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
1. 高中生、大学生;
2. 都市白领、文艺青年、大众读者;
3. 对心理自助、心灵读物、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书名:生活的哲学
定价:48.00元
作者:朱尔斯·埃文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11
页码:3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67713
哲学,其实是人生旅途上的医药箱。生活中不时困扰我们的坏情绪、负能量,它们很多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有害的信念。这本书带你把内心阴郁的念头拿到理性的阳光下,学会反思和改善你的心智。《生活的哲学》传播着哲学对人性的乐观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把握自己的生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照顾好自己的灵魂,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里没有艰深的哲学理论,朱尔斯?埃文斯将12位历史上伟大的智者聚在一起,像介绍老朋友一样,让他们和你聊一聊生活。同时也看看那些被哲学改变了的平凡的人,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信心和力量。
一次遇见更好自己、练习美好生活的哲学之旅:书里,也许你会巧遇令人终生受用的哲学金句。苏格拉底、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爱比克泰德……其实这些古希腊哲学家们在人的心灵中得到的发现,是我们生活智慧取之不尽的宝库。
我们都在练习,如何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生活路上,我们带着自己的困惑,等待着答案。《生活的哲学》提醒我们,如果你已经有些迷茫、甚至陷入恐慌的话,不必心急,不妨听听古代哲人的想法,一些历久弥新的人生感悟,可能正好点出了你的迷津。
这本书中,“街头哲学家”朱尔斯?埃文斯找来了人类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智者。苏格拉底、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十二位古希腊哲学家聚成梦想中的人生学园,一起探秘人的心灵和情感,教给我们控制情绪、享受当下、规划生涯、面对波折等各方面的生活智慧。况且,生活的满足远不止感官的享受,思考生活、领悟生活,本身就是生活大的快乐。哲学,可以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畅谈人生哲学的同时,埃文斯还讲述了那些被哲学拯救的人们的真实经历:心理崩溃的大学生、精神过度紧绷的上班族、忍受痛苦战争记忆的老兵、总忍不住想花钱的白领、受幼年创伤折磨的青年……哲学帮助他们荡涤信念上的灰尘,走出各自生活的窘境,让心灵强大起来。
我们可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生活的哲学》传播着苏格拉底式的人性乐观主义,让人类古老的智慧再次照亮我们的生活。
前言 欢迎来到雅典学院
哲学:幸福生活的起点
【美德的战士 】
做自己生命的舵手
哲学是身心的操练
接受和适应人生中的不完美
【哲学的盛筵】
享受当下的艺术
【神秘主义者与怀疑论者】
我们为何身处这个世界?
格言的力量
哲学:批判性思维
【政治学】
纷繁社会中的简单生活
我们能建立一个完美社会吗?
平行人生:榜样的力量
在共同的生活中实现幸福
尾声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课外辅导】
附录一 改进自我的动力来自情绪
附录二 有趣有用的苏格拉底传统
附录三 让理性放假,在音乐里活!
朱尔斯?埃文斯(Jules Evans)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历史情感中心主任,致力于研究古代哲学在现代生活和心理学中的应用。他长期为《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欧美主流媒体撰文,并发表了大量关于生活哲学的讲座。2013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与英国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联合推选为“新一代思想家”之一。
目前,他也是英国大的哲学俱乐部——伦敦哲学俱乐部(LPC)的负责人之一,与阿兰?德波顿、朱利安?巴吉尼等其它15位独具特色的哲学家们一起,共同致力于通过哲学让我们能真正改变自我,并从此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今年我们只想读一本书,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本了。
——《心理月刊》主编,苏西?格里夫斯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哲学并非思想的推理判断,而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更关乎我们如何过上美好的生活。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人深思……证明了哲学并不只存在于一本正经的课堂上。
—— 《金融时报》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 《观察家》
这本书彰显了,现代心理学和古代哲人的思考是一致的。文字优美,极为好看。
—— 英国“首席幸福经济学家” 理查德?莱亚德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英剧演员 亚德里安?埃德蒙松
享受当下
伊壁鸠鲁认识到,我们的享乐能力差得令人难以置信,我们编造悲伤的理由时又是那么的天才。我们会推迟享乐,在挤进地铁去上令人筋疲力尽的班时,告诉自己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会快乐,当我们升职的时候,当我们有了钱的时候,当我们退休的时候。同时,当下未被觉察、未被享受就流逝了。用伊壁鸠鲁主义者的话来说:“你为什么要推迟享乐?”或者我们会说,因为过去,我们快乐不起来。我们现在快乐不起来,因为我们读书时受过欺负,或者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很残忍。但是,受的欺负还在那里戏弄你吗?你的父母仍在控制你的生活吗?他们不是现在对你很残忍的人:是你对自己很残忍,令自己过得很悲惨。所以,为什么不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快乐起来?塞内加敬佩伊壁鸠鲁主义的这一面,他写道:“提起已经结束的困难有什么好,因为过去的经历而令自己现在不快乐?”这是伊壁鸠鲁主义的认知行为治疗跟心理分析的不同之处:心理分析鼓励我们扎进过去,去寻找我们的不幸的罪魁祸首。伊壁鸠鲁主义跟斯多葛派和佛教一样,把我们带回当下,以及我们此时此地的信念。禅宗老师艾伦?沃茨曾经说:“事物不是用过去来解释的,它们是用现在来解释的。责任因此而诞生。不然你总是可以回头说,我焦虑是因为我母以前丢下了我,而她焦虑是因为她的母丢下了她,依此类推,一直追溯到亚当和夏娃。你要面对这一事实:这都是你干的。没有任何借口。”
或者我们会因为对未来感到焦虑而毁掉我们的快乐。“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如果我妻子离开我怎么办?如果我生病了怎么办?如果我死掉了怎么办?”伊壁鸠鲁主义者看着这些“如果”,无奈地耸耸肩。那么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因为担心可能的未来而毁掉现在?伊壁鸠鲁派诗人贺拉斯说得很好:“让享受当下的灵魂学会不喜欢去担心未来。”如果将来发生什么倒霉事,哲学给了我们应对它的手段,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就再也不存在了,所以它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我死了,我就会失去所有未来快乐的可能。”怎么说呢,人生中并非全是好事。也许死掉比衰老、重病更可取。“但是我在来世因为享乐太多而受到惩罚怎么办?”
在我们这个世俗年代,担心来世神的惩罚不是主要的关切—也许,直到我们临死前都是这样。但是它过去是焦虑的一个巨大来源。人类的想象受到噩梦般的死后遭遇的折磨。所以,伊壁鸠鲁主义的启示—享受此生,不要担心来世—才那么激进,对一些人来说,真的有解放意义。正如一位伊壁鸠鲁主义者的墓碑上所说:“我还没出世,我活过,我死了,我不在乎。”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的“实践性”和“去精英化”的姿态。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将读者拒之门外,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口吻,探讨那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生存难题。作者在探讨“道德困境”的部分时,提出的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不要求我们成为圣人,而是鼓励我们成为一个“有意识的行动者”。他展示了哲学思想是如何从古老的雅典广场,一直延伸到我们今天在十字路口的选择。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和那些伟大的头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阅读时,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理解不了,而是因为需要时间去消化那种思想的重量。这本书就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心灵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应对生活挑战的实用工具,而且这些工具不仅耐用,还带着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光芒。它真正做到了将“形而上”的思考拉回到“形而下”的生活中,让哲学不再是高塔之上的理论,而是我们脚下坚实的土地。
评分读完这本哲学入门读物,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功力着实令人佩服。他仿佛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师,总能在关键时刻抛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视角,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有趣。我特别喜欢他将复杂的哲学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场景联系起来。比如,关于“时间观”的探讨,他没有停留在抽象的时间流逝上,而是从“拖延症”和“如何度过一个‘值得回忆’的周末”这些微小切口切入,让读者立刻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极佳,没有一味地灌输,而是通过大量的提问、反思和案例分析,构建起一种互动的阅读体验。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和作者一起“做思想实验”。这种沉浸感,让原本我对哲学抱有的距离感彻底消融了。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思考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思考的对象——关注那些真正塑造我们日常体验的核心问题。坦率地说,很少有书籍能让我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构建自己的“生命地图”的,这本书做到了,而且完成得毫不费力。
评分我必须称赞作者在组织材料时的那种结构美感。这本书的章节安排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递进关系,从如何看待自我、如何与他人相处,再到如何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很多日常困境的反应模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遇到挫折可能会感到彻底的崩溃,现在,脑海中会浮现出书中某个关于“接受不完美”的论断,帮助我迅速拉回理性视角。这种“即时反馈”的能力,正是哲学书籍最高级的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展望,它让你既脚踏实地,又心怀远方。它既是向内的探寻,也是向外的观察。对于哲学新手来说,它不会让你感到压力山大,反而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让你想要去探索那些被提及但未深入的领域。这是一本真正的“敲门砖”,敲开了通往更深刻思考的大门。
评分这本《生活的哲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灵魂对话,作者朱尔斯·埃文斯以一种极其平易近人又发人深省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思辨,一点点拆解,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套可以付诸实践的人生指南。我尤其欣赏他处理“意义”这个宏大命题时的细腻手法。他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带领我们回顾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比如斯多葛学派对于“控制与接受”的区分,伊壁鸠鲁对“宁静生活”的追求,甚至是存在主义者对“自由与责任”的拷问。整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每一堂课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入口,引导着读者去探索自身的困惑。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频繁地停下来,不是因为句子晦涩难懂,而是因为它们精准地击中了某个我平时不太愿意正视的内心角落。比如,当谈到“恐惧”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当代心理学研究作为支撑,使得古老的哲学智慧瞬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工具。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睿智的朋友,在你迷茫时递过来的一盏灯,光线或许不那么耀眼,但足够让你看清脚下的路。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剂,而是提供了直面生活真相的勇气和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极具韧性的精神装备,帮助我们在日益喧嚣和碎片化的现代生活中,重建起内心的锚点。作者对于“幸福的本质”这一章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没有落入那种肤浅的“积极心理学”的窠臼,而是深入挖掘了幸福的复杂性——那种包含了痛苦、挣扎与成长的辩证统一。书中引用的那些古代智慧,被作者巧妙地“翻译”成了现代语言,去回应我们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比如,面对社交媒体上无休止的比较,书中的某个观点如同清泉一般涌入,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诞生于无人问津的角落”。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精神排毒”,把那些被社会强加的、不属于自己的成功定义慢慢剥离。文字的张力在于它的克制,它从不激进,却步步为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优先级。对于那些渴望在快节奏中找到慢思考之锚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
评分硬壳书,壳被压皱了
评分慢的一塌糊涂
评分慢的一塌糊涂
评分买来想学习下,好久没看书了 送货也快
评分是正品,纸质不错,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买来想学习下,好久没看书了 送货也快
评分是正品,纸质不错,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硬壳书,壳被压皱了
评分硬壳书,壳被压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