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铁幕欧洲之新生(甲骨文丛书) | 作者 | (德)卡尔·施勒格尔(Karl Schlgel) 丁娜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796429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数 | 254000 | 页码 | 376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通过一位德国历史学家的视角展示了冷战时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在东西欧所发生的种种转变。相比于一位历史学家,作者在本书中的视角更像是一位东西欧社会文化的传递者,通过东西欧之间的交通、文化交流、人口流动等具体的变化,向读者呈现出立体的、彩色的“铁幕”之后的东西欧。作者在此既没有拘泥于历史的遗址,也没有单一地借鉴当代的碎片,而是通过流动和变化的点点滴滴将历史与当下串联起来。 |
| 作者简介 | |
| 卡尔·施勒格尔(Karl Schl?gel),出生于1948年,是一位德国的东欧历史学家和出版人,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俄罗斯现代史、东欧城市文化史和历史叙述的理论问题等。他先后在柏林自由大学、莫斯科、圣彼得堡学习哲学、社会学、东欧历史学和斯拉夫文学。他曾作为东欧历史学教授在欧洲大学(Europa-Universit?t Viadrina)任教至2013年。新出版作品:《读懂莫斯科》(Moskau lesen)。丁娜,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现居住在德国慕尼黑。译有《德意志之魂》(合译)、《寻访行家》(合译)、《何谓成功》、《饥饿与丝绸》和《幸福,在幸福远去的时代》等。 |
| 目录 | |
| 当下欧洲!/1 当下欧洲!关于蚂蚁商人、廉价航空公司和其他欧洲人/3 给欧洲航线颁发查理曼奖!/19 测量:一位昨日欧洲人的观察/38 欧洲地缘/57 欧洲城市穷途末路了吗?/83 德国的D大调发声练习/110 我们需要一座德国统一纪念碑吗?/111 德国的D大调发声练习/117 马利恩邦的另一侧或个人经历的冷战/131 德国国歌那些事/155 一个展览会上的图片:转型时期博物馆的宣传小册子/176 俄罗斯空间/186 输家?苏联解体20年后的亲俄派和俄罗斯知音/187 “俄罗斯空间”:空间掌控和空间拓展作为俄罗斯历史书写中的问题/211 俄罗斯空间作为俄罗斯文化的固定形象/226 俄罗斯的第二次现代化/241 世纪之作——《路标》(1909~2009)/259 欧洲的新叙事/279 经验的不对称性,回忆的不对称性/280 消失的地貌:欧洲经验与德国经验/297 什么叫作再现消失的地貌?/316 一地双名:克莱绍/克日舒瓦/325 同时叙事或者历史叙事性的局限/338 文献与注释/358 译后记/370 |
| 编辑推荐 | |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厚重的纸张和那种略带复古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一种严肃而深邃的氛围中。封面那种低调的色彩搭配,似乎在暗示着内容本身的厚重与复杂性,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你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学术力作。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重量感,让人不禁对扉页之后的世界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装帧不仅仅是包装,更像是一种阅读的仪式感,它成功地为接下来的思想旅程奠定了一种庄严的基调,让人从触觉和视觉上就已经开始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预判和期待。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显示出出版方对这部作品应有的尊重,也让读者在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种精神上的准备,去迎接一场思想的洗礼。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章节标题,便能感受到一种宏大叙事下的内在张力。那些看似简洁的标题背后,似乎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和地理政治学的深层考量。作者的叙事手法,绝非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织工,将不同时间点的碎片、不同地域的经验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庞大而又精密的分析框架。我尤其欣赏那种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是深入到文化心理、集体记忆层面去挖掘驱动历史进程的深层动力的尝试。它不是在罗列事件,而是在试图描摹一种“场域”,一种由历史遗留、地理制约和人类选择共同塑造的复杂生态系统。读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侦探游戏,每解析一个概念,都仿佛揭开了一层面纱,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评分行文风格上,这位作者展现了一种罕见的学术克制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他没有陷入过度煽情的泥沼,也没有沦为枯燥的纯粹史料堆砌。句子结构复杂却逻辑清晰,信息的密度极高,但得益于其精妙的措辞和恰到好处的比喻,阅读的障碍感被大大降低。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悦那些被精心雕琢过的长句,它们往往如同一个微缩的论证模型,将多个对立的概念放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辩证思考。这种阅读体验非常过瘾,因为它挑战了我们习惯的线性思维,迫使我们用更具立体感和多维度的方式去理解那些曾经看似铁板一块的历史断层。可以说,这是一部需要“二刷”才能真正领会其全部韵味的著作,第一次是建立框架,第二次才是填充血肉。
评分这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或许在于它对“边界”与“过渡地带”的深刻反思。不同于传统欧洲史关注核心国家或明确的意识形态对垒,这本书的目光似乎总是聚焦于那些模糊、流动、充满张力的区域。它探讨的不是既成的实体,而是生成中的过程,是那些在东西方、新旧秩序、民族身份之间不断拉扯、定义自身的“中间状态”。这种视角极具穿透力,因为它打破了我们惯有的二元对立思维定势,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才是常态。这种对“中间性”的关注,使得书中的分析充满了现实的张力,让人意识到,许多当下看似难以解决的僵局,其根源恰恰在于对这种过渡地带的理解偏差。
评分对于一个长期关注欧洲现代化进程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参照系。它成功地将看似孤立的地域性事件,置入到一个更宏大的全球史和文化地理学的坐标系中进行重新定位。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塑。它强迫你跳出自己固有的历史叙事框架,去接纳一种更加流动、更加多元的欧洲图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自我重构的有机体,而非一个由固定边界和一致价值构成的机械集合体。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二十世纪乃至当代的欧洲政治光谱的理解,获得了一种更具弹性、更少教条的视角,那种思维上的豁然开朗,是阅读一本优秀学术著作能带来的最大馈赠。
评分好书真的不贵 推荐给大家
评分好价买到的,甲骨文的好书,莱茵系列。这家店不错。
评分莱茵译丛中最新的一本书,要早收
评分好书真的不贵 推荐给大家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经典好书,送货很快,值得购买
评分好书,打折超值,甲骨文丛书都是精品,慢慢看
评分非常好,保护得当,四角尖尖。
评分好书真的不贵 推荐给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