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天书》介绍了三个层次的模式,每个阶段用单独的篇章介绍。
*部分包含艾瑞克森的几篇文章,以及一些工作过程中的精彩案例。作者班德勒以平行的注释来界定他所采用的方法模式。与此同时,书中还呈现了艾瑞克森语言模式中*基本的要素。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将这些模式整理并自然分类。这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方式去理解艾瑞克森的工作和组织你自己催眠经验。作者的目的是让读者熟悉这些模式,并介绍一些发生在艾瑞克森工作中的实际案例。
第三部分对前两面部分所界定出来的模式进行了清晰的、循序渐进的阐述。这部分旨在通过对其形式特征的理解,为读者提供构建每个模式的技巧。作者相信通过此种方式,读者能够将艾瑞克森的催眠技巧模式应用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
《催眠天书》中摘录的小章节来自关于艾瑞克森工作的各种文章,这些文章绝大多数是*手资料。我们强烈建议你仔细阅读这本书,并花一些时间实践每一个模式。本书主要是作为训练手册,而非一本小说,仔细地反复使用将会使你受益良多。
作者简介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
NLP的创始人之一,世界NLP领域的高,著名催眠大师。
约翰·葛瑞德(John Grinder)
语言学家,NLP的创始人之一。
茱迪芙·迪露西亚(Judith Delozier)
美国NLP大学创始人、首席导师,被誉为“NLP之母” 。
目 录《催眠天书1》
第部分?艾瑞克森催眠技巧模式之概念 001
第章 模式的概貌 09
第二章 改善症状及控制疼痛的嵌入式催眠技巧 021
第三章 基本催眠引导及评论 044
第四章 与奥尔德斯·赫胥黎对不同意识状态的本质及特征的探究 052
第二部分?熟悉艾瑞克森催眠中的工作模式 115
第章 匹配、分散和利用左脑的注意力 122
第二章 进入非优势大脑半球 167
第三章 结?论 187
第三部分?艾瑞克森催眠模型的创建 191
第章 语言的非正式模仿过程的构建和使用 193
第二章 转移派生现象 200
第三章 歧?义 215
第四章?包含次要结构 221
第五章?派生意义 226
第六章?总?结 233
附?录 240
参考文献 247
《催眠天书2》
第部分 001
第章?模式——初步经验 002
第二章?语言——次要经验 008
第三章?表象系统——四元并进的R手段 011
第四章 在催眠引导中利用R手段和四觉并进的概论 014
第五章?主导系统——四觉并进的L手段 025
第六章?解读技术 036
第七章?转移派生搜索——概括参考指标 041
第八章?C手段 052
第九章?与言行一致的催眠对象在催眠中进行有意义的沟通模式 058
第十章?跟踪模型Ⅰ 065
第十一章 四觉并进关联的跟踪模型Ⅱ 067
第十二章 跟踪模型Ⅲ——四觉并进的建立 072
第十三章?在催眠状态中与言行不一致的催眠对象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076
第二部分 085
第章?副本1 086
第二章?副本2 150
第三部分 217
参考文献 223
前 言与潜意识“沟通”“催眠天书”这个名字,让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本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书籍,里面记载着世人难以企及的催眠奥秘。而“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冠名,则瞬间提升了这本书的权威性和稀缺性。这位催眠大师的贡献,毋庸置疑是划时代的。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源于简单的技巧堆砌,而是源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教导如何进行催眠,更重要的是能够传递艾瑞克森大师那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哲学。他如何看待人类的问题?他如何构建与来访者的关系?他又是如何利用最自然的语言和情境来触发改变?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秘籍”,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催眠领域,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模式”?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打破对催眠的刻板印象,看到它背后更深层次的心理学原理和人文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催眠天书: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模式》本身就极具吸引力。首先,“天书”二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仿佛它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深奥的智慧,等待着我去探索和领悟。接着,“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名字,更是让人联想到这位在催眠界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师,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保证,预示着这本书的内容定然是精炼而深刻的。而“催眠模式”则指向了这本书的核心,它不仅仅是关于催眠的泛泛而谈,更是要深入剖析艾瑞克森大师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我一直在思考,人类的心灵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又如何能够通过一些巧妙的引导,去触及那些潜藏的能量,实现自我超越?我猜想,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揭示一些关于潜意识沟通、意象引导、以及利用语言力量的奥秘。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理解催眠并非神秘莫测,而是可以被理解、被学习、并最终被运用以帮助自己和他人的强大工具。
评分《催眠天书: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模式》这个书名,光听上去就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它不仅仅是关于催眠本身,更强调了“模式”,这让我联想到一种系统性的、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论。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名字,更是催眠界的传奇,他的影响力至今不减。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入挖掘人类潜能、触及心灵深处的力量感到着迷,而催眠无疑是其中最神秘也最令人敬畏的一种。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构艾瑞克森大师那些被誉为“神奇”的催眠技巧。它是否会揭示他那些看似普通却蕴含无穷智慧的语言模式?是否会讲述他如何通过巧妙的隐喻和故事来引导来访者走向改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催眠并非是科幻电影里那种控制他人思想的邪术,而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内在力量、重塑积极认知的一种强大的心理工具。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或者能够引发我进行自我探索的思考,那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评分看到《催眠天书: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模式》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是一本非常硬核的专业书籍,专为心理治疗师、催眠师或对此领域有深度研究的人士量身定做。毕竟,“催眠模式”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技术性的色彩,暗示着这本书会详细解析艾瑞克森博士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方法,包括其核心原理、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场景。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去呈现艾瑞克森的“模式”?是会以理论框架为主,还是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直观地展示?我猜想,它可能会涉及一些关于人类心理结构、潜意识运作机制的深入探讨,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声音、节奏等多种元素来构建和引导催眠状态。如果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艾瑞克森独特的催眠哲学,比如他强调的“非指导性”和“利用来访者的资源”等核心理念,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对这种能够帮助理解复杂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实践的应用型书籍情有独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甚至如何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深刻洞见。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好奇极了。首先,“催眠”这个词就充满了神秘感,总让人联想到一些难以捉摸的技巧,但“天书”这个词又似乎暗示着它并非寻常的讲解,而是一部蕴含着某种宇宙真理或深层智慧的著作。再者,“米尔顿·艾瑞克森”这个名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催眠大师,他的理论和实践在心理治疗和催眠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一直对他的工作方式很感兴趣,他如何能够以如此独特和非传统的方式去触及人们内心深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一点着实令人着迷。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他的催眠模式,那绝对是深入了解这位大师思想的绝佳机会。我尤其期待能够了解到他那些被认为是“非范式”的催眠技术,比如那些看似随意却极具力量的语言模式、隐喻的使用,以及如何绕过意识的批判性思维直接与潜意识沟通。想想看,如果能掌握一些他那样精妙的催眠技巧,不仅能在心理治疗领域有更深的造诣,甚至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可以立即实践的案例或者指导呢?我非常希望如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