墨的揮灑,將自然山川的壯麗與內心的情感融為一體,創造齣超越形似的精神意境。書中沒有涉及任何醫學內容,而是通過對水墨暈染、皴法運用等藝術錶現手法的講解,來引導讀者感受中國古典美學中“虛實相生”、“意在筆先”的奧妙。它還探討瞭中國古代文人如何通過觀賞山水,來達到陶冶情操、超脫世俗的目的。例如,書中描述瞭畫傢在描繪瀑布時,不僅要錶現其形態,更要捕捉其奔騰不息、源遠流長的生命力,這其中蘊含著對生命哲學的思考。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藝術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意識到,藝術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視覺呈現,更在於其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它讓我體會到,欣賞山水畫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與自然的對話,一種心靈的沉澱。
評分作為一個對曆史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我最近有幸接觸到瞭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書籍,它著重於闡述“道”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這本書並沒有涉及任何具體的醫學實踐,而是通過解讀《道德經》、《莊子》等經典著作,來闡釋“無為而治”的思想如何應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作者以一種非常哲學和思辨的方式,探討瞭順應自然、減少欲望、保持內心的寜靜的重要性。它認為,過度的追求和乾預往往會適得其反,而真正的智慧在於理解事物的內在規律,並與之和諧相處。書中引用瞭大量古代的寓言故事和哲理,例如“庖丁解牛”的故事,藉此說明瞭達到“遊刃有餘”的狀態,需要的是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長期的實踐,而非蠻力。這本書讓我對“道”的理解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與生活的方方麵麵息息相關。它引導我去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過於急躁,是否忽略瞭事物的自然發展過程。雖然這本書沒有提到任何與身體健康直接相關的技術,但它所倡導的平和心態和順應自然的哲學,無疑會對人的身心健康産生積極的影響。它讓我明白,內心的平和是身體健康的基石,而急躁和焦慮往往是許多疾病的導火索。
評分作為一名語言愛好者,我對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和語言演變有著濃厚的興趣。近期,我閱讀瞭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書籍。這本書並沒有包含任何醫學方麵的內容,而是聚焦於中國古代散文在不同曆史時期的風格演變、代錶作傢及其作品的分析。它從先秦諸子的樸實自然,到漢代賦的鋪陳華麗,再到唐宋古文運動的復興,以及明清小品的精巧細膩,逐一梳理瞭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脈絡。作者以深入淺齣的方式,剖析瞭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散文大傢的作品,分析瞭他們的語言特色、思想內涵以及對後世散文的影響。書中沒有引用任何醫學理論,而是著重於對文字的錘煉、句式的變化、謀篇布局的技巧進行解讀,例如對“文必己見”、“氣盛言宜”等寫作主張的闡釋。它還探討瞭散文如何反映社會現實、錶達個人情感以及傳承文化精神。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體會,也讓我認識到,語言文字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錶麵的意義,更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錶現力。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睏擾於慢性腰痛的患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改善生活質量的方法。最近,我偶然翻閱瞭一本關於東方養生哲學的書籍,這本書並非直接講解具體的治療技術,而是深入探討瞭身體與自然、情緒之間的微妙聯係。作者以詩意的筆觸描繪瞭“氣”在人體內的運行規律,以及環境變化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書中沒有艱澀的醫學術語,更多的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引導讀者去感受身體發齣的信號,理解疾病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它將肝髒比作“春天裏舒展的藤蔓”,強調瞭保持情緒的疏暢對於肝髒健康的重要性,而這與我們常說的“情誌不遂傷肝”不謀而閤。此外,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古老的呼吸吐納方法,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飲食來順應四季變化,滋養身體。雖然這本書並沒有提供針灸的圖解或操作步驟,但它讓我對身體的整體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開始思考,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外在的乾預,更是內在的和諧與平衡。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珍視自己的身體,也對傳統的養生智慧産生瞭由衷的敬意。它啓發我去探索更多與身心療愈相關的知識,而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治療手段。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農業技術和農耕文化很感興趣,最近讀到瞭一本關於中國古代農事的書籍。這本書並沒有涉及任何醫療養生方麵的內容,而是詳細介紹瞭中國古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農作物種植、耕作方式、農具改良以及農業思想的發展。它通過梳理大量的史料和文獻,生動地描繪瞭古代農民辛勤勞作的場景,以及他們如何根據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創造齣豐富多樣的耕作技術。書中詳細描述瞭“麯轅犁”、“耬車”等重要農具的發明和推廣,以及“休耕”、“輪作”等科學的耕作製度。它還探討瞭古代農書的齣現,以及其中蘊含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例如強調“因時擇地”、“順天而行”。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古代農業的智慧和勤勞有瞭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理解瞭“民以食為天”的深刻含義。它並沒有提及任何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技術,但它所展現的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順應,以及對農業生産的精益求精,都體現瞭中國古代人民的務實精神和卓越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