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译丛 101个哲学脑洞

大家小译丛 101个哲学脑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罗歇-保尔·德鲁瓦 著,彭怡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
  • 思维
  • 脑洞
  • 科普
  • 文化
  • 阅读
  • 大众
  • 知识
  • 启发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214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102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家小译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这是畅销法国和多个国家的一部很另类的作品,曾获“法兰西电视”散文奖,已译成30多种语言,成了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2、 别出心裁的哲学“心灵鸡汤”,让高深的哲学走入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把哲学变成一种可玩的游戏,通过哲学游戏来改变自己、重新认识世界。

3、可操作性强,实验性强,可随时翻看,从任何章节看起。

4、法国哲学名家的休闲之作,并非作者不务正业,这101个练习完全比得上101堂哲学课,只要认真地去做。


内容简介

此书是一种消遣,也就是说,它试图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探讨重要问题。和帕斯卡尔所认为的相反,我觉得,虽然严肃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要花力气去研究,而小事不值得我们大动干戈,但把严肃的问题与鸡毛蒜的小事对立起来是徒劳的。其实,小事让人思考,可笑通往严肃,深刻来自肤浅。

作者简介

罗歇-保尔.德鲁瓦(Roger-Pol Droit,1949- ),哲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法国国家伦理咨询委员会成员,《世界报》专栏编辑。访谈过二十世纪诸位哲学大师,包括福柯、埃科、德里达、列维-斯特劳斯等。主要著作有《哲学家的圈子》《银行家与哲学家》《哲学简史》《与苏格拉底一起生活在今天》等30多部。


目录

1 大声喊叫自己的名字…………… 001

2 弄空词义………………………… 004

3 徒劳地寻找“我”……………… 007

4 让世界存在20分钟……………… 011

5 低头看星星……………………… 014

6 看风景,像看一幅展开的油画 016

7 丢失或遗忘什么………………… 019

8 知道自己早上在哪里…………… 022

9 给自己找点短痛………………… 025

10 感觉自己永恒………………… 027

11 随意打电话…………………… 030

12 旅行后找到自己的房间……… 033

13 边喝边尿……………………… 036

14 双手之间制造一堵墙………… 038

15 在黑暗中行走………………… 040

16 想想世界各地………………… 043

17 在脑海里削苹果……………… 046

18 想象器官堆积………………… 049

19 相信自己在海拔高处………… 052

20 想象自己即将死去…………… 054

21 试着衡量生命………………… 057

22 一直数到千位………………… 060

23 担心公共汽车到站…………… 062

24 在墓地中奔跑………………… 065

25 像疯子一样取乐……………… 068

26 偷看窗前的女人……………… 071

27 给自己创造生命……………… 074

28 从汽车里面看行人…………… 076

29 跟踪蚂蚁的运动……………… 078

30 吃一种无名物质……………… 081

31 观察阳光下的灰尘…………… 084

32 抗拒疲劳……………………… 086

33 吃得太多……………………… 088

34 模仿动物……………………… 091

35 凝视死鸟……………………… 094

36 认出童年时期的一个玩具…… 097

37 静等…………………………… 099

38 试着什么都不想……………… 101

39 去理发………………………… 104

40 闭着眼睛淋浴………………… 107

41 在阳光下卧躺………………… 109

42 去看马戏……………………… 111

43 试衣服………………………… 114

44 练书法………………………… 117

45 在壁炉里点火………………… 120

46 知道自己说什么……………… 123

47 在电影院里哭………………… 125

48 多年后朋友重逢……………… 127

49 逛旧书店……………………… 129

50 变成音乐……………………… 132

51 拔一根头发…………………… 134

52 在森林中散步与遐想………… 136

53 悄悄地泄愤…………………… 139

54 待在吊床里…………………… 141

55 寻找信息……………………… 143

56 听短波………………………… 146

57 切断电视机的声音…………… 149

58 回到好像大了许多的童年故土 151

59 习惯吃某种不喜欢的东西…… 153

60 斋戒一段时间………………… 155

61 低怨十分钟…………………… 157

62 开车穿过一座森林…………… 159

63 不假思索地给予……………… 161

64 寻找蓝色食物………………… 163

65 成为圣人或刽子手…………… 165

66 找回失去的记忆……………… 168

67 看别人睡觉…………………… 170

68 在节假日工作………………… 172

69 把人生当作一种错误………… 174

70 置身于小举动的世界………… 176

71 拔掉电话线…………………… 178

72 见谁都笑……………………… 180

73 进入一幅画的空间…………… 182

74 大白天走出电影院…………… 184

75 潜入冷水……………………… 186

76 寻找不变的风景……………… 188

77 听自己的录音………………… 190

78 对一个陌生女子说她很漂亮 192

79 相信某种味道的存在………… 194

80 醒来不知何处………………… 196

81 走下没有尽头的楼梯………… 198

82 消除激情……………………… 200

83 让瞬间定格…………………… 203

84 布置房间……………………… 205

85 取笑某种主张………………… 207

86 消失在露天咖啡座上………… 210

87 在湖上在家里划船…………… 212

88 在夜里游荡…………………… 214

89 爱上一个物品………………… 216

90 赞扬圣诞老人………………… 218

91 跟孩子玩……………………… 221

92 纯碰运气……………………… 223

93 跪下来背电话簿……………… 225

94 想想别人在做什么…………… 227

95 到处演戏……………………… 229

96 想象中除害…………………… 231

97 坐地铁瞎逛…………………… 233

98 摘掉自己的手表……………… 235

99 忍受唠叨的人………………… 237

100 家宴后收拾残局……………… 239

101 寻找轻抚……………………… 241


精彩书摘

对一个陌生女子说她很漂亮

你从来没有见过她。今天,你偶然在饭店里遇到了,或者在火车上,咖啡馆里,过马路的时候。她羞花闭月,活泼大方,完美无缺,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赏心悦目。几秒钟甚至几分钟后,她就将消失。你可能再也不会见到她。但这没有任何关系,你对她短暂的出现充满感激,想谢谢她出现在你眼前,对她说,她很漂亮,那种美让人心旷神怡。你没有这样做,因为这很可能被人误会。

如果她是独自一人,她会以为你是想勾引她(然而你的感激是纯洁的);如果有人陪伴着她,你可能会被当作一个寻事的流氓,找抽。不管怎么样,大着胆子,试试看跟她说话,礼貌而真诚。你得到的将比失去的多。你到底获得了什么?说出来的快感。一道景色,一片蓝天,一块岩石,一朵花,一只鸟,凝视着它们,不管能给你带来多大快乐,你都无法致谢,它们不明白你为什么感谢。而如果是一个人,那就不一样了。结果,你自己会看到的。大部分人都会耸耸肩,而这可能表明,社会关系已被损坏。

……

前言/序言

此书是一种消遣,也就是说,它试图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探讨重要问题。和帕斯卡尔所认为的相反,我觉得,虽然严肃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要花力气去研究,而小事不值得我们大动干戈,但把严肃的问题与鸡毛蒜皮的小事对立起来是徒劳的。其实,小事让人思考,可笑通往严肃,深刻来自肤浅。当然,不是永远如此,也不是事事如此,并非任何蠢事都必然包含哲学之珠。不过,有些很普通的情况、很常见的行为、我们天天做的日常工作,可能会成为惊天大事的出发点,诞生出伟大的哲学。如果大家都承认哲学并非纯理论,如果大家都同意它源自对生活的奇特姿态,来自哲学家在感情、感觉、形象、信仰、权力和思想方面的大胆冒险,那么,想象出一些东西来体验也不是不可能,它们也是一些激励手段。体验的目的是触动小小的启动开关,想出一些要做、要说、要梦想的东西,它可能会让人感到惊诧,察觉到某个问题让人不安。我们将从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开始,以此为最基本的推动力。紧贴生活,边玩边谈。本书描述的每种体验都要真的去做。可以比较、修改,然后创造更多,但必须进行真正的练习,直到感觉它让我们超脱了常规思维。自从有了哲学家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换个位置,走远一步,换个视角—尽管起初很有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观赏风景。

如果说这一消遣可能有用,那是因为它提供了某些出发点。大胆,这是有意的;滑稽,如果需要的话。但每项体验都会让人以为是确实无疑的明显事实发生了动摇:比如说,我们的身份,外在世界的稳定,或者是词汇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道路都是不同的,并不通往同样的结果。这样更好,只要出发就可以了。当然,这些体验是建立在某些假设和信念之上的,它们尤其暗示“我”很有可能永远是他人,世界是一个幻想,时间是一个诱饵,语言是难以描述的东西上面的一层薄纱,礼貌是延期支付的残暴,快乐是一种道德,温柔只是一个远景。没有人强迫你分享它们,促使每个人继续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也包括每个女性。我不相信哲学只是男人的事情,尽管过去往往如此。不过,我觉得在本书中没有必要特别标明是男读者还是女读者。

总之,这一消遣的本意可以用一段特别的对话来概括:

“你想去什么地方?”“去你想去的地方!”



《思想的边界:一场穿越哲学迷宫的探险》 人类的思维,如同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点缀着无数闪烁的星辰,每一颗都代表着一个引人入胜的哲学洞见。当我们凝视这些星辰,探寻它们的光芒源头,我们便踏上了一条通往智慧深处的旅程。本书,《思想的边界》,便是这样一部邀请您一同踏入这场哲学探险的向导。它不拘泥于古老的学院派定义,也不沉溺于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而是以一种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方式,拨开知识的迷雾,触及那些激发我们思考、挑战我们认知的核心问题。 想象一下,你独自站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远方是连绵的山峦,云雾缭绕,时隐时现。你知道那里藏着未知的风景,但究竟是什么?《思想的边界》就像一张藏宝图,它为你指明了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你想要亲自去探索的冲动。这本书并非枯燥的知识罗列,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它们以最简洁、最生动的方式,将最深刻的哲学困境呈现在你面前。这些“思想实验”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根植于人类长久以来对自身、对世界、对存在的追问。它们如同那些在漫长历史中不断被重提、被探讨的经典问题,经过提炼和创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成为这场思想实验的主角。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被邀请积极地参与思考,去判断,去质疑,去构建自己的答案。每一个“脑洞”,都像是一扇开启新视野的门,门后可能是颠覆你既有认知的视角,也可能是让你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产生前所未有的好奇。 例如,当你审视“意识的本质”时,这本书不会简单地告诉你“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相反,它会带你走进一个虚拟现实,让你体验一个完全由程序构建的世界,你如何确定自己是否真实?如果你的所有感受、所有记忆都可以被复制,那么“你”的存在,其独特性又体现在何处?这些问题,将迫使你重新审视“自我”这个概念,去思考,去界定,去理解那些构成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独特印记。 又比如,“自由意志”这个古老的话题,在书中会被赋予全新的生命。我们是否真的拥有选择的自由?抑或是,我们所有的行为,早已被基因、环境、过去的经历等无数因素所“决定”?如果一切都已注定,那么道德责任又从何谈起?本书将带领你走进一个精心构建的场景:一个能够精确预测你未来每一个行动的超级计算机,它所提供的预测,是否意味着你最终的选择,早已失去了它应有的“自由”?这样的思考,会让你对“选择”这个词产生更深的敬畏,也会让你对“命运”与“自由”的边界产生更复杂的体悟。 本书的章节设计,也极具匠心。它们并非按照严格的学科划分,而是以一种更具启发性的方式组织。有的章节聚焦于“存在”本身,探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为何会感到孤寂或与世界相连;有的章节则深入“知识”的领域,讨论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所相信的“真理”是否牢不可破;还有的章节则大胆地触碰“伦理”的边界,让我们在极端情境下,去考验人性的底线和价值的衡量。 在“道德困境”的部分,你会遇到一个经典的“电车难题”的变种,但这个变种会更加复杂,它可能涉及到亲情、友情,甚至是你自己与一群陌生人的生命。书中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会呈现出各种可能的选择,以及每种选择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考量。你可能会发现,所谓的“正确答案”,往往是相对的,取决于你所秉持的价值体系,取决于你对“善”与“恶”的定义。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让你成为一个道德审判者,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深邃的道德思考者。 关于“语言与现实”的探讨,也会让你大开眼界。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但语言是否真的能够完全捕捉现实?或者说,语言本身是否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本书可能会设计一个实验,让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去尝试理解一个没有文字记录的社会,他们如何交流,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何不同。通过这样的体验,你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是构建我们认知框架的基石。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通俗易懂,但绝不浅薄。它摒弃了学究气的陈词滥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作者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他不会在你面前堆砌大量的数据和理论,而是会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个巧妙的比喻,引导你一步步走进哲学思想的殿堂。你可能会在阅读中会心一笑,也可能会因为某个观点而陷入沉思,更可能会在合上书本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的启迪。 “时间”的悖论,也是本书不会回避的议题。如果我们能够穿越时空,我们能否改变过去?如果改变了过去,那么现在又会变成什么样?是否存在着平行宇宙,每一个选择都导向一个不同的现实?本书可能会通过一个精巧的叙事,让你置身于一个时间旅行者可能面临的伦理和逻辑困境之中,去感受时间流逝的奇妙与诡谲。 “知识的局限性”同样是本书的重要主题。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全部真相?是否存在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维度?本书可能会引导你思考,科学的进步是否总会带来更美好的未来,抑或它也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例如,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超越人类智力时,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些充满前瞻性的问题,不仅是对哲学理论的探讨,更是对我们未来生活方向的深刻反思。 《思想的边界》并非仅仅提供答案,它更注重激发你的提问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产生了无数新的疑问,而这正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它点燃你对未知的好奇心,培养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你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质疑,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本书的读者群十分广泛。无论你是哲学爱好者,渴望在深邃的思想海洋中遨游;还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希望用更深刻的视角去理解周遭的一切;亦或是感到生活中的困惑,希望找到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来解读人生,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和启发。 它适合那些不满足于“知道答案”的人,而更喜欢“思考问题”的人。它适合那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质疑固有观念的人。它适合那些相信思想的力量,并希望通过思想来拓展生命边界的人。 合上《思想的边界》,你或许不会立刻拥有所有的答案,但你一定会带走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一种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以及一颗更加敏锐和好奇的心。这是一场关于思想的探险,一次关于自我的发现,一次关于人类智慧的朝圣。准备好,让我们一同,穿越思想的边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抱有一种近乎敬畏的距离感,总觉得那是一门只属于学术圈的学问。然而,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是天才之作。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按流派或历史顺序来组织内容,而是采取了一种“问题驱动”的模式。每一小节都是一个独立且引人入胜的哲学小实验或者思想迷宫的入口。举个例子,书中关于“真实与幻觉”的探讨,没有直接引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而是设计了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感的场景——一个人在沉浸式虚拟现实游戏中待了太久,开始质疑镜子里的自己是否还是“本我”。这种代入感极强的故事化处理,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认识论问题变得鲜活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我甚至发现自己常常在通勤的地铁上,忍不住要大声地笑出来,因为作者总能用最幽默、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来揭示那些严肃概念背后的荒谬与可爱。这本书成功地把“高雅”的哲学拉下了神坛,变成人人都能参与的智力游戏。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思维的体操馆!我之前对哲学总觉得高深莫测,好像要啃下厚厚的本子才能领会一二,但读完这本,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亲切,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和你聊生活中的各种“为什么”。比如说,书中探讨的一些关于自由意志的经典难题,并不是用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通过一些日常可见的场景来引导我们思考。我记得有一段是关于“忒修斯之船”的变体,作者没有直接抛出那个古老的悖论,而是用一个现代人不断更换手机App的例子来阐释同一性问题,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拉到了地面上。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决策的角度都变得有点不同了。以前只是随手做出选择,现在会下意识地停下来想一想:“我是真的‘想’这么做,还是被某种既定的框架限制了呢?”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自身思维模式的重塑。它不是给你标准答案,而是教你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这才是哲学真正的价值所在,不是吗?

评分

我买过很多哲学入门的书,它们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要么过于简化,牺牲了思想的深度。但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极为精炼,句子结构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每一“脑洞”的呈现都像一个设计精巧的微型装置,你只需要轻轻拨动一个小小的机关,整个思想结构就会开始运作,展现出其复杂的美感。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语言本质的探索。书中通过分析一些日常的口误和语义的漂移,揭示了我们日常交流中潜藏的巨大逻辑漏洞。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以为自己在沟通,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在互相投射自己预设的意义。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边的书,我发现自己会时不时地翻到某一页,重新咀嚼那段话。它像一粒微小的沙子,虽然安静,却能不断地在你思维的海洋里激起涟漪,让人反复回味其精妙之处。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而不是一本纯粹的知识读物。它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对“边界”的模糊处理。哲学思考往往需要跨学科的视野,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淋漓尽致。它将逻辑推理、伦理困境、甚至一些前沿的物理学概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比如,在讨论时间性的时候,它会引用一些关于量子纠缠的通俗解释来反思我们对“现在”的执着。这种跨界的融合,让我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拓宽。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伦理两难问题时的那种克制和公正——他不会强迫你站队,而是清晰地勾勒出每一条路径的逻辑必然性和潜在的道德代价。读完之后,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开始享受那种在灰色地带徘徊、权衡不同价值体系的过程。这本小册子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复杂、更具弹性,不再轻易满足于表面的答案。

评分

坦白说,我本来是对这种“快速入门”的哲学读物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深度肯定不够。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叙事节奏非常抓人,每一个主题的引入都带着一种悬疑感,像是侦探小说一样吸引你往下走,想知道这个“脑洞”的终点在哪里。最棒的是,它没有回避那些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或者“我们如何知道我们不是缸中之脑?”,但处理的方式却充满了幽默感和生活的韧性。它没有把哲学变成一种令人沮丧的虚无主义体验,反而用一种积极、探索性的态度鼓励读者去拥抱未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多了一层“滤镜”,这层滤镜不是用来过滤掉不好的东西,而是用来清晰地看到事物背后的运作机制。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懂得多少哲学家的名字,而在于它真正点燃了你内心深处那种对世界保持好奇、不断追问的精神火焰。

评分

这是很有趣的一本哲学小书,令人喜欢之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评分

这是很有趣的一本哲学小书,令人喜欢之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也很精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